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个条件去的。
西方世界没有邪定聚的人,也没有不定聚的人,都是正定聚的。到达西方世界,在一生当中个个都圆成佛道。
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
这四句是第三十“乐如漏尽愿”。“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漏尽”就是烦恼断尽。“漏尽比丘”就是小乘的四果阿罗汉。证得四果阿罗汉,他那种快乐,佛知道、菩萨知道,我们凡夫不知道。即使佛为我们说了,我们也没有办法体会到。为什么?那个乐我们没享受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佛举这个例子,我们能体会到一点。
“永离热恼”。“恼”是烦恼。人一烦恼,心就烦燥,身体就发热。我们讲火气上升,动肝火,嗔恚心起来了。热恼永远没有了,也就是这个人嗔恚、嫉妒、障碍的念头没有了。贪、嗔、痴、慢都断了,“心得清凉”。这个境界,确实是阿罗汉的境界。因为三界之内的见思烦恼,他确实是断了,确实永离了。这个时候心里面的快乐、喜悦,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法喜充满”。
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两句是第三十一“不贪计身愿”。如果还有这种事情,佛说他就不成佛了。阿弥陀佛成佛已经十劫,可见他的愿都兑现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可能再有烦恼。
“贪计身者”。“贪”是属于思惑。“身”是属于见惑。这一句就是说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永远不会再起见思烦恼。
为什么世尊要把这愿放在大愿里?他的意义很深。因为我们是带业往生的,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有断,所以心里怀疑,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万一烦恼又起现行,怎么办?我们在世间,见思烦恼、贪、嗔、痴、慢,有时候还起现行。念佛把它压住了;不念佛,它又起来了。到西方极乐世界,还会不会有这种现象?佛这一愿的加持,使你见思烦恼,纵然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永远不会起现行。如果还会有一念起来,阿弥陀佛就不成佛。他既然已经成佛了,这一愿做到了。
这是得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我们的烦恼不要断,到西方极乐世界自然就不起作用。诸位晓得,我们在这个世界,要靠自己断烦恼,不容易!到达西方世界不需要靠自己力量断,弥陀本愿的加持,就容易太多了。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
这是三十二“那罗延身愿”。“那罗延”是梵语,是金刚力士的名字。佛在经上常常举他做例子。那罗延金刚是金刚力士中,身体最强壮,能力最大的。
十方世界的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身体强壮就像金刚那罗延力士一样。实际上,那罗延金刚是万万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但是在我们世间已经找不到第二个人了,所以用他来做比喻。
“金刚”是坚固。它是非常坚硬的物质,它能破坏一切物质,一切物质不能破坏它。所以佛常用金刚来比喻“般若”。这说明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的金刚不坏身。这个世间,我们的身体非常脆弱。受一点风寒,身体就得病,吃坏一点东西,也得病。西方世界人的身体跟十方世界众生不一样,确实是金刚不坏身。
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
这是三十三“光明慧辩愿”。佛有“常光”。我们画佛像,佛的头部有“圆光”。不但佛头部有圆光,佛的身也放光,这叫“常光”。拣别不是“放光”。“放光”是有特别的因缘。“常光”是自然就有光。
佛有光明,菩萨有光明。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人,造作一切罪业去往生的人,都有光明。他们跟佛菩萨一样,皆有光明照耀。这也是弥陀本愿的加持。
光明是佛的智慧。光明是自性般若智慧。佛以他的愿力,伏灭了我们的烦恼;以他的愿力,启发我们自性本有的般若光明智慧。这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快速的原因∣得佛力加持。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所以那个地方成佛太快了,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故能“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
善谈诸法秘要。说经行道。语如钟声。
这是第三十四“善谈法要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绝大多数是慈悲心恳切。自己在六道里面受尽了苦难,不愿意看到别人受苦、受难,总是要想尽方法去帮助这些苦难众生。所以很多人迫不及待,不想在西方世界快速成佛,想以菩萨身分到六道里面教化众生。教化众生一定要“辩才无碍”,一定要通达种种法门。
“善谈诸法秘要”。这绝不是烦恼没断的人可以做得到,也绝不是二乘权教所能做得到的。必定是法身大士,才有这个能力。我们要凭自己的能力,断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再破几品无明、证得法身,那谈何容易。
通常佛讲修行要经历三个阿僧祗劫,才能达到这个地步。时间太长了!所以发愿救度一切众生,如果自己不具足这样的智慧、德能,那只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办不到的。可是生到西方世界就行了。
生到西方世界,要住多久、学多久,才可以回来度众生?这很多人关心。这一愿里面,阿弥陀佛并没有限制我们在西方世界要住多久,要学多久。没限制,就好办了。到达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给他老人家顶礼三拜,就说娑婆世界众生苦,我很想做菩萨,到那里教化众生。请教阿弥陀佛,行不行?阿弥陀佛一定说:“好,你去吧。”
要智慧、要神通、要德能,佛第三十四愿加持你,所以有智慧、辩才。“善谈诸法秘要”。乃至于“语如钟声”。音声之美、洪亮,不是自己修的,是阿弥陀佛加持你。
真正要想发心行菩萨道,教化众生,赶紧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到极乐世界,不见阿弥陀佛,要想到达这个境界,那就准备好好的去修行三个阿僧祗劫。没有这么长时间修行,这个能力是得不到的。所以西方世界的殊胜,不读四十八愿,不读《无量寿经》,不知道。读了之后,才真正能体会,能明白。才晓得为什么那些菩萨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道理就在此地。
不到极乐世界,智慧、能力,一定要自己修得。我们自己性德里虽然具足,但是没有修德,本性里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唯有到极乐世界,蒙佛本愿加持,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修行,立刻就能用得上。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这四句是第三十五“一生补处愿”。这一愿也是对我们提出了决定的保证。保证你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
“补处”就是后补佛,就是等觉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后补,阿弥陀佛入灭了,他就成佛了。弥勒菩萨在我们娑婆世界后补,释迦牟尼佛的法运尽了之后,他到这个世间来成佛。弥勒现在是菩萨,将来是佛,我们称他“当来下生佛”。将来他到这个世界示现作佛,是第五尊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文殊菩萨,在华藏世界,是毗卢遮那如来的后补佛。实在讲这种地位就是已经成佛了,但不在佛位。
一个世界只有一尊佛,不能有两尊佛。好像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校长,不能有两个校长。他的能力、智慧确实可以做校长。但是现在的校长还没有退位,他要等校长退位,才能继任。所以等觉菩萨,实际上就是成佛了。成佛而不在佛位。
生到西方世界,一生中决定得到后补佛,不等到第二生。所以这个法门,古大德常讲,是当生成就的法门。
也许诸位听过,密宗里说“即生成佛”。印光大师在《嘉言录》里讲密教这一部分,说密宗里的即生成佛,跟小乘里所讲的阿罗汉果很接近。由此可知,他成的是天台家讲的藏教佛。藏教上面有通教、别教、圆教。他成的不是圆教佛,而是藏教佛。藏教的佛,没有明心见性,实际上就是小乘的阿罗汉。小乘最高的果位阿罗汉,就是天台家的藏教佛。辟支佛的果位没见性,虽然见思烦恼断了,但是尘沙烦恼没有断,无明一品也没破,是这样的境界。这个境界已经不容易了,很难证得。
《无量寿经注解》是黄念祖老居士作的。黄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刚上师,诺那活佛的传人。他很老实,不骗人。他跟学密的同学们说:中国大陆最近四十年,学密成就的只有六个人。太难了!所以他劝人念佛。他在《净土资粮》、《谷响集》里劝学密的人一定要加持《无量寿经》、《弥陀经要解》、《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三部经,念佛发愿求生净土。他是真正密宗大德,不骗人,真正爱护人。除这个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黄老居士这一番苦心,要细细去体会。就是叫你老实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补处”(一生补处是圆教佛),一生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
《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四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