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依止善知识之前,首先应当观察选择具有六种善妙法相的上师:一是所依止的上师应经常修积布施、持戒等福德资粮;其种族高贵,心性调柔,非野蛮粗暴的品性。二是所依止的上师,无论是世间学问还是出世间学问皆应通达无碍,见多识广,通晓一切所知义。一般世间所知,包括作人的基本准则以及法律法规等;出世间所知,包括佛陀留下的三藏教义等等。否则就没有能力摄受弟子。三是所依止的上师应具有高超的智慧,并且已经证悟了法性之义,最起码于心相续中应获得一定的证悟暖相,生起甚深的殊胜定解。四是所依止的上师应于精勤修行后出现了一定的证相与成就相,诸如面见本尊、得本尊摄受、知晓弟子心境、能契时契机地授赐教法和修行窍诀等。五是所依止的上师,其相续中应充满大悲心,具足度化众生的种种善巧方便,在广利有情的过程中,无论多么艰辛困苦,都没有丝毫疲厌之心,应如是不辞劳苦、一心广利他众。六是所依止的上师应当具有殊胜的实修窍诀,并且已得传承上师的意传加持,具有能引导众生趋向解脱彼岸的能力。此六种善妙法相乃为殊胜大德之高尚风范,具足如是法相之人,我们即可将之奉为自己终身依止的根本上师。
贤善弟子所依之六法:厌离三有厌恶诸迷现;
放弃无有必要非法事;抛弃如敌愦闹散乱事;
毫不希求地位与名利;断绝亲友情面之牵连;
舍弃贪亲嗔怨之恶心;舍弃俗世修持殊胜法。
上师在摄受弟子之前,要观察、选择具有六种贤善法相的弟子:一是厌离三有,不求世间八法,极其厌恶世间的迷乱显现。二是放弃无有任何必要的非法事,也即凡是不利于闻思修行的事情皆要舍弃。三是能抛弃如同怨敌般愦闹的城市与散乱身心的种种琐事。四是心里毫不希求崇高的地位与名闻利养等。五是能断绝顾念亲友情面的牵连与眷恋之心,彻底割爱辞亲,只身远赴静处修行。五是亲怨平等,舍弃贪爱亲友和嗔恚怨敌等一切恶心。六是能舍弃世俗诸事而专意修持殊胜佛法。要想成为殊胜上师前的贤善弟子,我们就要精进修行,力争早日具足以上六种法相。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不成无有自由之奴仆;
不成夫妻无聚之束缚;不成大人自在行正法;
无有羁绊随心所欲行;不立不能成办之誓言;
恶业军队苦海未涌现。如是自由诸众当生喜。
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要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如是不受他人控制之法有六种:一是不可成为无有少许自由的奴仆。因委身奴仆者,成日为主人忙忙碌碌,完全失去修法的机会。二是不要组成夫妻关系,因为冤缘的组合与相聚,不会有安宁的时候,许多夫妻往往都是在吵闹打骂中度过辛酸而又痛苦的岁月,故当解开这无情的束缚。三是不要成为富有名份的大人物,如所谓的大管家、大法师、大官员等,他们经常都会忙碌于种种事务而少有自己修行的时间,因此远离此诸障碍的我们应当默默无闻、自由自在地行持正法。四是无有任何羁绊而随心所欲地行持种种应修法门,这样一切所欲皆能圆满成办。五是无论我们发什么誓言,之前都要仔细观察,深深思维,事事都要量力而行,如是之故则所发誓言都能一一成办。六应了知当我们往昔的业力现前时,其势就象浩荡大军来临般难以抵挡,定会身不由己地感受无量痛苦。唯有在这般苦海尚未涌现的前提下,身心才会自由,也能极其调顺,无论修什么法都没有阻碍。如是远离一切违缘之我等行者应当生大欢喜心,精勤闻思修行。
诸修行者生活之六法:不堕二边资具自维生;
明确食量饥饱当平衡;不患四大紊乱之疾病;
享用美味佳肴不过饱;饮食过劣身体不衰弱;
昼夜适度断除非时餐。此乃修法成功之助伴。
修行人如法生活之法有六种:一是生活适中,不堕优劣二边。也就是说我们日常所需的资具受用既不能过于优越,亦不可过于低劣,凡事都要适度,当如是维持生活。三是明确自己的食量,饥饱应当平衡,如果饮食过量,则现昏沉,以致不能如理禅修;若饮食过少,则心念食物亦难以安心禅修。前辈高僧大德通常将容食之胃量分三份,一份容纳食物,一份容纳茶饮,留一份空间容纳胃酸以助消化食物,这样饥饱平衡才能有利于修行。三是尽量令身体健康,不要罹患四大紊乱之疾病,就算是风寒感冒等小疾,也应立即施药治疗,若待小病转为大病,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修行。四是当在享用美味佳肴时,也不宜过饱,应适度或定量而食。五是我们所享用的饮食应当是含有一定营养成份的,若过于低劣,身体会因缺乏营养而自然衰弱、体力散失,这无疑会影响我们的修行。修行人虽不能过度贪爱身体,但也应使之强健,体力充沛才能平安度过艰难的修行旅程。六是昼夜用功修行皆应适度,不能时而勇猛精进,时而懈怠懒惰。用功修行之心应持之以恒,此外尚应断除非时之餐。这六法都是能令修法成功之助伴,我们应当不断依修。
激励信心精进之六法:值遇恶缘生起无常心;
了知因果恶业弃如毒;敬信究竟上师视为佛;
诚信正法行善生欢喜;信仰僧众视为护送者;
欲成佛者尽力勤修法。此为善缘正士之规范。
能激励我们的信心而精进修行之法有六种:一是若值遇恶缘则能生起万法无常之心,从而削弱对诸法的执著心,我们不难发现依恶缘的激励而舍俗出家的修行人非常之多。二是在我们了知因果的真理以后,则能于一切恶业弃如毒药般誓不再为。三是当我们的恭敬心和信心达到究竟时,则能将自己的上师视为真实佛陀而仰求加持。四是若对正法生起真实永不退失的信心,则于任何善法都会欢喜行持,无论多么劳苦也不推辞。五是若对僧众生起真实无伪的信心,则会将其视为护送者,因为他们能护送我们度过充满罪苦的轮回大海,到达安乐的彼岸。如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遭遇病魔缠绕时可以祈求僧众,依靠他们的加持力来遣除;临命终时祈求僧众能得超度,以助往生极乐净土。六是凡欲成就佛果者,皆应尽力勤修正法,累积福慧二种资粮,来日必定能如愿成就一切智智的果位。此等乃为善缘修行正士之规范。
调伏净化自心之六法:邪心不盛法心不改变;
堪忍难忍挫折等痛苦;见轮回过畏惧生厌离;
无有劣器过患心清净;广闻博思证悟胜法义;
成深灌顶誓言之法器,犹如海岛宝器极罕见。
能令我们的身心调顺、净化之法有六种:一是我们应当观修上师三宝之深恩厚德而生起信心,于众生观修大悲心,总的来说应满怀善心,而不令增盛或生起有害于众生之邪心,并且从不改变勤修佛法的意愿,时时以一定的正知正念摄持,这是净化心灵的象征。二是在修行的旅途中要能堪忍一切难以忍受的挫折等痛苦。本来人生的道路是坎坷而曲折的,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痛苦皆应堪忍,勇于面对,炼就一颗坚强的心来度过一切难关。三是了认轮回的一切过患后生大畏惧,以致深生厌离而迫切希求解脱。四是具足智慧,心量宽广,非但无有劣器之过患,而且心境极其清净。五是通过广闻博思经续论典,心相续中能证悟殊胜法义。六是能成为甚深灌顶誓言之殊胜法器。这样能令法融入相续的修行人在当今时代是很稀少的,犹如海岛上的宝器一般极为罕见。
恶缘不毁修行之六法:身体忍耐形形色色苦;
口中不言无义之绮语;内心承受苦乐贤劣刺;
无人静处忍受疲厌惧;愦闹城中无散能对治;
护持学处能伏诸恶缘。具足此等修道顺利成。
即便是恶缘亦不能毁坏修行之法有六种:一是身体能忍耐形形色色的一切痛苦,无论是他人的诽谤、蔑视还是饥渴寒热,抑或自身四大不调等苦均能堪忍。二是口中不言说无有意义之绮语,远离一切无义之谈。三是内心能承受一切苦乐与贤劣的刺激。要知道一切苦乐不过是心境的种种演变而已,毫无真实自体所在,因此无论遇到乐事还是苦事,既不过喜亦不过忧,心始终要保持平静。四是在人迹罕至的寂静处能忍受一切疲厌与畏惧,只身独处,用功修行。五是即便是身处愦闹、繁华的城市中,内心亦毫无散乱,能对治自己的一切无明分别心,心境平静无波,能一如既往地精进修行。六是调顺诸根,护持一切学处(戒律),这样我们就能降伏修行中所遇到的一切恶缘。无论多大的违缘,只要有正知正念就能皆尽使之转为道用,谨慎护持戒体,令其不致失坏。具足此等恶缘不毁之六法而修道者将能顺利地成就佛果。
相应解脱功德之六法:相应显宗修持来世觉;
相应密法三身转道用;相应究竟之要断歧途;
相应大乘所作皆利他;相应小乘断除轮回事;
此修行者心与法相应。
能相应我们解脱功德之法有六种:一是相应显宗法者能修持来世之圣果,此乃因转为道用之法门。二是相应金刚密乘法者,能将法报化三身运转于修道之中,一切见闻都是三身之游舞力现,无有自相的烦恼,即生修证圣果,此乃果转为道用之法门。三是相应究竟的密要者,能断除一切修行的歧途。如一位如理修法之人自然不会入于阿赖耶或意识中,他时时刻刻都安住于明空无二之境界中。四是相应大乘法者,由具大悲菩提心故,其所作所为都是以利他为因。五是相应小乘法者,由具强烈的出离心故,必定会断除轮回一切迷乱之事。法融入于心,心入于道,则修行者之心与法都是极其相应的。
摧毁顽固贪执之六法:六境虚妄断定为迷乱;
所作无义断定为迷乱;贪执欺惑断定为迷乱;
名闻利养断定为迷乱;怨亲不定断定为迷乱;
若知无实摧毁迷现执。
能摧毁我们无始以来那顽固贪执之法有六种:一是我们若以理智来观察色声香味等六境,则不难了知此等诸法都是虚妄无实的本性,故断定此为迷乱显现,从而励力断除一切贪执之心。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所作所为一经观察都是无有意义的,故应以理智…
《窍诀宝藏论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