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间人的孝道,是狭义的、现世的、短视的、暂时的、不彻底的,如不善游水的儿子,想救沉溺中的父母,力所难及,或二俱陷溺。出世人的孝道,是广义的、三世的、远瞩的、永久的、彻底的,如善于游水的儿子,或乘船善技的儿子,救父母于沉溺,易如反掌。这就是世间孝与出世间孝,不同说法的地方。所谓“人而不孝父母,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死,不足以为孝”就是这个道理。
佛教所提倡的孝道,念及三世父母,普及六道众生。因为我等凡夫,自无量劫来,长在生死,六道轮回,升沉不已。若在人道或天道受生,则三善道众生,可能是我等过去或未来父母;若然沉沦三恶道,则恶道众生,亦可能是我等过去或未来父母。或过去善道中父母,由恶业牵,今堕在恶道受苦;或过去恶道中父母,果报受尽,今生人道。所以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除报父母恩,众生恩外,还要报国王恩、三宝恩。国王是一国执政者,凡能执掌政令,保卫民生,维持秩序,使人生命财产获得保障,而能安居乐业者,皆有恩于人,人皆应该知恩图报,遵守法令,辅助仁政,以促进社会繁荣,国家富强。至于违抗法令,破坏秩序,扰乱治安,制造纠纷,给人类社会带来祸患与灾害的人,何止不孝、不义,简直是害群之马,国家大贼,为贤者所不齿,终于难逃法网,自作自受。
佛、法、僧三宝,能以正法,利乐众生,令人远离苦因,得安乐果,永别烦恼,长养慧命,恩同再造,名三宝恩。心地观经说:佛有三身,恒以千百亿化身教化无量众生,应身虽灭,法身常住,常能利乐一切有情,是佛宝不思议恩。法有教理行果,能开发人智慧,能除人三毒,降伏四魔,能导众生,出生死苦,登涅槃岸,是法宝不思议恩。僧有三种,谓菩萨僧、声闻僧、凡夫僧,前两种圣僧,固然能够住持佛法,荷担如来家业,开示圣道,饶益众生,是人间真福田;而凡夫僧,虽末具足无漏戒定慧,若能具足正见,广为众生演说正法,令人深信因果,止恶向善,散播菩提种子,延续佛法慧命,亦是人间福田,令供养者得福,是僧宝不思议恩。
佛门弟子实践孝道,欲想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可。;因为历劫深恩,既非财物可报;更非尽一生的时间,或尽一生的力量可以成办。必须发愿,生生世世常行菩萨道,广修六度四摄,广行诸佛无量道法。以财布施,解救众生,生活困苦;以法布施,解除众生,精神饑渴;普令多生曾为父母眷属的一切众生,知因识果,止恶修善,敬信三宝,同发菩提心,共度生死海,同登涅槃岸,彻底离苦得乐,乃尽孝道,才是报恩。所以大乘心地观经言:“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切众生,使向无上菩提,是名真实波罗密多……乃名真实能报四恩。”
四、地藏菩萨的孝道
诸佛菩萨,无不重视孝道,而且以孝道自行化他,累劫报亲恩。但无量劫来,为尽孝道,为报亲恩,而发愿度尽苦恼众生,方成佛道。无尽孝道的实践家,当推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最初学佛,身为长者子,因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相好庄严,而发心:“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求证佛身。但行菩萨道时,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法中,身为婆罗门女,因母信邪,不敬三宝,堕在恶道,而思挽救:”遂卖家宅,广求香花,及诸供具,于佛塔寺,大兴供养”。承佛慈力加被,知亡母堕在无间地狱受苦,即“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如来塔寺”,不但亡母得脱地狱之苦,连当时在无间地狱中,所有罪苦众生,同时俱得超生。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见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晶)
又于无量阿僧只劫前,有一生,在清净莲花目如来像法中修行,名字光目,秉性孝顺,为救亡母堕落恶道及短命之报;于佛像前发弘誓愿:“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见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品)
地藏菩萨,所以发如是弘愿,主要原因,是基于孝道。可以说:孝道是激发地藏菩萨发弘誓愿的主要原因;孝道是促使地藏菩萨累劫报亲恩的原动力;孝道,亦是地藏菩萨,长住生死,永劫度生,不取佛道的本愿;无量劫来,皆以孝道自行化他。如地藏菩萨,对大辩长者言:”阎浮众生,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至心勤恳,如是之人,存亡获利。”是正面劝人实践孝道。地藏菩萨,对摩耶夫人说:”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是反面劝人实行孝道。目的在于化导众生,令知因识果,孝敬父母,止恶向善,离苦得乐。可惜众生业障深重,结恶习重,“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罪业无尽,苦恼无尽,偏劳地藏菩萨,本无尽的悲愿,实践无尽的孝道;永远在六道生死中:“上报四重恩,”长期执掌幽冥界,“下济三途苦。”直至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末空,誓不成佛。可见地藏菩萨孝道之无尽。
五、地藏菩萨的功德
释尊于在地藏本愿经最后,在嘱累人天品中,举金色臂,摩地藏菩萨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百劫中,不能得尽。”可知地藏菩萨的功德,十方诸佛,犹说不尽。何况我等凡夫?今综合地藏经各晶所说菩萨功德,略说一二。
1、拔苦与乐永离恶道。地藏菩萨,无量劫来,实行佛教广义孝道,由救拔自己父母堕落恶道之苦,推及他人父母;由救拔今生父母堕落恶道之苦,扩展至过去世、未来世多生父母。是以凡作恶业,不信因果,不敬三宝之人,已堕地狱,临堕地狱,或当堕未堕地狱的众生,若能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或称名,或诵经,凭借菩萨威德神力,即得恶业消除,不堕恶道,上生人天,受胜妙乐。
地藏经言:”闻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又言:“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又:“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作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据此可知人间孝子贤孙,若为过去父母眷属,供佛及僧,诵地藏经,拜地藏忏,或称念地藏菩萨圣号,或广作佛事,自己必有功德,先亡定可超升。故经言:”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大小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但必须生者深信因果,恭敬三宝,诚心随诵、随拜、随念。
因为:“是命终人,末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经千百岁,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问罪,堕在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因此,为人子女眷属,欲想超度亡亲,或为自己植福,皆应虔诚恭敬,广作佛事。“若能为其父母,乃至眷属,命终之后,设斋供养,至心勤恳,如是主人,存亡获利。”但切勿杀害动物,以祭亡灵;因为杀生拜祭,有害无益。如地藏经言:“尔斯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所以,父母或眷属去世,七七期间,最好持素念佛,诚心读诵地藏经,必获冥阳两利,有罪无罪,皆可永离恶道。
2、所求如意毕竟成佛。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是以“求不得苦,”人所难免。特别是运程欠佳,流年不利时,何止求不得苦,其他横逆之灾,简直无法逃避,真是恶梦连连,苦不堪言。根据佛教因果定律言:此皆宿生恶业所招致,不应该怨天尤人,唯一自救的方法,便是忏悔业障,积极向善。
当此逆境当前,若得见闻地藏菩萨名号及圣像,心生恭敬,烧香供养,称名诵经,必可消除业障,遇祸成祥。故地藏经中,佛告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疾病,或多兇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逆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
释尊又告虚空藏菩萨:“着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赡礼,得二十八种利益。甚至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像,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赡礼,皆得七种利益。”在廿八种及七种利益中,不止解除六道众生“求不得苦”,得“所求如意”乐,且令六道众生毕竟成佛。其功德之大,岂可思议。
正因为地藏菩萨,能令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功德难思,故释尊在入灭前,将此娑婆世界,苦恼众生的前途,嘱托地藏菩萨照顾,“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一日一夜,何况更落无间及阿鼻地狱。”而地藏菩萨,亦当仁不让,坦然担当重任,恳请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
《浅论中国佛教的孝道(惟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