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法印讲记 第一法印 诸行无常▪P22

  ..续本文上一页一生都累死在轮回里,结果什么也没得到。能观察到这一点,就会断然放下这种虚妄的追求、没有必要的贪著,义无反顾地寻求真实的解脱。

  3、成为趣入空性义的依处

  所谓“依处”,就是依靠处。在抉择到内外一切有为法都是刹那无常之后,整个身心世界就成了只有当下一刹那的显现,在这个刹那上观察、抉择,就可以趣入诸法无我的意义,因此说通达无常是趣入空性义的依处。由此也就知道,四法印中第一印诸行无常是第四印诸法无我的入门关键。

  以下分两方面作抉择:一、通达无常是趣入人无我的依处;二、通达无常是趣入法无我的依处。

  一、通达无常是趣入人无我的依处

  人无我可分成“无遍计我”和“无俱生我”两部分。首先看前者,由通达无常自然趣入无遍计常我的意义。

  古今中外,很多外道学说都承许有常我存在,比如,数论外道承许神我、自在天派承许大自在天,或者具有五种差别、九种差别的不可思议我……这些五花八门的我,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恒常不变、永远不灭。

  事实上,在凡夫见闻觉知到的所有事物当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常法。连常法都没有,哪来具有各种具体特征的常法呢?连安住到第二个刹那的常法都没有,哪来永远不变的常法呢?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上面已经以理抉择了一切内外的有为法,不论器世界地水火风,还是根身、心王、心所,一切都只是刹那灭的现象,也就是分别心中的所有现象都是一刹那就消失的现象,在这些内外法当中哪个法是常法的我呢?根本不存在常法的我。

  我们在器世界的任何法或者有情众生起心动念的状态上面去看,念念生灭的器世界上没有常我,念念生灭的身体上没有常我,念念生灭的心、心所上也没有常我,身心世界上没见到任何常法,身心世界之外又没有任何现象,所谓的常我到底在哪里呢?以理观察,确实是没有的。为什么?万法的本性在名言谛中唯一是缘起生,而且都只是一种因缘造作的刹那灭的无常法,在这样的法的本体上面、里面、外面,由一体的关系、他体的关系、能依所依等的关系安立一个常有的我,是永远不可得的。所以细无常观察到量,自然就破除了常我戏论,而且以观察引生定解的力量,一刹那也不会作常我想。(因为这样的无常是以理观察、抉择引生的定解,是毫无动摇的一种如理的定解。这个定解的力量一起来时,一刹那也不会做常我想。)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净心引导》中说,对无常等着重观察抉择,以修习的力量轻而易举就能认识无我。(就像只要不断地烧火,就可以让水沸腾一样,火虽然不是水,但火是让水沸腾的因,有智慧的人认识了这个关系,就会着重在烧火上努力,因为他知道不烧火,水是不可能开的。同样,我们要趣入甚深空性,必须重视观察、抉择无常。通达了无常,就能顺利趣入空性;没有通达无常,就难以趣入空性。以这个道理,这里说通达细无常是趣入空性的依处。)

  想一想,外道讲万法也有自生、共生、无因生等,或者说器情万法有各自的体相等,但它说作者是常我、神我,有个不可思议的常我存在,这就是他在根本上出了大问题。我们通达了诸行无常,当下就可以止息种种外道的邪见,完全可以知道他所安立的是一个颠倒的常我戏论,所以闻思细无常到量,引起定解,由定解的力量,一刹那也不会做常我想。所以通达无常就直接趣入无遍计我当中。

  通达无常可趣入无俱生我的意义

  我们知道,包括旁生在内都具有的俱生我执,就是对自己这个自相续的五蕴念念说“我”、说“我的”;对自己以外其他有情的五蕴,如亲人、朋友,念念说“我的”,这就是俱生我执。在这样一种观念的深处,有一种错误,就是认为有个不变的我的实体,从过去来到现在,再走到未来。(从无始以来到今天,以及未来乃至没有得解脱之间,生生世世堕在轮回中,就是认为不变的我的实体,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去了,有这样一种错误的念头。)

  我们观察细无常,有非常明确、透彻的认识,确实心里会清楚,在自他的五蕴上只见到刹那生灭,不论自己的五蕴,还是其他众生的五蕴,或者外在器世间的色蕴,一切都见到刹那生灭的无常,全部都明白了,看得清清楚楚。里里外外,自他相续五蕴所摄的法,只见到了刹那生了灭,根本没有一个我。这个细无常可以从深处彻底瓦解掉俱生我执,这就像一个炸弹能把一座房屋完全炸成粉末一样,因此通达细无常可以趣入无俱生我的空性义。

  再具体一点讲,在上面“遍推内外”时,已经抉择到:身相续只是一串他体的刹那,心相续也只是一串他体的无分刹那。身心五蕴只是一个刹那生了灭了,下一个刹那又生了灭了,这样相续不断而已。

  众生特别愚痴,没有想到自己的五蕴就是刹那刹那地生起灭去,只是这么一个身心在相续不断。从无始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或者从凡夫到成佛,并没有俱生我的存在。我们把身心相续分成一个个他体的刹那,我们见不到有任何常法从过去来到现在,从现在走到未来。以两刹那为例,第一刹那灭了,第二刹那生;在第二刹那生的时候,第一刹那已经彻底灭了,它根本没有走到第二刹那上来。所以,由第二刹那找不到第一刹那,就知道第一刹那并没有来过。

  由此就彻底明白,并没有我从过去来到现在,不是有我来了,只是有同类的相状现了。这里永远没有一个常法在来来去去,有的只是刹那刹那地显现相状。为什么会认为有个常我从过去来到现在呢?这就是由于心识错乱了,把前后相似的现象看成是同一个,由此引起了有我从过去到现在的错觉。

  总之,在自他的五蕴上,看清是刹那性,就明白这上面没有任何我的东西,没有任何我所的东西。不论清净的圣者还是不清净的六道凡夫,都没有“我”的存在。这并不是在五蕴上有个清净的我和杂染的我,这只是为了辨别蕴的杂染和清净的差别,而安立种种圣者、凡夫的名称。这个名称只是安立的,不是真有有情的实体。圣者也没有圣者佛菩萨的人我的存在,凡夫也没有单独不清净的六道凡夫我的本性存在。

  我们比较两种情况,不通达细无常的人,看圣者和凡夫,都是带我执的有色眼镜来看,不用说凡夫,他想佛菩萨也是以有我的观念来想,他想佛是“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有个不变的实体从那边走到这边,又结跏趺坐、又打手印、又传法、又放光等等,全都是脑子里认为有个我,包括佛都是这样不变的一个实体我。总之都是在我执里面,把佛菩萨也看成有实体,这就根本没有趣入无我。或者他观想自身是佛也离不开“我”的概念,这根本不会相应无我空性的修法。所以对没有通达细无常的初学者来讲,他的起心动念,不管知不知道,他的状态就是在我执上面。

  相反来看,通达细无常之后在见解上会有大的转变。对细无常引生定解之后,只见刹那不见常法,也就是见到身心五蕴只是一串刹那的假合。所以,佛菩萨、六道凡夫不是真有那样常住不变的实体。常法的佛菩萨、常法的凡夫是绝对没有的。佛菩萨是对清净蕴假立的,凡夫是对不清净蕴假立的,除了只是现前了清净法身之外,并没有别的佛。所以通达了刹那生灭的无常性之后,见解上会有天翻地覆的改变,可以洗掉执我的概念。也就是,在安住刹那无常时,不会再起有常法佛菩萨、常法凡夫的念头。

  的确如全知老人家所说,真正通达诸行无常,是趣入空性的依处。

  二、通达细无常是趣入法无我的依处

  首先看声闻缘觉趣入部分法无我在细无常这个点上。

  细无常是小乘佛法当中一个核心的法。从见解上看他们抉择到了一切有为法是刹那性之后,就只有一个个他体的刹那法,没有实有的粗大相续存在。

  小乘抉择时空万法有两个方面,一是微尘方面,最后见到只有无分微尘,没有粗大的色法;二是刹那方面,见到只有无分刹那,没有粗大的心相续的实体。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最后落在胜义中有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一切粗大的时空现象都只是世俗虚妄的所见。

  小乘经论所抉择的内容就到了这个地方,而且他把一切粗大的、相续的、对粗大时空现象的执著,全都判定是世俗谛的妄见。所以,小乘修行人从闻思上完全这样理解,安住四念住修行,就是小乘入资粮道的一种修行,上至独觉阿罗汉证到的境界也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知道他的见解,他的修行,他达到的果。

  他抉择胜义谛、世俗谛时,一切粗大的相续和积聚都只是世俗虚妄的所见,完全就是观待不能如是通达的凡夫而安立一个世俗谛而已。真正小乘有智慧的修行人,他说一切粗大时空的现象全都是虚假的,不论粗大的色法还是粗大的心相续,完全都是虚妄的所见,这就见到了部分法无我空性。

  小乘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从五道来看,他见到的,根本没有俱生我的存在,根本没有遍计我的存在,而且他在一切内外的有为法、自他相续所摄的五蕴上,见到不论粗大的色法还是粗大的心相续,全都没有真实的存在,这就见到了部分法无我。小乘趣入法无我的一大依处就是通达刹那无常。

  再看大乘唯识宗,唯识宗的宗义是万法唯心、三界唯识,这是抉择名言谛至高无上的宗派,他的一个精要就是自证(也叫依他起识)。他破除了心外有境之后,把一切现象都归在一个心上,都只是唯识所现。进一步通达了刹那性,由于是刹那生灭的缘故,各刹那是他体关系,不可能同时存在,这样在当下一刹那正显现时,决定没有前前后后的刹那。再体会,这只是一刹那的身心器界,而且它不在心外,只是自己的心自己现了、自己了知,自明自知的,完全就知道万法唯心,是当下的一个自证的心识,也就是当下依他起识的本体而已。

  唯识宗认为:下至凡夫上至成佛之间,在这一切阶段中永远存在的,就只一刹那的依他起识。在凡夫时叫做不清净的依他起识,在圣者位叫清净的依他起识,连佛的一切智智都离不开这个…

《四法印讲记 第一法印 诸行无常》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