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二品 壽命無常

  大圓滿心性休息頌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第二品 壽命無常

  如是雖獲難得身,然爲刹那無常性,

  若詳觀察無實質,猶如水泡不可靠,

  是故日日夜夜中,恒常思維定死亡。

  此身一切痛苦根,深重煩惱之來源,

  雖著衣飾花鬘等,美味佳肴供奉之,

  然終無常毀壞離,爲鷹狐狸豺狼食,

  舍此愛淨常執心,當自今起修妙法。

  叁界圓滿善妙主,梵天樂生千眼等,

  聲譽福德威光燦,亦無勝過死主時。

  縱成禅定住數劫,業盡之際必死亡,

  一切天人阿修羅,成就之士持明者,

  人間君主平凡衆,皆畏死亡生無邊。

  今生無常烏雲中,死主跳動閃電舞,

  晝夜諸時降變雨,淋濕叁地諸苗芽。

  器情無常世成壞,七火一水風毀時,

  大海洲山所圍繞,四寶山王亦無常,

  當思一切定有成,一虛空時誠修法。

  緣覺弟衆佛子中,引導世間諸怙主,

  宛如晴空中皓月,爲諸星鬘所環繞,

  巍然朗然坦然現,亦示無常涅槃相,

  無量教法珍寶日,亦漸隱沒當觀此。

  猶如無實芭蕉樹,幻室自身何不滅?

  故定死亡然死期,死處死緣皆不定,

  此壽無增恒衰減,死緣衆多生緣微,

  時不待我當緊迫,自即日起勤修法。

  四大聚合之心室,雖爲動念士所飾,

  亦由因緣所産生,乃壞滅性有爲法,

  猶如舊城無常有,故當迅速修正法。

  猶如赤風中油燈,刹那無常動搖性,

  驟然猛烈之死緣,降臨自己頭上時,

  不能久住定死亡,故應當下修正法。

  眷屬受用與親友,美貌韶華財種姓,

  皆需棄舍獨自亡,無助益者隨善惡,

  爾時依處唯正法,爲何今不勤修持?

  思維世間前後代,先前無量人已逝,

  如今人間多數衆,百年之內定死亡。

  未來一切亦複然,且觀老幼同輩去,

  吾亦不離此性故,當思定死而修法。

  叁界地獄至有頂,無一勝過死主者,

  悉皆無常無實質,不可依靠如車輪。

  尤其人世多損害,成多病魔之禍源,

  兵刃火災險地毒,野獸國王與怨敵,

  以及盜賊土匪等,摧毀生命壞圓滿。

  縱然無有諸損害,士夫壽命亦流逝,

  晝夜刹那皆變化,逐漸靠近死主域,

  猶如江河彙于海,或似日落于西山。

  食等生緣雖圓滿,尚有如毒生苦時,

  數多逆緣之危害,豈能不滅諸圓滿?

  是故無不成死緣,死亡處緣期不定,

  當棄無義欺世法,誠修死亡無常法。

  此時吾得暇滿舟,正具上師竅訣槳,

  若不精勤渡苦海,更無較此愚癡者。

  何故佛贊珍寶器,淨除諸過獲正義,

  若不成辦自他利,則自束縛輪回獄。

  嗚呼如同教誨石,思多世人增厭離,

  開示不悟講不解,明日死亡今執常,

  貪著輪回無厭心,明知我慢明懂迷,

  愦鬧散亂降惑雨,何時我利此等衆?

  于此奉勸欲度過,過患輪回之苦海,

  成就稀有妙德者,即日思維定死亡,

  晝夜唯觀修無常,反複生厭出離心。

  彼成現後利樂法,勇猛精進而修持,

  舍今世斷我執迷,總之成就諸妙德,

  拔出諸過解脫因,急修法根本無常。

  如是法理蒼鳴聲,發出深益教妙音,

  願衆散亂執常惑,疲勞心性今休息。

  大圓滿心性休息中第二品壽命無常終

  大圓滿心性休息

    大 車 疏

  全知無垢光尊者著

  上師索達吉堪布譯

  梵語:瑪哈善德紫大布占達哲德瑪哈塔那瑪

  藏語:竹巴欽波思涅昂素追瓦向達欽波

  漢意: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二品 壽命無常

  壽命無常品分五:一、略說;二、廣說;叁、勸勉精進;四、結行;五、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略說:

  雖然已經獲得了極爲難得的人身,但它也是不可信的。因此,必須精進修持正法。

  如是雖獲難得身,然爲刹那無常性,

  若詳觀察無實質,猶如水泡不可靠,

  是故日日夜夜中,恒常思維定死亡。

  盡管已經獲得了暇滿人身,然而,壽命僅僅是短暫的一瞬間,稍縱即逝,不可能恒常不變,猶如芭蕉樹一樣無有實質。若詳細觀察不難發現,如水泡般的人身雖然暫時一現,但很快就會支離破碎、各自分散。因此,我們應當認真觀察無常之本性。《因緣品》雲:“嗚呼有爲法,無常生滅性,因生複死故,當速趨寂樂。如佛說諸法,如星翳油燈,如幻露水泡,如夢電浮雲。”

  甲二(廣說)分十叁:一、所愛之身亦是無常;二、得梵天果亦是無常;叁、乃變化性故爲無常;四、器情世界皆爲無常;五、以諸佛佛子示現涅槃而說無常;六、以無增唯減而說無常;七、外內皆爲無常;八、以比喻而說無常;九、終舍一切故爲無常;十、叁世均爲無常;十一、叁有皆是無常;十二、刹那亦無常;十叁、諸緣時境皆無常。

  乙一、所愛之身亦是無常:

  如是無實變化的不淨身體乃各自分離無有依處之本性,故當舍棄對它的貪執,日夜精進觀修無常。

  此身一切痛苦根,深重煩惱之來源,

  雖著衣飾花鬘等,美味佳肴供奉之,

  然終無常毀壞離,爲鷹狐狸豺狼食,

  舍此愛淨常執心,當自今起修妙法。

  恒時將所謂的自身執爲我和自己而以衣食供奉,隨順承侍,他人出言稍有不當就不高興,便反唇相譏,以免受害。如寂天菩薩說:“身如須臾質。”不知死主何時來索取,身心分離時身體不會隨之而去,最後只能成爲屍陀林中鳥、犬、狐狸、鷹鹫等飛禽走獸的食物。所以,我們不應珍愛執著這個身體並爲之毫無意義地造惡業,而應象對待奴仆一樣使用自己的身體,如果它行善業,則付與相應的薪資,即應當日夜精勤修持正法。《教王經》雲:“大王,譬如,四方大山,堅實牢固,未毀未裂,極硬無損,直沖雲宵。此四山王倒地,可粉碎一切草木枝葉及諸含生大種,以神足逃,或以威力擋,或以財物贖,或以藥物密咒去之均不易。大王,四大恐怖亦複如是,以神足逃,或以威力擋,或以財物贖,或以藥物密咒去之均不易,雲何爲四大恐怖?老、病、死、衰也。大王,老者可摧青春,病者可摧健康,衰者可摧圓滿,死者可摧生命,此等以神足逃,或以威力擋,或以財物贖,或以藥物密咒去之均不易。大王,譬如,獸中之王獅子住獸群中控製野獸,可隨意指使,諸野獸無法堪忍其神威而無可奈何。大王,同理,被死主以利戈刺入時離諸驕慢,無依無怙,無救助者,無有親友,骨節分離,血肉幹枯,身爲病惱,口幹舌燥,面目皆非,手足顫動,無能爲力,喪失威勢,口水、鼻涕、小便、嘔吐等物染汙其身,眼耳鼻舌身意諸根滅盡,出現呃逆,發呻吟聲,醫生棄之,諸藥、美味飲食無濟于事,往其他衆生中,臥最後床,沈于無始之生老死亡河中,生命所剩無幾,畏懼閻王,爲災難縛,呼吸中斷,張開口鼻,牙關緊咬,言說“布施布施”爲業所牽輾轉投入叁有,孑然一身,孤立無助,遠離今世,遷往他世,作大遷移,入大暗處,墮大深淵,入大莽林,往大僻處,爲大海沖,爲業風吹,無立足地,赴大沙場,爲大魔擒,漂于空中,爲父母兄弟姊妹子女圍繞,氣息中斷,衆人言“當分財産”,是人哀呼“痛啊痛啊……爸媽兒子……”而拽發。此時,唯有布施、苦行、正法可爲助伴,除法之外無余依處,無余怙主,無余救者。大王,爾時正法可作洲島、處所、怙主、本師。大王,是時自臥榻中,感受後世顯現,若墮惡趣則現彼處恐怖相,爾時,任何非法皆不可救。大王,汝如是愛重之身亦終有亡時,具足功德,長久以諸多淨食等滿足之滋養之,然住于最後榻時醫生離棄,衆人置之不理,心不安樂即至亡時。大王,如是沐浴、塗拭、香熏身體,以香花熏染亦定出現臭氣。大王,如是以嘎謝嘎布、綢緞等妙衣遮掩,然住于最後榻時汙垢覆身,亡時赤身裸體離開人世。大王,雖以種種欲妙享樂,然舍一切後于貪不厭足中死時已至。大王,如是汝居室內香、花、飛幡、寶座、妙衣應有盡有,左右置有臥具,今縱眠其上,然汝身必將被抛于遍布烏鴉、狐狸、人屍等令人發嘔之大屍林中,爾後身必紋絲不動臥地。大王,如是汝乘象馬,奏動聽樂,悅意歡欣,高撐傘幢等,諸君臣親友美言贊歎,目送而去。然不久亡于榻上,爲四人掮,父母兄弟悲痛捶胸,自城南門出至荒野,或葬于地下,或爲烏鴉、鷹鹫、狐狸等所食,遺骨無論火焚抑或投于水中抑或埋于地下,皆經風吹日曬而成粉末,飄散各處,終將腐爛。大王,如是諸行皆無常,無有可靠。”如是廣說之理,應當深思。了知死時今生的任何顯現均不能跟隨,因此希望諸位日夜唯一勤修正法。

  乙二、雖得梵天果亦是無常:

  叁界圓滿善妙主,梵天樂生千眼等,

  聲譽福德威光燦,亦無勝過死主時。

  縱成禅定住數劫,業盡之際必死亡,

  一切天人阿修羅,成就之士持明者,

  人間君主平凡衆,皆畏死亡生無邊。

  梵天、大自在天、遍入天、帝釋天、四大天王等光芒四射,普照世界,勝過千日之光,威光赫奕超過金山,福德聲譽傳遍天下,成爲天上、地上、地下叁界之主尊,並有圓滿善妙之財富嚴飾,然而他們也有死亡之時。《毗奈耶經》雲:“諸比丘,且看此等興盛皆衰而無實,我憶昔日雖于輪回中轉爲梵天、帝釋、四大天王等不可思議之尊主,然皆于不厭足中死亡,墮入惡趣。”又言:“且觀梵天帝釋大自在,千眼遍入亦悉無常亡,日月須臾顯現之遊舞,大地四洲世界皆成空。”

  四禅天及其余諸天、非天、一切苦行成就者、持明者也都超越不了死亡的規律。《毗奈耶經》雲:“成就四禅天與人非人,非天仙人苦行盛德者,雖住經久數劫尚無常,不可依靠人身如水泡,終將各自毀離何堪言?”威懾四洲的轉輪王、君主大臣、沙門婆羅門以及施主…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 第二品 壽命無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