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二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二集)  2009/9/3  台湾  档名:12-47-9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十九面倒数第四行当中看起,从「何以故」看起:

  【何以故。由心不起。外境本空。论云。由依唯识故。境本无体故。真空义成。以尘无有故。本识即不生。】

  到这里是一段。六观里面第一「摄境归心真空观」,实际上它讲的六观,六观是圆融,一观得到后面五观统统具足。《华严经》上常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所以说六门任何一门进去,你都得到究竟圆满。所以讲它的境界、义理深广完全相同,而不同的是方法。这就是佛菩萨契机、契理,能够适应各种不同根性的人,就同他自己的方便,怎么方便都行,都能够入门,也就是入明心见性之门。「摄境归心」,这个意思我们前面学过,知道一切分别都是从心起来,实际上佛在大乘教里面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境一如」。大师在此地接着假设一个问题,『何以故』,用现在的话说,为什么。『由心不起,外境本空』,这是事实真相,这个心起是什么?就是动念头,我们常讲起心动念。你要是不起心、不动念,外面境界统统没有。外面境界是什么境界?我们净土宗讲的常寂光,常是永恒不变,寂是什么都没有,一片光明,这是自性。明心见性的人见到什么?就是见到这个。惠能大师见性说得很简单,就是讲这回事情,当你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你见到自性,自性是清净,所以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性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精神现象,什么现象都没有,佛法里形容还有个名词叫「大光明藏」,一片光明。什么都没有,你不能说它是无,为什么?它能现,唯心所现,它能现。什么状况才现?起心动念就现。

  起心动念极其微细,起心动念我们自己知不知道?不知道。我们要是知道,这个事情就好办,我们不知道,什么人知道?《华严经》上讲法身菩萨知道。也就是说不但六道众生不知道,四圣法界也不知道,六道上面声闻、缘觉、菩萨、佛都不知道,十法界里面都不知道。离开十法界就知道,为什么?你不知道离开不了十法界。怎么离开十法界?不起心、不动念就离开,十法界就没有。只要十法界还在,那你就得一定要明了,你起心动念,但是你不知道你起心动念,这是能理解的。为什么?起心动念太微细,那个念头的微弱,我们今天最高明的仪器都测不出来。就这微细的振动,那么一点点的振动,宇宙、生命就出现。振动的时间很短很短,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这么短,这样的微弱。谁看到?佛法里面不是讲推测。我们世间人都说数学是科学之母,宇宙之间许多不知道的东西,从数学里头演出来。像太阳系的行星在数学里演出来,可能还有一颗星没发现,去找果然找到,数学是科学之母。佛法不需要数学,数学是推演,佛法是亲见,在三量里面讲现量,数学是比量。亲见的,这是最真实的,你六根都接触得到,这不假!什么人能见?佛告诉我们,八地菩萨。

  你想想看,《华严经》里面十信位的菩萨在十法界,我们在《华严经》上读过,初信位到六信位没有离开六道,七信离开六道,生到十法界里面声闻。我们往上去看,七信是声闻,八信是缘觉,九信是菩萨,十信是佛。十信修圆满超越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十信心满真成佛,那不是假佛。《华严经》上也称他们为法身大士、法身菩萨,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是真佛,这才算是圣人,真的圣人。凡与圣,十法界里面我们通常称小圣,实际上天台大师称他们为外凡,凡夫,六道是内凡;四圣是外凡,六道以外的凡夫。真的圣人是在一真法界,我们尊称他,他比我们高得真是太多!我们望尘莫及,称他为小圣。这就说明佛法所讲的是在甚深禅定当中见到的,禅定里头有境界,他能够突破时间跟空间,也就是时间、空间在禅定里面没有了。所以入定就能看到我们一般凡夫看不到的东西,听到我们凡夫听不到的音声,这桩事情现在学科学的人不难理解。我们眼见色,能见是因为有光做增上缘,没有光我们就见不到。所以在晚上如果没有灯,日月星统统没有,灯也没有,漆黑,什么都见不到。禅定当中要不要光?不要,不可思议!为什么?禅定当中是见性见,不是眼识,眼识从缘生。禅定当中是见性见,见性见、闻性闻它不要缘,有光、没有光与他不妨碍,时间、空间都突破了,他能见到。定功有浅深不同,你见的量大小就不一样,小定,像佛经上讲的「四禅八定」,你能见的范围就是六道,六道之内你全能看见,没障碍;六道之外你就见不到,定功不够达不到。

  十法界以外是一真法界,诸佛菩萨的实报庄严土殊胜。这里面的菩萨称佛也可以,他真的是佛不是假的,他们的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没有断干净,这个东西对他六根起作用产生障碍,就是对于彻底了解无始无明的现象,这个他见不到。你看看,他们破除无始无明的习气也分等级,所以佛在《华严经》上,把他们说成四十一个阶级,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个,上面加个等觉是四十一个,这从哪里分的?习气带的多寡。愈往上面去,习气带得愈少,真相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白,最后看出宇宙怎么发生的,原来是不知不觉微微的动一下。极其细微,不但我们不能发觉,你看经上佛说的,七地菩萨以下统统不知道。他们知道,就跟我们现在一样,听佛说的;佛要是不说,我们怎么会知道?不可能知道的。到八地知道,八地见到,宇宙的缘起他见到。定中的现量境界,不是一个人见到的,八地菩萨很多,九地见得更清楚,十地、十一地那就不必说,他们全见到。这哪里是假的!见到之后,什么问题彻底解决了。

  我们今天在这里学《华严经》,这些信息完全是释迦牟尼佛跟这些大菩萨,写这篇文章的人是菩萨,贤首国师是华严宗的三祖,清凉是第四代祖师,宗密是五祖,菩萨,一点都不假。佛在经典上义趣讲得很深,利根的人一听他明白,中下根性的人听不懂,那就需要佛菩萨来当助教,佛的助教,把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详细给我们讲解,我们这才恍然大悟。我们要搞清楚,这个悟是什么?这悟叫解悟,我对这个事实真相我知道,听佛说的。得不得受用?那要看自己,自己真的依教修行,得受用;我是明白,我做不到,你就不得受用。什么叫不得受用?你生活在世间还有苦恼,你还有苦,你还有烦恼,这不得受用。真的依教奉行,苦恼有没有?当然还有,如果没有你不成佛了吗?但是你的苦恼比一般人要轻很多。烦恼有,烦恼轻、智慧长,这个生活就是我们世间人所羡慕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是佛法在世间,对于中下根性的人的真实受用。所以受用,要记住,要在行!你没有行,你就没有受用。实际上在中国,古圣先贤教人也是如此,中国在上古时代老祖宗教我们,求学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后头有个「笃行」,你得要干,真干你就得受用。如果不干,有前面四个,那就是现在所讲的学术,对我们生活没帮助。

  人生在世,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真的明白了,人生在世为什么?提升境界。你要是提升不了,等于在学校念书,为什么?升级,我这一年学得不好,考试不及格升不了级,升不了级明年再留级。于是我们就明白,如果我们在这一世当中,把我们的功课统统做完,都做得很好,来生要不要来?不来了。不来是什么?不搞轮回,你毕业了。毕业之后到哪里去?到四圣法界去。六道好比是小学,四圣法界是中学,声闻是中学,缘觉是高中,菩萨是大学,佛是研究所。六道是小学,他升级了。升不上去就留级,来生还要来。我们的功课是什么?功课是两个,一个是学明了,观,你对宇宙人生怎么个看法;第二个是止,放下。这是行门,观是解门,解行相应,解在行中,行在解中,你是真佛弟子。我们就明白,我们对六道的一切人事物,包括世尊在六道里面的种种活动,弘法利生、讲经说法,都不能执着,彻底放下执着,我们六道里面的功课就修完,就毕业。我这一生当中没有遇到净土法门,直接就上升到四圣法界去,脱离六道,小学毕业,这个要知道。对这个世间法,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还有一点点放不下,就去不了,彻底放下才能往生。诸位要记住,这个往生是往生四圣法界里面的声闻法界,是往生到那里,就好比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慢慢去拿到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成佛了。

  假如很幸运,这个法门真的不容易遇到,净土法门,遇到净土法门有什么好处?这些初中、高中、大学都不要念,在一生当中就超越,直接念研究所。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什么人难信?十方世界的菩萨。他们生生世世没遇到、没听说过,你跟他讲这个法门,他不相信,哪有这种道理?读书你要拿到最高的学位,你怎么能不按照顺序?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研究所,肯定是这个顺序,不可能你一下就跳班跳到研究所去,难信之法。所以我们要真的很清楚、很明白,遇到这个法门,相信这个法门,修学这个法门,不是偶然的,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接触到,跟这个法门有缘。有没有修?有修。为什么没去得了?为什么没有往生?缘上出了问题,没去得了。而缘里面最严重的是冤亲债主,你想去,他找你麻烦,你过去欠他的命,你没有还他的命他不甘心,他要障碍;你过去欠他的钱你没有还清,他也不会饶你。还有什么?还有感情,最麻烦的亲情,所谓人情债,你不把它还清不行。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晓得事实真相,在这一生当中除了要放下、要提升自己,还得要把债务了掉。我欠哪些人债我也不晓得,我怎么还?有法子还。我们一生当中的福报,财富是属于福报,拿出来做好事,用你的福报帮助诸佛如来的正法久住,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这是用这个方法还他,全都有了,我不为自己,我为冤亲债主还债。人情债也不例外,我把功…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