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窍诀宝藏论释▪P42

  ..续本文上一页精通无上大圆满的真实本义。

  慎重思维自性之六法:谨慎生老病死之军队;

  昔积业债今日当还清;二取险隘今日当逃离;

  异熟罪业包袱当抛弃;修持解脱生死菩提道;

  慎重思维将越死亡山。如是而行趋至解脱地。

  我们应当慎重思维自性之六法:一应谨慎思维生老病死这四大军队对我们的威胁,如果掉以轻心、放逸无度,则此诸军队随时都有可能侵袭我们那四大假合之躯。是故我们应当小心谨慎,精勤闻思修行,以根除一切魔军的危害。二应思维我们往昔所累积的无量业债,今日当依自他相换等菩提心,以舍施法、烟供等方便法来将所有业债一并偿还清楚。三应思维我等修行人今日当从能所二取的险隘中逃离出来,义即以智慧的宝剑来斩断二取执著,令自己不再被痛苦的牢笼所囚禁。四应思维我们当依大悲菩提心的修法来将一切异熟罪业的包袱抛弃,不再执著与受报。五应思维我们当精勤修持能令自己解脱生死苦海的菩提道。六应慎重思维我们将要越过死亡的大山,途中会遇的种种困境需要自己以坚强的毅力来面对。我们只有作好一切所需的充分准备,才能成功地越过死亡大山。如是而行持之人必定能趋至解脱的本地。

  集中精力思维之六法:集中精力思维轮回苦;

  集中精力精进而实修;集中精力敬信祈祷师;

  集中精力念诵修本尊;集中精力积资修空行;

  集中精力持最深见修。如是而行速疾得成就。

  修行人应当集中精力思维之六法:一应集中精力思维轮回中善恶趣的诸般痛苦。虽然三善趣中看似有些安乐,但实际上都是痛苦之因或痛苦的本性,我们若不通过思维轮回诸苦来鞭策自己生起出离心,则于任何善法功德都不能真实的生起。二应集中精力精进地实修佛法,修行人切莫明日复明日地拖延时间,要知道“岁月不待人,及时当勉励”的道理,因此无论是修加行法还是正行法,我们都应脚踏实地的精勤实修。三应集中精力以自己的恭敬与信心虔诚地祈祷上师三宝,因为祈祷历代的传承上师必定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加持与力量。四应集中精力念诵心咒、仪轨以及观修本尊。对于修密法的行者来说,选定一位终身依修的本尊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本尊即如同有了可靠的依怙处,要想增上修法功德便是事半功倍之举。五应集中精力修积善法资粮、观修一些空行法门。因为空行是我们所修三根本之一,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依修法,修行人若能念修诸如作明佛母或金刚亥母的仪轨、心咒,则于遣除违缘与获得加持、悉地方面都能显现不可思议的力量。六应集中精力行持诸如大中观、大圆满等最为甚深的见修。当我们的修行达到一定的境界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世间正见(因果见)和声闻见(无我见)的位置上,因为这些都是菩提道中的辅助见,只有大中观见或大圆满见才是成就菩提的根本见。能如是行持者,必将速疾获得无上的大成就。

  详说需要平等之六法;知众父母敌子需平等;

  知财迷现金粪需平等;本无业果善恶需平等;

  六识法性入出定平等;烦恼现智取舍需平等;

  实相本净轮涅需平等。知此平等即大瑜伽士。

  详细宣说修行人需要平等相待之六法:一应了知一切众生在累世中都曾作过我们的父母,故于今生之中对损害自己的怨敌和孝养自己的儿子都要平等相待,安住怨亲平等的境界中,尽力寂灭贪嗔等烦恼。二应了知一切财富的本质实际上都是迷乱习气的显现,亦是迷惑心境的妄缘执著,故修行人要精勤努力,争取早日达到黄金与牛粪平等无别的修证境界。三应了知从诸法本体而言,没有业与果的差别,故修行人最终要达到善恶平等一味的境界。四应了知六识聚的法性都是一味无别的本性,故修行人最终需要达到入定与出定平等无别的境界。五应了知一切烦恼的本体即是都会自然显现为智慧,故修行人最终必须要达到取舍一味平等的境界。六应了知诸法究竟的实相是本来清净的,故修行人需要达到轮回与涅槃平等一体的境界。能真实了知此诸平等之理的修行人即是真正的大瑜伽士。

  无有兴趣教言之六法:知现无实迷现无兴趣;

  知作无义世法无兴趣;知自利迷小乘无兴趣;

  知基无生不喜生灭法;证悟心性无缘无相执;

  证悟法性离作无勤修。若证实相则现此等相。

  令我们对某些法感到无有兴趣之六种教言:一应了知一切器情世间的显现均无实质,都是迷乱习气的显现,如是自心对一切无实法自然无有兴趣。二是若我们能知道一切所作所为均无意义,则于世法的追求自然无有兴趣。三应了知若我们仅为自己的利益而修行,则是一种自私的迷途,终不能趋达究竟彼岸,故于小乘的发心无有兴趣。四若我们知道万法的本基是本来无生的,则不会喜欢生灭循环的有为法。五是修行人若证悟了心性本无缘相而空寂离戏的本性,则能断除一切有相的执著。六是在证悟一切法性为本离勤作之时,就能安住本然无勤而修。我们若能证悟诸法的究竟实相,则能显现此等法相。

  不成虚伪教言之六法:无伪道用摧毁诸妄念;

  无伪地道则能断二障;无伪了知因果警善恶;

  无伪修习无执而自明;无伪行为如理如法行;

  无伪事业随圣者足迹。谁具此等成就正法义。

  令修行不成虚伪之六种教言:一是我们在依修各种方便道时,若完全以智慧的境界来摄持而修,以此真实无伪的道用修力,则能摧毁一切分别妄念。二是我们应当依教实修实证,因为只有真实无伪的地道功德才能有力地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三是我们应以无欺的因果事理作为修行途中的行为准则,只有真实无伪地了知因果法则才能明辨事理原委、警醒善恶动念,以致无误取舍。四是我们应当脚踏实地地慎重修行,切莫以虚伪表相而自满,因为只有真实地修习无有实执的空性,才能达到自明自证的殊胜境界。五是我们应当如理如法地依教行持,切莫以一些虚伪狡诈的行为来欺骗众生,以致延误自己脱离轮回苦海的佳期。六是我们应当紧随圣者菩萨们的修行足迹,诸如广修六度万行、广事饶益有情之菩提大业,只有成办真实无伪的殊胜事业才能无偏随行圣者菩萨们的足迹。谁能具足此等无伪的行持,谁就能成就正法的究竟实义。

  断除过患教诲之六法:证悟无有所作见解时,

  认识口头实修之过患;住于禅定自明境界时,

  认识修习念头之过患;明清不分昏沉而住时,

  认识执心歧途之过患;通过强力生起暖相时,

  认识片面束缚之过患;观察本性生起二取时,

  认识妄念盗贼之过患;入定之时五毒虽压制,

  若未断根后得起粗念。仍未证悟心性当认识,

  认识对治解脱极重要。

  能令修行人断除过患之六种教诲法:一是我们在证悟无有所作性的殊胜见解时,则应认识仅于口头言说实修之过患,也就是说,有些人于任何法都未行实修,却将实修一词喋喋不休地挂在嘴边,这种口头上的实修于解脱无有丝毫助益且过患极大。二是我们安住于禅定中自明自证的境界时,则应认识修习中闪现念头的过患,因为安住无缘本体时,任何念头都出自于分别寻思,一起分别即未离戏故。三是在我们明清不分地昏沉安住时,则应认识此是因执著心而误入歧途所引生的过患,所以断除一切执著是我们修行的关要。四是当我们通过强力观修而生起某种相应暖相时,则当认识此是片面束缚之过患。五是当我们以理观察诸法的本性而生起能所二取之执著时,则应认识此妄念即是如盗贼般能盗取我们修行功德的过患。六是我们在入定之时,虽能暂时压制五毒烦恼,然若未能彻底根除此诸烦恼,则于后得位(起定)之时仍会生起粗大的分别妄念。我们应当认识这些都是自己尚未真实证悟心性本体所致的过患,所以依上师所明示的窍诀来认识心性本体,力行对治一切过患,使自己在歧途中获得真实解脱很重要。

  以六决定脱离轮回法:实相自性超离意识境,

  本基之时无有心念法;耽著感受乃轮回法故,

  修道之时不修觉受法;清净行境无有轮涅故,

  得果之时无有利众生;自证未被心染实相基,

  远离所知境故离戏论;诸法无想无执真实道,

  寻觅思忆所缘皆远离;不缘体相究竟殊胜果,

  通彻无碍自明离偏堕。谁知此理乃大瑜伽士。

  我们应了知决定脱离轮回之六法:一应了知诸法究竟实相的本来自性超离了分别意识的境界,因为在本基之时本来无有任何心念之法。二应了知耽著苦乐的感受无一不是轮回之法,故于正行的修道时根本不修觉受之法,而是寂灭一切耽著。三应了知在我们修行达到清净行境之时,无有轮涅的差别之法,一切净与不净本来都是大平等之性,故在获得究竟果位之时,无有利益众生的勤执与相执,因为能利众生的佛与所利的众生本体无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皆是一味一体之性,本基中本无任何差别之法。四应了知我们本来的自证智慧未曾被分别心染污过,是究竟实相的本基,远离一切所知诸境,故本离一切戏论。四应了知自证智慧从未被分别心染污过,因为实相本基远离一切所知境,本离一切戏论。五应了知诸法的本体是本来无想无执的,在这样的真实道中一切寻觅、思维、忆念等所缘悉皆远离。六应了知法界不缘任何体相,本空离根故,一切有相皆是虚妄,回归此法性境界即是我们所要获证的殊胜之果,因为通彻无碍、自明自证的本体是远离有无等一切偏堕的。谁能了知此等甚深义理,谁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殊胜大瑜伽士。

  开示证悟自性之六法:了知他声皆是师窍诀;

  了知现境即是无实幻;了知执心离根如虚空;

  了知觉性无障赤裸裸;了知真义超离意识边;

  了知修理趣至基尽地。谁证此理密意虚空性,

  无有所作本来任运成。

  演示证悟自性教言之六法:一应了知外界所有的音声都是上师的窍诀,我们观念它就能起到对治我执烦恼和增上智慧的作用。二应了知一切现境虚幻无…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科学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