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之人应提持正知正念,切莫令自心散乱于色声香味等五花八门的外境中,以免因放逸无度而生违缘。五是性格不够随和、身心极为粗暴之人,切莫住于不适合自己性格的地方和人群中,以免触境动怒、造诸恶业。六是作为修行人我们千万不要以诈现威仪等五种邪命来伪装自己的行为,更不能依此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作者告诫我们,凡是未能断除此六种非理行为之人将会为魔障所欺惑,故当励力加以断除。
教诲断除六种恶劣友:不依一切顺世外道徒;
不依追求今生之凡夫;不依无慈自利声闻众;
不依无利他心之缘觉;不依求财积财散乱者;
不依贪图名闻利养者。若依此者将比其更劣。
我们应当听受教诲而力行断除与六种恶劣道友的往来:一是绝对不能依靠顺世外道的信徒或具有与他们相同邪恶知见的人,因其不承许前世后世等因果原理,乃为大邪见者,故应弃离这种恶道友,而依止具有正见的善知识。二不能依靠唯求今生衣食等利养的普通凡夫,因其不可靠亦不可信,故当依止无私利众而求来世的大善士。三不能依止不具大慈悲心而唯求自我解脱获得阿罗汉果的小乘声闻众,而应依止具有大悲菩提心的大善士。四不能依止无有利他心、唯依十二缘起法自行解脱而获证阿罗汉果之独觉,应当依靠恒时利益众生、永不退失发心的大菩萨。五不能依靠希求财富和喜欢积累财富而散乱身心、虚丧光阴之人,应当依止喜欢修积圣者七财之大善知识。六不能依靠无有真实出离心、喜欢贪图名闻利养的假修行者,而应依靠具足出离心、真实修持出世解脱法的修行人。我们若不善加取舍而感情用事地盲目依止上述此等非为究竟的善知识,则不能获得无上菩提,甚至将使自己的人格、发心、修行等变得比所依之恶友更加恶劣,为能避免这些弊端,我们理应善加取舍。
宣说重要功德之六法:证无我时悯有情重要;
信空性时警因果重要;住寂灭时离三有重要;
发布施时不求报重要;守戒律时无慢心重要;
居静处时减资具重要。若具此六如是成正法。
了知宣说重要功德之六法:一是当我们证悟无我的空性时,自然会悲悯苦恼众生,此时以大悲而修持最为重要,如果修行人仅于口头上说自己证悟了无我空性,而内心却毫无大悲心,则此证悟应当值得怀疑。二是在我们真正信解空性本义之时,一定要以警惕善恶因果为重。三是若我们真正安住于寂灭能所二取的境界时,则当以远离三有的烦恼和琐事为重。因为真正获得寂灭果位时,于三有的琐事绝对无有任何贪执。四是在发放布施时,丝毫不希求异熟果报是极为重要的。五是在守持清净戒律时,无有我慢之心极为重要。六是身居寂静处修行时,知足少欲而减少资具极为重要。若我们能具足此六法而行持,则必定能如是成就正法。
修行正法必要之六法:学习自己他众之智慧;
断除所摄眷属之怀疑;护持佛教受持微妙法;
了知取舍不入颠倒途;了知高低差别入深道;
了知宗派之义断歧障。诸说法者当知此等理。
我们应当了知在修行正法时非常必要之六法:一是经常修学串习自己与他众心相续中的智慧。二是尽力断除所摄眷属心相续中的一切怀疑。三是尽力护持佛教,以理智来遣除他人的邪见,并于心相续中受持佛教之微妙法门。四是了知善恶因果之差别,并正确取舍,千万不要趋入颠倒因果之歧途。五应了知佛陀为契合千差万别根器所宣法门之高低差别,并趋入佛法的甚深要道。六应了知佛教内各大宗派的意趣本义,既不妄驳他宗也不建立自宗,当断除一切没必要的破立歧途。诸说法的上师和自修之人都应了知此等道理而如法行持。
值遇一切佛陀之六法:守持三种清净戒律者,
修习一缘等持佛陀身;精进恭敬念佛供赞佛;
散乱行事之时观心性;虽无烦恼亦愿投三有;
毫不散漫精勤行善法;殊胜意乐清净发善愿。
勤行此六蒙受佛摄受。
如同值遇一切佛陀一样之六法:一是守持了三乘清净戒律之人,在此基础上若修习一缘等持之佛陀身相,则与值遇佛陀没有任何差别。二是我们以大信心来恭敬佛陀,精进念修佛号、供养赞叹佛陀,这也与值遇佛陀没有差别。三是当我们以散乱心行持某件事情时,若能直观心性本体,则也与值遇佛陀没有差别。四是自己虽然无有烦恼,并且已经得到生死自在与把握,完全可以安住于寂灭的境界中,但却不能满足于自我安享寂灭的状态,而应广发大愿倒驾慈航,意不容辞地投生到三有轮回中去广行救度众生的事业,这即等同值遇了无量诸佛。五是若我们身心毫不散漫,并能精勤地行持一切善法,则也与值遇佛陀没有差别。六是若修行人具有殊胜的意乐,则无论成办什么事情心都非常清净,如是经常为利有情而广发善愿,也与值遇佛陀没有差别。凡是能行持此六法之人,一定会蒙受佛陀的摄受。
纵遇命难不舍之六法:不舍利他圆满菩提心;
不舍能仁所宣之妙法;不舍漂泊轮回之众生;
不舍净障积资之善根;不舍引道上师本尊众;
不舍修证圣果之深道。
修行人纵遇命难也不能舍弃之六法:一是永不舍弃利益他众的圆满菩提心。二是永不舍弃能仁(佛陀)所宣说之殊胜妙法。三是永不舍弃漂泊轮回苦海中的一切父母众生。四是永不舍弃清净障垢和积累资粮之善根。五是永不舍弃引导我们趋入正道之上师及本尊众。六是永不舍弃修证无上圣果之深要道。
成为强力对治之六法:如何贫穷亦不舍善行;
如何贤善亦不轻劣者;虽无人劝亦为他引道;
虽然利他亦不图回报;虽受加害亦无报复心;
以正知念行持对治法。
我们应当了知能成为强力对治之六法:一是无论我们如何的贫穷亦绝不舍弃对一切善法的行持。二是无论自己成为如何贤善之人,亦绝不轻视下劣之人,并满怀慈悲心、尽己所能帮助他们。三是我们既已发了殊胜菩提心,虽然无有他人的劝勉,但也应尽心尽力地引导他人趋入解脱的正道。四是虽然我们白天黑夜都不断地在利益他众,但却不能贪图丝毫回报的善果。五是虽然我们有可能遭受他人的加害和无端诽谤,但自己的内心也不能产生丝毫的报复之心。六是我们经常应以正知正念来行持一切烦恼心的对治法。
成就菩提之法六方便:慈悲观待一切诸有情;
如理了知诸法之本性;虽无烦恼亦转世利众;
利众之事永远不放弃;精勤求得佛陀之智慧;
了知一切无缘如虚空。此乃回向菩提方便行。
成就菩提之六种方便法:一是经常以慈悲心来观待一切有情,尽力令他们离苦得乐。二是通过闻思经论教典以及上师的教言,我们应如理了知一切诸法的本性。三是修行人就算获得生死无惧的把握,能自在地取证寂灭之涅槃,且无有丝毫烦恼,亦不会无自在地流转生死轮回,但基于大悲菩提心的缘故,亦应转生世间成办利益他众的事业。四是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广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无论遇到多大的违缘,也永远不放弃这种神圣的职责。五是我们应当精勤闻思修行,以资求得佛陀的无上智慧。六应了知一切诸法的本体均如大虚空一般无任何所缘。当知此等乃为将一切善根回向菩提之方便行径。
宣说六大方便之次第:微善转成大善之方法,
少许回向以及作随喜;小事修成广大福德法,
令他发菩提心入正道;遣除他人心怀嗔恨法,
以四事业随顺利众生;引导普通众生学佛法,
言合意语施衣食受用;令已入道之士成熟法,
传其信解之法赞大乘;令已成熟之人解脱法,
详说甚深广大切要法。具此六者利他无困难。
宣说六种次第之大方便法:一应了知能将些许微小善业转成大善业之方法,即是将自己所造善根广作回向,于他人所造善根亦诚心随喜,这是猛增善根的唯一方法。二应了知能将小事修成广大福德之方法,即是令他人广发菩提心而趋入解脱正道,如是仅以只言片语也会积累无量功德。三应了知能遣除他人心怀嗔恨烦恼之方法,即是以息增怀诛四大事业来摄受他众,恒时随顺一切众生。四应了知能引导普通众生修学佛法之方法,即是言说一些令对方合意的语言并施舍一些衣食受用等资具。五应了知为令已入正道者成熟相续之方法,即是为其传授一些信解次第法的殊胜教理,并大力赞叹大乘佛法之功德,令他人生起出离心、信心、悲心、菩提心等功德。六应了知能令已成熟心相续之人获得解脱的方法,即为彼等详细宣说甚深、广大方面切要之窍诀法。其成熟也可诠释为灌顶,解脱法诠释为密法的教言窍诀,也就是说当为已入大乘道者授予灌顶、赞叹密法之功德、传授修要窍诀。若能具足此六方便法,则成办利益他众的事业就无有困难和违缘。
不随顺者入道之六法:令其随顺自行且调柔,
赞他随喜顺从令入道;声称您若如理修正法,
我将提供顺缘令入法;有时亦以暴力现怒容,
稍许加害令其入正法;揭露过失好心相呵责,
进行试探如理令入道;利益他人至其报恩时,
不求回报而令其入道;于诸有缘众前现神变,
以此清净方式令入道。佛子当以方便利他众。
能教令不随顺者趋入正道之六法:一是对于刚强难化之人,若我们经常和颜悦色地相待,多方善巧令其随顺,而且我们自己的行为也恒时保持调柔,并经常以美言赞叹彼之功德,常生随喜,百般顺从,这样逐渐就能令彼相续得到调化而趋入正道。二是为令对方趋入正道,我们还应善言相劝,提供所需资具,勉力他不要有后顾之忧,诸如声称您若能如理修持正法,我将为您提供修行中的一切顺缘(衣食受用等资具),通过如是方便法亦可令不随顺者趋入正法之道。三是为能令对方真实趋入正道,有时候上师可显以暴力、怒容等方式稍许加害,如对某些不如法行持者罚以扣发生活费、暂时取消闻法资格等方式令其痛改前非而令趋入真实正道。四是为能令对…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