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仪轨
道智法师
(2009年7月19日晚于观音殿前)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义工,各位营友:
很高兴和各位学习寺院的仪轨。从第十二届夏令营开始,每一次学习仪轨,都是我和大家在一起,给大家介绍一次仪轨,也有助于我自己对寺院里的仪轨熟悉得更深,所以,跟大家学习仪轨,我很高兴。
刚才,我在跟大家打招呼时,说了一句阿弥陀佛,我们每一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见面的时候,合掌,阿弥陀佛!
平时上殿、做佛事的时候也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这一句话,四个字,我们每次见面打招呼,一句阿弥陀佛代表了一切。我们与有情、与无情,与所有的众生打招呼,也可以用阿弥陀佛这一句,大家都可以听得懂。因为我们讲中国话,可能很多人听不懂,那么我们与动物、与植物讲话可能它也听不懂,我们讲阿弥陀佛,这个音包含很多意义。我们在寺院里见到法师、所有出家人,甚至营员与营员之间见面,可以双手合掌“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是问候,问好,也就是说你好,打招呼。所以我们在寺院里,就用“阿弥陀佛”来跟大家打招呼,这是一个称呼。
刚才利生法师介绍我们寺院里的比如监院、知客、维那,这是寺院里的八大执事。那就是说方丈是寺院里的主要负责人,方丈,我们寺院里一般称和尚,不是叫方丈,也可直接叫和尚,或者是大和尚,所以在寺院里不是随意一个出家人都可以称和尚,“和尚”二字是非常高贵的,导师的意思。所以寺院里,我们叫一个半和尚——方丈称和尚,在方丈之下有四个职务,其中首座称和尚,所以寺院叫一个半和尚,就是方丈和尚,首座和尚。其他出家众,我们见面叫某某法师,或者某某师,利生法师,利生师,是这样的称呼,不是用和尚来称呼。
方丈下面四个职务,首座,西堂,后堂,堂主。这四个职务叫四大班首。四大班首在寺院里是辅佐方丈分座说法,指导说法,引导学人,引导后学。
再下面是在寺院里负责具体事情的,就是八大执事,有八个职务,有监院我们俗称当家,当家师在寺院里基本上是全面招呼寺院里的一切事务,统筹来招呼;然后是知客,知客是负责寺院里来往信众,包括出家众,在寺院里负责对信众的接待,我们今天报到是在客堂,设在会贤楼,东边,会贤楼就是我们寺院的客堂,一般来寺院,首先要到客堂,有事情,到客堂去问,想在寺院里住下,到客堂里挂单,我们(对僧人)叫挂单,在客堂里面登记,知客师接待。
然后是僧值师父,僧值在寺院里是负责纪律的,哪里有做得不符合寺院的规矩的,他都要去讲,包括方丈和尚,他同样要讲,凡是有犯了规矩的。我们在26号,和出家师父一起上早课的时候,可以看到进大殿之前,有一位师父站在中间,那个就是僧值师,是负责纪律的。那么寺院里呢,僧值师父只有一位,监院可以有多位,知客可以有多位,僧值只有一位。僧值师如果有事情,不能随众,可以请知客代理僧值师,因为都是在客堂里工作,归客堂安排。
僧值师下来就是维那,维那在寺院里负责佛事唱念,一切的佛事唱念,包括仪轨、规矩,维那师负责规矩、佛事唱念。然后下来是典座。典座师父是负责饮食的,每一天的一日三餐,负责大众的饮食。寺院里有三纲,丛林里有三纲,三纲就是首座——也就是班首师父的说法之纲,维那的规矩之纲,典座的滋身之纲。首座,班首师父是负责辅佐方丈、引导学人、引导后学、教戒后学说法;维那是负责规矩,在寺院里出家众修行由维那来负责调理;典座是负责饮食的,照顾好大众的饮食,因为有好的身体,有好的色身才能去修行,身体不好,修行会有障碍。
典座师父下来是衣钵,衣钵在方丈寮里工作,相当于方丈和尚的秘书,负责方丈寮日常的事务。方丈那里的接待,一切的丈室的安排,甚至大和尚出门、会客都由衣钵师来安排。寺院里有四大寮口,客堂是一大寮口,禅堂是一大寮口,衣钵寮也就是方丈寮是一大寮口,再一个寮口是库房,因为古来的库房是所有寺院的收支全部在这里,监院也就是当家师是住在库房里,负责寺院的经济、一切的收支、供养,全部在这里。这是寺院的四大寮口。
衣钵下来是寮元,寮元是负责寺院的来往的信众——单指出家众,挂单、安单、安排住宿的,由寮元师来负责。常住的师父,也由寮元师管理——常住居住的地方,安排常住师父的修行活动,或者是出坡,都由寮元师父来负责。
寮元师下来是副寺,副寺相当于寺院的副当家,也就是副监院,是负责寺院里的会计与出纳。
在寺院里有四大班首、八大执事。八大执事是负责寺院里的具体事宜,寺院里面一日具体的事情由这八位来负责。我们一般在寺院里叫方丈和尚,方丈是指他居住的地方,这个词是源于《维摩诘经》——方丈,他居住的地方一丈见方,所以是指他的住所叫方丈,有的地方叫丈室。
这是寺院里职务的分工。大家对这八个执事要了解他们所负责的是什么事情,到寺院里,涉及到哪一部门的事情我们可以与这几个执事去联系。一般我们寺院里,不管是出家众、在家众,有事情都统一到客堂,由客堂来负责安排与衔接。
在寺院里我们看出家人的着装颜色不同,这个没有等级的区分,出家人没有级别去分,样式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穿的这个叫长衫,上殿时候穿的,袖子很大的叫做海青,还有那种对襟开的,短的,我们叫小褂。现在一般在寺院里都要穿长衫,离开自己的房间就要穿长衫,在出坡的时候会穿短褂。大家总是会问,师父,你穿的衣服有没有级别,有没有什么区分,这个没有,都是一样的。
大家在寺院里生活几天呢,有几项要注意的跟大家讲一下:出门以后呢,除了洗澡可以穿拖鞋,参加活动的时候不要穿拖鞋,着装要端正,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寺院里,不是在俗家,寺院里应该是很严肃的一个地方,我们大家要尊重这里一切的要求,所以大家出门的时候一定要着装庄重。不要随意地到法师的房间。因为我们常住有一个规矩,在家众不允许到出家众的房间,见方丈和尚,如果是女众一定要两个人以上,才能到丈室去见方丈和尚,不能一个人去方丈室去见方丈和尚,到法师房间,那就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不允许到法师房间,大家切记这一点。
在寺院里生活,因为出家人的生活,每一天基本上是日日如是,每一天几点做什么就是在那个时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会变,像早课,我们早上四点一刻起床,五点钟早课,这个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变的。所以大家在寺院里生活呢,说话声音要低,轻声细语,不要吵吵嚷嚷,尤其是晚上。出家人每一天晚上,常住的师父每一天在七点半或者是七点,在禅堂里会打坐。观音殿后面的无门关,那里是出家师父的禅堂,出家师父晚上在那里打坐,所以大家在寺院里不要吵吵嚷嚷。
一定要注意。每天早上四点一刻的时候,我们会打板,也就是这样一块板,有个师父负责,四点一刻的时候会绕着寺院打板,这个信号就是让大家起床。那么大家听到打板以后,就要起床。四点一刻打板,四点半敲钟,那么我们应该在敲钟前就要起来。闻钟声就要起来,我现在给大家打一下,大家听一下。(演示打板)这是打四下,两下单,两下连着,会绕寺院一圈,包括你们住的地方,门口,都会走,大家听到这个板的时候就要起床。(演示打板)
寺院里每一天,招呼、做活动,没有说用喇叭去广播,也不需要人去喊,去叫,完全是由法器,刚才我打的板,就是法器,完全是由法器来招呼大家的,做什么事情都是由法器来引领。法器是龙天的耳目,大众的号令。所以法器呢,寺院里每一天几点钟敲,一般不会变动,都是那个时间,日日如是的。你每天敲,每天敲,这个时候呢,很多的众生会闻到这样的声音,会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要是今天一个时间,明天一个时间,错乱了,那大家一切都全乱了。每一天,几点钟做什么,几点钟做什么,对我们修行进步会很快,因为你这个生物钟不乱,不错乱;思维不错乱,这样对我们自己的进步是很快的。所以寺院里每一天几点做什么,什么法器响,该做什么,全部由法器来引导。
我们早上起床,寺院里一天的法器都是由禅堂里开始,禅堂相当于寺院里的核心部位,是寺院的心脏。一切法器的响声都是由禅堂开始。最后晚上,同样也是,禅堂里开了大静以后,外面才开始打鼓、敲钟,都是由禅堂里开始,所以大家早上听到打四板,早上先是打三板、四板、五板。大家听到打四板的时候就要起床、洗漱,到该做早课的地方,你们是去普贤阁,找到自己的经书,去做早课。
我们在拿经书的时候呢,一定要恭敬,因为经书是法宝,我们皈依三宝,佛宝、法宝、僧宝,法宝是佛的言教,所以我们要恭敬,拿经书的时候,是食指与中指把经书夹起,是这样一个姿势(示范),当胸,平端,这样的一个姿势,三指在下,两手夹起,这个拿经书的姿势。拿经书的时候一定要恭恭敬敬的。不要随意地乱丢,随意地乱放。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对法宝要恭敬。
接下来,我们讲殿堂与斋堂的仪轨,由云祥维那师来给大家做个演示。大家先可以想一下,对于刚才我所讲的,没有听明白的,或者想多了解一些的,等一下给大家一个提问的机会。
刚才忘了给大家介绍,还有一个法器,我手里拿着的这个叫香,所有这些法器,包括刚才那个板,都是用来集众的,召集大家的。
这个叫香,就是我们每天吃饭、打坐,寺院里的师父打坐的时候会用这个叫香来通知大家集众。现在大家听一下,听到叫香,就是吃饭的时间,吃饭了,就打这个叫香。(演示打叫香)
这个呢,一打三遍,但是有可能是分开三个地方打。每个地方打一遍。所以大家听到打叫香的时候呢,就是吃饭了。现在云祥师给大家做一下礼佛的示…
《十六届:学习仪轨(道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