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假立的缘起生条件下才能成立,其本体是本净一味的大法界,故无有死亡。六是对轮回与涅槃无有希忧之念,轮涅本来一体故。当瑜伽师彻底证悟本来的心性以后,不抱希求解脱之心,亦无有担心自己堕落轮回的忧虑,法界本体犹如虚空般本来无有死亡。我们若证悟此等甚深义理,则能彻底远离死主魔军的困扰与畏惧,换句话说也就是获得了无死的甘露。
未证实执过患之六法:自己本有他处去寻觅;
不知大修实相为相缚;不知境现虚妄执实有;
未证实相一体执各自;不知自证本体转轮回;
未断迷乱贪执为魔欺。观察未证邪过断除之。
尚未证悟诸法本性而颠倒实执之过患有六种:一是每一众生自己本来具有正等觉,却偏于他处苦苦寻觅,这是实执的一种过患,如云:“众生即是佛,然为客尘遮。”六祖亦云:“前念迷即众生,后念悟即佛。”所以说修心修佛是修自身,佛是众生修成的,若无众生就无正等觉。二是修行者应当了达真如实相是空寂离戏的,倘若不知此理,执著种种幻相而求证菩提,则为自相所缚而难达真如实相。三是不了知一切内外境现都是虚妄幻有之性,反倒妄识彼为实有而起我与我所等执著,这也是证悟空性之障碍。四是未能证悟诸法的究竟实相是一味大法界的本体,反于轮回、涅槃各起偏袒执著,认为轮回异于涅槃,轮涅有自相的苦乐差别。五是若不了知各别自证智慧的本体,则于各种境相妄起实执之心,有执著就必定会流转于轮回。六是乃至未能断除迷乱现境与贪执之际,息食起居等一切作为都出自于强烈的主观意识,必定会为烦恼等众魔所欺诳,所以我们应当依上师的教言来观察自己尚未证悟实相而妄起的种种邪见与过患,用智慧的宝剑将它彻底断除。
不复返回窍诀之六法:依止上师世法不复返;
思维境过世法不复返;思维苦乐世法不复返;
思维世过世法不复返;观察迷乱世法不复返;
思维苦沼世法不复返。如是思维摆脱世间法。
我们应当了知六种不复返回三界之窍诀:一应了知决心依止上师者,抛弃了自己的故乡与父母亲友,只身一人远赴异域他乡,勤学苦修出世间正法,如是远离修行的障碍,则永远不会再复返于世间法中。二是仔细思维一切外境的过患,了知一切世间法对修行人皆是有弊无利,为求菩提故誓不再复返于世间法中。三应静心思维一切苦乐的根源,了知是由无明分别心妄执诸法之假有为真有,故苦苦追逐不舍,遇合己意之境则欢喜,遇不合意之境则苦恼,并且一切世法对普通凡夫都充满了诱惑力,了知此理以后,就自然会一心寻求解脱而舍弃世法不再复返。四是经常思维轮回的过失与世法的虚妄无实之义,真切发心修持解脱法,唯以大慈悲心利益一切有情,如是则于世法舍离不再复返。五是观察内在的迷执与外在乱境之自性,了知这一切毫无实义自然能弃离世法不再复返。六是思维轮回的苦性与苦的分类以及苦的来源与结果,就会如同弃离沼泽苦境一般舍弃世间法。我们若能依此窍诀深深思维,逐渐就会摆脱一切世间法的束缚而勤修解脱正法。
对治哨兵守护之六法:昼夜寿贼对治哨兵守;
五毒焚心对治哨兵守;贪不厌足对治哨兵守;
猛烈业力对治哨兵守;无义琐事对治哨兵守;
三门所行对治哨兵守。令惑敌匪无机可乘入。
这里全知无垢光尊者将正知正念等对治法喻如哨兵把守内在修行的阵地,此守护之法归摄为六种:一因我们的寿命自己无法主宰,经常会遭受无常这一盗贼的袭击,随时都可能面临死神的挑战,故当时时警醒如哨兵一般的正知正念来守护自己的心相续,此为我们在有生之年能精进用功修行的必要。二因贪嗔痴等五毒烦恼非常厉害,所喷出的烈焰能焚毁我们的心相续和前所修积的善根,后患无穷,故当时时警醒如哨兵一般的正知正念,采取相应而有效的方法对治烦恼,生则灭除,未生不令丛生,如是严加把守。三是无始以来受宠于无明烦恼的贪欲心,于财色名等五种欲妙不知厌足,往往纵情恣欢,不择手段地将所欲的财色等占为己有。当知贪欲如渴者饮用盐水越饮越渴般永无满足之机,故当警醒如哨兵一般的正知正念,采取相应而有效的对治法,不令贪欲生起。四是猛烈的业力现前时,其势险恶难挡,能摧毁自他二利,故当警醒如哨兵一般的正知正念,采取相应而有效的对治法,如依四种对治力修念金刚萨埵、百字明来力行忏悔,精勤忏除前所造就的一切罪障,如是方可化险为夷。五是凡所从事之无义琐事无疑将会丧失我们宝贵的时光,以致最终虚生浪死,枉负人身一朝,故当警醒如哨兵一般的正知正念,采取相应而有效的对治法,断除无义琐事,并严加守护。六是我们在轮回中积累的坚固恶习令身口意三门所言、所想、所行极其放逸,为能如法轨正三门故当警醒如哨兵一般的正知正念,施以相应的对治法来严加防护,谨慎身口意三门不令放逸。我们若能如是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严密把守,则令一切烦恼怨敌无机可乘,诸魔亦只能是仓皇败退,以致彻底消灭。修行人一旦忘失正知正念,烦恼怨敌便会趁虚而入,以致造成痛苦大患,是故我们在修行中时时提持正知正念是至关重要的。
实修不成六种歧途相:无用之人无义耗人生;
求名之人贪图耗人生;贪食之人忙碌为果腹;
愚翁经商牟利耗人生;无信闻思成法油子因;
不闻盲修误入邪道因。不入此六歧途极重要。
我们应当了知实修佛法不得成功之六种歧途相:一应了知世间愚人往往都是在无意义之琐事中空耗了难得的宝贵人生,以致失去实修佛法的机会,百无一用。二应了知逐名求利之人往往在贪图世间暂时的利养中空耗了如珍宝一般难得的人生,故而失去实修佛法的机会。三应了知贪享美食之人整日忙碌于烹制美味佳肴,全身心地投入,而忘却真实有益之殊胜佛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生宝贵的时间就为果腹之事而空耗殆尽。四应了知贪财不厌的愚翁起早摸黑地经商牟利,拼命挣钱,钱多越想钱,却不知“金钱并非万能”的道理,如是空耗了暇满难得的宝贵人生,失去实修佛法的机会。五应了知若对上师三宝既无信心亦无希求解脱轮回的出离心,此等修行人纵然趋入闻思行列,亦将变成佛法油子之因,毫无实义,所以树立信心并生起出离心极为重要。六应了知不依止上师听闻经论法义之人,自行盲修瞎炼,必将成为趋入邪道之因,极其危险。因此我等修行人应当睁开雪亮的双眼,清醒自己的头脑,以理智反复思维观察,慎重抉择,善加取舍,不令自己误入此六种障碍解脱生死之歧途是极其重要的。
出现过失遣除之六法:若失敬信思维德难得;
若随散乱妄念转道用;修无进展依种种方便;
四大不调了悟因缘法;受用殆尽积资供食子;
若失发心再三依对治。依此可除所现诸障碍。
当我们在修行中出现种种障道之过患时,可依六种方法来遣除:一是若对上师三宝失去了恭敬心与信心,则应思维此是障碍获得修行功德之根本因,进而依经论和上师的传记等思维上师三宝的种种功德,如理作意,直到重新生起恭敬与信心。二是如果经常随顺、散乱于外境,膨胀内心的欲望,则应将所生起的妄念转为道用,如观察妄念的本性,或观察其来源、住处、去处等。三是假如自己已历经多年精进修行,但仍未获得明显的进展也不要灰心丧气,应该继续努力,依靠上师的教言、窍诀和种种善巧方便忏悔罪业,祈祷三根本,修上师瑜伽等,这样一如既往地修行,相信不久的将来,您定会获得修行的证相。四是当自身的四大紊乱、不能调顺而疾病缠身之时,切莫为之苦恼,应当了悟因缘缘起的法性,将内身外物都观为如梦如幻而修。五应了知短衣缺食、受用匮乏皆因往昔未修积上供下施等福报,由吝啬之心感得贫穷的果报。逢遇类似困境的道友应数数反省,深思业果不虚,及时依佛法妙力扭转自己的命运,如对一切应供的圣尊供养食子曼茶罗等,以此培养未来的福报。六是倘若我们利他的发心稍有退失,则应依靠种种对治力,如观一切有情往昔皆曾做过自己的母亲,他们都对自己有极大的恩德等,这就能重新生起无上的发心而广利有情。依靠如是方法可以消除暂时现前的诸般障碍。
调伏相续内外六要诀:断除我执之藤内要诀;
外境转为法身外要诀;分别执著道用密要诀;
究竟见解密意上要诀;依教如理行法下要诀;
专心护持正知中要诀。具此等者速诣解脱道。
我们应当了知善能调伏心相续之内外六种窍诀:一应了知断除我执之藤蔓乃为内观心性之要诀。事事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好事谦让于别人,坏事自己纳受,经常安住于如梦如幻的境界中修习无我空性。二应了知将一切外境转为法身而修清净观乃为外窍诀。将诸法观为法身无二自现之修法同于修生起次第,比如在修上师瑜伽时,一切都观为上师的显现,因诸法显而无有自性,如梦幻本体,实为上师的智慧密意自现,或者说是上师的智慧妙用相、游舞力现,故通过修行之力,断除内心对外境的执著,尔时如梦幻之诸法于自己无利无害,本体空性之境界也就自然现前了,这就是外境转为法身道用之窍诀。三应了知当生起分别执著之时,我们应当依教观其本面,尔时分别念自然消失并与修道融为一体,如是转为道用为密窍诀。四应了知通过一定的修证能彻底究竟大中观、大圆满等见解的密意,于此境界如如安住乃为上要诀。五应了知依教如理修行,如取舍因果、严持戒律、奉行善法等为下要诀。六应了知专心护持正知正念,不令忘失为修行之中要诀。修行人一旦散失正知正念,即如行尸走肉般毫无能力,修证功德亦无法生起。凡是具足此等要诀的修行人定能速诣解脱正道。
欲成佛者重要之六法:虽证如幻警因果重要;
虽得定解不轻毁重要;虽现助伴依静处重要;
虽知无修调妄念重要;无入出定不庸俗重要;…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