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法印讲记 第一法印 诸行无常▪P11

  ..续本文上一页识前显现的刹那生灭的影像。

  (2)抉择声

  声音的变化最为显著。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高低起伏,有种种声调、强度、旋律上的变化,这表明声音是刹那灭的法,如果声音不是刹那性,那就永远是第一刹那的声音,听不到一点不同的东西,照这样听不到声音的起伏、听不到一句话的意义或者一首乐曲的旋律。

  观察一:比如听交响乐,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激烈、时而平缓,这样的旋律实际是第六意识把多个刹那的声音连起来所造成的错觉。如果声音不是刹那性,那就永远不变,决定产生不了波动感。

  观察二:我们说话,下至说一句话都需要由刹那性才能建立。如果声音不是刹那性,那说第一个字就永远是第一个字,不会听到后面的字;说第一个音节,就永远是第一个音节,不会听到后面的音节。事实上我们听到一整句的语言,这说明声音是刹那性的,也就是由内心的作意、发音器官等因缘和合,刹那刹那显现不同的声音,第六意识把前前后后的声音联系起来,而听到了一整句的语言。

  观察三:我们口里发“阿”的声音,能听到声音越来越大,如果声音不是刹那灭,怎么会一点点变大呢?声音不是刹那灭,就永远是固定的一种相,不会有增强和减弱。

  又比如新年敲钟,钟声渐渐宏大,然后又渐渐变小,最后消失。从钟声有转变,就知道钟声是刹那灭的,不然绝不会变大或变小。

  进一步要明白,只有当下一刹那的声音呈现,前面的声音消失了,后面的声音还没有生起,如果意识不把前后的声音连起来,就只有当下一刹那的声音显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了。

  (3)抉择香

  我们用鼻子嗅香时,发现香气有浓淡、种类等方面的变异。比如先闻到浓郁的芳香,后来芳香渐渐散去,又传来刺鼻的臭气,过后臭气也消失了,所以香是有变异的。由香有变异,就一定是刹那性。不然,香不是刹那灭,就永远只是最初的相状,而不会有任何改变。

  进一步,当下只有一刹那的香在显现,除此之外,前前后后的香像石女儿一样根本没有。所以香只是刹那性的影像,如同梦中的香。

  (4)抉择味

  观察一:口里咬一根辣椒,开始时辣味不明显,很快辣味就强烈起来,可见辣味已经转变了。由辣味有变异,就一定是刹那性。

  进一步,辣味是所作的法,是由辣椒、舌根、唾液等因缘和合而造成的,所以辣味只是缘起生的现象。正当显现时,没有过去和未来法,只是当下一刹那的辣味。

  观察二:比如苹果没成熟时,味道是酸的;成熟时,味道变成了甜味。如果苹果的味尘不是刹那灭的,那苹果就永远是酸味,不可能变甜。

  总之,一切物体的味尘都是刹那灭的体性。

  (5)抉择触

  冷、热、软、硬、光滑、粗糙都是触。我们稍微留心,就能发现物体的触尘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刚出笼的馒头,柔软烫手,放上几天之后,变得又冷又硬。馒头从热变冷、从软变硬,表明触是刹那灭的,如果不是刹那灭,那软馒头就永远是软的,不可能变硬。或者我们穿的衣服,最开始很光滑,穿久了就变得粗糙,从这一点证明衣服的触尘是刹那灭的,因为如果衣服的触尘不是刹那灭,那就永远保持原状,而不会有任何改变。

  综上分析,色声香味触五义都是刹那灭的法,合起来,由五义组成的器世界就全体是刹那灭的体性,正当显现时只是一个刹那的影像。

  3、观察宿业造成的环境变异,抉择刹那性

  观察点是由业力因缘造成了哪些环境方面的变异,就是以业力关系导致在环境的哪方面出现了前后的差异。找到哪方面有变异,就说明这方面是刹那灭的现象。方方面面综合起来,会知道器世界全体是刹那灭的体性。再由刹那灭就知道刹那刹那是他体,排除掉过去和未来的刹那,就只剩下当下一刹那的显现,由此就知道器世界和银幕上的画面一样。

  观察一:春天的土地,经过农民的耕耘,会长出很好的庄稼,不耕耘就长不出任何庄稼。这个例子中,环境是土壤,业是耕耘,由这种业造成了土壤的变异,就是由不能生长庄稼变得能生长庄稼。

  由土壤有变异,就推出土壤一定是刹那灭的法。因为如果土壤不是刹那灭,那土壤就是常住的法,不论农民如何劳作,也不可能改变它的品质。所以,土壤一定是刹那灭的。

  知道了刹那灭之后,再观察,土壤前一刹那生了又灭,后一刹那也是生了又灭,刹那刹那都是他体法,这样当下排除掉前后的刹那,就只剩下当下一刹那的显现,而且现了就灭,所以现实中的土壤就像银幕上的土壤一样。

  这只是人间几个月由业力所造成的变异现象,以小见大、以近见远,会发现业力在方方面面造成环境的改变,也就在在表明环境只是刹那灭的现象。

  观察二:在业感缘起中,说了十种恶业怎样造成器世界的染污,又说了十种善业怎样使器世界变得美好。比如,邪见业力让地上的宝藏逐渐消失;邪淫业力让环境变得染污;由善业力,五谷的色、香、味变得圆满,即使下劣物质也显现成珍贵之物……从这些变异方面,可以推出环境是刹那灭的法,因为环境若不是刹那灭的法,就是常住法,这样再怎样造业也不能使它改变。相反,环境是刹那灭的法,才会由众生业力的作用,而一步步地演变。

  比如,历史书上讲,万年前的水味像乳酪那样醇厚,今天的水则发展到不能直接喝了,即使经过净化的纯净水也是淡淡的,没什么味道。如果水味是刹那灭的,那就只会永远保持原态,不会出现前后悬殊的差异。

  又比如,就在二十年前,我们吃的蔬菜、瓜果、鱼肉,都感觉味道很浓、很有营养,吃了很有气力,现在吃什么都没有从前那样的感觉,味道、营养降低了很多。这也说明生态环境是刹那性。

  古印度有位叫耆婆的医圣,他在世时还有一种药王树,能照见人的肺腑,到了中国明朝,上品的人参多数有形,价格也不很高,到清朝时,价格提高了四五倍,人参的形色、味道却不如以前。按这样观察,业力确实造成了环境的变异,证明环境是刹那灭的显现。

  4、观察人为造成的环境变异,抉择刹那性

  观察点:由人类的工作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变异,由此抉择环境是刹那灭的体性。

  人为造成的环境变异处处可见,比如在我们周遭,有开凿隧道、建筑大坝、铺设高速公路、建造地铁、建造高楼、开通运河、人工降雨等等。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在短时间内让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在宣说无常法,尤其在今天,只要有一双慧眼,了解无常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容易。

  观察一:用镐挖地,泥土从地下移到地上,这是一种变异——泥土位置的变异,前面在地下,后来移到地上。泥土的位置变了,说明旧泥土灭了,变成了新泥土。

  “有变异故”推出泥土是刹那灭的法,因为如果泥土不是刹那灭,那么它在地下就永远在地下,不会有任何位置的改变。现在见到泥土的位置变化了,证明泥土是刹那灭的。

  再看泥土是刹那灭的法,前一刹那生了就灭,后一刹那也生了就灭,前前后后都是他体,所以在当下正显现泥土时,没有前后,只有当下一刹那的泥土,而且它刚一显现就坏灭了,所以和空中的浮云一样。

  观察二:能由挖泥推出泥是刹那性,举一反三,就可以推出一座城市是刹那性。比如上海是一座刹那灭的城市。为什么呢?因为一百多年前,这里只是东海边上的渔村,今天的上海完全是由人工建造的,一条条街道 、一座座高楼、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地铁、机场、水底隧道、公园、广场、港口,一切都是人类后来的创作。原先的渔村不见了,换成了大都市,这就是前后不同的变异,有变异就是刹那灭的法。

  这样讲还有点笼统。应该再具体化,比如思维一座高楼,原来是一块平地,后来由一块块砖堆积成了高楼。这些砖从工厂拉到这里,再由工人砌起来,每块砖都有位移,所以都有变异,都是刹那灭的。除了砖之外,其它材料也是如此。所以整座楼是刹那灭的法,像一朵浮云浮现在虚空中。

  展开来,上海所有的高楼、街道、广场,都是由一块块砖、一片片玻璃、一盏盏灯、一种种建筑材料组合起来的。这些都是当初用车运来,前面在工厂里,后来移到城市中,再由工人建起来的。这些材料有空间逐步的位移,而有了位移,就是前面的法灭了,新的法生起了。由此就知道,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刹那灭的,由建筑材料组成的上海城也就是一座刹那生灭的城市。

  总之,按这样实际作观察。除了从空间位置上找到变异外,还可以从物体状态方面观察,比如这些建筑材料是原来没有的,后来由工厂的加工而制成,这也说明这些材料是刹那灭的。或者,上海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由于有变异,就知道上海城是刹那灭的法。

  观察到量时就会相信,哪怕再大、再现代化的城市也不是稳固存在的事物,不仅没有永恒的城市,而且没有下至两个刹那安住的城市。这是我们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原先在我们眼里,城市是一种稳固存在的事物,现在抉择到城市是刹那性,前刹那的城市生了就灭,后刹那的城市也是生了就灭,前前后后的刹那是他体关系,这样,在显现当下的城市时,没有前后,只有这当下一刹那的显现,而且它现了一下就灭了,这不是像闪电一样的法吗?全上海的建筑物不就是虚空中的一朵朵浮云吗?还有常住的上海吗?这样的大城市只是一幕幕缘起生的假像,和海市蜃楼有什么两样呢?

  所以不要以为有实体的城市前后一直常存着,这是不可能有的。懂了之后,就常常观照,比如站在一座高楼前,就要提醒自己:这座高楼是刹那性的,它不是时空中稳固的存在,它像银幕上的高楼一样,只是刹那生灭的影像。既然是刹那性,当下就只有这一刹那,而且它第二刹那就灭了,所以这座高楼像水泡一样虚浮。像这样,运用刹那性这把无坚不摧的大铁锤就可以砸碎一切常执的妄相。

  5、观察四大相克,抉择刹那灭

  观察点是四大中一大如何损害另一…

《四法印讲记 第一法印 诸行无常》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