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三品 轮回痛苦▪P4

  ..续本文上一页心识,所以与声闻有部观点相同。驳斥:不相同。有部承认外境无情法自相成立,而我们的观点是说如梦般的迷乱习气显现无而现于心中。中观派不破此理也是极为应理的。若对方说:中观应成派不是承认何者皆遮破吗?反驳:并非破显现分,若有实执,则要遮遣。如阿阇黎龙树说:“显现非所遮,实执乃所破。”此处是遮遣真相唯识宗所承认境相为心,以及真相、假相唯识共许胜义谛中成立自证的观点,怎么会破由习气无而所现之迷乱显现与真实成立之诸法呢?因为在世俗谛时都是同样的缘故,如同外依他起与从前面觉知生起后面之心一般,显现也观待前面的显现结合内心之依他起的说法,也需观察。若因为似乎前后显现而这样承认,则仅是名称不同而已,实际别无他法,与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此外,若认为显现与心是异体,则成立其他法,故与你们所许相违,实在不妙。《瑜伽师地论》云:“如此种种现,余相相同故,不净依他起,清净依他起,虽非依他缘,如他显现说。”

  圆成实也分为无变圆成实与无倒圆成实两种。其中:

  (一)无变圆成实:是指无论迷乱或未迷乱时自性清净法性本来具有的空性,前后无别而存在,即本性实相。依此而言,空性也安立为三种:自空、他空、自他空。自空又分为离自相自本体空与遍计自本体空二种。离相自本体空指无而显现如水月;遍计自本体空是指虽无自他分类却不舍任运自成之法。他空分不具他空与异名他空。自他空也分两种,即具二差别空、声义自相空。

  此心之法性光明如来藏的自性无有一切过患,具足功德之相,从本体清净分而言,超越功过破立;所显现的白红等各种迷现垢法以及此等分别念八识聚本性无有,所以本体也是空性,诸如柱子、瓶子以差别而言也是空性并具有过患分,但从本体清净而言,也是超越功过破立的;诸道亦是自本体空,并具有功德过患之分,从本体清净而言远离功过;究竟清净时一切过患习气荡然无存,因为已现前了如来藏所有的功德故而不空,从本体清净方面而言超离功过破立。总而言之,自空是指任何法之自性无实有,若分类则有离相自本体空与遍计自本体空两种。离相自本体空:是指无有任何相状如兔角,于迷乱者前显现却是本性或实际无有如水月般的空性。遍计自本体空:是指所命名的名称、词句、文字都仅是以心安立的,无有外境自相。例如,为孩童取名狮子时其名为狮子,义为具有鬃毛的动物,但此名义在孩童的身上何处也不存在。虽然能知的名称不在所知的意义上,但具有能力的一切名称皆可名为遍计自本体空。

  他空是从一法上不存在他法而立名的。若分类则有不具他空与异名他空两种。不具他空是指太阳上不存在黑暗,或者柱子、氆氇等物体上无有太阳之一切其他自相法;异名他空是指对所谓的太阳取名为能明、七马等不同名称。如是一切分摄的种种名称实际上也未触及太阳的自相,因此名为异名他空。

  自他空是指某一法上自他二者都不存在。若分类则有差别遍计空与义自相空两种。遍计空是指所谓之迷乱轮回的蕴界处等三界一切法自相是空性,因是心安立之名言名称故。自相空是指因无有自相故二者皆不存在如石女儿或阳焰水,以及自性虽无实有但显现不灭而明现如清净依他起之两种空性。如是三本体若分则有六空,这些也全可包括在本体清净之所说空与离思方式之差别能说空二者中。因此,应当以如是方式证悟诸法空性。有些言说无有之断空派不知空性之理,与顺世外道的观点相同。有些说此空、此不空之空见派是持相似空性的常见者,与声闻缘觉的观点相同。所以,切莫依止这些堕于常断边的宗派。

  (二)无倒圆成实:是指解脱正道,证悟真如实相后不舍现分而于世俗谛中积累福德资粮;观想空性而于胜义谛中勤修离一多如虚空之法性智慧资粮。《瑜伽师地论》云:“所谓之无倒,道谛真实摄。”总之,通达心性光明不变之真如,并证悟诸法仅是假立实则空性后,如果精进修道则将完全转依或彻底清净诸遍计执著心之不净迷现,从而趋至本地,圆满现有身语意无尽庄严轮清净刹土。这以上是将一切教法合而为一进行阐述的。

  丙二、以我所执漂泊轮回受苦之理:

  现在宣说众生以能取所取漂泊于此如梦般的轮回中、沉溺在苦海中的情形:

  呜呼难察轮回边,疲惫痛苦三有道,

  转生何处无微乐,不善业生难忍果,

  颠倒自现如梦中,各于六趣中感受,

  无而迷现苦无量,依教略说请谛听!

  《毗奈耶经》云:“不净粪中无妙香,如是六趣无安乐,火坑之中无清凉,三有中亦无欢喜。”从欲界转生到色界,从色界无色界转到欲界,从无色界转至色界,此三有的一切众生投生流转于六道中,唯一感受痛苦,无有安乐之时。依照《念住经》等佛经而于此宣说,以劝勉具有智慧者舍弃欢喜三有之心,勤修解脱正法。若不精进,则反复漂流于轮回之故。《致弟子书》云:“若人恒时旋转轮回中,片刻休息亦思获安乐,此人定无自由渐百般,于等不等众生中漂流。”

  乙三(分类)分七:一、地狱之苦;二、饿鬼之苦;三、旁生之苦;四、人类之苦;五、非天之苦;六、天界之苦;七、摆脱此等痛苦之教言。

  丙一(地狱之苦)分三:一、热地狱之苦;二、寒地狱之苦;三、摆脱地狱痛苦之教言

  丁一(热地狱之苦)分十二:一、复活地狱之苦;二、黑绳地狱之苦;三、众合地狱之苦;四、号叫地狱之苦;五、大号叫地狱之苦;六、烧热地狱之苦;七、极热地狱之苦;八、无间地狱之苦;九、彼等之摄义;十、孤独地狱;十一、近边地狱;十二、摆脱此等痛苦之教言。

  戊一、复活地狱之苦:

  复活炽铁余烬上,众聚互以兵器杀,

  复活声起苦如前,如是受苦至业尽。

  地狱众生以业所牵集聚于炽铁的余烬上,每个有情手持棍棒、斧头、长矛、铁轮等相互打杀,犹如见到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样,结果全部死亡。正在这时,从空中传出“愿汝等复活”的声音,于是这些地狱众生又恢复如初,依旧用兵器相互残杀,日夜无数次感受如是痛苦。《亲友书》云:“于此一日中感受,三百短矛猛刺苦,彼较地狱最微苦,难忍之分亦不及。”

  依照共同经部所说,复活地狱众生乃至业力未尽之前一直受苦。其寿量:

  寿量人间五十年,四大天王天一日,

  彼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则为一年,

  复活一日五百年,自寿五百年受苦。

  详说彼之细分类,经说此地狱寿量,

  相当人间之年数,十六万二千俱胝。

  不同大乘诸经续论典中只宣说了按各自业力轻重而解脱,而未说确定性的寿量。诸如有些众生相续中生起猛烈对治等也可突然转生,有些轻蔑金刚阿阇黎等需住数大劫,因此是以业障而区分的。如《亲友书》云:“虽于百俱胝年中,感受极其难忍苦,乃至恶业未尽前,一直不离彼生命。”此处就共同乘的说法而言,如《俱舍论》云:“复合等狱之一日,依次等同六欲天。”若按照《念住经》与《业分辨经》中所说而计算,人类五十年相当于四大天王天之一日,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四大天王天的五百年相当于复活地狱的一天,复活地狱的众生需要感受自寿五百年的痛苦(360×500×360×500×50=1620,000,000,000年即人间一万六千二百亿年)。若以人寿计算,则如《念住经》中说:“复活地狱众生寿量达人间十六万二千俱胝年(即一万六千二百亿年)也。”、

  戊二、黑绳地狱之苦:

  黑绳燃锯剖粘合,粘合复剖极痛苦,

  寿量人间一百年,三十三天之一日,

  彼天千年狱一日,佛说彼自寿千年,

  人间一百廿九万,六千十二俱胝年。

  《亲友书》云:“有者以锯锯割之,有以难忍利斧劈。”

  寿量:人间一百年相当于三十三天之一日,三十三天的一千年相当于黑绳地狱的一天,彼地狱众生自寿一千年(360×1000×360×1000×100=12960,000,000,000年即人间十二万九千六百亿年)若按人间年数计算,则如《念住经》云:“黑绳地狱寿量达人间一百廿九万六千零一十二俱胝年(即十二万九千六百零十亿二千万年)也。”

  戊三、众合地狱之苦:

  众合地狱形如马,驼虎狮等山岩间,

  毁如微尘重复活,铁域中为锤粉碎,

  极度压榨血不止。寿量人间二百年,

  即为离诤天一日,双胞欲天二千年,

  众合地狱之一日,经说自寿二千年,

  人间俱胝之年数,一零卅六万八千。

  《致弟子书》云:“形如羊角二怖之山间,众生聚集全身皆粉碎,清凉微风刮起重复活,如是百次被碎成粉末。”《亲友书》云:“有被压榨如芝麻,另有碎成如细粉。”因远离斗争故称为离诤天,因此天界中的天子天女同胎双生,故又称为双胞天。人间二百年相当于离诤天的一日,离诤天二千年相当于众合地狱一天,众合地狱的众生自寿长达二千年(360×2000×360×2000×200=103680,000,000,000年即一百零三万六千八百亿年)。若以人间年数而分,则如《念住经》云:“众合地狱寿量达人间一千零三十六万八千俱胝年也。”

  戊四、号叫地狱之苦:

  号叫地狱火焚叫,沸铁液中受熬苦,

  寿量人间四百年,乃为兜率天一日,

  兜率天之四千年,号叫地狱之一日,

  自寿四千年受苦,等同人间之年数,

  八千二百九十四,万数四千俱胝年。

  《亲友书》云:“有者置于火烬堆,不断焚烧口亦张,有于沸铁大锅中,头成小团被烹调。”《致弟子书》云:“有者堕入沸腾油锅中,另有狱众脚触火星地,立即倒于炽热地上焚。”

  寿量:人间四百年相当于兜率天的一日,兜率天四千年相当于号叫地狱的一日,如是而算,号叫地狱众生自寿为四千年(3…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三品 轮回痛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