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时间。从八地不动地菩萨到成果地佛,能证到叁明六通,一切神通功德圆满,又是另一个阿僧 劫的时间。所以叁大阿僧 劫间要修什麽都要知道?修行就是要修那麽长久。
但大家也不要 气,现在大家喜欢速食,赶时间吃得很快,或急功好利,《楞严经》上不是说「不历僧 获法身」吗?《楞严颂》上是有这句话,但也要看你有没有接触到正法,有没有不顾身体、生命的精进用功,如有,也能像阿难尊者一样不历僧 获法身。获法身後,是不是也要再一个阿僧 劫时间,才能证到重关呢?
现在佛法也有速食面,让你悟後即能当世证得不动地,就是要勤念诵大悲咒。叁地菩萨证得时,没有诵几部大悲咒已经可到重关了,非常快!但是我们没有那个智慧和福德,起码我可多念几年大悲咒,应也可以到重关,得无学位成八地菩萨,虚云老法师就是八地菩萨来转世的。有一天你真的开悟了,就去诵大悲咒,虽然不能真的证到八地菩萨,但也可以摆脱业的牵扯。打开本来以後到重关一路都要实修的,待修得清净後,当然最後要把门关起来。所以修行最重要的是牢关能够破灭,才能超越叁界,不来受生。到达此境界,再来受生时也是愿力来的,不是业力来的。我们按语说:「窠臼已破,妄心将灭,自性本空,汝归何处?」行者修证到什麽都没有,什麽都空了,只有一个了了的知觉,不被外境转,不被内心的妄想所迷,就是获得空寂,能以寂灭为乐。
僧曰:「恁麽即不归去!」要归无所归,无一法可用,悟道行者仅是把原有的空、无黏的体性找出来而已。如你懂得佛法,就如《金刚经》上所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果说打坐之间,还有一个东西出去玩一玩又回来,那你还在出阴神的阶段,也就是想阴区宇的魔境中,不是悟到佛的境界。如果你证到本来的体性空无,就不必有个东西来去。体性是什麽?是空!既然是空,虚空也是空,在虚空间产生的有相,那是因缘和合的相,虚空中会显现有相在我的心中,如此认知你为什麽还要跑出去呢?没必要的。
修佛法是把你的如来体显示像虚空一样,然後你能使那个境现,它就会现在自心中,想到某某人,某某人就现在心中,想到佛光山那叁尊大佛,叁尊大佛就现在你心中,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当下就是悟佛的境界。所以佛性是遍满虚空而无虚空之量,有来有去都是世间禅的东西,你都没有办法超越的话,迷失在光、神变等等魔境中,没办法超越这些,你就回不到体性空中来。
我们阿赖耶识内变根身,外变器世界。它变现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五根都是依他和合而来,我们凡夫就是利用这个五根,在世间禅中用五根异能在追逐外境,只是 围更大,不仅人跟人的接触,人跟鬼神,人跟叁度空间、四度空间众生接触,这些都是根的功用。然真正修佛法的人,悟得色空不二,我心要现什麽,就能现,人、房子都可以随心所欲的变现。阿弥陀佛更能化一西方极乐世界,且能使这世界长住不坏,可知阿弥陀佛的悟境。
行者回到真正空的时後,就是回到老家了,但还没到达这境界,不用归去也可以,本来染净一体的,所以《心经》说「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我们的真心实相。如果现在还没修得清净,我们有能力不受污染法影响,这就是有馀涅槃的境界。各个位阶菩萨不见得内心能完全清净,就是连金刚二地如来还是有些微尘、微细的习气的,故菩萨更不用说了。行者练到相对的空现时,你内心起了一个以前所造的业,心却没有罪恶感的觉知,这就是达到初步解脱境界了。虽然还未与冤亲债主做个了断,心里还会时常起此业相,起时体认此不是实在的法境,因已是过往事,故能用「慧」观而不黏,即是解脱层次。冤亲债主他还没真来要债时,你心起这些法都是虚妄不实的念头,都是因有业感而发起的,面对这些要能如如不动,不被幻境所迷才是。
好比你过去世曾杀过人,那个被杀的人之痛苦呻吟、血流满地,你都记得很清楚,不只这一生,下一世,再下世永远都有那个种子存在,不要说真的冤亲债主来要债,你光看到此情景在心中现起时都会害怕,罪恶感都永远存在。但这些都是幻化不实在的,都已经过去了,你要学习看得开。如真看得开,成圣人时,这样就没果报吗?还是有的,只要冤亲债主来时,就是果报的时候了,故若修得好,可不在意果报,不然赶快念佛求往生西方国土去,债就不必还了,因心体已在净土了。
释迦牟尼佛的五百比丘弟子都证到四禅,也有了五神通,各个在禅定中知道过去曾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等重罪,每个人心都很害怕,就来找世尊问道理。释迦牟尼佛就加持文殊师利菩萨,以其智慧演出一出文殊欲杀佛的戏码,当此戏演过後,世尊再对此等比丘说明白,刚刚文殊所犯是上逆罪,但此境已过,何业之有。故对那一世所造之大业,一时冤亲债主要债你就要还,冤亲债主还没要债,你能面对心境自在。你若面对虚幻心境就心慌意乱,干什麽来着?
目健连尊者神通第一,还是因为果报应缘,被人用石头压死的,在还债的时候是心平气和去受报的。学佛的人不要拨无因果,不然就是在毁谤佛法。目健连神通第一,但仍 不过业力的,因他未证得真解脱,不能转业缘。当一切因缘都俱足时,果报就成熟,这因永远存在,就是报了後,在阿赖耶识中也不会灭,故佛、菩萨无量的神通力,才可以观察到众生的这一切因果报应之本缘。
所以无始劫来,这个看不到的阿赖耶识,怎麽藏有那麽多的东西,阿赖耶识是一心识,人死了也看不到它,但它因你造了很多业就会去感召而受生,它也没形相,也没有物体、质量。有宿命通者就可以观阿赖耶识中,那些业受报了,那些还未受报。
禅师曰:「庭前残雪日轮消,室内游尘遣谁扫?」虽然不用归去,无所归去,但庭院的雪,要用智慧日光照灭而溶化它,内心的妄想执着境要去扫除,此是依靠不了别人的。冬天有很多雪,雪代表还不清净的心,是为有相,太阳(智慧)一出来就可消融它。房间的游尘要叫谁扫掉呢?这代表脑中的杂染法,叫谁来帮你扫?我说我每天念「阿弥陀佛」,故可叫阿弥陀佛来帮我扫!观世音菩萨来帮我扫!没这回事情!诸佛、菩萨是你碰到障碍的时候来帮帮忙,在诸佛菩萨的帮忙下,冤亲债主要你的命时,要死死不了,要活活得很痛苦,佛法就是这样子。修佛法要有路径,不要说我学佛法什麽都很顺,没有什麽逆境,没什麽逆境就长不大。开悟的人是很清楚的,自己妄想一大堆,只是控制不了,若把一切当真,假的也当真,真的也当真,一定没办法修到解脱的境界。一个人若走路太顺了,碰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受不了。例如一个国王,人人对他百依百顺,恭敬如命,他一碰到挫折就崩溃了。一个人一直受到挫折,绑手绑脚,一直磨到他什麽都无所谓,这样就能解脱了。一个好国王要先能治理自己的一切,才能统率叁军,治理国家。
菩萨是悟到空有不二,才能逍遥自在,很多修行人都这样,能逍遥自在解脱了,内心自在解脱,这些游尘都是心的种子,要一个一个去除。就如衣服是自己一件一件穿上去的,脱时也要一件一件由自己来脱掉,怎麽能叫别人帮你脱呢?所以你无数的业识是你自己造的,是虚幻不实,叫你不要理它,当下也许做到了,回去後心一乱,又理它了。所以修行时智慧很重要,记住要活在当下。走路一直念佛,把妄想放在一句佛号上,就不会去打妄想。真的敌不过妄想时,记住一定不要依妄想去做任何不如意的事。内心的烦恼世界要自己去转,其实能做到不理它就好了。但小事不理它可以,大事却放不开,一直挂碍一直在想,这是心无从脱黏。掉了小钱,你会说是前世欠人的,管它的。但当掉了大钱就很在意的。如果 在意先生对我忠不忠,心起个真的来考验一下,但马上告诉自己,放下!随它去,这些都要境界来考,才能知看破了没。
按语说「诸外尘境已不复惑汝,惟微细习气,应自行消除调伏才是!」调伏是暂时压住,永伏才是根本的清除,拿一个石头压它是调伏,小乘行者是观空、守戒,只是调伏而已。大乘行者是认识自心妄习,看得很清楚,但能不被妄心抓住。小乘行者以眼不见为净,大乘行者是要将妄习连根拔掉才清净,这就能悟到真空。打开本来,微尘本来就很多,应让它完全清净,故要自己去做净除的工作,每个公案都在启示我们怎麽修行,这公案在指示如何走、如何修。
( 85 年 12 月 10 日 讲於 法尔 )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二、公案 — 散位止制 9· 扫除游尘》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