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些人肯定是烦恼少、妄念少,心地清净自在,没有忧虑、烦恼,纵然有,很轻,这道理讲得通,所以他不容易看到老化。还有不少人是未老先衰,四、五十岁的时候看起来就像老头,就已经老化,这什么原因?烦恼多、忧虑多,他身体自然就老化。我们细心观察都在眼前,千变万化。佛门、还有一些宗教修行重视禅定,它有道理。禅定,放下这些境缘,物质环境跟人事环境,放下攀缘、放下忧虑、放下牵挂。我们说得更透彻一点,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更重要的是放下对立,养成心平气和,你就不衰。
第四个是「不死」,六道众生没有不怕死的,事实呢?事实里头确实没有死。这里说「谓此涅槃之理,从本不生,今亦不灭,故曰不死」。这话是讲真话,从本以来他有没有生?没有,一切法不生。既然不生,哪来的灭?没有灭。这个事实真相,弥勒菩萨跟我们讲得最清楚,现象到底怎么回事情?一切现象都是从心想生。念头叫心想,起心动念,心一起、念头才一动,整个宇宙就出生,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出现了。是不是真的出现?没有,它比作梦那个频率还要高,为什么?梦我们能觉察。晚上做个梦醒来之后还挺清楚,能觉察,就是它的频率不是太快,我们能够意识得到。而起心动念的频率太快,快到我们不能觉察,它真有,什么人能觉察到?佛在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八地菩萨,八地叫不动地。由此可知,菩萨定功之深,接近本性,本性是不动的。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在大乘教里叫自性本定,没动摇,自性本定。八地菩萨接近自性,往上去九地、十地,等觉是十一地,妙觉,四个位次,真的接近妄尽还源。极其微细的振动,他能够感受到,清清楚楚的感受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兆这样的振动。
一秒钟里头振动多少次?一千二百八十兆次,八地菩萨能感受到,往上去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了。所以佛经有讲「不生不灭」,就讲这桩事情,生灭同时,也是讲这桩事情,《楞严经》上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还是讲这桩事情。它一生立刻就灭掉,你抓都抓不到,你还没起念的时候,它的生灭不晓得多少次!懂得这个道理,一切法本来不生,所以它也没有灭,哪有死!哪有这种道理?我们今天在六道,六道里头有没有生死?说实在话,没有,只是不断的在换身体。真正明了事实真相,你心就定,你真能放下。你放得愈多,你证得愈深,烦恼慢慢消融,没有了,智慧随着增长。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现前。我们今天放不下,是因为不知道事实真相,知道事实真相,应该要放下。放下不是难事,真了解一切法不可得,放下就是帮助自己提升,彻底都放尽,那你就达到究竟圆满,妄尽还源了,回归到常寂光,究竟圆满。
我们早年初学佛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在学佛前二、三十年,这些问题常常在脑海里面盘旋,总是有疑惑。回归到常寂光还起不起作用?还会不会倒驾慈航应化在六道?好像没有。又听古大德说了一句话,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留惑润生」,也就是最后那一品生相无明他确实有能力断,他不断,为什么不断?留着这一分迷惑,来帮助十法界的众生。就好像我们读书一样,我们读到毕业班,确实有能力毕业,一毕业不就离开学校了吗?学校就好像十法界,这个人慈悲,我考试故意不及格让我留下来,留下来干什么?帮助同学们。以前听到这个话点头,这个有道理,诸佛菩萨证到究竟果位,他这一招显示出他的大慈大悲,这一个观念在我们学佛过程当中至少是三、四十年。现在搞清楚了,有没有这个必要?没有,不必要。那就是常寂光与十法界有没有感应道交?肯定有。我们从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得到科学的证明,留惑润生是古大德的方便语,教初学,初学人不懂,用这个暂时安慰安慰他,逐渐逐渐他就恍然大悟。就像佛经里面说诸佛菩萨说法,黄叶止啼是善巧方便。叫小朋友不要哭,地上捡一片落下来的树叶,这很值钱,是黄金,你可以拿去买糖吃,小朋友拿到树叶就不哭,目的达到。到后来慢慢长大,大人做得没错,目的是叫我们不要哭,是不是真的假的不必去执着。这是阶段性的,诸佛菩萨教化众生阶段性的多,这是随顺二谛说法,这随顺世谛,不是说是假话,方便,叫善巧方便。
到你程度向上提升,再给你讲真的,真谛,讲真的给你说没有生死。《中观论》上讲了八个不,「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所以大乘教里面讲「不二法门」,生死是二,来去是二,常断是二,没有二,所以才叫一。禅宗里面所说的「识得一,万事毕」,这就是什么?宇宙之间只有一没有二。那个一是什么?一念,一念是能生一切法,能生万法。可是那一念的时间很短,这一念没有,万法就没有了,可是第二念它又起来。我们今天所看到宇宙的现象,是一念一念一念的相续法,还不能讲相续,相续那是一成不变,它里头有变化,所以我们只能说是相似相续法。相似相续,绝对没有两个念头完全相同,找不到,相似相续。森罗万象不可思议,这是什么道理?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这个道理。像万花筒一样,理并不复杂,现相、作用无量无边、无数无尽,性德不可思议。
所以学道的人,首先要晓得没有生死,你对于生老病死苦的恐怖就能放下。相有,理上没有;事有,理没有;相有,性没有,总得搞清楚、搞明白。真正通达明了,抓住一句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念到底,这一生决定是圆满成就。法门虽然无量无边,我只取一门,取这一门这是智慧。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的,不但世尊介绍,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赞叹,这个赞叹就是大家一起介绍。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给我们介绍这个法门,那还有错的吗?你能够接受,你能够依教奉行,你真了不起,你真得到了,得到什么?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谈的妙法,就是这个法门。这个法门的理太深太深!大乘教里常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觉菩萨都还搞不清楚,我们能够深信不疑,这种善根还得了吗?彻底放下万缘,知道万缘不是真的,彻底放下,一心把阿弥陀佛抓住,你心里面什么样忧虑恐怖全部都消失掉,都没有了。阿弥陀佛就是大般涅槃,古德说得好,「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第五个「清净,谓此涅槃之理,安住清凉,诸障悉净,故曰清净」。我们虽然没有证得涅槃,我们很幸运,在大乘经教里面得到世尊慈悲教诲,我们能信、我们能解、我们能依教奉行,我们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就是能证,就是证得了。在这个大时代里,最为可贵的就是小道场,与外面隔绝;外面是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这小地方是清凉世界,这是阿弥陀佛的净土,几个志同道合的在一起,清净不染,这个福报多大,稀有难逢,无比殊胜。自己要认识,要好好把握住,要做好样子,在小道场修行成就,这是真正教化众生。你今天给人说,人家不相信,人家说你迷信,到我们修成功了,我们自在往生,做出这个样子让他看到,他相信了,这是你真正慈悲,你真的把有缘众生都度!你要不做出样子来,他不容易接受;做出样子,有善根的人看到恍然大悟。善根没有成熟的,见到也相信了,做不到,业障障碍着他,能知不能行。
我们在经教里面,也常常看到世尊讲亲近善知识,我们找不到善知识怎么办?这个世间谁是善知识?我在这么多年学习当中,也常常向同修们做报告,善知识有不是没有,眼前我们找不到善知识,找古人。我在台中求学,李老师很慈悲,也很谦虚,这是他老人家的德行,教导我们,他告诉我,「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这当然是谦虚话,五年之后,我到哪里再去找善知识,找比他高明的?他介绍我他的老师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不在了,《印光大师文钞》在,那个时候《印光大师全集》没出来,在台湾流通最普遍的《文钞正编》、《续编》,《正编》两册,《续编》两册,一套四册,他老人家送我一套,告诉我学印光法师。印光法师就是我们的老师,每天读诵他的著作就是跟他学习,对于老师有信心。老师的教诲能够体会他的真实义,没有把老师教诲错解,依教奉行。印祖一生教学的纲领四句话,总纲领,「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在《文钞》上常讲,讲了很多遍,我们守住这个纲领,就是印祖的好学生。
以后我讲《无量寿经》的会集本,我讲了十一遍,最后一遍没讲完,最后是细讲。我常常对同修们介绍,我们亲近善知识亲近谁?亲近无量寿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佛,一生不要改变,就是依照这部经修行,阿弥陀佛是老师,老师没有离开我们,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佛所在之处,展开经卷就接受老师教诲。我每天拜阿弥陀佛,身业礼敬;读诵经典,持佛名号,口业恭敬;思惟经义,忆念佛的慈悲德行,特别是四十八愿,这是意业相应。这样念佛,同学不拘多少,三个、五个不少,印祖说不要超过二十人,二十、三十不多,这是现前正法道场。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真正依照这个道理做,这一生没白来,永脱轮回,永离十法界,到西方世界去作佛去了。《无量寿经》我还会详细把它讲一遍,上一次没讲完,在新加坡讲,离开新加坡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好像是讲到「往生正因」,「三辈往生,往生正因」,那是讲一半的。
讲《华严经》是弘护正法,目的是希望正法久住。因为《华严》是圆满*轮,无论是宗门教下、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华严》是它的源头,诸宗是它的支流,源头要是找到,大小、显密、宗教你都能够通达。我们是带这么一个头,也是应同参好友的启请。我讲《华严》的方法很活泼,我遵循《华严经》里面的教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什么?这一堂课两个小时,一切是全部圆满的《华严经》。一堂课里头,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十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