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窍诀宝藏论释▪P13

  ..续本文上一页之教言;

  知断当断三门之罪业;知行当行正法之深义;

  知观当观心性之实义。如是而行趋向真实义。

  一切信士应当了知之法有六种:一要了知究竟能利益自己的就是正法,因为它是离苦得乐的根本途径,此外一切法都是离乐得苦之因。所以我们要分析利弊、正确取舍。二要认知修行人应当舍弃之法是一切迷乱的显现以及由迷现而引生之贪执心。三要知道所有的闻法中以闻受上师的教言最为殊胜。四要了知应当断除之法是身口意三门的罪业,如杀盗淫三种身业与妄语、恶语、两舌、绮语四种口业以及贪心、害心、邪见三种意业。五要了知我们应当行持的是正法的甚深意义,因为它能促使我们弃恶从善,从而进入深层的内观,了认心的本性。六要了知所有的观修中,观修心性的究竟实义是最为殊胜的。依上述窍诀数数观修就能寂灭二障的种子与习气,现证二种智慧,趋向断证圆满之真实义。

  诸善缘者修要之六法:实相无作故无戏重要;

  修持光明故无散重要;行为如幻故无实重要;

  果任运成故自具重要;恶缘自解故无执重要;

  苦乐为心故修炼重要。若具此要无勤成诸事。

  诸具善缘者之修要窍诀有六种:一是因究竟实相无有任何勤作,故通达万法本空离一切戏论的境界最为重要。二是于修持光明而本然安住时,以智慧摄持,心无散乱最为重要。三是一切行为本如梦幻,均无自相的实质性,故通达诸法都是虚幻无实的境界最为重要。四是三身无别之果本来任运自成,既非因缘合成,亦非勤作觅来,故了知自然本具之理,远离一切分别寻思而本然安住,方能任运自在地如实契证三身无别之果位,此乃真实修行之要诀。五是观察一切恶缘,究其本性皆为本自解脱,故于恶缘当忍之任之,毫无执著地面对最为重要。六是因一切苦乐皆来源于自己的实执分别心,故修炼自心、破除分别实执最为重要。我们若能具足上述六种修要窍诀,将无勤自成二利诸事。

  以理督促自己之六法:寿命不定理当精进行;

  轮回痛苦理当生厌离;六道众生理当以悲护;

  恭敬上师理当不间断;甚深窍诀理当勤实修;

  见性之时理当依静处。随理之人乃为最胜士。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六种正理之法来督促自己的修行:一应了知寿命的长短毫无定准,有的朝生暮死,有的童年或青年时亡,有的老年善终,如是乃至在尚未获得一定成就之前,自己的寿命是难以把握的,因此我们在无常还未来临之前理当精进行持善法,坚持走解脱正道。二应了知三有轮回中充满了无量的痛苦,上至天界,下至地狱无不是苦性循环,无不被重苦逼迫,因此我们理当对六道轮回深生厌离之心,一心祈愿解脱如是苦海。三是我们生为佛子,当行佛事,时时垂念地狱、饿鬼、傍生等六道苦处而心发大愿,手扶慈楫,接引众生离苦得乐。诚如《梵网经》所云:“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是故以悲心护念一切父母众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四应从心坎深处恭敬上师,在行为上侍奉上师,以语言赞叹上师之功德,如是于身口意三业数数实修,不予间断,数年如一日地恭敬、承侍上师无有疲厌且忠贞不渝之行者离解脱圣城已不会太远了。五应了知佛法是薄福浅慧者难遭难遇之妙宝,如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凡是值遇佛法者皆为累世修积福德之因缘所致,更何况获得甚深密法之窍诀,今蒙上师洪恩,慈悲演示修要窍诀,我们理当依之实修实证,切莫无义空耗。六是我们这些末世的宠儿已得上师恩赐法要,若依之而了然地现见心之本性,尔时切莫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般地虚度光阴,理当于寂静处专意持修。否则,已了认心性之觉受易于退失,甚至荡然无存,如是岂不哀哉!我们若能依随如是真理则已成为最殊胜之大修士。

  需知各乘摄义之六法:需知烦恼本身之过患;

  需知断烦恼为声缘道;需知净烦恼为菩萨道;

  需知转烦恼为密乘道;需知认识惑为自然智;

  需知解脱取舍无所寻。若具此等则无烦恼垢。

  接着我们尚需了知显密各乘归摄要义之六种法:一应了知一切烦恼本身所具之过患,如贪心能毁坏修行、嗔心能焚毁一切善根资粮、痴心不明理义故障碍修行等等。二需了知依靠各种途径与方法来断除烦恼乃小乘声缘行者之道。因为彻底断除烦恼障就能得小乘阿罗汉的寂灭果位,这只能让行者自己解脱于三有轮回,对于广大众生实无多大的利益。三需了知依靠修积种种殊胜资粮与方便法要来净除烦恼,乃为大乘菩萨之道。如发菩提心、观修空性的智慧等等都是清净烦恼的方便。四需了知依修生圆次第等方便法将烦恼转为道用即是无上密乘之殊胜修道。如转贪心为道用而修炼大乐等双运法之下门窍诀、转嗔心为道用而摄伏刚强难化的众生等等。五需了知依靠上师所介绍的窍诀能认识烦恼的真实本性为自然本智,这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如大圆满中直指本性的修要窍诀。六需了知我们真正认识心的本性以后,无论解脱与否或轮回与涅槃、因果取舍皆为无所寻事,都是一味大平等的本性。若我们具足此等功德,就不会再有任何烦恼的垢染。, ,

  行正法者应具之六法:知轮回苦如寻恶人过;

  逃出轮回如军人投降;不复流转如狐逃脱笼;

  断绝轮回如眷弃昏君;漂泊之忧如险地寻道;

  解脱之心如冰化为水。

  我们所有行持正法者都应具足之六法:一应认知轮回的苦患无处不在,如同观寻恶人的所作所为般比比皆是。二是我们应该义无反顾地逃出轮回之网,如同单枪匹马的军人被大军围困,不敢恋战而立即投降解危一样。因为我们沉溺轮回,为种种苦恼逼迫,如果再贪恋轮回,势必会加速坠溺于苦海深渊,了无出期。三应发愿勤修正法,得到解脱后就不复流转生死轮回,这就好比狐狸逃脱囚禁的牢笼后再不会落网被擒般已具殊胜的智慧与能力。四应发誓断绝轮回之根,顽强地同一切烦恼恶魔作战,如同被惨无人道的昏君折磨、压迫的眷属,绝意舍离昏君般勇于破除重重危难,远走高飞,无怨无悔。五应了知漂泊于苦海中的众生必定会被种种忧虑所困绕,如同迷路人在悬崖险地寻道一般,处处小心谨慎,不敢掉以轻心。六应了知行持正法者令心得到自在解脱就犹如冰融化为水般功到自然成。我们无始以来的妄想执著极其坚固,唯有依靠智慧的热能方可逐渐将之融化,从而获得解脱,如同千年积雪、万年冰川也只有随着气温的增高,才能逐渐融化为水。

  相续修法应具之六心:持法之心如蜂酿蜂蜜;

  思维之心如石中寻金;通达之心如同获纯金;

  串习之心如同擦拭金;增德之心如金成饰品;

  现前之心如成诸所愿。

  在漫长的修道生涯,为使我们相续修法锲而不舍,如是应具之心有六种:一是受持佛法之心应亘古不变,精进不懈,犹如蜜蜂从花蕊中采集花粉酿制蜂蜜一样,采得百花酿作佳蜜,无有满足的时候。二是思维法义之心应细致入微,逐一思维,反复推敲,毫无疏漏之处,如同在石沙中寻觅黄金一般兢兢业业,一无遗余。三是通达法性之心应清净无染,赤裸了然,如同获得纯金一般无有少许垢尘,自心深信不疑,数数欢喜,倍加珍惜,我们当如是反复依修。四是了认法性之心要数数串习,令其更加圆满明清,如同擦拭黄金,越擦越光亮耀眼。五应了知增上信心、悲心、菩提心等功德之心为三身无漏的究竟庄严,如同黄金在能工巧匠们精湛的技艺之下最终变成殊妙的装饰品一样光彩照人。六应了知现前究竟果位之心,虽安然本住,然却能任运成办一切欲愿无需勤作,犹如具足福德与智慧之人心想事成,任何事对他们来说都是唾手可得。

  与大乘道相联之六法:见与体验相联灭实执;

  信心精进相联遣懈怠;方便智慧相联离小乘;

  自错他对相联除嗔心;敬信毅力相联诣圣道;

  闻思实修相联断歧途。真实作到之人极罕见。

  与大乘道相联之法有六种:一是依靠大乘理论所抉择的见解要与自己内在的修行体验相联系,这样才能灭除我们无始以来的实有执著。如果见修脱离,则不具破实执之力,见如双目,修如双足,有眼无足,可望而不可及,终不能到达目的地;有足无眼,行道危急,纵入罪恶之途亦不自知,因此见修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二是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必须要与精进相联,如是方能遣除懈怠懒惰。无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若人仅有信心,而未精进实行,则如望梅止渴般欲成之事可望而不可及;若信心结合精进,则万事皆成。三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使大悲心等方便法与证悟空性的甚深智慧相联系,这样就能绝离小乘自了汉之道。四是若将自己的错误与他人的正确相联,则能遣除我们因外缘而引起的嗔恨心。如果固执己见地认为自己正确,他人错误,则难消除嗔恨之心,甚至火上浇油,令嗔心猛起。五是对上师三宝的恭敬信心与忍苦耐劳的修行毅力也应相联,如是我们就能速诣解脱圣者之道。六是若我们闻思之经论法义能与实践修行相联,则可断除一切歧途,踏上通彻的光明大道,以致顺利地到达安乐的彼岸。可见闻思修行必须并进方能取得预期的解脱乐果,而今末法时期真能如是作到之人却寥若晨星,这也正是历代大德伤叹、忧虑之事。

  最为无上教授之六法:悟实相乃无上之闻法;

  根除轮回无上之思维;生起智慧无上方便道;

  堪修正法无上之加持;证无生死无上之悉地;

  证无所得无上之定量。若修此等佛果自中生。

  能促进我们修行且最为无上之教授有六种:一是了悟诸法实相乃为最无上的闻法,因为闻法的目的就是证悟实相,此亦是究竟的闻法。二是根除生死轮回乃为无上之思维。因为思维法义的目的是遣除疑惑、便利修行,最终断除轮回的根本,此亦是思维之究竟。三是在心相续中生起的无二智慧乃为显密诸乘所抉择的无上方便道。四是若我们能令身口意三门堪能、昼夜精进,毫…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科学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