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四集▪P4

  ..续本文上一页。善人教你善,你跟他学善;恶人,他从反面来教你,你看到他作恶,你看到他的恶报,你回过头来想想,我有没有干这个恶?如果我有,赶快改,他不就是老师!没有呢?没有,我也提高警觉,不可以犯他这样的错误,他也是我的老师。这都叫善知识。所以没有恶人,没有坏事。善恶是正反两方面的教材,统统得益,所以善财一生成佛。我们现在修行一生成不了佛,就是这一关没有办法突破,善人可以跟他学,恶人离他远远的,不批评、不毁谤,你就很了不起、就很难得,没有像善财对他还那么恭敬,只是不赞叹。我们讲的不赞叹、不批评,还是那样恭敬供养他,还是可以亲近他,细心观察他的恶行,做一面镜子反省自己有没有。这是『如来深境界』。

  『其量等虚空』,如来在哪里?一切人是的,一切事是的,一切物也是的,甚至于说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是的。乃至于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在佛经上称之为天地鬼神,科学家称为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有没有?有,科学证明有。外国,听说中国现在也有,催眠,催眠术能够叫人意志集中,回到过去生,你的前世,再回到前世。我看到外国有个报告,有个人居然能够回到以前八十多世,差不多是将近四千年。说明那个时候的生活状况,他能讲得很清楚,他住在洞穴里,那时候的人还没有房子,在洞穴里饮食起居的状况。人既然有前世,当然有来生。很多经过催眠,做过催眠之后,大多数的人把生死看得很淡,不再怕死了。晓得怎么样?晓得自己没死,生死是身体,灵性不灭。一切人伤害我们,或者自然灾害使我们受到伤害,伤害是伤身体,灵性没有受到伤害。这些催眠师常说,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把灵性消灭,不可能的,它永远存在。也有人说它叫灵魂,都可以。但是灵魂跟灵性在佛法有差别,灵魂是灵性在迷的状态,也就是说,灵性迷了叫灵魂,灵魂觉悟了就叫灵性,佛说这个说得好。因为灵魂迷,迷你出不了六道,你的生活空间是在六道里;如果觉悟了,灵魂就变成灵性,它就脱离六道。

  六道在我们看很大,三千大千世界是六道,可是在法界虚空界里面来讲,六道范围太小了。他一觉悟,他脱离六道,脱离六道也能够进来,来去自由,好像有通行证一样,他愿意来就来,愿意去就去。六道里面,他拿不到通行证他出不去,觉悟重要!佛陀、菩萨对六道众生最大的恩德是什么?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因。果是什么?果是永脱轮回,离苦得乐。六道里总是苦,不出六道不知道,出六道才知道,六道天上也苦。一出六道,这就四圣法界,比六道的范围大太多了,还是有苦,那苦是无明烦恼,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要是止住,放下了,十法界没有了,那就得大自在,你的活动空间是遍法界虚空界,「其量等虚空」。在遍虚空遍法界里,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立刻就应,没有距离、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感应同时的;没有距离,立刻在现前,为什么?前面讲的入的意思你懂得,你的疑问就没有了,跟整个虚空法界融成一体。他在哪里?他就在现前,我们一念感,他马上就应了,我们的感没有了,他就消失了。他从哪来的?心现识变,佛讲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这个道理。你想什么,他就现什么,不是他有意思,他没有意思,他没有起心动念,我们起心动念,我们起心动念他就现相。理很深很深!

  底下经文讲『一切众生入』,我能入,你也能入,他也能入,个个都能入,一切众生入。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入,入就融了,入当融讲,跟自性融合成一体。佛经里有用水做比喻,比喻得好,佛比喻河水,印度恒河,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很长时间在恒河流域,这个河很长,像中国长江、黄河一样,几千里路长。恒河的水在河里面是河水,它流到海里去,六道里面众生就像你还没有脱离恒河,你是河水,你活动的范围离不开恒河,一流向大海,那就没有边际,一入海就变成海水。海水流到海里面去,跟以前这个水都汇合成一起,哪个先、哪个后?没有了,先后不可得。古佛跟今佛找不到了,没有古今、没有先后,融入一体。

  我们如果回归自性,就像这水流向大海一样,在自性里有没有先佛、后佛?没有。有没有古佛、今佛?没有。有没有大佛、小佛?没有,统统没有了。什么时候见到这个现象?实报土里面就见到了,虽流入大海,流到性海里面去了,无始无明习气还没断。这在什么时候?将入未入。恒河的出口,那面是海,这边是恒河,你在出口之处,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这个现象,是在河海交界这个地方出现的,一入到真正大海,那就是习气都没有了,究竟圆满佛。这个比喻很有意思,愈想愈有味道。可是,这四十一个位次,无始无明习气已经不妨碍你跟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不妨碍。你到了大海的边缘就不妨碍,能力就恢复,跟究竟圆满佛果上可以说是没有两样,而且很快他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诸位要记住,帮助的方法是破迷开悟,破迷开悟的方法是教学,你不教怎么行!教学的方法里面最重要的是身教,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现身说法,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他为什么能做得成功?孔孟在中国为什么能做得成功?没有别的,自己做出榜样,威仪有则,他做成功了。我前几年在老家安徽庐江汤池办了一个传统文化中心,我要求老师,告诉老师,释迦牟尼佛教学成功,孔子、孟子教学成功,靠什么?自己做到才教别人,自己没有做到,要求别人做,就不能成功。所以要求老师先自己把《弟子规》落实,《弟子规》里面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我们认真努力条条都学到,自己真做到,然后你再去教就成功了。这就是佛法融入《弟子规》,把《弟子规》变成我们的思想见解,变成我们的言语行为。我们跟《弟子规》是合一了,我人就是个活的《弟子规》,表演出活的《弟子规》,你在我身上看到,成功。『而实无所入』,你契入境界,没有入的痕迹。我们跟《弟子规》融成一体,实在讲,跟《弟子规》痕迹都没有。这个地方讲的是融入「大方广佛华严」,毘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这是这首偈的意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四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