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九届:净慧大和尚小组讨论开示

  【九届】净慧大和尚小组讨论开示

  (2001年7月23日)

  

  净慧大和尚:

  

  我们这一、二组平均年龄最小,年龄最小意味着希望最大,你们有许多时间,有时间就意味着有希望。但是有时间要知道珍惜,如果有时间不知道珍惜,就好像有财富的人一样,有财富的人不知道珍惜,财富很快就没有了。有时间的人,如果不知道珍惜,一切好的机遇会擦肩而过,就抓不住。年轻人有财富,时间就是财富;年轻人有财富、健康的体魄就是财富;年轻人有财富,智慧就是财富。但是,这些东西是有不稳定性,别以为财富就牢牢掌握在手上,所以,你们一定要非常珍惜,非常爱护,否则的话,这个财富很快就被无情的光阴消耗掉,光阴是无情的。

  

  今天上午冯老师的讲课我没听完,因为到了九点钟后就有事情,我觉得冯老师讲的“三化”、“三气”讲得很好,三化指的是美化、优化、强化。从学佛角度来看,这是做人的口诀,口诀就是指要点、要领、要害、诀窍,做人从这几面去作就是诀窍,怎么样从气质、智慧、力量这方面去做就是诀窍。做人的内容太多,一定要找到要害的地方,把这些东西消化了,这一辈子就受用无穷。这些东西如何消化呢?结合实践是沾了点边,是学理化的语言,用一般的话讲,是在做人的过程中来消化,在消化的过程中来做人,可能还要循环往复,要不断地消化,不断的升华。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是一辈子的事,年轻的同学一定要记住,记住这些口诀,你做人就有一个目标、一杆尺、一杆称,自己来量自己、自己来称自己、自己来要求自己。这比庙堂气、山林气、英雄气还要具体,这三化做到了,三气就自然而然就有了。冯老师也是从做人当中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的。什么叫做人呢?做人就是修行,修行就是做人,我们千万不要把修行看成天天去大殿拜菩萨,拿着念珠天天念阿弥陀佛,这仅仅是修行的一种形式,或者是一种方法。在做人中修行,可能是最实际的修行。第一天开场白,我已给各位讲过,修行修身、口、意三业,身、口、意三业就表现在我们生活当中,也表现在我们一辈子做人当中,我们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身、口、意。我看一组、二组里的同学们一个个都很精神,面孔很聪明,这里面将来也许会出几位学者、专家、政要,有对政治有兴趣的吧,当到省委书记算得上政要。年轻人要有这种抱负,没这种抱负,庙堂气、英雄气哪里来,山林气讲的是个人修养,不是指躲在山林里面,讲的是在物质生活上甘于淡泊,而在做人方面有英雄气概,有英雄气概才能做英雄事业,有英雄气概才是大丈夫,是大丈夫是真夫子。世间人往往把学佛的人看成是很消极的事情,以为是遁入空门,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些在中国过去的社会,所为英雄末路投入空门,是返朴归真,不能说有错,但总带有几分消极意味,这不是积极的东西,积极的东西应该是英雄没有末路。因为成佛是不能消极的,菩萨是不能消极的,行菩萨道讲的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要永远保持那种英雄气概,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万难,奋勇前进,这才是菩萨精神。

  

  年轻人走到佛门来,与我们架起了这个桥梁,希望让佛法来关怀大众,让大众来认同佛法,绝不是把各位引向一个消极末落的思想,是让大家真正象菩萨那样救苦救难的精神,具有英雄气概,“但愿众生都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就是英雄气概。所以,我感觉这次夏令营虽然人数比往年少一、二十人,平均年龄比往年低很多,营员里年轻人多,但都很纯、很真,在这个年龄段,能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大家能真正得到健康成长,健康的完成自己的学业来步入人生的旅途。今天晚上我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来贡献大家,希望各位本着向善、向上的精神来美化自己的人格气质,优化自己的智慧。优化自己的智慧就是把邪见排除掉,由于人的思想是多方面的,歪点子多,年轻人要有点聪明歪点子才想得出来,所以就需要优化、要根据向善、向上来优化。光向善不行,光向上也不行,光向善可能走到消极,光向上可能成了希特勒,一定要向善与向上结合起来,我思考了很久,才提出这个问题来。优化自己的智慧,强化自己的力量,不论是美化、优化、强化,向上、向善这个原则不能动摇。由于各种文化背景不同对于什么是美化、优化、强化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但一定要把向善、向上包括进去,成为衡量我们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我就讲这些,希望听听各位的发言,这样我们可以多了解各位,可以多进行沟通。(鼓掌)

  

  某营员:我在生活中经常出现障碍,自己的心经常不平静,烦恼燥,请问法师有什么办法?

  

  净慧大和尚:给你一把扇子,烦燥的时候用扇子扇一扇。(众笑)年轻人正处在烦燥的岁月里,要不烦燥,这个人就没有希望了,有烦燥才有希望,如果不烦燥就会死水一潭,那有什么用。如何面对烦燥?要积极引导它,使这个烦燥慢慢得到化解,使烦燥沿着向善、向上这个方向支发展,有许多东西就是在烦燥中成就出来的。想一想,烦燥就是动,不烦燥就是静,有许多事业、智慧,可能就是烦燥的那一刻,忽然心里开窍也不一定,所以不要害怕,为了不烦燥确确实实应该按照八正道来做,那是我们人生生活中的准则,正则不邪,道为能通,按照八正道一条一条落实,应该就会使烦燥的心慢慢行到平静。

  

  某营员:我有些朋友去国外的时候,人家问他信仰什么,他说没有信仰,人家很岐视他,而有一个朋友说信仰东方教,这东方教泛指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结果人家很尊重他,处处照顾他,他们发现那地方人们很重视信仰。我来柏林寺,在和同学们谈话当中发现也很重视信仰,我想请问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信仰?

  

  净慧大和尚:我第一天在讲课中讲到,“信仰如手”,人是有只手的;“信仰如杖”,当我们过一条河流不知道水的深浅,我们在爬一座山坡,上面没有东西可攀附,这个时候,拐杖的作用当然很重要;“信仰如船”,我们走到河边,不知如何过河,来了一只船,我们便上去了,可以顺利过到彼岸;还有“信仰如衣”,“信仰如根”。孙中山讲过一句话:“信仰就是一种力量”,我们需要力量,这就是讲,为什么要有信仰。世间上一切事情的成就,有许多人能够出生入死,克服一切困难追求一个目标,九死一生在所不惜,就是要达到他的信仰目标,所以世出世法,一切的文化无不谈到信仰的重要性。一个没有信仰,没有信心的民族、社区可以说就是一个没有秩序的地方;就是一个没有道德的地方;就是一个生活没有目标的地方;就是一群没有灵魂的人。所以,信仰对每个人来讲是我们一生中的头等大事。全世界五六十亿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标榜自己是无神论者,是不是有无神论者存在,我还很质疑,比如说这屋子里一堆人突然都变成了一堆死尸,我们去请一个无神论者晚上来照管一堆死尸,看他敢不敢,他肯定不敢,没有人来做这样的事情。当然这是个假设,真正的无神论是绝对不存在的,这是人的根本,生命的本源。我也还在思考一个问题,比如美国几年选一次总统,总统竟选时候相互揭短,简直要把对方骂得狗血淋头,老百姓在选举时,也好象疯子似的各为其主,但整个社会秩序不会乱,靠什么力量?因为他们社会有一个精神支柱在支撑着这个社会,那便是基督教文化、基督教信仰,维系了这个民族,不管哪个总统上台,信仰不会改变,精神支柱是稳当的,而且这个国家的法制是健全的。法制健全,信仰不动摇,这两条是最根本的,法制健全保证了社会秩序不会乱,大家就依法行事;宗教信仰不动摇,社会就有希望。社会就两条,一个是良心有保证,一个是社会秩序有保证,这个社会就会持续、稳定地发展。一个也许很不成熟的想法,用这样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国家,都有共同点,所以,信仰这个力量是任何东西代替不了的,任何力量摧不垮的,它比原子弹还要厉害。我们一定要相信信仰的力量,坚定一个信心,在信仰的问题上,任何时候不会动摇,一动摇,这个就成了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碰,那我们这个浮躁的心永远都定不下来,因为心理面没有可以平静的东西。

  

  某营员:听法师讲信仰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对我来讲,我找到自己的信仰是有些困难的,不知道应该信仰基督教,还是信仰佛教,请法师在这方面作些开示。

  

  净慧大和尚:我在中国佛教协会工作的时候,文革刚刚结束,有位办公室主任性黄,是位老革命,他讲你卖什么东西就吆喝什么东西,你今天问到我,我也就卖什么吆喝什么。我是一个出家人,是佛教的传教师,今天以夏令营这种形式架设一座佛法关怀大众,大众认同佛法的桥梁,我希望你通过这座桥梁回归到佛陀,回归到自性三宝这个精神家园,不要再彷徨。

  

  某营员:佛教讲福慧双修,我觉得自己目前还没有机会,请法师讲讲它的内涵。

  

  净慧大和尚:修慧向上,修福向善;觉悟人生修慧,奉献人生修善,这便是福慧双修。福慧双修的机会多的很,一天二十四小时,每分每秒都有机会,你不必耽心自己修福没有机会,举手投足都有修福,修慧的机会。你不要有所选择,以为某人现在需要钱,我给了他一百元钱,我修福了,这固然是,但地下掉了块纸屑,你捡起来也是在修福。往往拿出一百块容易,让你弯腰在地上捡块垃圾的纸却不容易,因为作为知识分子高贵的腰不易弯下去。我觉得修福随时随地都有机会,不要去找机会。

  

  某营员:用科学可以解释佛法,用佛法也可以解释科学,佛法与科学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请问法师科学与佛法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净慧大和尚:在西方世界或中国,有许多大科学家同时也是虔诚的宗教徒,他们是如何把两者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其实这不矛盾。科学是解决具体的问题,佛法是解…

《九届:净慧大和尚小组讨论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