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十四卷▪P3

  ..续本文上一页匪这些。只要是利用自己的职权,窃盗国家的名位,损害人民的利益,都属于盗贼。这一句是说国家、政府从上到下,官员都能奉公守法。

  

“无有怨枉”。对人、处事都依照法令规章,使人人都能得到公平,就是没有怨枉。所以前面讲“国丰民安”。国家怎么富足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如何能安居乐业?道理就在此。

  

“强不凌弱,各得其所”。此地“强”、“弱”包括的范围也非常地广泛。“贵”是强,“贱”是弱。“富”是强,“贫”是弱。“聪明”是强,“愚痴”是弱。这是指社会里一切人与事相对的。强不但不欺侮弱的,而且能帮助弱的。譬如说富有的人能帮助贫苦的人,使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各得其所”。

  

像刚才讲的日本商社,老板是资本家,非常富有。他建立的公司、工厂,照顾所有员工的生活。老板不但照顾你生活,照顾你家庭,照顾你儿女读书,都照顾到,是“各得其所”。所以员工心安,他对于这家公司行号终身投靠。就是在公司不景气的时候,别的地方待遇比这里更高,他也不会走。为什么?道义!他不忍心离开。这是人家成功的一面。我们仔细看看,佛所说的这些教训他都做到了。

  

我们听了教训,看到这些例子,自己应该深深反省。为什么别人能做到,我们做不到?在现代国际上除日本之外,新加坡也做到了。新加坡的官员守法,照顾人民,使人民都能安居乐业。虽然有时候好像很专制,可是人民对政府非常拥护,非常地爱戴,这就是他的成功之处。

  

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我于此世作佛。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

  

这一段是佛以大慈大悲来教诲我们。“我哀汝等”。“哀”是怜愍、慈愍。佛对于一切众生确实超过父母对于子女。父母对子女实在讲是一生一世。隔一世,“改形易道”之后就各不相识了。父母恩义是一生的。佛对众生是生生世世、无时无刻不照顾。所以佛的恩德、菩萨的恩德超过父母太多了。这都是真实的。世间人真正能懂得、能明了、能感恩的,实在是不多。

  

“我于此世作佛”。释迦牟尼佛这一次到我们世间来示现成佛,教导我们的是“以善攻恶”。教导我们要用一切的善心、善行,去改正我们的恶念、恶行。教我们断恶修善。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一生当中得到真正的幸福。

  

福报决定是从善行里面得来的。善因得善果,恶因决定得恶报。所以这一句是教我们现在得利益。现在得利益了,如果来生不能得利益,这个利益不圆满、不究竟。这一生的生命是很短促的,不要以为现在还很年青,身体还很强壮。年青人、身体强壮的人,夭折的很多。尤其现在天灾人祸很多,谁能保证明天还在这个世间?这都是真实话。

  

往年我几乎每年都到香港讲经,是香港有位太太发心邀请。她在香港经营一个纺织厂,经营得很成功。我第一次到温哥华讲经,也是她邀请的。她在温哥华买了很多土地,有一栋大房子,有七、八千呎。有十几个房间,夫妻两个人住。我说这房子,你们不能住。她说做什么好?我说做庙宇很好。房子太大,人丁太少,那不是好现象。前年她在温哥华车祸死了,才四十多岁,谁能预料得到?她参加一个宴会,吃完饭回去之后车祸。消息传来,我们不敢相信。类似这些事情太多了。

  

的确黄泉路上无老少。我们的警觉性要高。活一天就要认真去修一天,不要等明天。等明天,就错了。

  

要“拔生死之苦”,这样佛对我们的恩德才真大,才真的能到究竟。我们无量劫来就是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在六道轮回生生死死。

  

“令获五德”。“五德”就是前面讲的五善。成就自己的善因、善果。再进一步,“升无为之安”。晋升获得无为之安。“无为”就是无生灭。前面有生死诸苦。“无为之安”就是生死没有了,不生不灭了。凡是生灭法都叫“有为”。不生不灭就叫“无为”。

  

《百法明门论》里面,天亲菩萨讲百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为法,一类是无为法。有为就是有生有灭的,无为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就是无量寿了。我们修这个法门,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得无为法,“升无为之安”了。

  

吾般泥洹。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久后转剧。

  

这一段是佛对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预言。他在三千年前对于我们现代这个社会状况,就已经很清楚了。

  

“吾般泥洹”就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

  

“经道渐灭”。现代印刷术很发达,经典的数量愈来愈多,怎么会灭?真的是灭了。经典虽然存在,修行人少了,这是衰相。而且多数人把经典的意思曲解了,解错了。这也就是佛法变质了,已经不是佛的真实义了。纵然流传也是“渐灭”了。

  

“人民谄伪”。我们现在的确是见到这个事实了。

  

“复为众恶”。现在这五恶、十恶,好像是社会正常的现象。那一个人要不作恶,就是怪人。变成这样的现象。社会上流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认为人作恶,若为自己,是应该的。这个观念完全错误。

  

于是“五痛五烧”,愈来愈严重了。“久后转剧”。这一句话我们在今天是见到了。确实这一切众生毫无忌惮的在作恶。

  

东西方古老的预言都说公元两千年这个世间有大灾难。灾难怎么来的?一切众生造作的恶业,累积而成的。这变成了共业,就非常可怕。我们距离这个时代太近了,没几年。这个灾难,我们可能都会遇到。

  

汝等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同学们都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义务。众生都在造恶,造成共业。假如我们能有一些人,认真的读诵《无量寿经》,依照《无量寿经》所讲的教训来修行,一百个人当中,只要有一个认真修行,九十九个造业,灾难都会减轻。虽不能免,会减轻。所以我们今天在全世界每一个地方,极力劝勉大家奉持经教。的确是能把劫难减缓、把劫难减轻。这是要靠我们自己认真努力去做。佛在此地真的是苦口婆心,教我们:“汝等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世人恶苦。如是如是。

  

世尊为大家说了这些,弥勒菩萨在此地的确非常感慨,而言。

  

“合掌”是表恭敬,这是佛门的礼节。十个指头代表心散乱。合掌是把散乱心收起来,归于一心。所以合掌表“一心”。一心是清净、恭敬。

  

“白”是下对上,学生对老师,是很恭敬的说。所以佛对弥勒菩萨说,用“告”,是上对下的。

  

“世人恶苦”。“恶”是造的因,“苦”是果报。造作恶因,而受苦报。

  

“如是如是”。跟佛讲的一点都不错,完全相应。

  

佛皆慈哀。悉度脱之。

  

佛确实是大慈大悲,哀愍一切众生。无论你是修善、是作恶的,佛都是一律平等的看待。佛总是那样的慈悲劝导,希望你能依照经典教训修行,这一生能永脱轮回。“脱”就是脱离三界轮回。

  

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佛在此地教诲我们有很多重复,显示真实的苦口婆心,真实的大慈大悲。佛在这段经文里面,要是加上前面一品,不止十番教诲。一般人教学,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佛不止十番的教学。

  

“受佛重诲,不敢违失”。这是弥勒菩萨,知道佛的苦心,不辜负佛的教诲,依教奉行。

  

这一次讲的是净宗晚课里面所念的经文。前一次讲的四十八愿是早课所念的经文。我们念经文一定要懂得经文里面的意义,然后才能把它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修行。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我们把早晚课所念经文的大意,都在此地与同学们讲解一遍了。往后早晚课,我想会做得更有意义,更有收获了。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十四卷》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认识佛教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