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二品 寿命无常

  大圆满心性休息颂

  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上师索达吉堪布译

  第二品 寿命无常

  如是虽获难得身,然为刹那无常性,

  若详观察无实质,犹如水泡不可靠,

  是故日日夜夜中,恒常思维定死亡。

  此身一切痛苦根,深重烦恼之来源,

  虽著衣饰花鬘等,美味佳肴供奉之,

  然终无常毁坏离,为鹰狐狸豺狼食,

  舍此爱净常执心,当自今起修妙法。

  三界圆满善妙主,梵天乐生千眼等,

  声誉福德威光灿,亦无胜过死主时。

  纵成禅定住数劫,业尽之际必死亡,

  一切天人阿修罗,成就之士持明者,

  人间君主平凡众,皆畏死亡生无边。

  今生无常乌云中,死主跳动闪电舞,

  昼夜诸时降变雨,淋湿三地诸苗芽。

  器情无常世成坏,七火一水风毁时,

  大海洲山所围绕,四宝山王亦无常,

  当思一切定有成,一虚空时诚修法。

  缘觉弟众佛子中,引导世间诸怙主,

  宛如晴空中皓月,为诸星鬘所环绕,

  巍然朗然坦然现,亦示无常涅槃相,

  无量教法珍宝日,亦渐隐没当观此。

  犹如无实芭蕉树,幻室自身何不灭?

  故定死亡然死期,死处死缘皆不定,

  此寿无增恒衰减,死缘众多生缘微,

  时不待我当紧迫,自即日起勤修法。

  四大聚合之心室,虽为动念士所饰,

  亦由因缘所产生,乃坏灭性有为法,

  犹如旧城无常有,故当迅速修正法。

  犹如赤风中油灯,刹那无常动摇性,

  骤然猛烈之死缘,降临自己头上时,

  不能久住定死亡,故应当下修正法。

  眷属受用与亲友,美貌韶华财种姓,

  皆需弃舍独自亡,无助益者随善恶,

  尔时依处唯正法,为何今不勤修持?

  思维世间前后代,先前无量人已逝,

  如今人间多数众,百年之内定死亡。

  未来一切亦复然,且观老幼同辈去,

  吾亦不离此性故,当思定死而修法。

  三界地狱至有顶,无一胜过死主者,

  悉皆无常无实质,不可依靠如车轮。

  尤其人世多损害,成多病魔之祸源,

  兵刃火灾险地毒,野兽国王与怨敌,

  以及盗贼土匪等,摧毁生命坏圆满。

  纵然无有诸损害,士夫寿命亦流逝,

  昼夜刹那皆变化,逐渐靠近死主域,

  犹如江河汇于海,或似日落于西山。

  食等生缘虽圆满,尚有如毒生苦时,

  数多逆缘之危害,岂能不灭诸圆满?

  是故无不成死缘,死亡处缘期不定,

  当弃无义欺世法,诚修死亡无常法。

  此时吾得暇满舟,正具上师窍诀桨,

  若不精勤渡苦海,更无较此愚痴者。

  何故佛赞珍宝器,净除诸过获正义,

  若不成办自他利,则自束缚轮回狱。

  呜呼如同教诲石,思多世人增厌离,

  开示不悟讲不解,明日死亡今执常,

  贪著轮回无厌心,明知我慢明懂迷,

  愦闹散乱降惑雨,何时我利此等众?

  于此奉劝欲度过,过患轮回之苦海,

  成就稀有妙德者,即日思维定死亡,

  昼夜唯观修无常,反复生厌出离心。

  彼成现后利乐法,勇猛精进而修持,

  舍今世断我执迷,总之成就诸妙德,

  拔出诸过解脱因,急修法根本无常。

  如是法理苍鸣声,发出深益教妙音,

  愿众散乱执常惑,疲劳心性今休息。

  大圆满心性休息中第二品寿命无常终

  大圆满心性休息

    大 车 疏

  全知无垢光尊者著

  上师索达吉堪布译

  梵语:玛哈善德紫大布占达哲德玛哈塔那玛

  藏语:竹巴钦波思涅昂素追瓦向达钦波

  汉意: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二品 寿命无常

  寿命无常品分五:一、略说;二、广说;三、劝勉精进;四、结行;五、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略说:

  虽然已经获得了极为难得的人身,但它也是不可信的。因此,必须精进修持正法。

  如是虽获难得身,然为刹那无常性,

  若详观察无实质,犹如水泡不可靠,

  是故日日夜夜中,恒常思维定死亡。

  尽管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然而,寿命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间,稍纵即逝,不可能恒常不变,犹如芭蕉树一样无有实质。若详细观察不难发现,如水泡般的人身虽然暂时一现,但很快就会支离破碎、各自分散。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观察无常之本性。《因缘品》云:“呜呼有为法,无常生灭性,因生复死故,当速趋寂乐。如佛说诸法,如星翳油灯,如幻露水泡,如梦电浮云。”

  甲二(广说)分十三:一、所爱之身亦是无常;二、得梵天果亦是无常;三、乃变化性故为无常;四、器情世界皆为无常;五、以诸佛佛子示现涅槃而说无常;六、以无增唯减而说无常;七、外内皆为无常;八、以比喻而说无常;九、终舍一切故为无常;十、三世均为无常;十一、三有皆是无常;十二、刹那亦无常;十三、诸缘时境皆无常。

  乙一、所爱之身亦是无常:

  如是无实变化的不净身体乃各自分离无有依处之本性,故当舍弃对它的贪执,日夜精进观修无常。

  此身一切痛苦根,深重烦恼之来源,

  虽著衣饰花鬘等,美味佳肴供奉之,

  然终无常毁坏离,为鹰狐狸豺狼食,

  舍此爱净常执心,当自今起修妙法。

  恒时将所谓的自身执为我和自己而以衣食供奉,随顺承侍,他人出言稍有不当就不高兴,便反唇相讥,以免受害。如寂天菩萨说:“身如须臾质。”不知死主何时来索取,身心分离时身体不会随之而去,最后只能成为尸陀林中鸟、犬、狐狸、鹰鹫等飞禽走兽的食物。所以,我们不应珍爱执著这个身体并为之毫无意义地造恶业,而应象对待奴仆一样使用自己的身体,如果它行善业,则付与相应的薪资,即应当日夜精勤修持正法。《教王经》云:“大王,譬如,四方大山,坚实牢固,未毁未裂,极硬无损,直冲云宵。此四山王倒地,可粉碎一切草木枝叶及诸含生大种,以神足逃,或以威力挡,或以财物赎,或以药物密咒去之均不易。大王,四大恐怖亦复如是,以神足逃,或以威力挡,或以财物赎,或以药物密咒去之均不易,云何为四大恐怖?老、病、死、衰也。大王,老者可摧青春,病者可摧健康,衰者可摧圆满,死者可摧生命,此等以神足逃,或以威力挡,或以财物赎,或以药物密咒去之均不易。大王,譬如,兽中之王狮子住兽群中控制野兽,可随意指使,诸野兽无法堪忍其神威而无可奈何。大王,同理,被死主以利戈刺入时离诸骄慢,无依无怙,无救助者,无有亲友,骨节分离,血肉干枯,身为病恼,口干舌燥,面目皆非,手足颤动,无能为力,丧失威势,口水、鼻涕、小便、呕吐等物染污其身,眼耳鼻舌身意诸根灭尽,出现呃逆,发呻吟声,医生弃之,诸药、美味饮食无济于事,往其他众生中,卧最后床,沉于无始之生老死亡河中,生命所剩无几,畏惧阎王,为灾难缚,呼吸中断,张开口鼻,牙关紧咬,言说“布施布施”为业所牵辗转投入三有,孑然一身,孤立无助,远离今世,迁往他世,作大迁移,入大暗处,堕大深渊,入大莽林,往大僻处,为大海冲,为业风吹,无立足地,赴大沙场,为大魔擒,漂于空中,为父母兄弟姊妹子女围绕,气息中断,众人言“当分财产”,是人哀呼“痛啊痛啊……爸妈儿子……”而拽发。此时,唯有布施、苦行、正法可为助伴,除法之外无余依处,无余怙主,无余救者。大王,尔时正法可作洲岛、处所、怙主、本师。大王,是时自卧榻中,感受后世显现,若堕恶趣则现彼处恐怖相,尔时,任何非法皆不可救。大王,汝如是爱重之身亦终有亡时,具足功德,长久以诸多净食等满足之滋养之,然住于最后榻时医生离弃,众人置之不理,心不安乐即至亡时。大王,如是沐浴、涂拭、香熏身体,以香花熏染亦定出现臭气。大王,如是以嘎谢嘎布、绸缎等妙衣遮掩,然住于最后榻时污垢覆身,亡时赤身裸体离开人世。大王,虽以种种欲妙享乐,然舍一切后于贪不厌足中死时已至。大王,如是汝居室内香、花、飞幡、宝座、妙衣应有尽有,左右置有卧具,今纵眠其上,然汝身必将被抛于遍布乌鸦、狐狸、人尸等令人发呕之大尸林中,尔后身必纹丝不动卧地。大王,如是汝乘象马,奏动听乐,悦意欢欣,高撑伞幢等,诸君臣亲友美言赞叹,目送而去。然不久亡于榻上,为四人掮,父母兄弟悲痛捶胸,自城南门出至荒野,或葬于地下,或为乌鸦、鹰鹫、狐狸等所食,遗骨无论火焚抑或投于水中抑或埋于地下,皆经风吹日晒而成粉末,飘散各处,终将腐烂。大王,如是诸行皆无常,无有可靠。”如是广说之理,应当深思。了知死时今生的任何显现均不能跟随,因此希望诸位日夜唯一勤修正法。

  乙二、虽得梵天果亦是无常:

  三界圆满善妙主,梵天乐生千眼等,

  声誉福德威光灿,亦无胜过死主时。

  纵成禅定住数劫,业尽之际必死亡,

  一切天人阿修罗,成就之士持明者,

  人间君主平凡众,皆畏死亡生无边。

  梵天、大自在天、遍入天、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光芒四射,普照世界,胜过千日之光,威光赫奕超过金山,福德声誉传遍天下,成为天上、地上、地下三界之主尊,并有圆满善妙之财富严饰,然而他们也有死亡之时。《毗奈耶经》云:“诸比丘,且看此等兴盛皆衰而无实,我忆昔日虽于轮回中转为梵天、帝释、四大天王等不可思议之尊主,然皆于不厌足中死亡,堕入恶趣。”又言:“且观梵天帝释大自在,千眼遍入亦悉无常亡,日月须臾显现之游舞,大地四洲世界皆成空。”

  四禅天及其余诸天、非天、一切苦行成就者、持明者也都超越不了死亡的规律。《毗奈耶经》云:“成就四禅天与人非人,非天仙人苦行盛德者,虽住经久数劫尚无常,不可依靠人身如水泡,终将各自毁离何堪言?”威慑四洲的转轮王、君主大臣、沙门婆罗门以及施主…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二品 寿命无常》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