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什么你们敢安然前来呀?你们还是有一个信心的,你们相信在赵县有一个柏林寺,在那等我呢,你们也相信,这柏林寺不会骗我们,不会宰我们。你们也相信,柏林寺的师父,办的这个夏令营,办了十几届,没有问题,信心!所以不管你是有依靠还是没有依靠,总而言之,当你有信心,你的心就会平静。这不讲宗教,这是一般来说我们生活里面都是这样。
衍空法师那天的开示有个很重要的信息,他让我们去思维和观察,什么是真实的依靠。一个母亲,她有一个儿子,她对未来的生活很有信心。为什么?未来可以靠这个儿子,她觉得这是她真实的依靠。但是也许未来出现一种无常,她的儿子依靠不住,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一对青年男女在一起生活,互相依靠,这个“互相”的每一方也有可能靠不住,即使互相的每一方靠得住,外部的社会生活,这个世界都是在不断地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出现,使他们本来的靠得住成为靠不住,也有可能;我们依靠钱,钱会贬值;我们依靠我们手上有很多股票,那个更玄乎,有时候看着像一堆金山,有时候就是一堆泡沫。所以佛教信仰的第一步是要解决我们内心这个真实的依靠。这个“依”就有依托、依止的意思,“皈”有回来的意思,这个字就很深了。回来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家,就是说你依靠的是你的家。佛教是我们的依靠,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事实上这个精神的家园也不纯粹是精神的,它也有物质的。它不仅仅在精神层面展开,它也会表现为外在的事物上,就像我们十几年的夏令营,也有一些营员因为参加活动,信仰佛教,最后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事业目标等等。所以“皈依”就是家,到家,然后依靠它,这就是“皈依”的意思。那么这个皈依的过程是要在内心完成的,要在内心深处完成。
在内心深处完成,但是又要通过一个外在的形式启动它,表达它,这就是我们要举行皈依仪式的原因。由一位出家人主持,通过一个仪式,对着佛像,你跟这位比丘,跟这位师父一起念“我愿意把我的生命皈依佛法僧三宝,我愿意以佛法僧三宝为我的精神家园”这样意思的话。当你这样念的时候,在你的内心就产生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叫皈依体。这种力量,它会影响我们,会支配我们,会成为我们以后修行的力量的源泉,这就是这个仪式的重要性。现代人通常会认为仪式是一个形式,没有什么太多的必要。不然,在仪式中,我们参与的时候我们有身口意的造作,身就是行为,口就是跟师父念,意就是心念。这种造作实际上是一个事件,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会影响我们生命未来的走向。因此佛教既重视内容也重视形式,没有离开内容的形式,也没有离开形式的内容。在仪式中,我们表达我们要皈依三宝意愿的时候,其实那皈依的体就产生,皈依的体就是内容。所以有的人说,为什么我非得参加这仪式呢?我心里信就好了。心里信固然比心里不信要好,但是当你的信不通过一个形式表达出来,不通过一个形式稳定下来,确定下来,那你随时可以反悔。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生意场上的两个人,谈生意,他们两人都有合作的意愿,合作的意向,这种意向只有在双方通过一个形式,签一个协议,扣上章的时候,它才启动了一个业,这个流程启动了。他只是嘴上说,在生意上只是嘴上说是不算数的,一定要有契约,最后把这种意向表达出来,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对双方形成制约,然后继续往前推进。所以这个做比喻,比喻我们通过一个仪式,表达我们愿意选择三宝,作为我们心灵的皈依,生命的皈依处,选择我们皈依三宝的意向,确定这个意向,它是不可少的。至于说——我称为叫做皈依的启动,启动式,把一个程序启动,启动以后它要运转。至于说这个运转呢,那就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可以说一直到你成佛,这个程序都会运转,所以在我的讲义上我说:皈依,从我们能皈依的人来说,认同于接纳三宝,是生命的回归;从我们所皈依的对象,就是佛法僧来说,实际上它给与我们救护,给与我们帮助。我们要在佛教,在三宝这里,找到救护,找到保护。为什么我们要找这个保护呢?有个比喻,就像有人获罪于王,古代有很多王国,你在一个王国犯罪,跑到其他的国家,在那个国王的保护下,他说你只要在我的国境内,按我的教导去做,我一定帮助你。比喻我们众生也是一样的,我们在生死魔的掌握下,注意这个“魔”不是一个神格的,它是指一个生死轮回,生死轮回的力量很强大,我们在它的掌握下。现在我们把我们寄托在三宝这里,所以这个生死轮回的力量就不能控制我们了,魔拿我们无可奈何,拿我们没有办法。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思维下面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为什么有这种意愿?这种迫切性?有三种对人生的观察,是我们要注意的:
第一个我们要思考、思维“暇满人生”。“暇满人生”是一个佛学术语。“暇”的意思是什么?空闲,“满”是圆满。所以一个人生越圆满,他应该越有空闲。在佛教里讲,我们的生命远离以下这八种情况,就是暇满人生,它是一个否定式的表达。第一种情况,我们没有在地狱的境界中。地狱的境界在佛教里讲是纯痛苦的境界。你们也不要把它神秘化,我们佛教徒相信,由纯粹在痛苦中的生命组成的一个世界,这是地狱,有那样的世界。即使是人类社会,人类的世界,很多人同时都在痛苦中,也是地狱,这样的人是有的,每天在痛苦中煎熬,他的心灵已经没有闲暇来思考和享受其他的东西。第二,我们没有在饿鬼道。饿鬼在佛教里边是表达什么呢?表达在饥渴状态。人在一种强烈的饥渴状态,他也是无暇的。在佛教里,饿鬼有一个形象的,由于他的形象有一个特征,就是肚子很大,喉咙很细。肚子大,表明他的欲望很大;喉咙细,表明他得到的总是不能满足他的需求,所以咽喉里就冒火。那么这是一种生命境界,永远不满足,贪欲。第三,我们没有在畜生道。畜生都很愚痴,前天游老师讲了他们家的狗,他的狗算是很幸福的,但是我们知道,也很愚痴。第四,我们不是盲聋瘖哑。聋哑人在学习佛法修行的时候,他有障碍,障碍很大,学起来不方便。他念阿弥陀佛,他听师父讲,除非师父学哑语,一般来说,他的障碍就会大一点。第五,我们没有世智邪辩。世智邪辩是指什么呢?就是错误的人生观。有很高超的智慧,很聪明,学问很高,但是没有关于人生的正见。这样的人,有时候看着他可能很有福报,很有社会地位,很有名声,我们要说还说不过他,但是他没有正见。很多信邪教的人,很多邪教的教主,是属于这一类。第六,非正法灭尽时。就是我们出生在一个有佛法、有三宝的时代,有机会接触佛教。第七,我们没有生于边地。凡是出家四众弟子比丘、沙弥、比丘尼、沙弥尼足迹未到,没有佛法教化的地方,称为未开化地,也叫做边地。佛教认为,有一个世界叫北俱泸洲,北俱泸洲的众生啊,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所以在那个地方呢,由于人们没有关于生命正面和负面的这一种比较、感受、思维,所以他不容易生起智慧,也没有皈依,没有三宝出现。第八,我们没在无想天。我上次跟你们讲了,就是有一类人,有一种妄想,认为把思想消灭就是解脱。无想天就是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支配下修行所进入的境界,这种境界时间很长,但是它是虚妄的。以上讲的这些叫八有暇。
在坐的诸位,我们大家都获得了八有暇。因为我们没有生在地狱、饿鬼、畜生道,我们也不是盲聋瘖哑,我们也没有邪见,我们能遇到佛教,我们生在中国,生在人间,生在这个有缺陷的人间。注意,上午关老师讲苦难对她的成长,对她的成就的意义,艺术成就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生活中有一些负面的经验,那恰恰是我们的养料。所以好在我们没有生在一个只有快乐的地方。生在一个什么都不缺,只有快乐地方的人呢,慢慢的他会变得,就是那种傻乐。这类人的性格也有特点的,这一类人不大太关心别人,情绪很敏感,情感很脆弱。你跟这一类人交往呢,要特别小心,他很容易被伤害,他那种平静很容易被打破,所以,有一点苦是好的。有一些豪门的子女,是这种感觉,在这种状态,但未必个个都是,他也没有想去学什么,或者是想去探究一下生命的真谛啊,没有这种冲动。
具足了八有暇之后,我们还要具足十圆满,十圆满是得闻佛法的十种因缘。我们生身为人,可以皈依可以修行;我们生在中国,生在有佛教的,有男女二众的出家、在家人的地方;我们诸根具足,身体很圆满,没有大的缺陷;我们没有障碍学佛的业;我们能够理解,我们没有邪智,信解障就是邪智,我们没有错误的见解,我们能遇到三宝,能碰到寺院,听闻正法——经书啊,僧团啊,寺院啊,佛像啊,这些施设出现在我们生命中。我们看见赵州塔,每天有很多营员去绕塔,去拜塔,正好有塔,正法施设。圣义正法,这有点专业,我大概讲,你们不要因为它太专业而畏惧。圣义正法是说佛法的修证的传承,正行不灭,这种修行的法门以及你如果要修行佛法,需要一些条件,这些资粮,都很具足。
第二个要思维的就是我们生命的另外一个特征——无常。死亡来临到人间,死亡降临到我们身上,不会打招呼。去年5.12四川大地震让很多人明白了这一点。大家记得吧,前天晚上我们茶会的时候,全场正在发言,突然听到磬声,必须全部停下来,你们有没有印象?这个一敲磬都得停下来,大家是不是感到难以接受啊?这个现代社会下的人觉得太无理了“等我把这句话讲完了”,我们的规则是你们讲半句,你说:“我……”,停下,下面讲“们”,停下!全部要停下来。按现代社会的游戏规则,好像有点儿难以接受,但是这符合生命自身的规律,生命自身的规律它哪里会给我们打招呼呢?5.12大地震下午2:28之前,哪有人跟我们打招呼啊!突然就来临了。无常就…
《十六届:授三皈五戒(明海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