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净智慧是极其重要的;修行人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应观修如梦如幻,恒时坚持无有执著的行径是极其重要的。
转为道用共同之六法:防微杜渐取舍细因果;
循序渐进趋向最高峰;断除修障行法入正轨;
加行发菩提心离小乘;正行知无自性灭实执;
后行道用三轮净回向。具足此六行善入正道。
修行人应将之转为道用而共同受持之六法:一是为能防止错乱因果的过失,我们应从点滴分毫作起,细致入微地取舍一切善恶因果,从不疏忽蔑视,将之作为修行的准则。二是我们在修持佛法时,应当遵循次序,逐步渐进地趋向修行的最高峰。三是我们若欲断除修行中的一切障碍,那么自己所行之法就一定要趋入正轨之道。四是我们在实修每一种法时,其加行便是发无上菩提心,此远离小乘了自了汉的发心,故称为加行发心殊胜。五应以三轮体空的无缘大智慧摄持正行诸法,所修不起丝毫分别实执,故为正行无缘殊胜。六是我们在修持后行时,将一切善法功德回向菩提,即为后行回向殊胜,如是以三殊胜将贤劣诸法皆转为道用。凡是能具足此六行之人即已趋入了殊胜之正道。
精通广大法门之六法:寡闻无用应当通三藏;
知而不解无用通教言;惧怕深义无用通续部;
跟随词句无用知修要;片面宗派无用通全面;
满腹狐疑无用知定解。谁知此理通达诸法义。
作为人天师表的修行人应当精通广大法门之六法:一是修行人若于佛法的知识孤陋寡闻,则对自他都无用,并且还会显露出愚笨的行为遭人轻蔑。是故我们应当精进闻思,努力通达经律论三藏的教义。诚然三藏十二部的教义浩瀚如海,在末法时期这短暂的一生中要想完全通达是难以成办的事情,但也应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自己有限的生命和智慧之力精勤闻思,如是反复揣摩、分析,励力通达自己所学经论的基本教义也是非常重要的。二是我们在学修经论时,若仅仅了知一些词句的表层意义,而不能善解其隐含的甚深真实意义,则对自己学修佛法不会起到实际作用,是故励力通达上师所开显的经论教义很重要。三是若修行人不具深厚的善根与俱生的大智慧,则自然会对大般若经和密法的甚深义理等产生恐惧心理,但应知道仅生恐惧心是没有用的,我们应当发愿一定要精通大乘中观的深义和密乘经续的教言窍诀。四是当我们在遇到具有法相的善知识时,应百般依止、闻受教言、深解法义。否则,仅仅跟随经论的词句而闻法是没有用的,是故了知修行的要诀并谙持于心很重要。五是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广闻博学一切经论教典,力图精通各大宗派的意趣关要,若仅片面地了知某一宗派的教义或偏袒受持而妄驳余宗则无用,且易造成谤法的过患。实际上各大宗派的究竟意趣一致无违,只是权巧方便不同而已。六是我们在闻思的过程中,理应依上师明示的窍诀和自己通过闻思引生的智慧来遣除修行中的一切疑难,若学而不精、满腹狐疑,则对修行根本无用,故精勤闻思、彻知奥义、深生定解是极其重要的。谁能了知此等无上至理,则一定会通达诸法的真实本义。
修持真实意义之六法:所学一切皆当利他众;
以大悲心自代众生苦;所有财富用于积资粮;
护持清净三戒与誓言;一切威仪皆莫离法性;
以敬信心诚挚而祈祷。此是圣者风尚当随学。
我们应当了知修持真实意义之六法:一是所学的一切法皆当利益他等众生,当念我们闻法修行、积累资粮等都是为利众生而作的。二是当我们的身心遭受任何痛苦时,应以殊胜的大悲心来作观想——自己能以此苦痛来取代众生的一切痛苦,也就是修自他相换,将自己的安乐给予众生,众生诸苦我自己取受。三是我们应将自己所拥有的世间财富皆尽用于修积出世间的解脱资粮方面。四是我们应当谨慎护持自己的根门,清净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和不共同的特殊誓言。五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威仪(行为)皆不可脱离法性的境界而印持。六应经常以恭敬信心诚挚地祈祷三宝与三根本而乞求加持。此等行为皆是圣者们的高尚风范,我们应当励力随学。
患病转为道用之六法:患病能尽轮回之恶业;
患病能洗烦恼之污垢;患病则能激发敬信心;
患病则能促进勤行善;患病能令值遇解脱道;
患病则能提高修妙力。是故智者患病转道用。
修行人应将自己所遭受的一切病患转为道用,如是之法有六种:一是当我们的身体罹患种种疾病之时,应当了知通过此次感受病苦能灭尽我们前所造就的流转轮回的诸般恶业,这实际上也是自己以修行的力量而致重罪轻报的了业方法。二是我们通过患病的苦受能洗涤无明烦恼的污垢。因为在病苦的催逼下,修行人心里能生起大惭愧心,以至从内心深处至诚忏悔累世的一切业障。三是患病能激发我们对上师三宝的恭敬信心,因为无病体健之人通常会懈怠懒惰,总觉得来日方长,修行慢慢来亦无不妥,一旦患病之时,方知四大假合之躯脆弱得不堪一击,受无常的威胁,我们随时都有四大分解的可能。故应了知只有上师三宝才是我们最可信赖的依怙主而赶紧生起恭敬信心并祈求加持,令法融入心,心入于道。四是通过患病能促进我们精勤行持善法之心,切实了知人身难得、无常迅速、生命易失,故于修行会刻不容缓地精进用功。五是通过患病这一方便,能令我们值遇获得解脱的正道。有些人因罹患重疾而深厌轮回与假合肉身,最终一心向佛、祈求正法而皈依佛门,乃至出家为僧。六是通过患病的苦受能增强我们追求解脱的意志、提高修行的妙力,更能相续不断地精勤修行。是故具有智慧之人,在遇到种种病苦之时应当欢喜承受并将之转为道用。
宣说了知教言之六法:作害怨魔视为饶益尊;
亲友情感视为引下敌;自心烦恼视为荆棘敌;
守护我执视为作害鬼;逆缘视为入解脱道因;
美名赞叹视为恶过患。了知此理而行极重要。
宣说我等修行人应当了知之六种教言:一应将所有对我们作违害的怨魔视为能作饶益的圣尊,因其对我们的修行有一定的助进利益。二应将对我们牵肠挂肚的亲友和情感统统视为引生迷乱执著、导至我们下堕恶趣的怨敌,因其严重地障碍了我们的修行。三应将自心生起的贪嗔痴等烦恼视为如荆棘树般能刺伤我们的怨敌。四应将守护我执的分别心视为作害的鬼魔般斩除,因为我们都是以我执而漂泊轮回的。五应将我们所遭受的一切逆缘视为令自己趋入解脱道之因,正所谓“祸兮福所依”。六应将自己所得到的荣誉视为罪恶的过患一般远离。修行人了知此等道理而如理行持是极其重要的。
了义精华教言之六法:无生之中认识迷乱基;
无灭现时根除诸迷乱;证悟无二之时离轮回;
心境自解脱时遣四边;断定见解之时离轮涅;
行为正规之时转道用。此等即是究竟深义藏。
了义精华教言之法有六种:因诸法本体为无生,所以我们应当在无生本体之中认识迷乱显现之基,即本体空性;诸法自性无灭而显现时,当即就应根除诸迷乱之实执;倘若我们证悟明空无二或生灭一体之时,则能远离轮回;当我们的修行达到心境自然解脱时,就能遣除有无等四边之执;当我们在断定一切都是平等清净的见解时,就能超离轮回与涅槃之边以及一切希求、忧虑之相;当我们修行的一切行为均无执著,并且恒常能安住于如梦幻般无实境界,在修行达到如是真实的正规之时,则一切所作所为均能任运转为道用。此等即是究竟密法之深义宝藏。
击中要害应行之六法:禀性不变修法莫退转;
心不动摇莫为他羞辱;敬信无减莫成偶然性;
注重三戒莫为堕罪染;恒时思维死亡莫懈怠;
遇缘对治烦恼自解脱。若具此六实现诸所愿。
能击中我们的要害,而且每个修行人都应行持之六种法要:一是作为修行人首先应具足的品格是禀性正直、人格贤善、信心稳固而不变异,所以对自己所修之法切莫退失信心或改换门庭修学他法,专一修法很重要。二是我们的心不可被财色等外境所转,亦不可为任何世法所动摇,作事应有始有终切莫三心二意,这样决定不会遭受他人的羞辱与谴责。三是我们对上师三宝的恭敬与信心不能有少许减退,而应不断地增上稳固。特别是在依止上师闻思修行佛法的时候切莫夹杂偶然性的敬信,更不能以三分钟的热情,一会儿生信心,一会儿退信心,应该具有恒固不退的长远恭敬与信心。四是作为修行人我们应注重三乘戒律,明了开遮持犯,切莫让自心相续因无知而为堕罪所染。五应恒时思维死亡无常,以此道理来鞭策我们的精进心,切莫再让懈怠恶性循环下去。六是会遇任何一种外缘皆应依靠与之相应的方法来对治,如是自己的烦恼就能自然解脱。若我们在修行中能具足此六种窍诀,则一定会实现自己的诸多所愿。
显露智慧教授之六法:无执之中现相显然住;
无二之中平等坦然住;明净之中自性清然住;
光明之中自明昭然住;法性之中含笑怡然住;
离意界中广阔平然住。自性无改成就大圆满。
能令我们显露本具之自然智慧的教授有六法:在无有任何执著之中,依缘起现相而安住为显然住;若修行人无有能取所取,且在等净无二的境界中平等安住,如是则为坦然住;在明清本净之中安住法界自性为清然住;在光明之中以自明自知的方式而安住则为昭然住;在法性之中以大乐而含笑安住为怡然住;在远离一切伺察意,仿佛有一种心胸极为广阔、能包太虚般的境界中安住为平然住。如是自性无有任何改造而本然安住,则可谓已成就了大圆满。
自心与法相融之六法:自证离意本来之智慧;
自然本住修习大光明;不紧不松松紧极适度;
不失不散平等正念摄;散住无偏平等一性中;
离执犹如虚空之自性。此乃自成法身大手印。
我们应当了知能令自心与法相融之六种教言:心与法相融时,各别自证之境…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