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在对佛教的修行当中,我个人有个想法就是,佛教的修行应该是从身体的觉醒开始的,身体的自觉下手,眼耳鼻舌身的自觉。所以如果你说你禅修,可是你慢慢的反应迟钝,或者感觉不灵敏,我说你的修行不好说了,应该是我们越修行越灵敏的,很灵敏。
在这个地方,我想要跟同学们来强调一个观念,一方面是明,就是我们在触的生起的那个当下,六根要对六尘生起的那个当下,它是明,在明的状态里面。可是反过来说,也可以是无明的状态,比如我们讲无明火生起,为什么?因为你在无明的状态里面,所以你那个时候,一受到刺激的时候,情绪马上反应,火烧功德林了。生气是我们修行的路上最大最大的障碍,容易生气也是我们修行上最大的障碍。容易生气,你就一定说话是刚强的,你说话刚强,沟通就会有困难,所谓十二支缘起就是我们的整个生命的轮回,就是十二个条件,十二个次第在那边推的,这个触就是一个关键。
有了这个触,我们刚刚讲,这个触有时候是舒服的,有的时候是不舒服的,舒服的叫做乐,不舒服的叫做苦,所以从这个触接下来就是受,受就是感觉。有了这个受,接下来就是爱,爱是什么?就是你的好恶,喜欢、不喜欢。然后有了这个好恶,接下来就是取,取是什么?就是你的执着,就是你的执着起来了。
有了执着,就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叫做有,有是什么呢?“有”就是我们的已经储存的业,也就是三界的业,比如说这个行为是报在天界,报在色界,这个行为是报在欲界,这个行为是报在无色界。就是我们的行为,这个出于个人意志的行为,在三界里面,它都有相应的一个报在那个地方。所以修行这个路上,我觉得最大的一个机会,也可以说最大的一个挑战是什么呢?我们每一个当下起的每一个念头,都正在造未来的果报。
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这个画就有点好玩了,你们来看看这一幅画。这是爱、取、有,然后你看这个“有”就很妙了,取,就是摘果子,然后“有”是用什么来代表呢?这个“有”你看就是怀孕,前面这个小孩代表什么呢?前面这个孩子代表现世报,这个肚子里面这个呢——来世报,所以这个画画得还是蛮生动的。然后又去投胎轮回了,所以你就会看到这里又一幅画,妈妈又生了小孩,然后老死,因为西藏人是去世以后,要背到山上天葬,所以用这个来代表。
这个是我们看到了轮回的第一圈,而这个图我觉得也蛮好的,因为他用十二个图,来把十二支缘起法的内涵做了一番说明,然后这里我们就看到,因为有这个轮回所以就有六道,天界、阿修罗界、恶鬼界、地狱界、畜生界、人界。简单地讲,贪心特别重的人,报在恶鬼道;嗔恨心特别重的人,报在地狱道;愚痴心特别重的人,报在畜生道,所以这个就是所谓的三恶道,是随着你的贪嗔痴,它有一个相应的位置在那里。这个我们就略说了,要紧的在哪里呢?六道里面,只有人间有最好的机会,所以佛陀把人间取了一个名字叫“娑婆世界”(问一个营员)我看你猛点头,告诉我“娑婆”是什么意思?
营员:我知道娑婆世界是人间,娑婆是不是跟美好的景色,跟舞蹈有关啊?
游祥州教授:娑婆,可不是婆娑。我简单地回答各位,什么叫娑婆世界?“娑婆者,堪忍也”,堪忍,那为什么说人间叫做娑婆?叫做堪忍呢?用白话来讲,还过得去吧,就是人生好,好不到哪里去,可是你说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简单地讲,还过得去嘛,除非你真跟自己过不去,了解吗?所以,我们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叫做一个还过得去的世界,就是因为这是一个还过得去的世界,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有很多的机会,圆满六波罗蜜。不是这样的世界的环境,我们没有成就六波罗蜜的机会,如果我们到天界,天界的人都是福报具足,那福报具足的地方,你说我要去天界修布施波罗蜜,就好像你到纽约的第五街,那些都是富人进出的地方,然后你说我要去布施,给你五块美金,布施给你十块美金,收到的人会觉得你在羞辱他,是不是?
所以到天界你根本没有修布施的因缘,那你到天界去,也没有修持戒的机会,因为天界的人都是安分守法的。那你如果到恶鬼道、畜生道,你有机会修布施吗?当然没有机会修布施了,你救自己都来不及了,还去帮助别人吗?人间是一个过得去的地方,所以在人间,我们受一点苦,要知道这是我们修行的增上缘。
好,再来看里面的第二圈,这个第二圈你看到了什么东西呢?简单地讲,我们在内二圈里面,看到这边是白的,这边是黑的,白的是什么呢?是一条向上自我提升的道路,就是菩提道,成佛之道。昨天衍空法师讲了僧宝的尊贵,什么叫僧宝?就是佛门里面的共修的团体,我们一定要依止这个共修的团体,然后我们才不会退心,我们才不会懈怠。所以这个我把它叫白道,或者叫成佛之道,另外这边黑色的就是黑道嘛,大陆里面有黑道这个名词,就是黑社会,黑道的啊,它是一个向下沉沦之道。
好,你记住,不管白道也好,黑道也好,你记住一个最重要的现象,你看到这个黑道最底下有一个人在做什么?拉着绳子,来吧!来吧!就是你生命的向上之路也好,向下的沉沦之路也好,都是有人带着你,所以交朋友很重要,所以佛陀在《法句经》里面有一品,有一品就特别告诉我们交友之道,一定要交善友,不可以交恶友。
最后讲到这个轮回的核心,这个轮回的最核心三只动物,师父啊,你比较会讲,你可以告诉我,这三只动物是什么?
佛学院法师:贪嗔痴。
游祥州教授:哇,师父一下就把答案给说出来了,这三只动物就是代表贪嗔痴,你看那个猪,代表愚痴,那个鸡成天到晚“咯咯咯….”就是吃嘛,就是代表贪,然后这条蛇代表什么?
营员:嗔。
游祥州教授:嗔恨心,你看那条蛇,头一举起来,很准的,我们何尝有时候不就是这么一条毒蛇吗?非常准确的讲出别人的错误,是不是?就像那个蛇马上咬人很准的,那个毒液就吐出来了。这个代表什么呢?这个代表整个六道轮回,整个十二支缘起法,它的总动力就是这三只动物的象征,刚才师父讲了,贪嗔痴。
轮回是贪嗔痴在那边推动的,而这个贪嗔痴就是无明的内涵,为什么会贪?因为我们心里面有匮乏意志,觉得自己不够了,所以就贪了。为什么能够起嗔心?因为你没有办法处理自己内心所遇到的挫败、挫折。为什么会痴?因为你没有善用智慧。
在这个地方,我想我们就把这十二支缘起法,大家一起来念一下,好不好?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营员跟念)简单地讲,无明跟行代表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心灵的内涵,生、老死代表我们过去、现在、未来的外在的,就是一直在那个生死中不断地轮转。识、名色、六入代表我们在娘胎的阶段。请大家跟我把这五个字背下来,触、受、爱、取、有。(营员跟念)
游祥州教授:修行,我个人的理解跟体验,就是在触、受、爱、取、有那个地方,随时要起观照。触,就是我们六根对六尘的那个当下,一定要明相应触,如果我们随时随地保持一个念念分明的心,随时我都是很明觉明照的,然后对六尘,你就不会被那个感觉所欺骗,因为你有触接下来就是受嘛!如果你的心不是保持在一个念念分明的状态里面,接下来这个时候感觉从舒服、不舒服,到苦乐的感觉。然后接下来就是爱,就是你的好恶就起来了,然后顺着好恶,你的执着就起来,就取,然后业就形成了,这样了解我的意思吗?
好,我现在告诉你,如果你的修行,一直说,哎呀,我累计这么多业障呀,我要忏悔呀,忏悔是一定要忏悔,为什么?我们烦恼的库存,业障的库存也实在是太多,不清理也不行。所以忏悔就代表我们对“有”的这个部分,我们希望去清理那个不好的库存——仓库里面的storage,然后我说我不要执着了,我不要执着了,这就是对这个“取”,可是你为什么执着?这个地方没有做工夫,这个执着还是断不了,你在向上——“爱”。
所以修行的要领之一,我个人的体会,就是要减少好恶之心,所以我们一开始,同学们会说,我们这个对喝茶讲究的时候,会不会慢慢的就对好茶执着起来了?没错,那个地方你要警觉?那么在“受”上面做工夫,你看看,我们这个“四念处”里面很重要的一条叫“观受是苦”,为什么?快乐的感觉会产生边际效用的递减,有一个中国字非常非常的妙,跟佛法很靠近的,叫什么?叫“腻”,一个东西好吃才腻,不好吃怎么会腻呢?不好吃的东西你会腻吗?一定是好吃的东西,不断的吃不断的吃,到最后的时候感觉腻了,苦了。所以快乐的感觉最后也是苦的,那苦的感觉是苦就不用讲了,那个不苦不乐的感觉,时间一拉长也是苦啊,所以叫“观受是苦”。可是这个都还不是根本的对治的,正本清源之道就是在这个触上面做功夫。从这个触上面做功夫,因此,我们就回到我们今天有关茶禅的一个主题了。就是回到我们刚才讲的《杂阿含经》讲的明相应触的这个论述。
在明相应触那个地方做功夫,那这个明相应触的功夫怎么个做法呢?我们早上给大家看那个,就是今天下午给大家看的那个影片,就是走路,那个触,昨天大和尚带大家走路,如果你走路走得没有感觉,你说行禅装一个样子,你就是走再远也没有用的,走再久也没有用,就是要对那个触要明,脚踩上去要明,要有感觉。
所以我们喝茶也是一样,其实我认为茶禅跟行禅是一件事情,为什么?我喝茶的时候,念念分明地喝茶,我对茶的香气,我对茶的味道,所以你想想看,我们的鼻子闻到茶的香气的时候,尤其是在中国,修茶禅特别容易成就,为什么?中国的茶超过一万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产茶像中国茶的品种这么多的。所以你对每一种不同茶的香气的觉醒,鼻子觉,鼻子做佛了;舌头尝到不同茶的味道,觉醒了,舌头做佛了。我待会再引临济禅师怎么样讲这个…
《十六届:禅茶一日 二(游祥州教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