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三个人,这什么原因?没有真正依教奉行。不是你修不成功,是你没有遵守往生的三个条件,信、愿、行。真信,你要真正相信,你就不会再相信这个世界的名闻利养,你就不会相信这个,你就不会相信这个世界的什么功名富贵,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把名闻利养、功名富贵舍得干干净净。知道什么是真的?「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是真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真的。他心里有这个东西,除这个之外什么都没有了,他怎么不往生?他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一样,愿跟佛的愿一样,行跟佛的行一样,决定成就,这真正有智慧。这就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大菩萨修的,我们修净宗的人,能够放下身心世界,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那就是一切种智,一往生到极乐世界,一切种智就起作用。
这个到极乐世界提升太快了,我们虽然是念佛,念到初级的功夫功夫成片,往生的时候佛光先照你,佛光注照就是阿弥陀佛本愿四十八愿加持你,这一加持把你的品位马上就提升。如果你根利,你善根福德深厚,会提升到实报庄严土;如果你的根性差一点,也会被提升到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是事一心不乱,实报庄严土是理一心不乱,经教里面把这些事情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我们自己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次,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世缘要舍,不要放在心上,世缘要随缘,一切随他去。无论是善缘、是恶缘都不要放在心上,都是好事,都是来成就我们的。许许多多一生成就的人,逆境多、顺境少,恶缘多、善缘少,为什么?让自己在这个世间不再贪恋,留恋这个世间的念头逐渐放下、舍弃了,专心取净土,那就是专心念佛。念念求生净土,念念希望亲近弥陀,这是个好老师,在整个宇宙里最值得我们信赖的一个人。我们纵然造作许多罪业,五逆十恶,他不会责怪我们,他还是慈悲来接引。罪业再重,只要你能忏悔,佛菩萨就摄受你,所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过去造作这些罪业是迷惑颠倒干的,我们总得坚定信心,相信人性本善。诸佛如来知道人性本善,你本来是佛,《华严经》上讲得多好,「一切众生」,包括饿鬼、畜生、地狱,「本来是佛」,他怎么不照顾你?实在讲,佛距离我们很近,是我们自己离佛远了。这些事实真相你都搞清楚、搞明白,信愿行,信愿才生起来,你真信、真愿,知道阿弥陀佛跟自己的关系就跟父子一样、跟母子一样,父母哪有不爱儿女的道理?儿女再坏,只要回头,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行,行就是改过自新,彻底的改过自新是什么?就一句阿弥陀佛,其它的再不想了,再也不放心上,那就是你真的彻底回头。这样的行,三年没有一个不成就。你说我没有环境,我还要工作,没有工作我不能吃饭,没饭吃,或者还要养家活口,那怎么办?念佛这个法门与工作没有冲突,工作照干,心里有佛就能成功。
我在前面跟同学们说过一个公案,我们现在讲故事,过去的事,真的不是假的。我住在旧金山的时候,应该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不远。有位甘太太,老居士,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就认识她,她也是李老师的学生,到美国遇到了。她年岁比我大,是我母亲一辈的人,她也往生了。给我说她有个朋友,过去都在台湾,小孩到美国念书毕业了,在美国结婚,以后生了个孙子。她的儿子、媳妇写信给她,请她到美国去,帮助他照顾孙子,做家事。每天做两餐饭,因为他们儿子、媳妇都上班,所以他们早晨吃了早饭就出去,中午不回来,晚上才回来,每天做早餐跟晚餐。小孩长大之后上学了,也是早出晚归,家里只有一个人。她也是一句佛号不中断,没人知道,往生走的时候也没告诉家人,家人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走的。只是那天早晨老太太没有起来烧早饭,她的儿子、媳妇感到很讶异,老太太生活很有规律,为什么今天早晨没有起来?房门打开来一看,她穿得很整齐,穿着海青,手上拿着念珠,盘腿坐在床上,叫她也不答应,走近一看,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已经走了。老太太留的有遗嘱,还把儿子、媳妇、孙子的孝服都做好了,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做的,都做好了摆在床上,遗嘱交代他怎么办后事,你看多潇洒。她在美国不是吃闲饭的,是来工作的,工作不碍念佛,不碍成就,她念佛家里没有人知道,走了之后才晓得。在美国她也不跑道场,所以她心是定的。成就自己就成就别人,家里儿子、媳妇、孙子看到老太太是这个样子,这是真的,可不是假的,这种走有几个人能做到?像甘老太太这一帮同参道友都去看,看了之后没有不赞叹的,没有不礼拜的。对修行人来讲增长信心,让这些修净土的人看了之后断疑生信,做出来给你看。对她家里人是个很大的启示,你要不要学佛,你想不想象老太太一样的成就?
特别在我们现在社会,一生病送到医院,在医院里多么辛苦,细心去观察我们就感到害怕。医疗设备再好,受尽了折磨,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你说那多苦。我们要不愿意受这个苦,就要在念佛上得到自在,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往生的时候不生病,说走就走,走得干干净净,像具行法师那样,那个功夫我们很羡慕,也希望能做到,你说多好,多自在,一点都不麻烦别人,后事自己全都做好了。这种选择,认真努力修行,这才是成熟有情智。自己成就才能成就别人,自己没有成就,说给别人听,劝导别人,别人还是有疑惑。特别是烦恼习气太重,眼前富裕的生活不肯舍离,这是大障碍。无论在人事环境、在物质环境,总有贪恋,总有放不下的,这事情麻烦就大了。所以古人无论在家出家都很重视参学,参学是什么?让你出去多看看、多听听、多接触,为什么?都明白了,你才真能看破,你才真能放下。参学的源头从哪里来的?我想可能就是释迦牟尼佛没出家之前出去游玩,到外面去游玩的时候看到生老病死,觉悟了。所以去参学主要的用意在此地。多看看这个世间人,苦人多,乐人少,乐人你要一接触他,你就知道他并不乐,他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大富大贵的人,晚上睡不着觉,天天吃安眠药。你要是都了解之后,这个世间真的没有味道,真正做到对世间所有一切境缘不再有起心动念,真的看穿了,参学真正的用意在此地。所以我想这个缘起,应该就是释迦牟尼佛游四门,他真正能看到人间的疾苦,想到自己也免不了。怎么解决?只有修道,只有妄尽还源,你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大慈大悲,帮助世间苦难众生,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随心应量,这就得大自在,这叫真学,这叫真实成就。选择其它法门真难,遇到净宗那是幸运。能够真正相信,一点怀疑没有,经教是摆在第二位。如果对净宗还有怀疑,对于世缘还不能放下,净宗经教会给你很大的帮助,要认真学习。学经教是断疑生信,目的在此地,它是修行的前方便。所以,佛法讲信解行证,研究经教是信解,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干,你干后头就证果,往生就是证。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五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