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一集) 2009/5/16 台湾高雄 档名:12-47-3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十波罗蜜里面的「愿波罗蜜」。前面我们在愿度里面学习了普贤十愿,今天我们从第七看起,第七是「请佛住世」。前面所讲的「请转*轮」,这是非常重要,像现在海内外礼请法师大德居士去讲经弘法,都是属于请转*轮。可是,古今中外众生的根性并不是很利,过去李老师跟我说过这问题。因为这么多年来我没有道场,也不能够长住一个地方,所以都是到处游历,所谓是游化人间,讲一部经讲完就走了,而且多半都是小部经,时间大概不超过一个月。在国外情形就更难,譬如在美国、加拿大这些地区,工作都非常忙碌,真正能够定下来学习经教,每个星期只有两天的时间。他们是星期六、星期天休息,所以星期五的晚上可以听经,星期六可以听经,星期天他要回家去整理他的家园,准备明天去上班。所以时间非常有限,顶多这一个星期能够给你讲三堂课,也就是六个小时。时间分配是星期五晚上两个小时,星期六上午可以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下午的时间或者是安排在晚上。要讲一部经,如果是三十个小时的,那就十五堂课,一个星期三堂课也要一个月,三五一十五。
众生的根性,诸位想想看,有几个人一部经听了就开悟,一部经听了就证果?世尊当年在世,有!确实有一部经听完开悟的、证果的。像大部经,或者听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就开悟了,这个都有。世尊灭度之后少了,现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那怎么办?就得长住在一个地方,教化这一方,希望这一方人当中能有几个开悟的,有几个真正成就的,那就功不唐捐!老师用这些话勉励我,他说你到处游化,对你自己来讲是不错,为什么?自己功夫没有间断,可是对真正利益大众很难做到。我向老师报告,我确实也想长住在一个地方,没有这个缘分,或者说没有这个福分,这是真的,现在人讲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哪里请哪里去。想长住总有障碍,所谓有障缘,这些障缘自己无法想象的,到时候你不能不离开;虽离开,有去处,自然另外有地方来礼请。不过总而言之,还是要请佛住世,这才是长远之道。不过现在,高科技确实带给我们很大的方便,像我们这样小小的录像棚,我们在香港有一个,规模跟此地差不多。我们用网络,尤其现在是宽带网络,效果跟卫星电视差不多,能够同步传播到全世界。无论在什么地方讲,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同修,在这个时段里面无论居住在哪里,我们都能够欢聚在一堂。诸位在电视机面前、在计算机面前都能看到画面,都能听到。我想再过个二、三年,可能我们用同步的来讨论、问答,都能做得到!这是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习那个时代,无法想象得到的。现在有这种技术,这个技术弥补了缺失。
但是老师重要,老师是培养出来的。所以请佛住世,今天我们可以把这个重点解释在培养师资。什么人能培养?那是我们佛弟子的使命,是我们的责任。真正优秀的传教师,或者是法师、或者是居士都一样,我们不要在这个地方分别。居士当中讲经讲得好的有,真修行的人有,不是没有,我们要尊重他,我们要护持他,让他能够安居乐业,他的事业就是修行,就是弘法。在生活方面我们认真的去照顾到,真正修行人,无论是在家、出家,生活一定很简单、很单纯,他不会浪费;他要讲求生活物质的享受,他就不是真修行人。我们在台中,李老师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不但是在家人的榜样,也是出家人的好榜样。我当年求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四十年代,民国四十年代生活比现在朴实,我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九十块钱,如果包括其它所有的零用钱不超过一百五十块钱。老师很喜欢,老师告诉我,那时候我出家,出家之后再回到台中,他告诉我,你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所有一切都包括,超过一百五十块钱,李老师笑着说:那你就不是出家人!实在讲,李老师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用,给诸位说,不超过一百五十。饮食方面,他老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就是吃饭的费用六十块,我一个月吃饭要九十块,我一天需要三块钱,他一天两块钱就做到。也就是说他吃得比我少,我那时候年轻才三十几岁,妄想多。诸位要知道,饮食是能量的补充,身体是个机器,这个机器消耗能量,饮食是能量的补充。如果补充不足,你的体力就不够用,你就会生病。但是每个人体质不相同,所以每个人每天需要的能量也不一样。有的人这个身体是很节省能源的,像李老师就是的,他只要一点点饮食他就够了;我们没办法,我们必须要比他多吃一些才能维持。我们都是一天吃一餐的,李老师一天吃一餐,我也是一天吃一餐,但是我的一餐需要三块钱,他一餐两块钱就够了。能量消耗到哪里去?实在讲,劳心劳力消耗能量都不多,能量应该是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消耗在妄想上。如果一天到晚胡思乱想,那个能量消耗大!所以心地愈清净,消耗能量愈少,道理在此地。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僧团日中一食,吃得少,僧团每个人心地都清净,没有妄念,每天用功办道,办道就是修禅定,念佛也是修禅定,修清净心,清净心就是禅定,每天听佛讲经说法。世尊一生都是讲经,从他开悟,三十岁开悟就开始教学,七十九岁圆寂,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中断,跟大众在一起上课。我们在经典上常常看到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人,这说整数,实际上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常随弟子,不是常随弟子经上就不记载,更多!大众在一起,佛讲经教学,一个人向世尊请教,他也跟你讲。《阿含经》里面这个例子就很多,来问个一桩事情,佛给他解答,以后结集成经藏就一部小经。最小的,分量最少的不超过一百字,二、三百字的这种经典太多太多了,那是对一个人讲、对两个人讲,对五、六个人讲;换句话说,只要佛开口,佛没有废话,你记录下来就是经教。所以我们肯定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中断过。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对什么人,随机施教,这是他老人家给我们做的榜样。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远离五欲六尘,没有贪瞋痴慢,这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的示范。我们后世仰慕佛陀、皈依佛陀,愿意做佛陀的学生,承传如来正法,就得要认真干,要真学!
请佛住世,到哪里去请?现在佛不住世,这条我们就要用引申的意思,当前真正有修有学的善知识就是佛的化身,我们要请他住世。他不住世怎么办?《华严经》上说得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又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说得好,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本来是佛,这话是真的吗?真的。我们学了半个世纪,对佛这些教诲,我们可以肯定是真的不是假的。只是我们现在在自性清净心上有着妄想、分别、执着,有了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放下就是,没放下也是。放下你是究竟圆满佛,没有放下你是个迷惑胡涂佛,怎么不是佛!只要我们自己肯放下,妄尽还源,就成功了。今天我们请佛住世,请谁?要请自己住世,这做得到,请别的佛住世难!我们会失望,要请自性佛住世。菩萨成佛了,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不一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要随机,应机说法。像惠能大师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佛,他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两样,完全是平等的境界。释迦牟尼佛的缘是佛的缘,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现佛身而为说法。惠能大师在一千三、四百年以前那个时代,差不多是一千四百年以前出现在中国,中国的缘分是什么?比丘身分。应以比丘身而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这三十二应里头的。
应现不同,绝不是自己的意思,自己要有意思,他是凡夫,他就不是佛。佛没有起心动念,更没有分别执着,而是什么?众生有感,他自然起应,这么回事情。应以宰官身得度者,他就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为商主身得度者,即现商主身而为说法,商主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企业家;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你看多活泼!佛是什么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他就是佛!展开世尊的经教,他一看就懂,他没有障碍。我们今天翻开经本为什么看不懂?因为你有妄想、你有分别、你有执着这些障碍,这些障碍障住你,你看不懂;没有这些障碍,一接触就明了,哪需要那么多!这是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放下,放下就是。放下是什么?无我。我都没有,哪来的自私自利、哪来的是非人我、哪里有贪瞋痴慢!全都没有了,都放下了。所以要懂得,请佛住世,在今天是请自己,不能请别人,请别人你会大失所望,得请自己。遇到有缘,有几个同参道友在一起好好修行,在末法时期建立一个正法道场,需要多大?菩提别院这栋房子够大了,是娑婆世界的大道场,这里面真的有三尊佛、五尊佛还得了,活佛。古人常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有庙无道不能兴教。这个话是李老师当年常常提醒我们,得有道,庙不怕小,有道就灵,就叫大道场。所以无论你是出家或者是在家,没有不能成就的。
我们依靠佛陀的经教,成功的秘诀第一个是真信,对世尊有信心,真信不是假信,对经典真信。但是经典也怕有伪造的,怕假的,这个在末法时期,在现代必须有智慧去拣别,什么经是真的、什么经是假的。早年老师都很细心的教导我们,《大藏经》里面有的,那就可靠;《大藏经》里头没有,这经不可靠。为什么?《大藏经》是经过世世代代出家、在家的大德他们肯定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编在《大藏经》里面。现在印的《大藏经》,不像从前那么严格,有许多人的著作也被印进去。所以我们要小心、要谨慎,必须以古代《大藏经》的目录为标准,古代最晚的在中国是《乾隆大藏经》,那是经过严格审查的。民国年间也有印一些《大藏经》,他们选入《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