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于法。僧这个字也是印度梵文,汉语音译的全称叫做僧伽,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叫和合众。它是一个持戒出家修行的团队。我们要皈依的僧,是跨越时间的,包括释迦牟尼时代的圣贤僧,也包括今天这个时代的僧团,持戒的僧团。在从古到今的僧的海洋中,有一些僧已经完成了生命进化的工作,我们称他们叫圣贤僧,圣僧。有一些僧人还在这条路上前进,我们称他叫凡夫僧。我们的正皈依是圣贤僧,凡夫僧因为清净持戒,象征和代表了佛法的往持,也是我们修行的伴侣,修行路上的朋友。这个是字面的意义。
深入地讲,三宝有很多种,大要地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事相上的,就是通常我们理解的,也是很多人犹豫的,我为什么要皈依外面的一个东西啊?这些问题在佛教里都不是问题,因为你们了解不够,所以有这些疑问。所以,第一个层面是事相上的,第二个层面是什么呢?第二个层面是理上的,理,道理的理。大概地讲,也可以说事相上的,我们称它为外在的,理上的是内在的。事相上的三宝,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指释迦牟尼佛,指他所讲的法,指他座下的阿罗汉弟子。在今天的时代,我们见不到释迦牟尼佛,我们以佛像代表释迦牟尼佛;我们不能直接听闻他讲法,我们可以听出家师父讲,也可以看到佛经;也许我们碰不到阿罗汉弟子,但是,我们能亲近今天持戒的僧团。这就是今天的时代,这叫住持三宝,象征佛法住世的住持三宝。
三宝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涵,就是理上的。事实上,释迦牟尼佛的生命是真理的化身,他的人格完全进化,他人格的功德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构成。所以,皈依释迦牟尼佛是皈依他生命中的戒定慧,解脱的智慧。就像衍真法师说的,并不是皈依释迦牟尼佛某一个神德。所以,在佛教里佛并不是一个神德,不是神格,也不是独裁者,也不是宇宙的第一,他是一个觉者,我们去皈依他生命的功德。皈依法是宇宙人生的规律,规律就是这样。昨天晚上我跟你们讲的,这样就这样,那样就那样,如此而已,如是。我们只是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看见事物在生生灭灭之中没有永恒性,在没有永恒性之中看见他们的关联性,由此从人生的迷茫无明的黑暗中走出来,得到自在,这是法。皈依僧,注意也不是皈依某一个僧人,所以不要弄错。今天的皈依不是皈依我明海某人,可能你们的皈依证上盖了我的章子,但是那上面写了什么?意思就是说,我是你们皈依三宝的证明人,你们并不是皈依我。即使你们说皈依师父们,也不要认为说是那个师父,张三李四。在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师父实际上是符号,我告诉你们,师父是符号,怎么认识师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要半天才能讲清。讲得稍微简单一点,作为符号的师父,他是没有那种,那种privacy(秘密,私事),诗人的那什么东西的。他履行的是护持佛法的那种责任,传播佛法的责任。所以你们给师父磕头,师父也没有认为你在给我磕头,我是认为你是在给我们的袈裟磕头。如果我们认为你们是在给我们磕头的话,那就会膨胀,作为凡夫僧来说,会膨胀,有膨胀的危险。你们给我们的袈裟顶礼那就是一个法,也会有功德。昨天我也讲到,佛教是一个很完备的、非常精致的、很善巧的一个教育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既有刚刚入门的ABCD,基本动作一点不能错,也有已到达了较高水准的一切无所谓,这不能颠倒。以皈依三宝来说,既有在事相上的一丝不苟,也有在理体上每个人的自心就有佛,你就是佛,你的法身和佛的法身是一样的。你心里也有法,你的心里也有僧,这叫自性三宝。佛陀也有开示我们要皈依三宝,同时也有开示我们说,你不要皈依任何外在的东西,只有你自己是你真正的洲渚。他用了一个比喻,洲渚就是河里面水里面的岛,洲是三点水那个洲,渚是三点水加一个者,我们在河里面漂流,要找一个岛去靠岸,得到安全。佛陀讲过,再没有什么外在的皈依了,只有你自己是你真正的洲渚。当然这里面说的这个自己,不是现在这个虚妄自我,这个充满烦恼的自我,是经过净化和提升的,经过否定否定又否定,不断否定,最后自性智慧开发出来的自我,那个自性。所以佛陀还讲过,这三皈依是我们学佛的入门,也会贯穿在我们修行的全部的过程,当你的修行最后完成的时候,你发现你和三宝零距离的时候,就没有什么皈依了,就没有什么要向外面去依谁。所以在经文中,佛陀讲说,不得佛不得法不得僧是你真正皈依。那么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以后,最后,你在外面找不到佛法僧了,一切的对立都统一了,你已经在你生命的自性中完全地实证了,见到了佛法僧,到那时候就是真正的三皈依。但是现在我给你们讲这个稍微早了些,我们现在要从ABCD做起,那么现在知识分子的问题也出在这里,他们的生命并没有真正地完成否定之否定,超越又超越,在没有真正完成这否定和超越,又没有在生命自性上见到宇宙人生真理的时候,他们就急于下结论说,外面没东西。佛教称这个叫谤逆。所以,佛教既有关于信仰的建议,在信仰的建议这个阶段,我们见到很多的方式方法,怎么样礼拜佛像,怎么样上香,怎么样懂很多的规矩,我们要遵循着法的规则,一步一步地来,不能够丝毫地出差错。同时,佛教也有关于这些达成信仰的手段,对这些方式载体的超越。这是讲皈依三宝的内涵。
下面,我想给你们讲一点皈依三宝以后要注意的事项。第一,在皈依中,我们的身心会发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你们的承诺,来自于你们跟师父一起念,这种力量在身心中产生以后,我们称为皈依体,身体的体。就像这个精神生命,当然在佛法里要讨论,在哲学层面要讨论,这个生命是精神的是物质的,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是物质的,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啊?不管它,反正它是有一种力量,这种皈依体的力量,你们要保护它,要呵护它。呵护它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皈依了三宝以后,不要再皈依其他教主,其他的人格神,其他的神灵。这么多的不要是什么意思呢?因为皈依的产生,你们的选择是自觉自愿的,在你自觉自愿选择了三皈依的前提下,佛陀要求我们要专一,在信仰的路上要专一。要专一地走一条路,你终究会达到宇宙人生真理的最高峰。你同时走两条路走三条路,能达到目的吗?达不到。没有一个人同时在几条路上能走到的。这个路和路之间的关系你现在不要研究,在一条路上走,走到最高你自然明白,到了最高峰你自然知道。现在我们要走这条路,要坚持走这条路,要懂得保护自己内心皈依的神圣性,专一。但是,这个专一性不代表你们要排斥其他宗教,批判其他宗教。不皈依意味着你不要托付给它,但是你要尊重。在佛陀的开示里面也有讲,我们要尊重其他的宗教,尊重其他宗教最好的态度是不说它好,也不说它坏。因为你说它好,可能你说的方式也不对,对方也会烦恼。明白吗?每个人都觉得,比如说你尊重我很好,你也说我好,但是你没说到点上。当然更不要说它坏,不要议论它的长短。然后尊重,宽容。在现代的社会,必要地了解。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皈依三宝以后,一定要注意在语言和行动中,语言、写文章、行动中,不要有否定三宝的话,不要有亵渎信仰的话。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其实三宝都没办法亵渎的,佛也不会生气,菩萨也不会惩罚我们,这是绝对的,我敢保证。但是这个要求的意思是说,你要懂得保护你心中神圣的那块地方。你保护了神圣的那块地方对你有好处,它会给我们力量,你要懂得保护它。或者别的人在语言和行动上有否定三宝破坏三宝损害三宝的事,你不要随声附和,有条件你可以说服他,没有条件你可以沉默和中立,保持中立,这容易啊,保护内心神圣的东西。
第三点,皈依三宝以后,要经常地在内心,强化强化再强化内心和三宝的链接。刚才我讲了,心里和三宝发生链接,要强化它。以前我们心中链接的是“我的妈”、“我的天”,现在我们要强化,在你生命的边缘状态,在极限状态,你脱口而出的,你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佛。所以,我们有的老居士遇到什么,“阿弥陀佛”自然地冒出来。一直到你晚上睡觉做梦,做噩梦你都会念佛。当深化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你们会发现你们的心已经强化了,你们自己已经得到依附了。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是要求每一个皈依的人,每天要念一千遍的三皈依。一遍是指什么呢?一遍是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一遍,这三句是一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一千遍。念一千遍念一个月,有三万遍,如果你能念十万遍最好了,如果你做不到念十万遍你念三万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一千遍,这很容易,半个小时绝对能做到,念一千遍三皈依,念一个月。如果你觉得念了一个月,这三宝还没到心里去,继续念。念到晚上做梦也在念,做噩梦也皈依佛,好了,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用心地念这三句,可以解决你们心中的一切问题。你的烦恼你的忧愁你的怀疑你的迷茫,你觉得有点浅度的抑郁症,不开心,压抑,脾气大,贪心重等等,都可以让它歇下来。这是第三点,你们要注意的。
第四呢,皈依三宝要经常供养三宝。供养三宝的意思是什么?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世间的佛法和三宝变得兴旺,变得兴盛。它的意思是什么呢?既包括了为了佛教的弘扬,出钱出力,也包括你让那些对佛教有误解的人消除了误解,更重要的是下面,你按佛的教导去做人做事,让佛法的力量成为你生命中的现实,这个叫如说修行供养。下面讲皈依三宝以后,你们要学习要听闻要研究。佛教不是一个光讲信的宗教,讲信也讲智,佛教是智和信的统一。信以智为提升与超越,智以信做基础来发动,佛教是解和行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佛教是可以思维可以辩论可以言说的理论,和你进入了体验进入了实践以后,超乎于言说的那不可言说的境界的两者的统一。以后者来说,一句…
《十五届:授三皈五戒(明海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