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孝道
净空老法师讲述 2003/6/12 纬来电视台
主持人:阿弥陀佛!各位大德、居士您好!我是汪用和,非常高兴在今天能够有这个机会专访净空法师,请净空法师来为大家开示孝道的意义,首先我们欢迎净空法师,法师您好。
师父:大家好。
主持人:师父,我想在台湾有很多的居士、朋友都很希望,能够听到您来跟大家谈一谈关于孝这个主题,是不是请您首先跟大家来开示,孝的意义、最大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师父:孝道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它也是大乘佛法的基础、根源。这个字从中国文字上能显示它的意义,“孝”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子,在六书里面它属于会意,让你看到这个字,你就能体会它的意思,老是代表上一代,子是代表下一代,下一代跟上一代是一体,你去想这个意思。现在外国人讲代沟,代沟就没有孝了,上下就脱节了。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孝”这个字你仔细去体会,它是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构成一个生命体。如果我们说生命共同体,讲共同,那还有许多阶段,那个不是孝的真正意思。孝是一体,无量劫前我们的祖宗跟无始无终的后代,是一个生命的整体,这是孝道原本的意义。在佛法里面讲,那就讲得更清楚,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恒遍十方、竖穷三际,是一个生命体,这就是大乘佛法里面讲的法身。法身有多大?遍虚空法界。
法身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空间的限制,时间跟空间融合成一体。时空里面所包括的一切万事万物,只有佛讲得清楚,这是一回什么事?佛讲:统统是自己。在大乘教里面说,虚空从哪里来的?世界从哪里来的?这个世界不是讲一个地球,也不是讲一个太阳系、一个银河系,实际上是包括时空里面所有的星系。所有的星系,我们感官里面所看到的,就像我们电视屏幕一样,看到一个画面,实际上它的画面是由许许多多频道同时都呈现,我们按哪个钮,哪个画面出现,如果所有按钮统统按下去,一切频道都出现,这才是宇宙的真相。所以佛在《华严》里面告诉我们,世界是重重无尽。如果你有能力突破时空的界限,你统统都看到了,你能看到过去,能看到未来,能看到微尘里面的世界,微尘里面的世界跟我们感官世界一样大。
所以圆满孝道里面,不但没有空间的距离,没有时间的去来,也没有大小,这是佛法里面讲的不二法门。如果有二,二就对立了。对立,你没有看到真相,佛法里面讲诸法实相,《般若经》上讲的(现在我们讲宇宙,我们再加一个人生,其实人生都是多余的),宇宙的真相。真相通达明了,这个人我们称他作佛陀;如果对于真相迷惑不明了,佛法称他作凡夫。凡夫跟佛没有两样,一个是明了、一个是不明了,用这两个名词。但是明了,这个真相也没有增加一点点;迷惑不明了,这个真相也没有缺少,也没有少一点,所以说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有,你也不能说它无。你说它无,它现相;你说它有,这个相剎那生灭,《金刚经》上讲得好,这个相是“梦幻泡影”。这个理很深,相非常微妙,很不容易理解;全部都了解了,孝这个符号都表示了。佛法里面常讲总持法门,“孝”这个字、这个符号是个总持法门,这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中国人讲,没有佛法讲得那么透彻,也许我们老祖宗讲的时候讲得很透彻,但是记录下来的时候记录得太简略,我们很不容易看到里头的意思。儒佛的教学都讲悟性,你要往深处悟入,深没有边际,所以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所以这个字的意义很深很深!
孝道落实,最重要的是要晓得它代表的是什么,我们怎样落实到自己本身,这个最重要。落实就有个象征,我们晓得哪里做起,从父母,孝养父母,这是佛教导我们的。我们知道,孝养里头最重要是“顺”,顺很难,太难!如果父母所作所为不合情不合理,我们怎么顺?是不是要顺?在中国古代,尧舜禹汤,舜王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这个理太深太深,现在人没有法子理解,所以他不能接受。你看舜王的父亲、母亲,他的母亲是后母,他自己的母亲过世了,后母讨厌这个孩子。后母生了一个儿子,生一个女儿,总想把舜除掉。舜自己也晓得,但是他没有觉得他的父母有过失,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为什么让父母嫌弃自己。邻居都打抱不平,他去跟邻居说,他说:你们这种行为态度对待我的父母是错误的,你们不应该这样作法,我的父母没有过失,过失在我。完全能够反过来天天反省、天天改过,三年把他的父亲、后母一家人统统感化,所谓是真诚心,中国古人常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顽石都能感化,那人怎么会不能感化?不能感化是你没有做到,你的真诚心做得不够,没有感化到对方。舜做三年之后,全家被感化了,邻里乡党都被感化了,当时的国王是尧王,尧王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召见他之后,把两个女儿嫁给他,把王位让给他,这是行孝尽孝的好榜样。
我们从父母本身来做起,这是个起点,然后扩大,世界上所有一切众生都能感化。这一切众生染上许许多多不良的习气,邪知邪见,能不能感化?能。从哪里做起?从我自己本身做起。没有能感化,是我自己真诚不够,诚则灵。基础,理论的基础,那就是要肯定一切众生本性是善良的,《三字经》头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你要肯定一切众生性本善,在佛法里面肯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情众生皆有佛性,无情的众生,无情就是它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它有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都是纯净纯善,这是我们一定要肯定的。
我在外国,有些教授来问我:希特勒他也是善吗?是善,没错是善,他的本性是善。在佛法里面就讲得很清楚,什么是本性?佛法讲我们六根的根性,眼是见性,耳是闻性,鼻舌身是觉性,意是知性;见闻觉知,纯净纯善,希特勒也是纯净纯善。这怎么说?譬如我们用眼来做个比喻,我们眼见外面的影像,眼见,这是第一见,第一眼见,第一念,你还没有起念头,这个时候你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起心,没有动念,就是说这个见里头决定没有附带妄想分别执着,这个见纯净纯善,这个是你的见性在见。
但是麻烦在哪里?第二念就麻烦了,第二念就落在意识里去了,落在意识里面就有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这里头就有善有不善,这个善是善恶的善,善恶的善是第二意,不是第一意,第一意纯净纯善,里头没有善恶,不但没有恶,善也没有。“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中国圣贤讲的本善,跟佛法讲的第一意是同样的境界,但是佛法讲得清楚,分析得透彻。所以一切的不善,善恶对立这个善,是习气、是习性,《三字经》后面讲的是,头一个是讲本善,接着讲“性相近,习相远”,习性。习是被染污了,染污不是这一生,生生世世!你有好的染污,善的这个熏染,那就变成善;不善的熏染,那就变成恶。因此,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圣人,圣人跟普通人差别在哪里?差别不同,圣人懂得教养,一般人、凡人跟圣人的差别,凡人忽略了教养。中国自古以来,从尧王起,这历史上讲得很清楚,尧王在舜之前,教化人民、治理国家,教学为先。他们这个施政,不是搞经济,不是搞工商业,这个不是领先的,领先是教育;其它的都是后面的事情,教育是根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先要把教育办好。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跟佛法教学没有两样,佛法的教学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儒家也是孝道的基础上,所以在根本上他们是完全相同,根本相同。
佛法教导人的内容,三桩事情,这我常讲:第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个是人与大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个大自然环境是讲到整个虚空法界,不是这一个地球;第三个是讲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个现在人家就很难接受,说这是迷信,其实它是有道理的,用科学来讲,人与不同维次空间生物的关系,这个大家能接受。换句话就是一样的事情,从前不讲空间维次,讲天地鬼神,现在讲天地鬼神就是不同空间维次。这三个关系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就叫佛,就叫菩萨。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决定没有错误。想法看法没错误,叫正知正见。那么你处事待人接物,你对人对事对物,你的作法一定是正确的,决定与自性流露的德行完全相应,这个叫圣学。
所以古圣先贤真正明白人,他在这个社会上,他会去哪一个行业?肯定是做教育工作,他不会搞别的行业。释迦牟尼佛他是王子出身,他可以继承王位,他王位不要了,他出家了,他一生搞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说,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如果我们用今天这些名称来称呼他,他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孔老夫子也是如此,有教无类,他不分国家,哪个国家人不分,也不分种族,也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来学,我就会很认真教你,有教无类。他自己本身的身分,我们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因为他一生教学,他不收人家学费,不要人家的供养,完全尽义务,所以他是义工,他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最好的示范,他的成就不可思议,所以备受后人的景仰。很不幸的现在变成宗教,这是非常非常不幸,所以佛教是教育它不是宗教,这个我们要认识清楚。我们学佛是向释迦牟尼佛学习,我们学习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
把这个孝心,从自己父母,孝敬父母,扩大到孝敬一切众生,这佛经上讲得好,这儒家没讲过,佛经上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你要把这个孝心扩大,扩大到孝顺一切众生。佛又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能用孝敬的心对一切众生,这叫学佛。我们今天实在讲是很悲痛,外国人讲世界末日,二OOO年是末日的一个关口,末日的征兆是有史以来第三次反基督,反基督这就是末日的征兆,这个世界会有严重灾难。什么叫反基督?我从这一句话里面…
《谈孝道(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