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窍诀宝藏论释▪P41

  ..续本文上一页行地方。如今很多人住在城市里还认为自己的修行很好,难道这些具实修实证者赞叹寂静处的词句都没有实义吗?难道他们都判断错误了吗?”

  积累财物过患之六法:五毒根源贪嗔烦恼增;

  吝啬之因积累饿鬼业;趋向世法远离菩提道;

  增财守财饱尝人生苦;相违修法人天相谴责;

  着魔违缘为之而丧命。是故修正法者当弃离,

  积蓄增上一切诸财物。

  修行人若不修积圣者七财,反而一门心思积累世间有漏的财物,这样必定会遭受六种过患:一应了知一切财物是五毒的根源,若经常为积累财物而费尽心机,则必定会令贪嗔痴等烦恼相续增上,愈增愈猛。二应了知相对于凡夫来说,由于无明实执心强盛的缘故,财物自然会成为他们吝啬之因,如果既舍不得上供下施,亦舍不得自己受用,那么拼命的积累钱财,想方设法地尽心守护,不仅使自己即生变成了“守财饿鬼”,而且也积累了来世转生饿鬼的罪业。三应了知凡是追求财富的人都出自于自己的贪欲之心,为此他们无疑会愈来愈趋向于世间法而远离菩提胜道。四应了知财物是痛苦之因,它带给人们吃喝玩乐的假相快乐中,其实夹杂着无量的痛苦,就象含剧毒而香甜的果实一般,我们食用它将是以极大痛苦而告终。如首先费尽心思积财,中间拼命增财,最后提心吊胆地守财等等,期间饱尝了人生的种种辛酸与痛苦。五应了知凡是贪求财物之人,其所作所为都会违背正法之规,如是相违修法之举,毕竟会遭受人中大贤士与天人的谴责。六应了知喜欢贪求财物之人,往往会为财物而败坏人格道德,他们不顾一切,甚至会丧失自己的理智来求取所欲的财物。一旦自己的产业宣告倒闭之时,他们就象着魔般精神崩溃;有者也会因为财物而引来杀身之祸;有者面临被强盗抢劫等诸多违缘;也有的已为了金钱财富而丧命于刀枪之下,这样的事例非常之多,且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是故欲修正法之人应舍弃积蓄、增上财物的行为,依教如理行持。

  善加寻找家人之六法:寻找无变法界好父亲;

  寻找自然本智好母亲;寻找自然童子好儿子;

  寻找无二双运好朋友;寻找心性宝珠好财产;

  寻找三身刹土好住处。具足此等得觉性永地。

  修行人应当善加寻找自己内在本具的家人,如是之法有六种:一应通过依修上师的窍诀来寻找自己内在本具的好父亲,即本来无有变异的法界本性。因为我们都是流浪异地、久已离开父母的孤儿,现在依殊胜上师的指点,应该沿着以前出来的路线回头寻找我们本来的父亲。二应通过依修上师的窍诀来寻找自己内在本具的好母亲,即本有的自然本智,换句话说,就是要我们尽快认识心的本性。三应通过依修上师的窍诀来寻找自己内在本具的好儿子,即本来的自然童子,我们了认了自然本智后,就自然会现前自己本来的觉性童子。四是我们应当依修上师的窍诀来寻找明空无二或智悲双运这一好朋友,因为这样的好友能伴随我们顺利地趋达究竟的本地。五是我们应当依修上师的窍诀来寻找自己内在本具的好财产,即心性如意宝珠,因为这样的财产能令我们彻底远离一切痛苦,获得究竟的安乐。六是我们应当依修上师的窍诀来寻找自己内在本具的好住处,即法报化三身无别的本净刹土。若我们能具足此等修行要诀,则一定能获得本来觉性之永地。

  步入正轨实修之六法:实修轮回护伴之皈依;

  实修永久大业之正法;实修飞驰骏马方便道;

  实修财中之宝二资粮;实修增上利润之德行;

  实修营养饮食之窍诀。如是行者获得师传承。

  我们应了知步入正轨实修之六法:一应实修能护持伴随我们脱离轮回痛苦的皈依法,其最简便的修法,即经常以恭敬信心吟诵皈依偈或四皈依。二应实修永久获利的大业,即能令自己获得解脱的正法。三应实修犹如飞驰的骏马一般,能令自己迅速获得成就的生圆次第等方便道。四应实修一切财宝中最殊胜的财宝——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五是我们应当实修能增上一切修行利润的利他法,也就是以广修六度万行等能无间增上一切功德之善行。六应实修法身智慧的营养饮食——直指心要的无上窍诀。如是行持之人必将获得上师的清净传承和意传加持。

  觉性入道教言之六法: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

  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有时观察有害之逆缘,

  即是断除迷执大要点;有时观察道友他上师,

  了知贤劣促进自实修;有时观察四大之幻变,

  了知心性之中无勤作;有时观察自境建筑才,

  了知如幻遣除迷现执;有时观察他人眷属财,

  生起悲心断除轮回贪。总之于诸种种显现法,

  观察自性摧毁迷实执。

  令觉性入道的教言有六法:有时候我们应观察自己的生活资具和住处,其实这些都是修行中自然显现之顺缘,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因缘都应观一观,了知一切自现的觉受都会显现为我们修行的助伴;有时候我们应观察对自己有害的一切逆缘,诸如别人对自己的恶语詈骂、无端伤害与诽谤等,这些即是能让我们断除一切迷乱执著的大要点;有时候我们应观察与自己共同修行的道友以及其他的上师,通过这些观察而明确辨析,以便了知贤劣差别,若自己遇到的是具相上师,则应为此而庆幸,以如是观察贤劣的方式亦能促进我们自己的实修;有时我们也可观察地水火风四大的变化,诸如天气的变化,时而晴天,时而下雨,时而乌云密布,时而睛空万里,通过此等观察则能了知心性之中是无有任何勤作的,因为从虚空的本性而言什么都没有,但就在这什么也没有之中暂时亦有四大的变现,同样如虚空般无别的本性中什么造作都没有,但暂时亦有各种分别念的显现;我们有时候亦可观察自境的一些建筑物和自己曾拥有过的财物成住坏空的变迁,通过此等观察则能了知诸法如幻如梦、毫无实质本体之自性,这样就能遣除一切迷乱显现的实执心;我们有时可观察他人的眷属与财物,见其都是变幻不定之性,当下即能生起悲心而断除对轮回的贪执心。总而言之,我们对一切种种显现法都应以理观察其自性而摧毁自己对迷乱显现的实有执著。

  观而真实体会之六法:观外显现四季之迁变,

  生起无常厌离迫切心;观饶益他反受彼加害,

  深深生起不共之厌烦;观他无故贪恋与嗔恨,

  强烈厌离深感皆无义;观育儿孙不孝父母亲,

  深感指望他人无意义;观诸富翁死时裸体去,

  深感当断资具亲友执;观解脱道商主上师恩,

  深心生起敬信泪涟涟。如是于诸苦乐迷乱缘,

  善加思维生厌出离心。

  我们通过观察而于内心能获得真实之六种体会:一应观察外界显现春、夏、秋、冬四季的迁变交替,心里自然会生起无常心与厌弃世间而急于出离的迫切心。法王如意宝在无常歌中云:“由观器情世间变迁即可知,彼皆引生无常心之善知识。”二应观察经常以钱财、胜法等精进饶益他众之人,自己非但得不到报酬,反而还会遭受他人的残害,这样我们从内心就会深深生起不共的厌烦之心。《扎嘎山法》中说:“无论怎样与世间亲友接近都无毫许意义,且会增长烦恼;与善知识愈接近,愈会增上心相续中的善法功德。”了知此理,我们自当远离世间亲友而亲近善知识。三应观察他人无缘无故会对亲友产生贪恋、对怨敌生起嗔恨心,由此会生起强烈的厌离心,并深感此等诸事皆无意义。四应观察他人虽然成年累月、辛辛苦苦地养育了儿孙,但儿孙长大成人以后却忘恩负义,成为不孝养父老之孽子,由此深感指望他人是根本无有意义的。若无希望的热情也就不会有失望的痛苦。五应观察世间上的富翁,这些所谓的大富翁虽然拥有万贯家产,但在死亡来临之时却不能携带分毫,他们也只能赤身裸体地独自离开人间而往诣中阴的狭道,观此我们会深深感到做富翁无意义,如是当即就能断除对一切财富资具与亲友的执著。六应观察解脱道中如大商主般引导我们前进的大恩上师,当我们在波涛汹涌的苦海中挣扎时,是他慈悲地伸出了援救的双手,将我们从苦难中拽出来,搭上了趋向解脱宝洲的大船。上师对于我们的确称得上是宏恩浩荡,观此我们自然会深生恭敬与信心,以致泪珠涟涟,挂满腮边。我们如是对苦乐的迷乱诸缘善加思维后,自然会对世间诸法深生厌烦之心,于生死轮回生大出离心。

  时而详细观察之六法:时而观察自他身行为,

  见似舞者显现无实义;时而观察口中所言语,

  闻似谷声显现无说义;时而观察心现之苦乐,

  知觉性幻显现实相义;时而观察动念之本面,

  了知自逝显现法身义;时而观察无动之心性,

  见无散收显现究竟义;时而观察无寻之直定,

  见无所作显现心安乐。谁知此理精通甚深义。

  时而详细观察之六法:有时候我们可观察自己和他人身体穿衣、吃饭、行走、坐卧等行为,当知彼等实际上均无任何实义,见时好似实有,但却如观看舞台上演员所装扮的天女、魔鬼等显现一样,根本找不到天女或魔鬼的真实存在,只是装束的不同演变而已,其舞蹈者直接显示了无有实义的本体;有时候我们可观察自己与他人口中所言谈的话语,闻时好象是有,但实际上却如空谷回声般显现了无有真实所说义之自性,我们若能将一切言语观修为空谷回声,则别人对自己的赞叹与诽谤均显得无利害;有时候我们可观察自心所感受的痛苦与快乐,寻其来源、住处、去处,觅不可得,正在感受的苦乐之时,当即了知为大圆满觉性力的幻化显现,这就体现了究竟实相的本义;有时候我们可观察自己相续中正生起的善心、分别心、恶心等动念之本面,了知一切动念皆为因缘和合而生起,彼又自然散逝,如是即显现了法身的本义;有时候我们可观察无有动摇之心性,如果现见无有外散与内收,则能显现究竟本义;有时候我们可观察无有寻觅之直定,若见到无有所作的本体,则能显现心性大乐智慧。谁能了知此等甚深义理,谁就能…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科学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