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科学、哲学与佛学的时间、空间、物质观(陈世忠)▪P12

  ..续本文上一页人见森罗万象现象世界为有,见现象世界坏则为无,龙树直斥此为浅智愚夫之见。智慧深睿者,见现象世界也不认为有,见现象世界坏也不认为是无。为什么智慧人有此见地?《华严经》说得很清楚,所有的有法、无法,如果你能了达(彻悟)就知道并不是有,也并不是无。所谓“了达”即具慧眼。前举日本物理学家松下真一作《〈法华经〉与核物理学》所引《华严经》说三千大千世界,现象世界成住坏空的转变。浅智之人,即着相凡夫,认为“成”“住”大千世界即为有,见“坏”“空”即认为无,有无二截。深智之人,则见“成”“住”三千大千世界不执著为有,见“坏”“空”也不执著为无。为什么?因为他了达一切有无法,为非有无。故僧肇《涅槃无名论·妙存第七》:“法无有无之相。”佛陀应世,已明中道,已灭戏论。诸法虽生灭宛然,而未曾生灭;虽不生不灭宛然,而未曾无生灭。然而佛陀涅槃后,余邪复兴。当时“有人说万物从大自天生,有言从韦纽天生,有言从和合生,有言从时生,有言从世性生,有言从变化生,有言从自然生,有言从微尘生”(青目释)。有劳龙树菩萨作论,破诸外道迷执。亦对大小乘说二谛中道。破小乘执有,令悟有不有,息其有见,令悟虽因缘有而常毕竟空,故不著有。亦破大乘执空(无),令悟空不空,息其空见,宛然而有,故不滞空。故倡“不生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八不中道,总破一切法。

  科学对宇宙真相的探索,从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模型,到17世纪牛顿宇宙模型,又到20世纪的“大爆炸模型”。大爆炸模型是否是终极真理?远远不是。尽管是当今流行的宇宙模型。且有2004年科学新观点报道,夏威夷国家天文台TYCHO SOLARIS教授代表现在科学家的一种新理论。一些天体物理学家认为,事实上发生在100亿到200亿年的大爆炸是摧毁了宇宙。他说:“我们一直考虑宇宙大爆炸这个问题,并逐渐认识到几乎所有的大爆炸都是毁灭性的,并不像我们以前认为的那样富有创造性和革命性。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爆炸以前,宇宙一定是一种令人惊异的景象,但现在剩下的尽是些银河间的灰尘和碎石,而且正以一种无法形容的速度被从大爆炸的中心向外抛出。(2004年12月10日《上海科技报》)20世纪物理学是对经典力学的一次革命,但谁又能说21世纪物理学又会构成对20世纪物理学的一次革命?有一位名叫海会的物理学家说:20世纪的物理学就像托勒蜜的宇宙学一样愚蠢、错误。有些物理学家已设计种种超光速运动的模型,以挑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到了22世纪、23世纪……同样会有超越前人的所谓革命。

  但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终极理论?正如霍金说:“也许这种希望只不过是海市蜃楼;也许根本就没有终极理论,而且即便有我们也找不到。”为什么?正如一些有思想的学者也省悟到这一点:“我们用来描述自然的所有概念都是有限的,它们并不是实在的性质。”“当我们推广自己的经验领域时,我们的理性思惟的局限性就变得明显了。”“我们概念思惟的抽象系统永远无法完整地描述和理解这个实在的世界。”“我们只能对现实世界作出近似的表达,因而所有理性知识都是有限的。”“虽然人类的理性知识有了惊人的增长,但是并没有比两千年前聪明多少。”“物理学家构造了一系列局部的、近似的理论,其中每一个都比前一个更加精确,但是没有一个能最终地完全地解释自然现象。”“物理学家开始看到他们关于自然现象的所有理论,包括它们所描述的定律都是精神的产物,具有我们关于实在的概念图像的性质,而不是实在本身。这种概念图式与所有科学理论及其所含的“自然定律”一样,都是有局限的、近似的。所有的自然现象归根结蒂是相互联系的,要解释其中任何一个都必须了解所有其他的一切,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用分析的方法和推理的方法,是无法同时解释全部自然现象。”“即使靴绊思想已不能用语言或理性的概念来达它的结果,它超越思惟和语言,超出科学疆界而进入了无法思惟的世界。”“但靴绊思想在科学中得到阐述时是有局限、近似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比利时伊·普里戈金和伊·斯唐热著《从混沌到有序》也说到:“不管霍金和其他人取得了多么重要的进步,我们对我们宇宙中大规模变化的知识仍然是不充分的。”“在理解持续过程本身时候,科学是无能为力的。这时须要直觉。”“泰戈尔主张即使存在着绝对真理,这也是人的思惟难以接近的。”佛法有“智解即迷”,“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佛陀在法华会上早已说过:“假使满世间,皆是舍利弗(智慧第一),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方便品》卷一)。《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第二》卷一记法涌菩萨摩诃萨曰佛言:“有七万七千外道,并其师首,同一会坐,为思诸法胜义谛相,彼共思义,称量观察,偏寻求时,于一切法胜义谛相,竟不能得。”明白说出“胜义谛相”(即宇宙人生真相),“超过一切寻思所行境相”。《大宝积经》卷三十九也有:“菩提不可以身证,不可以心证。”《华严经·升夜摩天宫第十九》卷十九云:“以法无性故,无有能了知,如是解于法,究竟无所解。”《坛经·护法品第九》记六祖云:“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此即所谓“禅非智解,智解即迷。”

  日本松下真一所引《华严经》中叙述三千大世界成住坏空,是告诉我们宇宙万有的现象是无常的,无有永恒存在的有情、无情实体。同经《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卷六十一:“或现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天宫殿无常门,或现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一切众生受生门,或现……”又如《增一阿含经·七日品第四十之一》卷三十四佛曰:“若七日生,三千大千世界悉皆火起。”“须弥山渐渐融坏,火炎至梵天。”“一切行无常……人民命终,尽生他方刹土,若生天上。”经典无非显示佛菩萨悲心,为破常见众生而说无常法。而不是在说明似大爆炸理论说的“无中生有”,“有生于无”。所以无常法(说三千大千世界烧劫,说佛刹微尘数诸天宫无常门)也是方便对机说法。如《入中论》卷二:“不灭亦不生,与法界平等,然说有烧劫(成住坏空),是顺世间转(随顺众生根器而说)。”〔转引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第66页〕《大智度论·释十善品第三十八》卷六十记佛云:“般若波罗蜜色(三千大千世界)非常非无常,何以故?是中色(三千大世界)尚不可得,何况常无常,若不著无常,是真般若。”同论《般若相义》卷十八:“诸法实相,非常无常。”同论《释无作品第四十三之上》卷六十四:“是般若波罗蜜示诸法毕竟实相故,思惟筹量,求常无常相虽能破常等颠倒,般若中受是法,以是能生著心故,思惟筹量。求常无常相不可得定实。”无常不是真谛,何况是常。探索宇宙起始,大爆炸模型,只是著在现象上说有说无,并没说到宇宙的真相。所谓“宇宙生于奇点大爆炸,最后又在挤压下终于奇点”,宇宙出于虚无,又归于虚无,是著有著无著相凡夫之论。故《大涅槃经·菩萨品第十六》卷九记佛说倡:“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同经《法王品第二十二之上》卷二十三:”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当知是人谤佛法僧。”此所云“佛法僧”即真理代名词。故说“无中生有”大爆炸模型是违背宇宙真理的,是著我见的翳目颠倒见。如果能破除我法二执,以无我(慧眼)来看宇宙万有,观看宇观、微观世界一切将有一全新的认识。佛典“一境四相”,就是一例子。宇宙万有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不有亦不无,从未产生,也未消灭,法尔如此。即所谓离四句,遣八非。

  不仅仅三千大千世界在生、住、异、灭(无常),万事万物无不在生、住、异、灭、(无常)。大到三千大千世界,小至一微尘,无不是生、住、异、灭(无常)。为什么只见所谓的宇宙生成于“大爆炸”,不见微尘生成于“大爆炸”呢?为什么不见宇观微观宇宙万有是无常无有实体呢?且佛陀要我们见无常真常,常无常故;要我们于宇宙万有生灭中见不生灭,不生灭中见生灭,这才合《大般若经》:“色即空,空即色”义,才“是真般若”。且《大智度论·释初中十喻》卷六:“以是故因缘中果,不得言有,不得言无,不得言有无,不得言非有非无。诸法从因缘生,无自性,如镜中像。”即或大爆炸理论成立,宇宙万有由此生起,此也是“因缘中果”,故“不得言有,不得言无,不得言有无,不得言非有非无”。怎么可以说是“无中生有”?“有已还无”呢?为什么?“诸法因缘生,无自性,如镜中像”。所有法,即宇宙万物,不管有情无情,都是因缘所生,没一点自性。故如镜中像虚幻不实,都是平等无二,怎么可以说有、说无、有无二截呢?!同论《释品照名第四十》卷四记佛云:“一切法有二分:若有若无。是般若波罗蜜中有不应取,无亦不应取,离是有无,即是诸法性。”

  现代科学已从牛顿模型,走到相对论、量子力学、混沌学、弦论乃至靴袢理论。可是仍有不少的物理学家不承认量子力学物质粒子的波粒二重性,不承认宇宙乃是参与者的宇宙。正如《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结束语中说的:“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理论的哲学、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涵义。他们大部分都在积极支撑一个,仍然以机械世界观框架为基础的社会。他们并没有看到科学已经超越了这样的观念,而走向一体化的宇宙。其中不但包括我们的自然环境,而且也包括我们人类自己。”

  两千五百年前的佛陀早已彻悟(现代物理学家称直觉,佛家称顿悟)人与自然、人与人乃至包括人的意识与自然,即人与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因陀罗网”(即称为一体化的宇宙),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故现象世界一切都不是实有的,一切有情都是无我的。两千五百年以来,唯有少数上根利器的弟子能顿悟此真理,他们都停止了一切从我出发的追求,停止了成为光辉形象的修行。他们还苦口婆心地告诫别人,通过任何修持路径是不可能认识真理的,认识真理是没有途径的。八万四千条歧路只是落在时空里的对治眼下病痛而已,它不仅不是走向真理的通道,反而与认识真理背道而驰。彼岸是没有的,一切都是现成的。种种神奇玄妙、相好庄严是不足取的。佛只是一个彻底觉悟真相,并现量说明真相的人。他的全部身心不是用来追求什么(悲智觉者决不会追逐幻影),而是以他的大悲愿去唤醒那些还处在颠倒状态的众生(钟鼓醒愚蒙,翻无始迷)。这就是佛陀四十九年说法(除方便黄叶止啼外)向佛弟子及世人开示的终极真理,即拈花宗旨——悲智无我精神。故他反对对神的迷信,他告诫人们宇宙中没有高高在上主宰人世、宇宙的上帝,他自己也是一个人,不是万能的神(佛即众生)。他还说每一个人(乃至众生)都与他一样(众生即佛),不要自认卑下。然而佛陀及历代弟子们,舌蔽唇焦,还是唤不醒在我执(贪欲心)支配下的长期熏染束缚,为了破除人们对佛的错解和迷信,也即破除对时空物质的迷执,在历代佛弟子中出现了呵佛骂祖的特殊门风。但是,大部分佛弟子都在“瞎子摸象”,都在穷毕生精力或在禅定中追求超常的体验和境界,或在古书堆里探索真谛,或在……都在寻求一条通往超凡入圣之路,以祈求改变自身(我)的不足和丑陋,改变自身(我)的无知,改变自身(我)的……以祈求有所得——证果成圣,完全停留在渐教的二法门之中,不懂得方便与究竟,不懂得般若“无所得”的真义。〔1〕他们不知道,或不相信,当认识到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我完全溶化在宇宙之中,〔2〕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宇宙精神的体现时,就不再会担忧自己的不完美了。

  真理即是,求之弥远。

  后语:笔者对现代物理学是一个门外汉,凑述此文,故借他人衣作嫁。所参考及引文资料如下:

  1.[美]惠勒演讲集:《物理学与质朴学》,安徽科技出版社。

  2.[英]史蒂芬·霍金:《霍金演讲录》、《时间之谜》,,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比利时〕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  4.[英]彼得·柯文尼 、罗杰·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5.根据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编译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四川人民出版社。

  6.[英]罗伯特·马修斯:《万物终极理论》,《参考消息》2003年12月24日转载英国《焦点》月刊。

  7.李明:《“零”态物时空观》(未出版)。

  8.林墨林:《时间与引力之谜》、《奇异的宇宙空间》,见《飞碟探索》(总110.112期)。

  9.刘宇晖:《宇宙与生命进化》,同上(总123期)。

  10.冯龙:《物质存在的唯一性》,同上(总105期)。

  11.孙昆仑:《时间、空间及讨论》,同上(总69期)。

  12.陈壮叔:《大爆炸之前》,同上(总132期)。

  13.王锡玉:《当代自然科学162难题》,同上(总109期)。

  14.冯龙:《物质存在的唯一性》,同上(总82期)。

  15.傅民杰:《统一能量场》,同上(总117期)。

  16.李继承:《再谈物质的终结》,同上(总118期)。

  17.石剑锋:《双系统世界》,同上。

  18.车乃良:《古太极图精蕴浅解》,同上(总82期)。

  19.陈世忠:《佛陀核心思想——拈花宗旨传入中国后的历史进程和影响》。

  〔1〕《思益梵天所问经·如来五力说品第五》梵言:“世尊!何谓方便?”佛说:“如来为众生说佛得无量智慧涅槃,且灭一切烦恼。梵天!我如是方便为众生赞说是法,如来实不得菩提,亦不得涅槃,不得苦,亦不得乐。”

  〔2〕《华严经·十定品二十七之一》卷四十一:“了知身心无有实体,其身普住无量境界。”《华严论》卷一:《华严》之众,自身与佛身无别,自智与佛智无别,性相含容,一多同别。居法界之智水,示做鱼龙;住涅槃大宅,现阴阳而化物,主体自在,交映相参,师弟瓦融,因果通彻,并是如斯之众也。《法华经·安乐第十四》卷五释通润笺:佛说三界众生所见三界之相实有生死,实有涅槃,实有一乘三乘,实有真如三世。何以故?由我明见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一乘三乘,无非方便,真如三世,总是虚名,故能观彼久远如今日,观众生如己身,观三界如指掌,无有丝毫错谬。

  

《科学、哲学与佛学的时间、空间、物质观(陈世忠)》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