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十集▪P3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三时系念佛事,每一堂确实都有鬼神往生,生天的更多。接受佛法的熏修,累积功德的,那不胜枚举。他们根性钝的,利的早就成就了,根性钝的也在认真努力积功累德,求生善处。不像人,人间现在不相信古圣先贤的话,排斥宗教,迷惑颠倒,造作无量无边罪业。我们看底下这几句话,贤首大师是唐朝初年的人,距离我们现在一千四百多年,将近一千五百年,已经就看得这么清楚。

  【传授浇讹师于己见。】

  为什么?威仪有则疏忽了,换句话说,不能为社会大众做好榜样,所以社会大众对佛法失去信心。

  【致使教无纲纪。滥挹淳流。得失齐举。妄参真净。】

  这十六个字把现在佛教里面的状况说尽了。佛法衰,社会乱,众生苦,连带关系。佛法是教育,人是教得好的,人也会教坏,看你怎么教法。圣贤教诲是把人教好,圣贤东西不要了,用现在一般人的思想来教,把人全教坏了。『纲』是纲领,『纪』是秩序。纲领失掉了,佛法的总纲领三学六度,世间法的总纲领,在中国《大学》里面所讲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没有了。『滥挹』是随便阻挠破坏,『淳流』是善良的人,好事、善良的风俗习惯,随便破坏,随便的去障碍、去阻挠。『得失齐举』,让一般人没有能力辨别得失,没有能力体会到『真净』,这个问题严重了。

  总的来说,现在的社会,宗教普遍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大家疏忽了经教,疏忽了教育,只着重在形式上,仪规形式着重在这些地方。被社会知识分子批评是迷信,我们细细想想是不是迷信?真是迷信。可是你从经典上下手,它不是迷信。不但佛教经典,我接触许多宗教经典,我可以说,一切宗教经典里面所说的,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伦理、道德、因果,现在学术界里面所讲的哲学、科学。经典所说不外乎这五个科目,这哪里是迷信!经典只念不讲解、不学习,变成迷信,变成一般人祈福消灾的一种工具。我有灾,我要念多少部经,灾就消掉了。能不能消掉?不能。为什么?有口无心,它不能相应。念,念熟了之后,你心里的境界转过来,灾就消掉;你转不过来,消不掉。譬如《十善业道经》念了之后,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有了善恶标准,把自己的恶转变成善,灾就消掉。你得会转变,真正把经教里面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经教里面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这真学佛,真管用。

  现在最难的是如何能叫社会大众,对佛法、对宗教能生起信心,这真正是大难之难。在这个时代很不容易,现在这个时代科学挂帅,开口闭口符不符合科学,科学最重视的一个是证据,拿证据来。证据就是典型、就是榜样,所以我们在今天,自行化他,一定要真干,做出样子来,大家相信,光讲不行,要做。早年孔子跟释迦牟尼佛,都属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圣人。现在人的思想样样创新,轻视古圣先贤的教诲,认为他们落伍,他们不适合时代。其实这两句话意思非常之深,这两句话是真话不是假话,两句话的义理深广无尽。我们也是学习了多少年,几十年,才真正体会到这两句话的含义。照现在社会上一般的思惟逻辑,确实佛门无论在家出家,就像贤首国师讲的这个样子。

  【故令初学触事成非。】

  这里说的是唐朝初年,已经就有这个弊端,现在一千五百年,积非成是,所以难。为什么『触事成非』?总的来说,没有能认真依教奉行,在解释经典,指导修行,用自己的意思,错了。自己没开悟,开悟没有问题,开悟之后,你的意思跟诸佛如来的意思一定是贯通的,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没问题。没开悟不行,没开悟是什么?是你意识心里面生的东西,是你的阿赖耶、末那、意识,这里面错误可就多了。为什么?你没有离开烦恼,你还是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干涉你的见解,干涉你的言行,所以教初学触事成非。

  【不依经律。混乱凡情。自陷陷他。甚可悲矣。】

  这真可悲!世尊在《佛藏经》上说,「佛子(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话说得很重。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无论出家在家,学佛要依次第,像念书一样,先念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不能够躐等,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他老人家当年在世,三十岁开悟,第一部经是在定中讲的,所以现在有些人不承认,这部经就是《华严经》。二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也有说三七二十一天,我们凡人见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定,真的入定,你看半个月、二十天,坐在那里没起来,不知道他在讲《华严经》,在定中讲。听众是哪些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华严会上佛菩萨。讲完了,出定了,这部经被大龙菩萨收去,收藏在他的图书馆里面。六百年之后,龙树菩萨有缘被大龙菩萨邀请到龙宫,看到这部书感到非常惊讶。可是佛出定之后,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讲什么?讲阿含。阿含讲了十二年,这是佛教的小学。你看释迦牟尼佛讲经,这个用意很深,从小乘讲起,十二年;十二年之后讲方等,八年,方等好比中学;方等讲完,讲般若二十二年,这是大乘;般若讲完之后,讲法华八年,四十九年,像办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法华是研究所,法华跟华严一样,回归到华严。

  那我们的修学就明白了,从哪里学起?从小乘学起。《弟子规》、《感应篇》是人天法,比小乘还要小,比小学还要小,幼儿园的,这要懂得。我们今天为什么戒律学不好?非常遗憾,出家人沙弥律仪做不到,在家学佛十善业做不到。佛法为什么会衰?这就是佛法衰的现象,我们没有做好、没有学好,所以我们对不起佛菩萨。没有学好的原因,没人教我们,这真的,我们想学,没有好老师。真正有很多善心年轻发心的人,找不到修学环境,这很痛苦。过去李老师跟我讲过好几次,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讲定,修学要定在一处,你的心是静的,他才能开智慧。不能在一个地方,常常走动,你所学的是佛学、是知识,不是智能。可是在今天乱世,想求一个安定地方,这要靠福报,自己要有福,众生要有福,才能成就。自己有福报,众生没有福,不能成就;众生有福,自己没有福,也不能成就,所以这个事情不容易。

  我们了解事实真相,一点点机会我们都要把它抓住。这个地方可以住一个月,抓住一个月,可以住一年,抓住一年,我们才能得一点点成就,真不容易。否则的话,就像大师所说的,违背经律,肯定是『混乱凡情』。首先自己乱了,「混」是杂,你学得太多、学得太杂;「乱」是没有头绪,这个状况之下,就是现在人常说的心浮气躁,心定不下来,这怎么会有成就?真正有成就,佛祖常常说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才会有成就。同时学多了,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常常劝同学,最好学一门,同学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他看到我好像不是学一门,哪里请我讲经都去,大家喜欢听的又不一样,这一生总讲了几十部经。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自己没有道场,自己做不了主,哪个地方请,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不得已,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我在美国住的时候,曾经有同学问过我,我说如果真的有一个道场,能够不受干扰,一生在那里常住不动,我只讲一部经。一遍讲完讲第二遍,二遍讲完讲三遍,遍遍不相同,永远学不倦、听不厌,成就了。我选什么经?我那时候告诉大家,我选的是《阿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的,真好。

  讲《华严经》,我跟诸位说过,三个人启请,我答应。第一个人,台南的开心法师,讲了很多遍,每次见面都劝我讲《华严》,第二位是北京的黄念祖老居士,第三位是韩馆长韩锳居士,往生的前两天,要求我讲这部经,我答应她了。早年我讲过一次,好像民国六十年开讲的,连续讲了十七年。在那个时期,我每年回台湾不超过三个月,回来就讲这部经。在国外那又是哪里请,就到哪里去讲,不是讲《华严》,所以断断续续,我记得讲了一半。那个时候没有这些机器设备,连录音都没有保存,韩馆长也感到很遗憾,希望这次讲的能够留下录像,目的是提供后学做参考数据。我自己真正的愿望,是讲《无量寿经》、《弥陀要解》。

  特别是现前这个时代,全世界天灾人祸频率年年往上升,灾难也非常严重。在现前这个时代,那就是李老师的话,诸佛菩萨、神仙下凡都救不了,唯一能够救自己的,就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话重要。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那就是你的圆满功德,你这一生没有白来,你这一生成就殊胜无比,你不但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生到极乐世界就是成佛,所以极乐世界,古人有所谓当生成就的佛法,不要再搞别的了。志同道合,人不要多,印光大师给我们定的,二十个人,人数不要超过二十。小道场维护容易,不操心;道场太大要操心,人太多了,道粮,你不能不分心。所以小道场可以不分心,个个成就,这个样子才真正是自利利他,一生成就。否则的话,那就像贤首国师所说的,『自陷陷他,甚可悲矣』,自己不能成就,别人也不能成就。下面是他老人家引经来教导我们:

  【故瑜伽论云。非大沈非小浮。常住于正念。根本眷属净修梵行。】

  这是举《瑜伽师地论》上一段话。『大沈』是无想定,『小浮』是细念,不是无想定,也不是佛法里面常讲的昏沉掉举。「非大沈」是不昏沉,「非小浮」是无掉举,掉举是心里七上八下,这是教我们用功的原则。『常住于正念』,这句话就重要,不昏沉、不掉举,常住在正念。「正念」,每个法门不一样,念佛法门正念就是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是四个字阿弥陀佛,这是正念,念念不离弥陀,「常住于正念」。

  『根本眷属净修梵行』,「根本」是戒律,「眷属」是威仪,像《沙弥律仪》,前面十戒是根本,后面二十四门威仪是眷属,就是此地讲的,威仪住持有则德,提供我们修行的一个纲领。在我们三个根,我们学佛的人应当以《十善业》为根,《弟子规》、《感应篇》是眷属。如果出家人那要以《沙弥律仪》为根本,儒释道这三个根都是眷属,也就是说《感应篇》、《弟子规》、《十善业》这是眷属。这样的扎根,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成就。这是好榜样,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释迦牟尼佛在末法期间当中最好的弟子。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十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