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是见思烦恼完全断了。见思烦恼断了,六道没有了,六道是一场梦他醒过来。醒过来,世界是什么?是四圣法界。诸位要知道,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释迦佛也有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是共同的,是一个共同的。这些事实真相在《华严经》上讲清楚,我们现在也搞明白,晓得十身,智身实际上还是这个身体,在这个身体上智慧透出来。佛法的教与学统统是智慧,「智身影现众缘」。
下面是贤首国师给这个题做一个简单的解释,『谓智体唯一』,智体是真的是一,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是自性的,它怎么会二!当然是一。它借着这个身体透出来起作用,起作用是什么?『能鉴众缘』。「缘」,遍法界虚空界里面所有的万事万物怎么来的?这我们同学都知道,佛在经上讲缘生的,因缘生法,不讲因只讲缘。因没有缘不能生,从因上讲,因都有,因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出,他见性,性是什么样子,他说了五句,其中里头有一句,第三句,他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就是因,阿赖耶里面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因都在里头。这是我们现在科学家所讲的能量、信息,本自具足,还有物质现象统统具足。在没有缘的时候不现形,不现形你不能说它没有,没有缘的时候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它不是物质现象,它也不是精神现象,它是自性本体。我们没法子,我们六根接触不到,你看不见、听不见,你也摸不到,你也想不到,所以我们的言语,我们六根的能力连思惟都达不到。佛法讲「唯证方知」,你才晓得它存在,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来也没离开过我们。遇到缘它就能起现行,叫「能生万法」,能生万法是它遇缘,什么缘?这个缘就是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波动。有科学家曾经说这个世间没有物质,什么都没有,只是波动,所有一切万物是波动频率不一样,你所看的境界不相同,频率不一样。这个频率非常快速,我们无法想象。频率慢下来就变成虚空,所以虚空不是真的,空间;再慢一点就变成现象,自然现象,气体像空气,气体;再慢一点,它就变成液体;还要慢一点,它就变成固体。同一个分子,波动的频率不一样,它产生变化。
科学家这个发现跟佛经上讲的一样,所以一切法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可以受用你不能执着,也就是你可以受用它,你可以欣赏它;你不能控制它,你也不能占有它。我们以为我都能控制、都能占有,假的。你要不相信,你想想,你能不能控制你身体?如果能控制身体,它年年十八多好,它为什么要老?你控制不了,剎那剎那都不能控制。连自己身体都不能控制、都不能占有,身外之物你要是说你占有、你控制了,那不叫大笑话吗?我们以为是真的,佛菩萨听了,迷惑颠倒,自欺欺人。诸佛菩萨能不能控制、占有?不能,所以他从来没有控制的念头,也没有占有的念头。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出现在世间,在十法界,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对的,法尔如是!就是随缘而不攀缘,他得自在,他没烦恼。怎么知道缘生?智,智慧「能鉴众缘」,对于宇宙之间万事万法怎么来的、怎么变化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总的来说,『缘相本空』,刚才讲是波动频率不一样,没有一样是真的,确实除了波动之外,什么都没有。而波动自己本身也没有自性,也没有自体,之所以能够现相,确确实实它真正的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自性里本具的能量、信息。现在科学里面讲三样东西,它有物质,佛法里不讲物质,自性里头只有两样东西,能量跟信息。物质是什么?物质是有了波动现象之后,能量变成物质,信息就变成精神现象。这是宇宙之间两种现象,一个物质现象,一个精神现象,能量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智慧德相。所以你要晓得「缘相本空」,缘是因缘,缘就是振动,相就是它产生的现象,无论是物质现象、是精神现象、是自然现象,现象这三大类就包括尽了。我们看到的太空是自然现象,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是物质现象,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是精神现象,都是空而无自性,这个要知道。
『智体照寂』,智体有没有现象?没有现象,智体就是自性、常寂光,它有照的作用;不但有照,它还有寂的作用,寂是什么?清净寂灭,一尘不染。它虽然照,就像镜子照外面境界一样,这是照;同时镜子决定没有染污,没有染污就是寂。诸位要晓得,智体是照寂。阿赖耶就不是,阿赖耶是波动的现象,它能照,但是它不寂,它染污。染污,我们今天讲落印象,落印象是阿赖耶,自性不落印象。自性是真心,阿赖耶是妄心,一念不觉起了无明,就把自性转变成阿赖耶。阿赖耶里面有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相就是波动,就是一念不觉,叫业相。这一动马上就起了转相,转相就是缘相,一念不觉是缘,相里面,相有精神现象,转相是精神现象,第七识是末那识,第六意识。从这个相,对面立刻就又现一个境界相,境界相是阿赖耶的相分,境界是物质现象。转相、见分是精神现象,相分是物质现象,这是阿赖耶三细相。再一分别,十法界的四圣法界出来了;再一执着,六道出来了。怎么出来的?法尔如是,它本来就是这样的,这就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能量跟信息起作用。这把它说出来了。
『诸缘相尽,如如独存』,诸缘是无量的因缘,波动频率非常复杂。怎么样相尽?不在外头,在我们自己。这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定力、定功,你修清净心,清净心是远离染污,平等心是远离分别,我们真正六根接触外面境界学着不染污。佛法宗派很多,法门很多,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门道、方法可多!多到没有数字。你要晓得,那是一种手段,它的目标、方向只有一个,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是什么?得定。所以这个要知道,佛法修什么?佛法修禅定。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统统修的是禅定,这不能不知道。我们念佛是不是修禅定?是的,你没有得到禅定,那你不会修。你要会修,哪有不得禅定的道理!念佛怎么修法?是以一念取代一切妄念,你心就定了。禅定不好修,要离一切相,我们离不了。心里总是起念头,念头起来了,不管是善念、是恶念,统统用一句佛号取而代之。宗门里面说的,祖师说得好,「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为什么不怕?念起是你的习气,你是六道里面众生当然起念,不起念六道就没有了,六道之存在说明你的念头没断。你看我们从早到晚,前念灭后念生,连晚上睡觉都还在作梦,念头没断!所以妄相它就不会尽。妄相不会尽那是缘,缘就是动,妄动没有尽,所以相不会尽,相是它的副产品。
念佛我们就知道,念佛是对治妄念的,我们真正修清净心。不被外面染污,我看到好的东西不生贪恋;看到称心如意,起了贪心,被染污;看到不合自己的意思,起了瞋恚,排斥,又被染污。你怎么能在境界里,六根接触境界的时候不被染污,这就高明,你的心就定下来。更进一步不分别,功夫就更高,不分别是什么?平等心得到。不染污是得清净心,不分别是得平等心,平等心得到就开智慧,智慧一开这是相尽,「诸缘相尽」。「如如独存」,如如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这个时候的心是什么?清净平等觉现前。清净平等觉是性德,它不是阿赖耶,这在相宗里面说是转识成智。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八识成四智。四智就是如如,就是人家讲的智身,它独存,它是真的,它不是妄的。所以如如智也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要学的。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的示现,我们要能体会得到,他是做给我们看的。我们今天讲知识分子,自己觉得很值得骄傲,我是知识分子,聪明人,不愚痴。好学、多闻,释迦又是王子的身分,示现在人类当中是贵族,好学,像这样的学生年轻人,谁不喜欢、谁不尊敬!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参学,参学十二年到三十岁,十二年当中,印度这些高僧大德他统统亲近过,统统都跟他们学过。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集各家之大成,他的智慧如海,可是怎么样?没开悟。
为什么没开悟?照理说在印度当时,在世界上其它国家地区不能跟它比!因为他们统统重视禅定。佛经上讲的四禅八定,释迦牟尼佛当时十二年所学的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从哪来的?从婆罗门教来的。婆罗门教的历史,我跟他们有接触,就是现在讲的兴都教,它的前身是婆罗门教。他们修四禅八定,在禅定里面把空间维次突破,因为他的定功不深,所以突破的程度是六道,六道里面的事情他清清楚楚。为什么?他是现量境界,他亲眼看到的,亲身接触到的,都清楚。上面他能够到达非想非非想处天,下面能够到达阿鼻地狱,有这个能力。所以六道轮回不是佛说的,诸位要知道,古婆罗门说的,没有一个人不清楚,只要你有这个定功,你亲眼看到。实在讲随着你定功的浅深,四禅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八定,初禅的功夫还没得到,你照那个修,修的时候你还没得到,只是心比一般人清净一点,一点小功夫,那怎么样?我们叫做未到定。他虽然修定还不及格,譬如六十分及格,他只有三十分,甚至于只有二十分,比一般人,一般人一分也没有,他能有个十分、二十分就起作用。六道里的鬼道跟我们人最接近,他头一个看到的是鬼道,他能跟鬼道接触。
我在初出家的时候有两个师兄弟,那个时候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这两个师兄弟也很难得,都有弘法利生的愿望,但他们不学经教,他说学经教太慢。我们在一起谈这个事情,他说「你讲,舌头讲干了,人家不相信。」他们两个学密,到大溪跟屈文六上师学密,他告诉我,他说「我要是密学成,密有神通,我一显神通,大家就相信。」所以他在那里修了一年多,不到一年半,我这个师兄弟告诉我,他现在有一点点小通。我说小通…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