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世生计之劣意;
只求独自解脱之劣意。此人着魔智者当弃之。
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断除垢染劣意之六法:一应断除追求名声地位之卑劣意趣。二当断除谋求世间的种种利养受用之劣意。三当断除将世间一切虚幻境现颠倒执为实有之劣意。四应断除对财色之贪欲心,若我们的身体和语言被贪欲之心缠绕,则会令自己往诣非应之处及作非理之事、言说种种非理之话语,是故这种卑劣意趣也当断除。五是仅为忙碌现世生活中的吃喝玩乐等生计之劣意也应当断除。六是不发大愿菩提心、不护念如母众生之苦乐,只求自我解脱,这种不为众生利乐,仅以一己私利而为等起之恶劣意念也应当断除。如果具足这六种垢染劣意而不力行断除之人,作者判断他已趋入魔境,我等有智慧之人应当速速舍弃这类魔的眷属,不与之接近,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与此等恶劣者交往极其危险。我们应当为自己的修行设置好第一道防线,严以加固,不令破损是至关重要的。
不随外境所转之六法:不中贪恋嗔恨故乡毒;
不受恣意享受欲妙苦;不为世间八法刃击中;
不染威仪狡猾之垢污;不为各种愦闹风吹动;
昼夜行持善法而度日,当入一切圣者之轨道。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应当摄心正念,不随外境所转之法有六种:一要了知故乡是易于引生贪嗔之源,故当励力舍离,切莫中了故乡之毒。二要了知“财色名食睡”五种欲妙是众患之本、痛苦之源,故当舍弃,切切不可恣意妄行贪享此等欲妙。要知道世间之乐乃虚妄颠倒之性,表面上的少许乐感,实际上隐伏着强烈的痛苦。三是我们应当具足正知正念,时时防护自之根门,不要为“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这世间八法之利刃所击中。四是修行人应当表里一致,内心调顺,外行威仪寂静。如果内心充满五毒烦恼,外观诈现威仪等即为狡猾的行为,当知这种人历来是被圣师所呵斥、道友所唾弃的对象。因此我们不可染著这些虚伪的垢污。五是我们应当炼就稳重的人格,不要为世间种种愦闹之分别风所吹动,当寂灭分别心而精勤修行。六是当我们了知此等过患后,应励力舍弃祸患之源,并夜以继日地以行持善法而度日,如是我们就能不随外境而直接趋入一切圣者之轨道。
以信疗养身体之六法:以胜解信祈祷修上师;
以恭敬信精勤供三宝;以诚挚信观修诸本尊;
以清净信勤修法性义;以不退信恶缘转助伴;
以究竟信佛法融自心。修解脱道此等极重要。
观察确认好自己依止的上师,且已为善师慈悲摄持,此时我们就应该勤修以信心增上修行善根与资粮,并以此疗养身体之六种法:一是以胜解信来祈祷、修念自己的根本上师,将上师观为佛、法、僧、本尊、空行总集之至尊,也就是应经常观修上师瑜伽(亦名上师相应法)。二是我们应以恭敬之信心,精勤将五供等敬献于三宝面前。三是以诚挚的信心观修诸本尊,每日六时尽力持诵本尊心咒。四是以清净的信心精勤修习法性本义,即观心性本体。五是以恒固不退的信心将修行中所遇到的一切恶缘转为道用,使之成为修行中的助伴。六是以将佛法执为最究竟、最完美的法,将一切佛法皆尽融入自己的心相续中,以此来清净心的无明诸障。为此无垢光尊者谆谆告诫我们,凡是欲修解脱道者,上述六种信心的修要窍诀是极其重要的。
表里如一持戒之六法:了知佛教根本为戒律;
了知引入恶趣即罪业;了知破戒失毁法根本;
了知戒为诸德之所依;了知戒为善趣之阶梯;
了知戒为解脱之乘骑。守清净戒可贵当谨持。
修行人应当表里如一地严持净戒,如是之法有六种:一是我们应当了知佛教的根本乃为戒律。前辈的大成就者们说过,在末法时期只要有五位以上的比丘秉持清净的戒法,就说明尚有正法住世的光耀。二要了知引我们趋入恶趣的罪魁祸首就是分别恶心所造的罪业,罪业有自性罪与佛制罪之分,无论毁犯何种戒行,都是堕落恶趣之因。三是应当了知破戒者将失坏佛法之根本。《秘密大乘经》云:“破戒之人,诸有恶法,如世霜雹,毁一切物,破坏善法,亦复如是。”破戒者依此恶业久熏相续,渐能滋生邪见,因而必定会失坏佛法的根本,破戒者若不励力忏悔,今生即会感受短命、贫穷、烦恼炽盛等果报,来世亦入恶趣。四要了知戒律是诸功德之所依,犹如万物依于大地。《亲友书》云:“犹如万物依大地,一切功德依于戒。”五要了知戒律是趋入一切人天善趣之阶梯,世亲菩萨亦云:“诣善趣者戒为主,诣解脱洲修最要。”六要了知戒律是我们飞越三有苦途而趋向解脱彼岸的乘骑。而今末法时期守持清净戒律的行者最为难得,因此我们应当谨持戒法,逐一遵修。
以对治胜恶缘之六法:依照小乘恶缘弃如敌;
依照大乘恶缘悉净除;依照密宗方便转道用;
最深要诀恶缘自解脱;离边性中恶缘自息灭;
决定恶缘皆为无所寻。相应根机无论修何者;
胜过烦恼怨敌极关要。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应以种种对治力来胜伏恶缘,如是之法有六种:一是依照小乘行者的教诫,将贪心、嗔心等恶缘如怨敌般舍弃,绝对远离彼之违害。二是依照大乘行者的教诫,将如怨敌般的贪嗔等恶缘悉皆净除。若生贪心,则修不净观来净除;若生嗔心,则修慈悲观来净除,如是等等,皆以理智来净化一切恶缘。三是依照密咒金刚乘共同方便道行者之教诫,一切恶缘皆用方便窍诀来摄持,以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智慧将之转为道用。四是依照最深要诀不共大圆满行者的教诫,直视贪嗔等恶缘的本性而自然解脱。五是依照大中观超离一切边执戏论的教诫,将一切恶缘自然寂灭于大法界的本性之中。六是依照修行窍诀将一切恶缘决定为无所寻事,不管生起贪心还是嗔心,其自性皆了不可得。上述相应不同层次、根机的法门,无论修行何者,均能战胜一切烦恼怨敌,此等修要窍诀对我们修行者来说都是极为关要的。
具相贤善弟子之六法:具足知惭有愧人格好;
依教奉行信解皆圆满;宁舍身命修法毅力坚;
慈爱道友大悲润相续;无有厌倦安忍利他众;
三门寂静守护誓言戒。此乃善缘妙法甘露器。
贤善弟子应具之法相有六种:一要具足知惭有愧之心,人格极其贤良。有惭愧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作所为都倍加谨慎,从不掉以轻心,时时不忘利益他人,对一切众生满怀慈悲博爱之心。人格贤良者恒以六度万行来饶益所化众生,即如佛陀在因地时的行为一样。二是性情温和,能依教奉行,信解行等皆悉圆满。三要具有坚强的意志,无论遇到多大难缘也毫无改变,宁愿舍弃身命也不舍上师三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样的修法毅力。四是慈爱道友、和睦相处,常以大悲心来滋润自己的相续。五是无论作任何有利于他众之事都无有厌倦心,能安忍一切劳苦而精勤利乐有情。六是身口意三门都很寂静,能守护一切誓言、戒规,不令毁损。具足上述六种善缘法相者,即堪为妙法甘露之法器。
思维暇满难得之六法;人身难得今当获成就;
上师难逢当取功德果;正法难遇故当勤实修;
深义难闻当修耳传藏;迷现难断当修无二义;
顺缘难聚具时当勤修。此乃现后世乐之忠告。
我们应当思维暇满难得之六种法:一是思维人身难得,而今依靠累世的福德因缘幸获人身,故当依此精进修行直至获得成就,切莫无义空耗。二是思维具法相的上师难逢,而今幸遇,故当在上师面前谛听妙法,以期取证殊胜功德之果。三是思维百千万劫难以相遇的正法而今幸遇,故当精勤实修。四是思维密咒金刚乘的甚深要义更为难遇,而今幸遇,故当勤修历代相承的耳传法藏。五是思维世间的一切迷乱显现极难断除,故当勤修显空无二、究竟一味之义。六是思维修行的顺缘是难以集聚的,如今诸善缘具足时应当精勤用功修行,切莫空耗时光。此乃无垢光尊者对我等力求今未来世究竟利乐者的殊胜忠告。
趋入正法关键之六法:后世漫长布施极关键;
善趣阶梯持戒极关键;忍辱铠甲安忍极关键;
功德源泉精进极关键;不为缘动静虑极关键;
自成二利智慧极关键。具足此要速诣解脱道。
我们应了知趋入大乘正法之关键、必须行持的六种波罗蜜多:第一为布施,相对于短暂的今生,后世是漫长无有终期的,欲造福于来生,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广行布施。二欲获得人天善趣之阶梯,最关键的即是谨持戒律。《俱舍论》中云:“欲得生善趣,持戒为重要,欲得胜解脱,修行为最要。”可见持清净戒是获得人天善趣最为关键的行持。三在修行过程中应当披上忍辱的铠甲,安忍一切害缘极为关键。四应欢喜精进止恶行善。如《入中论》所云:“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当知精进是一切功德的源泉,欲真实的修行,精进极为关键。五应通过修习静虑度增上定力,如云:“定由戒生,慧由定得。”为了现前殊胜的无分别智慧,修习静虑极其关键。六是大乘行者发心广大,所作所为皆以利他为重,当知以善巧方便任运成办自他二利的关键即是要具足证悟二无我的智慧。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若能具足此六波罗蜜多的修要,则将速诣解脱的正道。
不具关键过患之六法:不行布施投生饿鬼界;
不守戒律转于傍生界;不修安忍堕入地狱界;
不勤精进生于无暇处;不修禅定四魔在前候;
不修智慧永久沉三有。不行六度诸敌在前候。
不行持六度而引起的过患主要有六种:一是不行布施、极其吝啬之人因贪著一切财物而不了知“彼等所求诸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之理,复于悭贪中造诸罪业,当知他们于未来世必定会投生到饿鬼界中感受饥渴等重苦。二是放逸而不守持戒律之人,必将受业力的牵引而于来世转生为傍生感受无量痛苦。三是嗔心猛烈、不修安忍之人,来世必定会堕入地狱,感受无量剧苦。四是懈怠懒惰、不勤精进之人,不但…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