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普茶
7月20日
(大家齐唱《生活禅曲》)
明奘法师:在介绍坐在前面的诸位大德之前,先问一下以前参加过的老营员,看看坐在前面的人跟往年有什么最大的不同。(有营员回答:“我觉得这次全是家里人。”)
明奘法师:一语道破天机,我还以为是个秘密呢。除了我是外人之外,好像都是家里人。(笑声,掌声)坐在中间的大和尚大家今天开营式都已经认识了,左手边的明海法师大家也认识了吧,在未来的几天他将给大家作开示。右边的大痴法师,是我们河北佛学院的老师。左边这位是崇观法师,是唐山兴国寺的住持,原来在河北佛学院作教务长。大痴法师右边是冯学成冯老师,是我们河北禅学研究所的专职研究员,也曾经作了《禅诗千首赏析——明月藏录》这本书,在新华书店都能看到,他也受我们老和尚之请,正在作《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已经做好了,正在印,我们大家都祝愿在26号前能印出来,大家都可以有一本了。(掌声)坐在这边戴眼镜的文静的法师是常照法师,是我们河北佛学院的老师。那边那位挨着冯老师的是杜大威杜老师,是我们河北佛学院的老师,和冯老师是同门师兄弟。这边这位是中国佛学院毕业的明寂法师。这边是闽南佛学院毕业的演空法师。这边是福建佛学院毕业的,河北省佛学院的教务主任明雨法师。那边挨着杜老师是明影法师,大家都认识他了,所有被录取的营员都是经过他这一道“无门关”哪,总算大家都闯过来了。(掌声)那位法师大家就更认得了,在石家庄火车站两天,把大家辛辛苦苦地接来了。再过去那位是香港旭日集团代表张居士,最右边是郭居士,中间夹的是小雷居士,也曾经作过我们两届夏令营的营员。既然是普茶嘛,我们就先请老和尚自己品一杯茶,大家看看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净慧老和尚:大家一起喝茶。(笑声,掌声)
明奘法师:大家在学佛和生活的路上有什么问题和疑惑,参加我们的活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请畅所欲言。
某营员:我想请教一下大和尚,就是关于禅宗和密宗在见地和修持上有什么异同。另外现在有一种说法提倡禅密兼修,说一个用自己的慧力,一个靠诸佛菩萨的加持,同时进行,更适合现在人的根器。这种说法不知道对不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到底这种兼修以禅为主还是以密为主?请教一下大和尚,谢谢。
净慧老和尚:你们一来就不谈感想,一来就提问题。(笑声)我想禅也好,密也好,都是佛法。好像也有这样的说法,说“禅是佛心,密是佛语”,因为密咒都是佛说出来,是佛的语言,觉者的语言。关于禅密兼修这个问题,在开始修行的时候可能有这种必要,比如说参禅的人在刚开始修行时,因为自己业障重、烦恼重,不容易静下心来,或者容易出种种的魔障,往往就持某一个咒求得加持,消除业障。在宋以后,特别是明以后的禅宗,有这样的一种修行方法。那么如果说真正修禅,达到打成一片了,功夫用上了路,没有什么障碍,即使遇到什么障碍也可以排除,那就可以一心一意地来修禅。这是说以禅为主。还有就是说以密为主,以密为主呢,密宗的一些见地,跟禅宗的见地都是一致的。也不仅仅是禅和密的见地一致,一切大乘佛法的见地都是一致的。只是在下手功夫,入门方便有所侧重而已。你比如红教的大圆满,其实我没有学过,我也就是人云亦云,听了一点,看了一点初步的知识而已。我觉得它那些见地,跟禅宗的见地,都是一致的。
再说到禅和密的关系,来源可能跟我们汉地的禅宗推崇《楞严经》有关系,因为《楞严经》的见地和修行方法是修禅的一种指导,但是《楞严经》在藏经里分类,不是把它分的禅宗,把它分的是密宗。由此看来,禅和密在修行上能够兼修,是有经典上的依据的。我们从历代的祖师那里,特别是明朝的几个大师,象憨山祖师,他就告诉我们说在参禅遇到魔障,心很难调伏时,就可以念楞严咒的咒心,这个可以消业障,调治心的烦恼。但是禅宗所讲的“密”,和现在我们一般所说的“密”还是有所不同。禅宗所说的“密”,就是专门重点地指那几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咒语,它不是一个体系,它在修行上还是以禅作为思想的全体。现在所说的“密”呢,大部分是指的藏密,所以跟中国传统上重视的密宗还是有区别。我刚才所说的这些方法,也是中国传统的密宗咒语,不是指现在藏传佛教所传的咒语。所以在禅密兼修的过程中,也要慎重选择,既然我们是修禅宗,我们就根据禅宗的传统,用古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取舍。因为有一些新的法门,从我们汉传佛教来讲,还没有真正形成实践的经验,所以要很慎重。可以兼修,但是要慎重取舍。两者的见地,禅也好,密也好,其他的大乘佛法也好,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真理就是一个,真理可以从四面八方来认识它;城只有一个,城门可能有很多。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
某营员:净慧大和尚,请问生活禅和现代禅有什么异和同?
净慧老和尚:生活禅,是在现代的环境条件下提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可以说是“现代禅”。但是生活禅和现在台湾所流行的“现代禅”那有本质的不同。首先生活禅是建立在传统禅宗的功夫和见地上,建立在传统佛教禅戒并重的基础上,是建立在所谓“生活禅,禅生活”,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是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作为宗旨的禅法。所以我觉得它跟现代禅两者不能等同地看待。再一个,生活禅是僧团提出来的,现代禅是在家教团提出来的,在实践上也是有根本的不同。现代禅的创始人我也接触过他,1991年他到北京来过,去找过我。所以我们生活禅就是生活禅,对于现代禅我们了解得不多,也不去评价。
某营员:净慧大和尚您好!我想请问您,佛教分为许多宗派,像禅宗、密宗、律宗、净土宗,您说在这个末法时期,是修净土宗比较容易成就,还是修密宗比较容易成就呢?谢谢。
净慧老和尚:我想这个问题你自己可以回答。(笑声,掌声)佛法是讲因缘,讲根基,法贵当机,不管哪一法,只要当机,都容易成就。佛法就像药店里那么多的药一样,我们不能说人参是最好的药,甘草不行;或者某某是最好的药,阿司匹林不行。因为每一味药都是要治一种病,所以“药无贵贱,愈病则良;法无高下,当机则贵”。
我跟大家在这里讲一个故事,我在前几年碰到一位老干部,八十岁了,躺在床上。到了八十岁,他还不想死,一说死他就流泪,他的子女都不敢向他说这个话。后来他的子女没有办法,就要我去跟他说这个话,我就安慰他,我说你老人家不容易啊,革命一辈子,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你的家庭也很幸福,能够有这么多儿子成材,你应该感觉到你面对世间的一切都是没有后悔没有内疚的,所以你应该很坦然地面对人生,人的生老病死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你应该很坦然地面对你生命中的最后时刻。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你现在什么都不要想,你就念“阿弥陀佛”。然后那一天他的子女把他洗得干干净净的,就在病床上我给他受三皈,他听了我这个话以后,他就天天念“阿弥陀佛”,念了大概三十几天去世了,去世的时候家里出现种种瑞象,阿弥陀佛的三圣像放光,他走的时候也是异香满室,空中出现佛号的声音。他从来没有念过阿弥陀佛,从来也不晓得什么叫做修行,他就是在生命最后一刻,发起了回归的心,这个方法对他有效。如果说我换一个方法,你一定参“他死的是谁?”(笑声,掌声)我想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他已经没有那种力量来面对这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教他念“阿弥陀佛”,他就觉得在苦海当中找到了一个归宿,找到了一条船,他觉得我现在上了这个船就可以得救了。所以说对这样的人,你一定要告诉他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一条捷径,这个“阿弥陀佛”对这个人就有效。叫你们这些年轻的人赶快念“阿弥陀佛”,你明天就会死,你根本不相信,我明天怎么会死得了啊。所以说法无高下,当机则贵。这样说不知道能不能回答你的问题。
某营员:首先顶礼老和尚。请问老和尚,禅宗里讲“以无门为法门”,那么怎么才能在壁立万仞的时候寻找一条出路?
净慧老和尚:你这个问题已经是壁立万仞了,我都无法回答,我一回答就不是壁立万仞了。所以必须要在无门处找到门,在壁立万仞时找到出路。
某营员:阿弥陀佛,我是中华佛教在线佛音大家唱的主持人,在今晚这样一个轻松祥和的氛围里,我愿以一曲《六字吉祥颂》供养上净下慧法师,恭祝法师法体安康,也恭祝在场的各位法师和各位营员,法喜充满,六时吉祥。(唱《六字吉祥颂》)
某营员:我是从中国到多伦多去留学的,因为一个特别的因缘,有另外一个同学介绍我到柏林禅寺的生活禅夏令营来。我看到那么多的年轻人有心求法,来参加这个生活禅夏令营,感到非常的感动和震撼,我觉得中国佛教真的是有希望,我们处在一个复兴佛教的年代,太有福报了。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我们作为一个年轻人,如果真的想为佛教贡献一份力,真的想振兴佛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特别是我在这边看到那么多年轻法师,那么多又年轻、又庄严、又有威仪、又慈悲的法师们,我真的是觉得是不是应该出家才能够为佛教做最大的贡献。我觉得在座的很多营员也有同样的想法,所以请净慧老和尚开示,谢谢!
净慧老和尚:我想佛法的宗旨要撒满人间,佛法的宗旨当然要靠僧宝,要靠僧团来撒播,同时也要靠整个教团全体的佛弟子来撒播。所以究竟是出家还是在家更有利于弘法利生,这个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可能有的人更适合出家来修行传法,有的人更适合在家来弘扬佛法,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弘扬佛法,传播佛法的种子,是我们整个教团四众弟子共同的责任。阿弥陀佛。
某营员:各位法师、各位营员,大家晚上好!晚辈来自天津。刚…
《十一届:第一次普茶》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