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灯之光九 《缘起赞》略释▪P4

  ..续本文上一页那样的意形身,所以,内在的地水火风等等非常重要。

  经中继续说道,“彼地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做身中坚硬之事。”地永远不会认为:我能够阻碍其它的物质,我可以让身体坚硬。它只是一个没有意识的物质。同样,水、火、风、空等等也没有这样的意识,但在地水风火等所有因缘都具备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的身体。

  除了发愿来此世界度化众生的佛菩萨化身以外,我们普通人投生到这个世界,都是不由自主的。虽说第六意识有拒绝、接受、追求的功能,但却都没有我要去到这个世界上的意识,也没有我要在何处投生的意识。无论我们来到人间、堕地狱,或者是做天人,都不是出于我们的愿力。当因缘具备的时候,我们就一定会随着业力而投生到该去的地方,凡夫永远不会有选择的自由。

  虽然有些人会说: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什么,其实不一定是这样。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但在来之前,是没有任何自主权的。

  有些人希望自己下一世能够投生到天界或者人间,但能不能投生,不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也不是由释迦牟尼佛或任何鬼神来决定,而是由因缘来决定的。我们在轮回当中的流转,与鬼神没有关系,甚至与佛也没有关系。佛陀只是让我们获得解脱的因缘之一,除此以外,佛陀对我们的生死流转起不到任何作用。我们能不能成佛,不是由释迦牟尼佛来决定,更不是由任何鬼和神来决定,而是由因缘来决定的。虽说成佛与否把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去创造成佛的条件,在创造条件以后,才可以成佛;如果不创造条件,想成佛也无法实现。同样,如果不具备堕地狱的条件,想堕地狱也不能堕地狱;如果不具备做畜生的条件,想做畜生也不可能。这就充分说明,轮回的一切,都是因缘在主宰。哪怕我们天天念佛,祈祷佛或某一个鬼神让自己成佛,如果自己不去创造成佛的条件和因缘,再祈祷都不会成佛。如果不想堕地狱,不想痛苦,就要去断除痛苦的因缘。因缘都毁灭之后,果就不可能存在了。

  比如说,如果曾经堕过胎,那是非常严重的罪过,按理说是要堕地狱的。但如果能励力忏悔,就能断除堕地狱的因缘。因缘不存在了,就不会堕地狱了。同样,如果想成佛,也要创造成佛的因缘。

  在内外所有的因缘当中,没有一个是因缘自己去思考、设计、创造出结果的。所有的因缘,都没有这样的意识,但在因缘聚合的时候,不管任何人希望产生果,还是不希望产生果,果都会产生。所以,佛让我们重视因果,就是让我们重视因缘。

  内在因缘的十二缘起的第一个,就是无明。什么是无明呢?

  经中云:“何者是无明?于此六界,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众生、命、生者、养育、士夫、人、儒童、作者、我、我所想等,及余种种无知,此是无明。”

  “一想”,对身体的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生起一体的想法,这叫做“一想”。本来地水风火空识并不是一体的,但我们却有这种错误的观念。

  “一合想”, 本来六界是分开的,相互之间没有关系,是不一样的物体,但我们却把这些东西的聚合物,当作是一个身体,当作人,当作我,这叫做“一合想”。

  “一合想”和“一想”有什么区别呢?一想,是认为“我是一个独立无二的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我,不会有第二个我。“一合想”,是把五蕴、六界、十二处、十八界等这些组成肉体、意识的各自分离的部分当做是一体的,并将其认为是我。

  比如说,汽车上的零部件,本来是不一样的东西,但我们却会把它们看成是一体,也就是一辆车。但实际上除了零部件以外,世上并没有一辆不能分开的、一体的、独立存在的车。在不观察的时候,因为无明,我们就会把它当作一体,并产生我执和我所执。

  “常想”,也即认为六界是常住不灭的观念。认为自己身上的六界,是从生下来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变化。昨天的六界,也是现在的六界,这叫做“常想”。

  “坚牢想”,与常想差不多。坚牢的意思,就是不会有任何变化。认为六界不会有任何变化,就叫做“坚牢想”。

  “不坏想”,认为六界不会毁掉,死了以后还会投生,生命永远不会止息,这叫做“不坏想”。

  “安乐想”,认为六界是安乐的观念。

  “众生、命、生者、养育、士夫、人、儒童、作者”等等,都是自我的不同名词,简言之,也即我与我所。

  以上所述,也即无明。其中的“一合想”和“一想”,是培养我执最直接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就会产生我执;有了我执以后,就会有烦恼;因为有烦恼,就会去造业。这样就从无明产生了行。

  在十二缘起支的任何一个上面,实际上都没有一个我,但我们却顽冥不化地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因为这个错误观念,后续所有的十二缘起支都会生生不息,这就是轮回流转不止的源泉。如果不想轮回,就必须断除轮回的因缘。

  “此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无明灭了以后,就不会造作有漏之业,也就是行灭;不造业之后,就不会投生,不投生自然也不会有投生的识。此处的“识”,主要是指从这一生投生到下一世的阿赖耶识。就像多米诺骨牌的坍塌,因为无明灭了,后面的所有缘起都将毁灭殆尽,这样就可以解脱。怎么样断除无明?就是要证悟缘起。这,就是解脱的原理。

  所以,不是佛高兴了就让我们解脱,或者佛不高兴就不让我们解脱,也不是我们想解脱就解脱,更不是祈祷世间某一个大力神,就可以解脱,这些都是迷信。当因缘存在的时候,果必然产生;当因缘受到破坏的时候,果就会停止。就像种子受到破坏以后,就不能发芽一样。外在的因缘是这样,内在的因缘也是这样。

  虽然烧香拜佛也有功德,如果有出离心、菩提心、回向,这些功德也可以转化为成佛的因缘。但成佛最根本的因缘,是用证悟的智慧去推翻无明。从今以后,我们学佛的方向已经很清楚,那就是追求智慧、推翻无明。

  很多外道认为,苦行就能解脱,所以会用各种各样的苦行来折腾自己的身体;还有些外道以为,在恒河里边沐浴,就可以洗掉自己的罪业,然后获得成就。但佛教却否定这些做法,因为轮回一直不停的原动力,就是无明。所有后面的环节,都是无明这个火车头带来的。肉体的苦行根本不可能推翻无明,所以再怎么样也好,都永远不会解脱。

  菩提心和智慧,是大乘佛教的精华。只要有了这两个,其他的一切成佛因缘,都等于是具备了。

  下面《缘起赞》有几种不同的版本,这次用的是法尊法师翻译的版本。

  二、顶礼

  敬礼尊重妙音菩萨!

  在《缘起赞》正文之前,宗喀巴大师首先向他的上师和妙音菩萨顶礼。妙音菩萨,也就是文殊菩萨。

  由见说何法,智说成无上,

  胜者见缘起,垂教我敬礼。

  “由见说何法”, 佛陀自己证悟以后,给别人所宣讲的法门。“何法”,是指证悟了什么法,说了什么法。“见”,也即自己的证悟。

  “智说成无上”, 释迦牟尼佛因为所证悟的智慧,也因为给别人所传的法,就变成了无上。因为证悟了缘起,就成为证悟无上;因为宣讲了缘起,就变成了宣说无上,这样就有两个无上。虽然外道、哲学家、科学家等世间智者,也在不同程度上,悟到了一些普通人还没有悟到的智慧,但都没有触及到缘起。只有释迦牟尼佛,才是证悟和宣讲方面无以伦比、超凡入圣的第一大智者。

  “胜者见缘起”,胜者释迦牟尼佛证悟了缘起。胜义谛的缘起,就是证悟空性;世俗谛的缘起,就是有因就有果的道理。

  “垂教我敬礼”,释迦牟尼佛不仅自己证悟缘起,还因垂念我们这些浊世众生,而将如此精妙的窍诀传授给我们。所以,宗喀巴大师在论典开始之前,首先向释迦牟尼佛顶礼。

  传统论典的写作方式,就是在写论典之前,先要向佛顶礼,或者向自己的上师、本尊等等顶礼。

  正义

  一、为何以宣讲缘起称赞的理由

  世所有衰损,其根为无明,

  见何能还灭,是故说缘起。

  世间六道轮回的所有衰损,无论是身体上的生老病死,还是内在精神上的贪嗔痴等任何不好的现象,其根源,就是无明。见到、证悟到什么样的法,才能摧毁、断除无明呢?那就是缘起性空。所以,佛陀宣说了缘起法。佛陀清楚,不幸福的原因,都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当中。

  贪嗔痴和生老病死等衰损,不是无因无缘的偶然现象,而是有因有缘的。它的因和缘,不是造物主和万能的鬼神等等,也与外面自然界的任何东西都没有关系,就是来自于自身的无明。

  因为我们不了解世界的真相,就会有很多的错误观念。比如,世界本来是无常的、靠不住的,但我们却会误认为是常住不灭的、可靠的。本来世界是一种幻觉,但我们却认为它是实实在在的,“我”也是存在的。因为有了这些错误观念,就会对世界产生执著、贪著,同时也对自己生起我执,之后就是贪嗔痴等一系列的烦恼,以及杀盗淫妄等如山的恶业。

  如果当初我们知道世界是无常的、靠不住的,也非常清楚地了解世界是一种幻觉,自己也是一种幻觉,根本就不存在,就根本不可能有这些烦恼。这样一来,世上各种各样的灾害、战争,各种的不和谐都不会发生。所有的痛苦,一定源于罪恶。而制造痛苦的罪恶,都是我们自己造的。世上绝不可能发生其他人的罪恶果报,却成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

  有些学佛的人非常喜欢供护法,对供护法的兴趣,已经远远超过了供佛、供菩萨。因为大家认为,护法可以让我幸福、顺利、成就等等,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解决自己内心当中的无明,却去求助于外在的护法、鬼神,乃至佛菩萨、大成就者、瑜伽士、空行母,都无异于缘木求鱼。如果自己没有做好,即使遇到真正的佛,也是没有用的。释迦牟尼佛身边,也有堕地狱、堕畜生道、堕饿鬼道的人。那不是佛陀没有能力,而是因为这些人自己没有…

《慧灯之光九 《缘起赞》略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