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和出世间,出世间就是我们要走向觉悟,要成佛;世间,就是我们所从事的世俗事务,是我们生活其间的这个世俗世界。
世间的法也要求我们要忍耐,有约束力,这样才能承办大事啊!你说我想大学毕业后考上硕士,考上博士,那么你现在要努力地学习,不能睡懒觉,功课要抓紧。你要有要求,不能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今天晚上去跳舞,明天再跳舞,后天再跳舞,大后天再跳舞,那么到你考试的时候,就不是跳舞了,而是晕头转向了,世间是这样的。在这里有一个心理学的证明,通常来说,持戒即对自己有一些约束,是对自己的欲望的一个管理,是对自己的生活习惯的管理,即使你做世间的事也是需要的。在这个管理过程中,你可能会感觉到有点勉强,这个时候就需要忍耐。心理学家说,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与与他的一种能力有关,这种能力叫作“延长满足的忍耐力”。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他们做过一个试验。把一些四五岁的小朋友集中到一个屋子里面,在桌子上放置非常好吃的糖果。然后老师告诉他们,我不在的时候你们不要吃,等我回来你们再吃;如果你们能坚持到我回来再吃,就有奖励。然后老师就出去了。通过某个窗户,实验者观察那些小孩子的反应。有的正襟危坐,不为所动;有的看看那个糖果,舔舔嘴唇;有的用手摸一下,闻一下,再放下;还有的很狡猾,他把糖拿起来给身边的人吃,别人吃了,他就有借口吃了…… 那么后来,有的小朋友再也忍不住了,干脆就不管了,拿起来吃了;有的小朋友自始至终就坚持住了。因为这个过程有人观察,那些坚持住的,那些中间动摇的,那些一开始就犯规的,那些被人诱惑的,都被记录下来了。之后,他们保持一个长线的跟踪。比如二十年或三十年,再看。你一定认为,那想吃就吃的人多爽啊,多自在啊!结果发现,想吃就吃的最后没出息,上学成绩不好,甚至有的犯了罪;最后有成就的,学业或事业有成就的都是那些忍得住的;当然中间的动摇分子的成就也表现为居中。所以他们总结这个能力叫“延长满足的忍耐力”。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在这个道理上是相通的。
持戒的功德很大。什么叫功德,通俗地说就是意义。佛教里讲,有一些意义是我们用众生的智慧能看到的,有一些意义是我们看不到,所以叫“功德”。佛经中说,布施不如持戒,纵然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供养四天下众生满一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的功德。在家人的五戒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受沙弥十戒、出家具足戒、菩萨戒的基础。佛教里讲,能得到满分的人生很难。有的人身体很健康,但他的生活很糟糕,夫妻不和或配偶有外遇;有的人很有钱,家庭也很和睦,但是他身体有病,老治不好;有的人身体很健康,但是非常贫穷。所以得满分的人不大多。如果我们要得到满分的生活,就要持好五戒。所以,五戒是人伦之因,帮助我们实现人的境界。我们有的营员说,做人很好,我很喜欢做人哪!你要把五戒持好了,未来的境界会很好。
五戒同时是五种布施。哪五种布施呢?
不杀生,给人以安全感,就是佛教讲的施无畏。坚持不杀生的人,别人愿意亲近他,不仅人愿意亲近他,动物也愿意亲近他。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大阿罗汉舍利弗尊者在一起散步。有一只鸽子被天上的老鹰追赶,没有地方藏,就躲到舍利弗尊者的阴影里面,但很害怕,身体还在发抖。后来这个鸽子又跳到佛陀的身边,就很安祥。于是,舍利弗就问释迦牟尼佛,我已经断了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为什么这个鸽子在我身边还会恐惧呢?佛陀说,你已经证得阿罗汉的果位,但是你过去很久很久以来的那种杀生的习气还在,所以鸽子会害怕。习气是什么?就比如这个杯子装过粪便,再怎么刷,都还有点味。如果你用这个杯子装过很脏的东西,然后我刷、刷、刷,刷过再给你倒茶,你也不会喝。佛陀说,我不仅断除了一切烦恼,而且净化了一切的过患和习气,所以它在我这里有安全感。不杀生,布施给众生无畏。而且坚持不杀生的人,他的身边会比较祥和,少有斗争和纠纷,他将来会出生在和平的国家,出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知道在这个地球上有些地方经常发生战争,有些地方就没有战争。比如说瑞士,明契法师的国家,就很少打仗,有好几百年都没有战争,生活在那的人当然就有安全感。I am speaking of your country,for very long history there is not war(对明契法师说).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很长时间都没有战争?为什么在中东,在有些地方就老打仗呢?生活在那儿的人就受战争之苦啊!这都是有因果的,所以如果你们想生活在瑞士,你们先不要杀生。不仅可以生活在瑞士,而且可以生活在更和平的地方。听说,巴勒斯坦一带的炸弹非常普遍,就跟我们走路可能碰到一块石头一样。
第二个,不偷盗,是布施给众生财物坚固。持这条戒,会使众生的财物坚固不受侵犯。这个也有它的因果。老偷盗的人会使自己的生命进入一个极其黑暗的境界,佛教叫这个境界为地狱。除此以外,他的财物会不坚固。比如说,他发了很大的财,有很多的钱,但是突然一下,像亚洲金融风暴一样的,钱财都空了;或者很多的钱被小偷偷走了;很多的钱被水火带走了;很多的钱被亲戚朋友借了,以后不还了。这个叫财物不坚固。
第三个,不邪淫,布施给众生身心清净。不邪淫的人,未来他的家庭会幸福,他的眷属会和睦,他的夫妻关系会稳定。
第四个,不妄语,布施给众生以诚信。诚信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资源。通常人们有时候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诚信,其实很不值得。如果我们能够树立起自己的诚信,那么你就拥有了最宝贵的资源。我们观察一下身边的人,有的人说话大家都相信他。比如,去年夏令营我们组织了一个生存挑战活动,每个组抽一个营员到街上去找足够全组人吃的饭。营员在街上的遭遇不尽相同。有的营员还没开口,别人说:“丫头啊,有什么事啊?”营员说:“我们要到街上去找饭回去给人吃。”别人就说:“来来来,到我家里来。”有的营员到人家里说了好几遍,人家不相信地说:“不会!你不像柏林寺夏令营的营员。”(众笑)还有的呢,走到人家门口,有条狗在那直咬。你说诚信写在哪里?写在脸上吗?写在额头上?“我是一个诚实的人。”(众笑)这个例子是不是很奇怪。我们要透过这些生活现象去体验佛法。诚信确实是写在脸上的,也渗透在我们说话的声音里。它是一种力量,是从过去积累而来的。如果你过去一直是诚实的,那么你就有那种力量,你一说话,人家就信。
所以,我们不要有撒谎的侥幸心理,只要你撒谎,总会有人知道的。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我认为在中国最近的一百年内,最诚实的人是梁漱冥。梁漱冥说话从来只说心里的话,他不说假话。所以他的力量很强,毛主席那么厉害,也不能拿他怎么办。现在这个社会就缺这个东西——诚信。有的人说话的影响力也不一样,比如说美国有个经济学家叫格林斯潘。他要说一句话:“人民币会贬值。”那不得了!“人民币会升值。”那也不得了啊!他那句话怎么会那么有力量,你想没想过?而我们在这里说“人民币会升值”就没有作用呢?你念一万遍,也没有人相信你。咱们的话怎么就没有影响力,你说为什么?别人不重视我们的话,因为我们过去不重视自己的话。这个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在给自己的生命和世界立法,你说话和做事是在给你的世界建立游戏规则。假设明海说话不算数,昨天我答应给你们每人一百块钱,今天不算数了。那么相当于说,我在给我的世界里设定一个“说话可以不算数”的规则。这个游戏规则是平等的,不是说我说话可以不算数,你们说话必须要算数。你对自己说的话都不重视,别人对你的话也不重视。因此,我们看到诚信的重要性了。
第五个,不饮酒,布施给人理智。在理智的情况下,人就远离了各种各样的过错。所以,五戒也是五种布施。
五戒应该在比丘的主持下受。五戒的戒相大致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表面上看,这五条很容易做到,但是你要做好,做到密不透风就不大容易。我们可能经常会有小小的违犯。这五条戒中前面的四条是性戒,性戒是说做这种事本身就是错。如果你已经受了戒,那么你做了,就还有犯戒的错。不饮酒这条戒是遮戒,遮是遮止,指把这条戒守好了,前面的四条就不容易犯了。因为人喝醉酒以后可能会杀生,会偷盗,会邪淫,会妄语,会办很多坏事。
下面我跟你们讲一下佛教的戒律学。戒律学是一个非常严密的科学,不是通常人们所想象的只是对一些规范的解释。比如说不杀生,不杀生也涉及到很复杂的情况啊,各种各样的条件哪!怎么才算是犯这条戒?怎么不算犯?怎么是重犯?怎么是轻犯?针对这些,佛教里有一套非常严密的说法。如果研究法律的人看到佛教的戒律学,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现代法律的东西!别小看不杀生戒,它的“犯”有轻重之分,我大概地把它分成三种,出家人的更复杂。介绍一下这三个等级,第一个是不可悔,叫根本犯,就是正犯这条戒;第二个是中可悔,叫方便犯;第三个是下可悔,是轻犯。不可悔就是不能忏悔清净了,也是相对而言的。这里要注意!相对而言的。
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在五戒里根本犯如何构成根本的严重的犯。根本犯杀生戒有五个条件:第一个,对象是人。“对象是人”是指主体所对的客体是人。第二个是人想。“人想”是说的主观认识,以为那是人。反过来比如说,你没有看到这个人,或认为这不是个人,但你真地杀了人,这叫误杀。所以人想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第三个,起杀心,就是想杀死他。第四个,与方便,与方便就是为达到杀人的目的而采用的各种手段。…
《十四届: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戒律讲解(明海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