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窍诀宝藏论释▪P32

  ..续本文上一页殊胜悉地和加持,则于自己的内心会禁不住数数欢喜,且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智慧等会愈来愈增上,法喜会油然而生;后者遭魔所赐的加持与成就悉地,在这种违缘的驱使下,莫名其妙地会产生一种恐惧的意识状态,从而迷蒙自心的明清,渐渐地丧失出离心、大悲心等,一切所作亦将转成魔业。如果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出现这种不良状况,则应立即祈祷上师莲花生大士加持遣除一切违缘。五应分析悲心利众与形象利众的差别,前者真正唯以大悲心利益众生,无有私欲,一切行为无不是以利他为等起;后者心术不正,为了自己在世间八法上有所成就,不得不在形象上相似地利益他众。六应分析两种境界的差别,前者真正安住于明乐无念的法性境界中,于自己的眼耳等诸根自然都会愈来愈增上明清。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说:“出入定中亦有现分与空分之别,现分为出定,空分为入定。”这种现分境界在根识面前是无执而明清的,如同圣者看外境,虽了了分明,却无毫许执著,出定入定一味平等。后者安住的是无记、空落、愕然的境界,自心被一片黑暗笼罩而处于一种迷念之中。是故我们应通过闻思、祈祷上师等方法增上定解与智慧,无误辨别此等真伪是极为关键的。

  一者即可窍诀之六法:一生即可今断诸牵连;

  一资即可上师视为佛;一事即可上师修为佛;

  一戒即可断除非法事;一悟即可动念认法性;

  一修即可护持彼境界。听取此言速成大乐果。

  我们应当了知于一法中能涵摄一切修要窍诀之六法:一应了知一生中最巧妙的修行是断除自己对今世的诸般牵连与挂碍,即万缘放下,一心修行,这样必定能令修者速得成就。二应了知所有的资粮都可以归摄在一项资粮之中,也就是说只要成办这一种资粮,即可圆满修积一切资粮,那就是将自己内心依止的上师视为佛陀而恭敬顶戴,虔诚专意地祈祷。三应了知我们若能成办一件关键的事情,则等同圆满成办了一切事情,那就是将自己的根本上师观修为佛陀,特别是在观修上师瑜伽时,一定要观修上师与佛无别。四应了知我们若能守持重要的一条戒律,即可圆满受持一切戒律,这条戒律就是断除自己身口意三门的一切非法之事,如是就受持了清净的戒行。五应了知我们若能证悟一法,即可圆满证悟一切法,那就是将自己的起心动念都了认为法性而如实安住。六应了知我们若能修持一法,即可圆满修持一切法,那就是毫不散乱地护持前所认识的真如本性之境界,不令散失。凡是能听取此等教言之修行人,必定速得大乐果位。

  甚深要诀教授之六法:欲得法利心依有利法;

  欲调自续自劝自修法;欲获法身认识顿现念;

  欲护觉受无散观心性;欲断动念舍弃风心法;

  欲趋究竟不改住本性。此乃最深精华之教言。

  甚深修要窍诀之六种教授:一欲获得法利之人,首先自己的心必须要依于具有利益之正法,并且是契合自己根机之法。因为众生根器有千差、佛之法门有万别,而且都是顺应众生根机而安立乘门的。二欲调自心相续之人,应经常以理智来劝诫自己精勤修法,切莫懈怠懒惰。佛陀曾经这样说过:“自己是自己的依怙。”三欲获得法身果位之人,应当依靠上师所介绍的窍诀来认识自心顿时现起的种种分别念之本性。四若我们欲护持自己通过修行所生起的觉受,则心无散乱一缘安住,时时内观已认知之心性即可。五若我们欲断除自己的起心动念,则应舍异风心运行等勤作修法。六若我们欲自己的修证境界趋达究竟之本地(佛地),则自心不加改造而安住本性即可,因为我们的错误概念已被清除,能现见自己及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究竟实相。此等乃为最深精华之教言。

  内外缘起窍诀之六法:若生信心抛弃世间事;

  若得加持生起卑微想;若具发心所作皆利他;

  若断贪执平息世八法;若证胜义自然无二取;

  若督促己恒时勤行善。具此相士趋至三有岸。

  我们应当了知内证而外现之六种缘起窍诀:一是若人于上师三宝真正生起了无伪的信心,则一定会抛弃世间八法等一切琐事。反之,整日忙碌于世间法者,肯定不具足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二是若我们已经获得了诸佛菩萨与上师的意传加持,则自然能息灭自己的傲慢心,一切行为恒时谦卑、为人和善,也就是说内心对自己总会生起一种卑微之想,经常轻视自己、看重他人,如断角的牦牛般毫无我慢之心。三是若我们已具足殊胜的发心,则自己外现的一切所作所为皆会以利他为等起。反之,自私自利者肯定不具殊胜发心。四应了知若已断除了贪欲执著之人,则自然能平息嗔、讥、毁、誉、利、衰、苦、乐世间八法的贪执心,五应了知若我们已是证得胜义谛之人,则于外现诸法自然不会生起能所二取之执著。若修行人于能所二取固执不舍,则可以肯定他未证达胜义谛之本性。六应了知若我们能经常督促自己,则恒时都能勤行善法。具足此等证相之士夫定能速疾趋达三有轮回之解脱彼岸。

  大圆满金刚句之六法:基大圆满即抉择心性;

  道大圆满实修边解脱;果大圆满希忧至尽地;

  境大圆满无有境心执;心大圆满妄念现助伴;

  义大圆满动念自消失。谁知此理即是瑜伽王。

  我们应当了知大圆满金刚句之六法:一应了知所谓的基大圆满,即是依靠上师的窍诀来抉择心性本体。二应了知所谓的道大圆满,即是实修边解脱之法门,如依上师明示窍诀所抉择的见解而次第修持,一步步断除边执戏论。三应了知所谓的果大圆满,即是我们的修证达到极限,希忧一味地趋至于灭尽地。四应了知所谓的境大圆满,即是无有外境与内心的分别执著,本来心境一味一体故。五应了知所谓的心大圆满,即是一切分别妄念皆现为修道的助伴,因为我们本身没有什么值得分别的,那么又有什么好执著的呢?六应了知所谓的义大圆满,即是一切动念自然消失,因为我们在本初之时,无有念与无念之别,动念随因缘所生,且缘生缘灭,待了达心之本性后,一切动念便如云消于虚空般无影无踪。谁能了知此理即是大瑜伽王。

  生起确信所现之六相:中阴自灭如贤护送者;

  罪障自净如宝珠自清;觉受自现如酒糟发酵;

  大乐自起如同饮醇酒;心性自得如蜂粘花粉;

  加持自获如庄稼丰收。现此相时乃大瑜伽士。

  对大圆满的境界生起确信所现之六种征相:一是当我们获得大圆满的确信时,则自然能灭尽中阴的迷乱显现,即如旅行者幸遇了一位贤善的护送者一样,必定毫无迷失地直达彼岸。二是当我们获得大圆满的确信后,则自己无始时来所造的一切罪障都能自然清净,即如宝珠的本性——自然清彻透明而无丝毫染浊。三是当我们获得大圆满的确信以后,则自然能呈现出明乐无念的觉受,即如酒糟发酵后自然能喷出股股香甜的气味。四是当我们获得大圆满的确信以后,则大乐智慧能自然现起,如同饮用醇酒般安享大乐无为的境界。五是当我们获得大圆满的确信以后,则无须任何勤作,自然能获得心之本性的证悟,如同蜜蜂在花丛中穿行,自然会粘得花粉一样。六是当我们获得大圆满的确信以后,则自然能获得一切传承上师的意传加持,如同庄稼丰收后,农夫们自然能安享欢乐与幸福。显现此等征相之人乃为大圆满的真正瑜伽师。

  诸修行者不近之六法:供养亲友不趋近二资;

  闲时修法不趋近悉地;行善除障不趋近佛果;

  杂言诵经不趋近威力;具德傲慢不趋近证悟;

  搞世间法不趋近佛法。未染此六不近极重要。

  诸修行人应当了知不能接近成就和悉地之六法:一是我们若将自己的财富用来供养亲戚朋友,由于他们不是福田的缘故,所以对他们大兴供养却不能趋近福慧二种资粮。二是我们若对修法不能持之以恒,在公务繁忙之时就将修法一事抛之脑后,到闲暇之时方事修法,这样时修时不修,则不能趋近成就的悉地,只有持之以恒地精进修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成就和悉地。三是无论我们行持任何一种善法,皆应具足贤善而广大的发心,即所行要以一切众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如果仅为断除自己的障碍而行持善法,则不能趋近圆满的佛果。四是我们不论念诵经典还是共修都应当断除闲言碎语等无稽之谈,最好以禁语的方式来念修,如是方能增上无量功德的效力,若以杂言诵经、笑语共修、三门放逸而不谨慎等则不能趋近诵经的威摄力。修行人若具足语言威力,那么他念诵咒语必将产生极大的加持力,咒音一经众生之耳,有形或无形都会得到利益。五是当我们通过修行或某种善事而令心相续具足少许功德之时,倘若以此不能增上自己修行的心境,如观修梦幻反而滋生傲慢者,则不能趋近证悟之无上功德。六应了知作为修行人,如果整日大搞世间八法,则根本不能趋近出世间之解脱正法,因为世间法与佛法是完全相左的。我们明了上述教理后,令自己不染著此等不趋近正道之患是极其重要的。

  危险极大教诲之六法:交往野蛮之人危险大;

  以法结缘恶人危险大;无有对治受戒危险大;

  未曾闻思而修危险大;破誓言者修密危险大;

  商主赴海取宝危险大。细察此大危险极关键。

  我们应当了知修行过程中危险性最大的六种教诲:一是如果我们不善加观察而感情用事、盲目地交往一些野蛮的恶人,则危险性之大是难以估量的。因为在与野蛮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稍微有点不满足的时候,就会到处谗言诽谤,甚至暗中加害于你,故当远离这种恶人,不予交往。二是若以佛法来结缘于这些恶人,亦有很大的危险性。倘若上师不善加观察就大事灌顶,则秉性恶劣之人极易混杂其中,这种恶劣之徒根本不会在乎上师及所赐授之灌顶的殊胜与可贵,非但不知报恩,反而还会恩将仇报,大肆诽谤,以致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因此以法结缘恶劣者危险性很大。三是修行人若无毅力亦无对治心,在这种情况下就匆匆忙忙地受持三坛大戒是极其危险的,因…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科学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