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精通無上大圓滿的真實本義。
慎重思維自性之六法:謹慎生老病死之軍隊;
昔積業債今日當還清;二取險隘今日當逃離;
異熟罪業包袱當抛棄;修持解脫生死菩提道;
慎重思維將越死亡山。如是而行趨至解脫地。
我們應當慎重思維自性之六法:一應謹慎思維生老病死這四大軍隊對我們的威脅,如果掉以輕心、放逸無度,則此諸軍隊隨時都有可能侵襲我們那四大假合之軀。是故我們應當小心謹慎,精勤聞思修行,以根除一切魔軍的危害。二應思維我們往昔所累積的無量業債,今日當依自他相換等菩提心,以舍施法、煙供等方便法來將所有業債一並償還清楚。叁應思維我等修行人今日當從能所二取的險隘中逃離出來,義即以智慧的寶劍來斬斷二取執著,令自己不再被痛苦的牢籠所囚禁。四應思維我們當依大悲菩提心的修法來將一切異熟罪業的包袱抛棄,不再執著與受報。五應思維我們當精勤修持能令自己解脫生死苦海的菩提道。六應慎重思維我們將要越過死亡的大山,途中會遇的種種困境需要自己以堅強的毅力來面對。我們只有作好一切所需的充分准備,才能成功地越過死亡大山。如是而行持之人必定能趨至解脫的本地。
集中精力思維之六法:集中精力思維輪回苦;
集中精力精進而實修;集中精力敬信祈禱師;
集中精力念誦修本尊;集中精力積資修空行;
集中精力持最深見修。如是而行速疾得成就。
修行人應當集中精力思維之六法:一應集中精力思維輪回中善惡趣的諸般痛苦。雖然叁善趣中看似有些安樂,但實際上都是痛苦之因或痛苦的本性,我們若不通過思維輪回諸苦來鞭策自己生起出離心,則于任何善法功德都不能真實的生起。二應集中精力精進地實修佛法,修行人切莫明日複明日地拖延時間,要知道“歲月不待人,及時當勉勵”的道理,因此無論是修加行法還是正行法,我們都應腳踏實地的精勤實修。叁應集中精力以自己的恭敬與信心虔誠地祈禱上師叁寶,因爲祈禱曆代的傳承上師必定會獲得不可思議的加持與力量。四應集中精力念誦心咒、儀軌以及觀修本尊。對于修密法的行者來說,選定一位終身依修的本尊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本尊即如同有了可靠的依怙處,要想增上修法功德便是事半功倍之舉。五應集中精力修積善法資糧、觀修一些空行法門。因爲空行是我們所修叁根本之一,也是我們不可缺少的依修法,修行人若能念修諸如作明佛母或金剛亥母的儀軌、心咒,則于遣除違緣與獲得加持、悉地方面都能顯現不可思議的力量。六應集中精力行持諸如大中觀、大圓滿等最爲甚深的見修。當我們的修行達到一定的境界時,不能僅僅停留在世間正見(因果見)和聲聞見(無我見)的位置上,因爲這些都是菩提道中的輔助見,只有大中觀見或大圓滿見才是成就菩提的根本見。能如是行持者,必將速疾獲得無上的大成就。
詳說需要平等之六法;知衆父母敵子需平等;
知財迷現金糞需平等;本無業果善惡需平等;
六識法性入出定平等;煩惱現智取舍需平等;
實相本淨輪涅需平等。知此平等即大瑜伽士。
詳細宣說修行人需要平等相待之六法:一應了知一切衆生在累世中都曾作過我們的父母,故于今生之中對損害自己的怨敵和孝養自己的兒子都要平等相待,安住怨親平等的境界中,盡力寂滅貪嗔等煩惱。二應了知一切財富的本質實際上都是迷亂習氣的顯現,亦是迷惑心境的妄緣執著,故修行人要精勤努力,爭取早日達到黃金與牛糞平等無別的修證境界。叁應了知從諸法本體而言,沒有業與果的差別,故修行人最終要達到善惡平等一味的境界。四應了知六識聚的法性都是一味無別的本性,故修行人最終需要達到入定與出定平等無別的境界。五應了知一切煩惱的本體即是都會自然顯現爲智慧,故修行人最終必須要達到取舍一味平等的境界。六應了知諸法究竟的實相是本來清淨的,故修行人需要達到輪回與涅槃平等一體的境界。能真實了知此諸平等之理的修行人即是真正的大瑜伽士。
無有興趣教言之六法:知現無實迷現無興趣;
知作無義世法無興趣;知自利迷小乘無興趣;
知基無生不喜生滅法;證悟心性無緣無相執;
證悟法性離作無勤修。若證實相則現此等相。
令我們對某些法感到無有興趣之六種教言:一應了知一切器情世間的顯現均無實質,都是迷亂習氣的顯現,如是自心對一切無實法自然無有興趣。二是若我們能知道一切所作所爲均無意義,則于世法的追求自然無有興趣。叁應了知若我們僅爲自己的利益而修行,則是一種自私的迷途,終不能趨達究竟彼岸,故于小乘的發心無有興趣。四若我們知道萬法的本基是本來無生的,則不會喜歡生滅循環的有爲法。五是修行人若證悟了心性本無緣相而空寂離戲的本性,則能斷除一切有相的執著。六是在證悟一切法性爲本離勤作之時,就能安住本然無勤而修。我們若能證悟諸法的究竟實相,則能顯現此等法相。
不成虛僞教言之六法:無僞道用摧毀諸妄念;
無僞地道則能斷二障;無僞了知因果警善惡;
無僞修習無執而自明;無僞行爲如理如法行;
無僞事業隨聖者足迹。誰具此等成就正法義。
令修行不成虛僞之六種教言:一是我們在依修各種方便道時,若完全以智慧的境界來攝持而修,以此真實無僞的道用修力,則能摧毀一切分別妄念。二是我們應當依教實修實證,因爲只有真實無僞的地道功德才能有力地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叁是我們應以無欺的因果事理作爲修行途中的行爲准則,只有真實無僞地了知因果法則才能明辨事理原委、警醒善惡動念,以致無誤取舍。四是我們應當腳踏實地地慎重修行,切莫以虛僞表相而自滿,因爲只有真實地修習無有實執的空性,才能達到自明自證的殊勝境界。五是我們應當如理如法地依教行持,切莫以一些虛僞狡詐的行爲來欺騙衆生,以致延誤自己脫離輪回苦海的佳期。六是我們應當緊隨聖者菩薩們的修行足迹,諸如廣修六度萬行、廣事饒益有情之菩提大業,只有成辦真實無僞的殊勝事業才能無偏隨行聖者菩薩們的足迹。誰能具足此等無僞的行持,誰就能成就正法的究竟實義。
斷除過患教誨之六法:證悟無有所作見解時,
認識口頭實修之過患;住于禅定自明境界時,
認識修習念頭之過患;明清不分昏沈而住時,
認識執心歧途之過患;通過強力生起暖相時,
認識片面束縛之過患;觀察本性生起二取時,
認識妄念盜賊之過患;入定之時五毒雖壓製,
若未斷根後得起粗念。仍未證悟心性當認識,
認識對治解脫極重要。
能令修行人斷除過患之六種教誨法:一是我們在證悟無有所作性的殊勝見解時,則應認識僅于口頭言說實修之過患,也就是說,有些人于任何法都未行實修,卻將實修一詞喋喋不休地挂在嘴邊,這種口頭上的實修于解脫無有絲毫助益且過患極大。二是我們安住于禅定中自明自證的境界時,則應認識修習中閃現念頭的過患,因爲安住無緣本體時,任何念頭都出自于分別尋思,一起分別即未離戲故。叁是在我們明清不分地昏沈安住時,則應認識此是因執著心而誤入歧途所引生的過患,所以斷除一切執著是我們修行的關要。四是當我們通過強力觀修而生起某種相應暖相時,則當認識此是片面束縛之過患。五是當我們以理觀察諸法的本性而生起能所二取之執著時,則應認識此妄念即是如盜賊般能盜取我們修行功德的過患。六是我們在入定之時,雖能暫時壓製五毒煩惱,然若未能徹底根除此諸煩惱,則于後得位(起定)之時仍會生起粗大的分別妄念。我們應當認識這些都是自己尚未真實證悟心性本體所致的過患,所以依上師所明示的竅訣來認識心性本體,力行對治一切過患,使自己在歧途中獲得真實解脫很重要。
以六決定脫離輪回法:實相自性超離意識境,
本基之時無有心念法;耽著感受乃輪回法故,
修道之時不修覺受法;清淨行境無有輪涅故,
得果之時無有利衆生;自證未被心染實相基,
遠離所知境故離戲論;諸法無想無執真實道,
尋覓思憶所緣皆遠離;不緣體相究竟殊勝果,
通徹無礙自明離偏墮。誰知此理乃大瑜伽士。
我們應了知決定脫離輪回之六法:一應了知諸法究竟實相的本來自性超離了分別意識的境界,因爲在本基之時本來無有任何心念之法。二應了知耽著苦樂的感受無一不是輪回之法,故于正行的修道時根本不修覺受之法,而是寂滅一切耽著。叁應了知在我們修行達到清淨行境之時,無有輪涅的差別之法,一切淨與不淨本來都是大平等之性,故在獲得究竟果位之時,無有利益衆生的勤執與相執,因爲能利衆生的佛與所利的衆生本體無別,心佛衆生叁無差別,皆是一味一體之性,本基中本無任何差別之法。四應了知我們本來的自證智慧未曾被分別心染汙過,是究竟實相的本基,遠離一切所知諸境,故本離一切戲論。四應了知自證智慧從未被分別心染汙過,因爲實相本基遠離一切所知境,本離一切戲論。五應了知諸法的本體是本來無想無執的,在這樣的真實道中一切尋覓、思維、憶念等所緣悉皆遠離。六應了知法界不緣任何體相,本空離根故,一切有相皆是虛妄,回歸此法性境界即是我們所要獲證的殊勝之果,因爲通徹無礙、自明自證的本體是遠離有無等一切偏墮的。誰能了知此等甚深義理,誰就能成爲名副其實的殊勝大瑜伽士。
開示證悟自性之六法:了知他聲皆是師竅訣;
了知現境即是無實幻;了知執心離根如虛空;
了知覺性無障赤裸裸;了知真義超離意識邊;
了知修理趣至基盡地。誰證此理密意虛空性,
無有所作本來任運成。
演示證悟自性教言之六法:一應了知外界所有的音聲都是上師的竅訣,我們觀念它就能起到對治我執煩惱和增上智慧的作用。二應了知一切現境虛幻無…
《竅訣寶藏論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