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窍诀宝藏论释▪P3

  ..续本文上一页,而是由自己的恶业所造。如嗔心重者感堕地狱、贪心重者感堕饿鬼、痴心重者感生傍生,非他人把自己推堕此等痛苦中,而是我们自己的恶业所致。

  迷乱恶分别念之六法:自心未调外敌无穷尽;

  怨敌亦是自心不净相;寻觅空洞声响之踪迹;

  于逸然心执著而破立;苦乐不定执著为固定;

  怀恨在心焚毁自相续。

  我们应当认知容易引起迷乱的恶分别念之六法:一是自心未调故外敌无有穷尽。如果不善于调伏内在的嗔恨心,那么外在的怨敌是无穷无尽的。《入菩萨行论》云:“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嗔心,则同灭众敌。”二是一切怨敌都是自心不清净的显现,无实有自性。如果心能得清净,则一切怨敌亦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三应了知他人的赞叹毁谤等音声皆由迷乱分别心所安立,彼之体性内外中皆了不可得,唯是分别心的执著,亦是缘起和合的一种假声相。所以,应当提起正念,切莫对这些空洞声响的踪迹苦苦寻觅。四应知自心本来是逸然离戏的,但因无始时以无明遮障不见其本性,起虚妄分别而串习执著其有所破与所立。五是身心所感受的苦乐本来是互相观待、无有决定性的,但由分别心执取为有自相的苦乐,因而遇缘触境总是喜怒于形色,殊不知一切苦乐皆来源于充满无明习气的执著心。六是在遇到某些违缘与不顺时难以透视其自性,故怀恨在心而伺机复仇,如是以嗔怒之火必将焚毁自己的相续以及多生累劫的一切善根,所以我们应断除此等迷乱的恶分别念。

  遣除迷现大利之六法:于害安忍生起大悲心;

  不执为魔视为父母师;于执迷乱修炼无实体;

  铲除迷乱根本之自心;一切外缘显现转道用;

  不外散乱依止对治力。

  能遣除一切迷乱显现、使我们获得极大利益之法亦有六种:一是无论自己遭到何种损害皆应安忍,以大悲之心观照造害之人,如是对我们修心有极大利益。二是若将魔障执著为实有则必遭魔殃,此乃修行之极大障碍。因此,对一切魔障不应执为实有,而应视之如父母师长般深怀恭敬慈爱之心,如是亦有利于我们的修行。三是于一切执著与迷乱境现均观修为无有实体、空寂离戏之自性,这样数数修炼就能灭除迷乱执著等一切痛苦。四要铲除一切迷乱之根本——分别心。若能根除分别心,则诸迷乱亦就随之而寂灭于本性之中。如经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五应将一切外缘显现转为道用,简而言之,即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当视一切善缘如夏日彩虹而不起喜执,反之亦不应嗔于恶缘,当视之为一切顺缘的基础。六应摄伏自心不散乱于外境,一旦分别念现起时,即刻提持正念,以对治力遣除。这样行持对我们修心有极大利益。

  危害自心轮回之六法:身心恒受痛苦无安乐;

  寻求现世苦恼无离时;自身未得自在无乐事;

  希求兴盛无有安乐时;业未尽前遭受轮回苦。

  危害身心的轮回法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六种:一是在轮回中身心恒时感受无量痛苦,如身体感受生、老、病、死苦,心里感受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嗔会苦等,分别心执著诸苦,的确无有少许安乐。如《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二是世人为了饮食受用而早出晚归,甚至连区区蚂蚁也会为觅食而四处爬行,若我们也如是寻求现世诸法,则永无脱离苦恼之时。三是在自己的身心获得解脱与自在前,永无安乐之时。如人世间的三苦八苦,身心无不为之所缚。四是希求兴盛之人永远无有安乐的时候。譬如,力求名利双收之人,往往是费尽心机,百般以诡计争名夺利,结果却是求福不得、避祸不及,真是苦不堪言。五乃至我们的宿业消尽之前,必定会遭受充满罪恶的轮回痛苦。(原藏文中即缺第六法。)

  思维一切无用之六法:不入正道所作无用途;

  不修善法一切无用途;不行正法长寿无用途;

  除正法外饶益无用途;不积二资资具无用途;

  未修菩提一切无用途。

  我们应思维除修行以外的一切均无任何用处之六法:一是不趋入解脱正道者,一切所作均无用途,即便是达官显贵、巨贾富豪之人,其所作之事都无意义。二是不修积善法者一切无有用途。我们若能修积善法功德,则于今生来世皆有利益,此外无论拥有何等丰厚的家当、崇高的地位均无意义。三是若不行持正法,则寿命再长亦无用途。依人身造恶者枉得为人,彼若得长寿仅是徒增罪苦而无有任何意义。四是除了正法以外,诸如财产、地位等世间利益均无有用途,只有大恩上师以正法对我们所作的饶益才是使我们获得解脱与安乐之因,也是最有利益与用途之法。五是若不修积福慧二种资粮,则希求一切资具、受用均无用途。因唯有无漏的福慧二资才能助成解脱之佛果,其它的世间资具只能助成轮回的流转与痛苦。六是除了修持菩提正道之外,一切世间琐事对于修行者来说都显得毫无用途。因为勤苦行持菩提正道之人,能渐近安乐的彼岸,此外,疲于奔命地忙碌世间琐事的结果只能是沉溺于恶趣痛苦的深渊中而难以自拔。

  解脱商主上师之六法:燃慧灯引漂于暗处者;

  令处险地众人入正道;赐予为水冲者大乐舟;

  引陷囹圄众至解脱地;令沉苦沼者诣解脱地;

  以智剑断束缚者二取。是故当视上师为真佛。

  如大商主般能引导我们趋入解脱安乐宝洲之上师亦应具足六法:一是上师应具有点燃智慧明灯的能力,因为他要以大悲心引导漂泊于三有黑暗处的无量众生。二是上师能令身处罪恶险地的众生步入光明正道。众生依自己的无明烦恼昧于因果,造诸恶业,如是身坏命终之后必将堕落恶趣深渊。而与佛无别的上师不忍众生的苦楚,时时处处广设方便布教,演示因果真理,引领此等众生脱离恐怖险境,趋入解脱正道。三是上师能赐予被三有苦水、四大瀑流所冲击的众生大乐之舟楫,令众生顺利地脱离苦海,到达安乐的彼岸。四是上师能引导身陷执著囹圄的众生到达自由的解脱地,永远不为业惑苦恼囚禁。五是上师能令沉溺苦沼者脱离一切痛苦,诣至解脱之地而获得究竟安乐。六是上师能以智慧的宝剑斩断被缚众生的二取执著。是故应当视上师为真佛,如云:“侍师如侍佛,必得佛加持。”如是方能祈望上师引导我们出离轮回的罪苦深渊,现见本有的法身慧命。

  无常坏灭有为之六法:思维因缘聚合故灭性;

  昔日生者皆亡故定灭;器情变化无常故定灭;

  寿命不定死亡故坏灭;昼夜瞬间即逝故坏灭;

  生际必死之故定坏灭。

  我们应了知无常坏灭之六种有为法:一应思维因缘聚合之理,应知世间万物无有亘古不变者,皆是坏灭的本性,终究趋于灭亡。二应思维昔日生者皆已死亡,回首过去,百年以前之人与事都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灭之循环是必然的。三是思维器情世间无常。人事万物变化莫测,今有后无,循环不失。《佛说无常经》中云:“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譬如路旁树,暂息非久停,车马及妻儿,不久皆如是。譬如群宿鸟,夜聚旦随飞。”又有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故世间一切人事万物必定难逃无常的大网。四应思维寿命无常之理。人的一期寿命长短不一,有的朝生暮死,有的三百六十日亡,长寿者亦少有超过三万六千日的。龙树菩萨云:“寿命害多即无常,犹如水泡被风吹,呼气吸气沉睡中,能得觉醒极希奇。”如是当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我等行人当以此教言作为警世钟,提持正念,恒不忘失,精进修行,以期早证菩提。五应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往往就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故当思维昼夜瞬间即逝之无常。六应思维生际必死之无常,人之有生即必定有死。我们从降生之时起就步步接近死亡,不知死神何时出现在面前。《汇集经》云:“所住之处为无常,故当忆念为净土;饮食受用皆无常,观修禅悦以为食;床上睡眠亦无常,迷乱修为梦光明,财物珍宝无常故,应依圣者之七财,亲友近邻无常故,当于静处修出离;名誉地位无常故,应恒处于低劣位,言谈话语无常故,当勤念咒与诵经;信心出离心无常,故应坚定立誓言;思维分别念无常,应具贤善之人格;有为证相无常故,当至法界之尽地。”因此我们应当深深地思维“人事万法无常”之真理,彻底放弃对世间妙欲的贪执,生起真实无伪的出离心而策励精进修行正法。

  修持正法功德之六法:信解听闻佛法与随喜,

  赞颂趋入正法稍行持,皆离轮回播下解脱种。

  修持正法之功德有六种:一是信解佛法之功德。我们首先应对清凉的甘露妙法生起希求与信心,如获至宝般地作意思维。如云:“无信心之大地,难长功德之庄稼。”可见修学佛法,信心尤为重要。二是听闻佛法之功德。如理地听闻佛法将会获得不可思议之功德。佛经云:“由闻知诸法,由闻遮众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三应随喜一切善法的功德,乃至他人一毫之善也要随喜赞叹,我们若能深心随喜,必将获得无量功德。《汇集经》云:“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四是赞颂佛法之功德。我们若能诚意赞叹佛法,也将获得不可思议之功德。五是趋入正法之功德,如云:“皈依三宝,趋入正法,闻思修行,功德无量。”六是虽然不能恒时勇猛精进地修行,但在因缘聚合之时能稍事行持佛法亦将获得无量功德。譬如敬献五供、忏悔礼拜、诵经持咒等众善行皆是殊胜功德之因。如是行持之人的相续中即已播下了解脱的种子,必将超出三界。

  如理行法功德之六法:众人恭敬赞叹天尊护;

  今生多乐死后生善趣;究竟成就圆满菩提果。

  如理行持佛法之功德有六种:一能受到众人的恭敬。若修行人持戒精严,威仪具足,并且时时以慈悲心护念众生,那么此人必定会受到众人的恭敬,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皆以言传身教证明了这个道理。二能受到人天赞叹。凡是如律如法行持之人,人天都会欢喜赞…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科学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