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试论原始僧团的财物制度(释恭融)▪P11

  ..续本文上一页犯突吉罗罪,自身有罪不合闻戒犯突吉罗罪……此等诸罪并悉识知,故不发露,经宿犯覆藏突吉罗罪不忆数,经第二宿以去,复犯随夜展转突吉罗罪,不忆数。我今忏悔,不敢覆藏。忏悔则安乐,不忏悔不安乐。忆念犯发露,知而不覆藏。我今自责,心生厌离。(一说)

  忏悔主说:“善。”答:“尔。”〔149〕各种突吉罗罪在忏悔时一并牒入文中即可。

  (6)忏悔根本小罪法:求忏者继续长跪说: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故蓄若干长衣,过十日,犯舍堕。最先不发露犯突吉罗罪,自身有罪为众说戒犯突吉罗罪,自身有罪不合闻戒犯突吉罗罪……我今忏悔,不敢覆藏。忏悔则安乐,不忏悔不安乐。忆念犯发露,知而不覆藏。我今自责,心生厌离。(一说)

  忏悔主说:“善。”答:“尔。”〔150〕

  (7)正忏本罪法:求忏者发至诚心舍罪说: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故蓄若干长衣,过十日,犯尼萨耆波逸提。此衣已舍与大德,是中有若干波逸提罪,今向大德发露忏悔,不敢覆藏。忏悔则安乐,不忏悔不安乐。忆念犯发露,知而不覆藏。愿大德忆我清净,戒身具足,清净布萨。(三说)〔151〕

  (8)即时直还衣法:求忏者长跪合掌,忏悔主捧衣,开示说:“我今如法如律,遵佛圣教,为汝舍衣,忏罪已竟。今将此衣如法还汝,似同新得,且莫再犯。”答:“尔。”〔152〕求忏者将衣接过后,礼谢忏悔主。长衣忏悔清净后,一般来说,即应立即加法说净受持。以免再犯。

  以上从五方面大略阐述了僧团财物的使用。戒律的事相繁多,难以尽述。若要详细了解,可以依据本文所引参考文献查阅原典。

  总观以上原始僧团的财物制度,可以看出,佛陀在声闻戒中主要提倡出家弟子对财物要少欲知足,安贫乐道。这些规定正与声闻人强烈的出离心相应,资养色身的物品能够基本得到保障,便可一心行道。因此,对财物少欲知足,也是声闻人修道的必然心理状态。

  凡夫因为贪财而生悭吝之心,作为出家众则应该远离贪欲,修习梵行。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契入甚深的般若海,如实照见五蕴皆空,就会透视三界,同时超越这个世间的束缚,彻底断除对物欲的贪着,随时安住在道业上。正如当代比丘尼隆莲法师所说:“未必钱多乐必多,财多累己自招魔。阮囊何事堪羞涩,富有恒沙是佛陀。”世间最富最贵的是大慈大悲的佛陀。因为心能布施才是最富,心无所求才是最贵。

  总之,僧团的财物问题是僧众安心办道和僧团和合共住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佛教的发展和正法的久住。因此,将僧团的财物制度作较为完整的介绍和整理,对当代僧团的建设和财物管理具有重大意义。需要说明的是,为解读方便,本文各章内容或有交错重复,实际上是各章侧重点有所不同。或重止持,或谈作持,这也是“南山三大部”的风格之一。

  僧团财物问题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本文仅将僧团的财物制度作了初步的整理。由于学僧水平有限,还有许多问题阐释得并不很细致和圆满,谨祈诸方善知识慈悲指正。

  僧团和合与佛法兴盛要靠大众僧共同努力。最后,愿一切众生皆能如佛所教,行佛所行!僧团和合,佛法久住!

  参考文献:

  古代文献:

  1、《佛说法灭尽经》,失译经人名,《大正藏》第12册。

  2、那连提耶舍译:《大悲经》,《大正藏》第12册。

  3、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四分律藏》,《大正藏》第22册。

  4、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五分律》,《大正藏》第22册。

  5、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癨律》,《大正藏》第22册。

  6、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十诵律》,《大正藏》第23册。

  7、僧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毗婆沙》,《大正藏》第24册。

  8、弗陀多罗多造,真谛译:《律二十二明了论》,《大正藏》第24册。

  9、道宣撰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大正藏》第40册。

  10、元照撰:《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大正藏》第40册。

  11、道宣述:《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大正藏》第40册。

  12、道宣集:《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大正藏》第40册。

  13、道宣撰:《净心诫观法》,《大正藏》第45册。

  14、道宣述:《释门章服仪》,《大正藏》第45册。

  15、道宣缉叙:《量处轻重仪》,《大正藏》第45册。

  16、元照撰:《佛制比丘六物图》,《大正藏》第45册。

  17、道宣撰,元照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续藏经》第40册。

  18、道宣疏,元昭记:《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济缘记》,《续藏经》第41册。

  19、弘赞辑:《四分律名义标释》,《续藏经》第44册。

  20、允堪述:《衣钵名义章》,《续藏经》第59册。

  21、元照撰:《道具赋》,《续藏经》第59册。

  22、妙生述:《佛制六物图辩讹》,《续藏经》第59册。

  23、妙生述:《三衣显正图》,《续藏经》第59册。

  24、弘一大师集释:《钞记扶桑集释》,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会印赠。

  25、元照律师撰:《南山三大部科文》,台湾西莲净苑印赠。

  26、觉观编辑组编:《律藏会集》,福建省莆田广化寺印。

  27、《僧伽作持要集》(新编版), 台中南普陀寺重编倡印。

  28、

  益智旭著:《重治毗尼事义集要》,福建省莆田广化寺印。

  29、道宣著:《拾毗尼义钞》,福建崇福寺印赠。

  30、道宣述:《四分律比丘尼钞》,香港华云印刷公司印。

  31、妙因法师浅释,道海法师讲述:《随机羯磨浅释讲记》,福建天竺讲堂印赠。

  32、台湾正觉精舍律学研讨小组编著:《律学释疑》(重修版),福建天竺讲堂印赠。

  33、胜雨比丘尼著:《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普陀山紫竹林印赠。

  34、道诚集:《释氏要览》,《大正藏》第54册。

  35、赞宁著:《僧史略》,《大正藏》第54册。

  36、赞宁等撰:《宋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37、志磐撰:《佛祖统纪》,《大正藏》第49册。

  38、萧衍撰:《断酒肉文》,《大正藏》第52册。

  39、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东方出版中心1996版。

  40、

  益大师著:《阅藏知津》,《大正藏法宝总目录》第3册。

  41、法云著:《翻译名义集》,《大正藏》第54册。

  现代文献:

  1、张曼涛主编:《佛教经济研究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册。

  2、胡素馨主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版。

  3、圣严法师著:《印度佛教史》,福建南普陀寺印赠。

  4、印顺导师著:《佛在人间》,正闻出版社2000版。

  5、印顺导师著:《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正闻出版社1994版。

  6、能海上师著:《六和合义》,《法音》1996年第8期。

  7、隆莲法师著:《“未必”五首呵五欲也》,四川尼众佛学院内部学习资料。

  8、隆莲法师著:《佛教道德观》,四川尼众佛学院内部学习资料。

  9、济群法师著:《佛教的头陀苦行法》,戒幢佛学网络资料。

  10、济群法师著:《漫谈僧食》,戒幢佛学网络资料。

  11、济群法师著:《僧尼日常行事漫谈》,戒幢佛学网络资料。

  12、济群法师著:《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戒幢佛学网络资料。

  13、济群法师:《佛教在商业中的反思》,《人世间》2002年,第3期。

  14、默雷摘编:《佛教寺院经济扫描》,《法音》1996年,第9期。

  15、吴永猛:《佛教经济研究的回顾》,《华冈佛学学报》第4期。

  音像资料:

  1、济群法师讲:《戒律学纲要》

  2、界诠法师讲:《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3、界诠法师讲:《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

  4、天因法师讲:《南山三大部研习》

  〔1〕《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下文略称《行事钞》)、《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略称《戒本疏》)、《四分律羯磨疏》(略称《业疏》)。见《大正藏》第40册。

  〔2〕《行事钞资持记》(见《大正藏》第40册)、《羯磨疏济缘记》(见《续藏经》第41册)、《戒本疏行宗记》(《续藏经》第40册)。

  〔3〕《四分律藏》卷一,《大正藏》第22册,第594页中。

  〔4〕《摩诃僧癨律》卷二三,《大正藏》第22册,第414页下。

  〔5〕《摩诃僧癨律》卷二六,《大正藏》第22册,第357页上。

  〔6〕《佛说十二头陀经》,《大正藏》第17册,第721页上。

  〔7〕《行事钞资持记·头陀行仪篇第二十一》卷三六,《大正藏》第40册,第130页上。

  〔8〕《别译杂阿含经》卷六,《大正藏》第2册,第416页下。

  〔9〕《行事钞资持记·二衣总别篇第十七》卷三十,《大正藏》第40册,第105页上。

  〔10〕同上。

  〔11〕同上。

  〔12〕《大乘义章》卷二五,《大正藏》第44册,第764页下。

  〔13〕《行事钞资持记·头陀行仪篇第二十一》卷三六,《大正藏》第40册,第129页下。

  〔14〕同上,第130页上。

  〔15〕同上。

  〔16〕同上。

  〔17〕《行事钞资持记·头陀行仪篇第二十一》卷三六,《大正藏》第40册,第131页上。

  〔18〕《行事钞资持记·二衣总别篇第十七》卷三十,《大正藏》第40册,第105页上。

  〔19〕《四分律》卷五十,《大正藏》第22册,第936页中。

  〔20〕《四分律》卷三,《大正藏》第22册,第584上。

  〔21〕《四分律》卷五十,《大正藏》第22册,第937页中。

  …

《试论原始僧团的财物制度(释恭融)》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