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观缘起法性空无烦恼
传喜法师法师寮开示(12.01.05)
信众:师父你说这个学佛的人啊,学佛的人心都变得太软,是吧。心变得太软、太面,很容易被人欺负,是不是?
师父:这是一个我们自我修行的过程嘛,因为我们如果很硬,你在这世界上好像是可以闯了,蹚一面了,但是这是一个轮回的路,因为“我”就是一个轮回的种子,我们修行要把“我”给灭掉,“我”没有了,“我”之不存,《道德经》里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没有了,轮回也没有了。所以虽然受一点欺负,虽然委屈一点,但是我们有佛法的力量,我们有佛法的靠山,“我”不会犯错,对不对。不犯错,那样就好了嘛,这样跟佛接轨了嘛。
信众:有时候忍,忍着,忍不住了。总觉得,你看,以前吧,就是说没有人敢跟你说这个说那个,或者怎么怎么样。那现在呢,就是脾气变好了,跟谁说话,大家客客气气,变得反过来欺负你。算了,忍忍,都学佛了,不要生那么大嗔心,就忍。忍是有个限度的,越忍吧,就是你忍一尺,他就进一丈,没完没了,气得总是有爆发的时候。所以我就觉得,人要学佛怎么变得很容易被人家欺负啊。
师父:这是一个过程,慢慢地我们真的忍辱了,真的就会有正义的力量,正义也是有力量的。
信众:但是现在没体验到正义的力量在哪儿,包括周围的一些,生意上的,所以说有时候这生意也不愿意做了。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说,这个情绪变得很难调解,很失落,情绪变得很悲观,或者说心里很烦哪,或者很忧伤啊,很悲观。现在变得什么呢,这点事早上起来想想,叹气!中午想想,叹气!第二天想想,叹气!
完了之后,想拿书看,佛经上去找,怎么去解决,练练呼吸,练练坐一坐,打坐。但是打坐还没到十分钟又想起来了,坐也不坐了,起来生气,所以这个心的情绪变得很难去调解。昨天气得差点把电脑给摔了,在电脑上查,如何调解情绪,说学学小孩子。我说对啊,学学小孩子,正在哭,你给他糖吃马上笑了,想想是。但是大人怎么可以做得到,气得差点把电脑给摔了。
所以说现在这段时间,真的变得心里很烦,这一年下来,去年一年,特别是后半年,尤其是我的朋友的事嘛,整得我们相同行业的几个公司名声也很不好,外界瞎传这个传那个东西,当然也可以不去搭理它。但是反过来,你越做得友善,他认为:“你看,他肯定有问题嘛,他没问题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客气了,你看看以前那么硬,现在变成什么了,不行了吧!”
开始你不用理他,等你真正跟他打交道的时候,越弄,积压得越来心里越烦,心里压得越来越重,怨气越来越重。压到一定程度,我又不会有那么大的承受能力,就会爆发。因为在外面的负面情绪有时会带到家里来,家里有时候还看不惯呢,负面情绪又会带到外面去。所以这个好像就是说,总是在堆积负面的东西,正面的东西有时看不到。负面的东西,一说这个事情,明知道是不对的,有时不大点事不对,别人就会看得很大,就是说这个人学佛以后心变软了之后,可能就是好欺负了嘛!
师父:考验你心到底有没有软,考验你的。
信众:有时候想一想,还不如我现在横下再硬起来,我有的时候在想,如果心越变越软的话,那会是什么样的,整天都非常压抑。
师父:其实那是一种智慧嘛,比如遇到一个事,算了,不跟他针锋相对,其实这表现了你的智慧超越他了,才会这样的,是这个概念。
信众:你比方说,你不跟他一样,不跟他怎么怎么样,其实像我这个感觉是,我现在皈依师父,我皈依佛法僧,觉得我不应该起这个嗔心,其实现在不是从内心理解到为什么不起这嗔心,我在努力学着怎么去压制,因为这种压它总会有个限度,比如说压不住了,爆发起来就满厉害的。有时候给我气得在外界不爆发,回去,那天给我老婆好一顿骂。我说,完了,这又破戒了,所以那个心里很烦的。以前你看,没学佛的时候,那时候也不在乎,也没觉有那么大的压力。
师父:没学佛的时候没有准则,没有这么高的标准,现在有标准了,你知道嘛,觉得要往什么方向发展,自己开始有戒律了。以前天马行空,走哪儿算哪儿,不管。
信众:就是,我总觉得,师父,负面情绪就很难调解,有时候有负面情绪就生气,或者就是悲愤,愤怒的时候,就很难把这负面情绪再调节过来。
师父:我们佛教就是要观它的缘起性空,把它好像刷新一样,因为所有你的感觉是主观的嘛,你为什么会感觉,你认为那个是真的。当时你悟到这个不是真的时候,好了,以智慧来处理这个问题,来面对这个问题,那就超越过去了。
所以这个,我们平时你也别说,天冷了就是天冷了,对不对,大家都认为这是天冷了。但是真正如果你要修行的话,冷吗?当你真超越这个假相的时候,就很奇怪的,像他们那个修行,修到日巴的那个状态,不是说穿很多衣服才会热的,他穿很少衣服也会热的,而且很热,别人冷得不得了,他可以冒汗,他就是超越冷热了,那我们一般人,这冷就是冷嘛!
修行,我们在看,看这个东西,看到这个东西了,这就是一个东西嘛。那学佛的不是这样的,学佛人看到这个东西了,能回光返照,是什么看到这个了。我们一般性就是看到这个东西了,我眼睛看到这个东西了,他就是他,你就是你。
但是,从学佛的角度来说,真正的智慧就是什么呢?你看你是你,他也是你,包括佛,佛也是这样状态,佛现在也是存在。我们现在就是凡夫,我们分别心强,我们就是独立于这个世界之外的,跟任何都是独立的,我们形成一个主观的念头,这个独立的念头。
其实就这个念头,我们执着这是我,活在一个假相里面,所以我们才会一个假相连一个假相,一个假相连一个假相。佛说这个苦,佛说一切生命,你看,这轮回的众生都在这个苦的状态里,这么苦。他在假相里面,没有看到真相,真相里头不管是有一块钱的还是有一百万的,一模一样。不管你是最高贵的种性,还是奴隶种性,在佛眼里看是一样的,所以在他眼里是没有种性的。
社会上分,那是有的,婆罗门啊、刹帝利啊,什么样是高贵的,什么样是低贱的。佛呢,贵人跟贱人一样,都是在这个苦海里面,所以他收徒弟,只要你愿意觉悟的,都可以做我徒弟,做我徒弟你只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都可以成圣,成为阿罗汉。
过去有个皇帝,看到佛收了一个贱人,奴隶,因为佛是刹帝利,他的这些弟子刹帝利、婆罗门都有,都是社会最高层的,皇帝可以以平等身份来往,就是拜他为师也没什么。现在来了一个奴隶种性的在佛的僧团里,皇帝来再给他们磕头的时候,他就觉得我拜不下去呀,我是皇帝,我是属于这个社会最高的,我怎么可以给贱人磕头啊!佛陀要这个人显现神通给他看,完全破掉皇帝的傲慢。
所以佛当时讲法的时候,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得证悟的,比如佛说无我,讲无我的这个时候,我在哪儿,找我。因为佛他是证得无我的,所以佛的那个智慧当下引导着,大家很迅速地就能生起智慧来,就是说超越这个狭隘的一个我的观点,真正的智慧现前,每个人一下进入佛性的状态。我们现在都不是佛性的,我们现在都跟着这个业在走,这个业里面就会有人,有他人,有我,有是非,有轮回的种种相。
当时,我们很多现代人,搞哲学的也好,或者是政治学的也好,他总认为这佛教是被统治阶级利用了,用来控制人的。佛陀时代并不是这样的,当时印度的主流信仰是婆罗门教,所有的皇帝都是随婆罗门教,包括佛陀自身也是属于婆罗门教,他属于刹帝利婆罗门的,信仰的是婆罗门教,他不存在用佛的这个思想来统治,佛的这个思想是很危险的,它是打破了印度阶级制度的,革命一样。皇帝如果是单单从统治角度上他不会信这个的,皇帝为什么信?完全被佛的真理摄服了,那个时候的皇帝,没有想到我为了怎么统治国家来信这个佛,没有做生意的这样一种利益关系的,不是这样的。甚至很多皇帝听了佛的话,把皇位就让掉了,自己跟着佛去修行。
所以这个佛法真的要深入地去学,特别是你遇到这些烦恼的时候,这些苦。你感觉到这个烦恼紧箍咒一样被它控制住了,被它锁住,这很痛苦,我们怎么办,求佛救救我们,佛救我。有这个东西吗?这东西在哪儿?有受气的我吗?有一个我在受吗?有一个,比如说窝囊的这一股气,这股气在哪儿,这是什么?它具体在哪儿,是什么东西,它从哪里来的,它有去处吗?它有来处吗?它是一个实际的东西吗?乃至这个我被他气了,你分析“他”有没有,然后再回过头来分析我,有一个“我”被这种东西气吗?如果我心里有一个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到底是实有的,是实际的嘛,它来自于哪里?它以后会有去向吗?它现在存在在哪里?
然后,再反过来说,那个是客体嘛,还有一个主体,有一个所谓的我被他气到吗?当这个智慧生起来的时候,既超越了我,也超越了我的那个受,我们叫色受想行识嘛,色,受,我们还有个想呢。受蕴更粗嘛,受蕴是别人还打你呢,想的话还是精神上的,有很多是从想阴里出来的。这样分析的时候,就开始了解生命的真相
学佛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学佛就是一个了苦的过程,了苦就是已经面对着这个苦去分析它,用佛教授我们的方法去分析,静下来,有一个静的房间,静下来,坐下来分析这个,别到电脑里去找这些什么答案,找什么方法。佛说无我,佛第一个讲法就是讲无我经。当你静下来的时候,这样静下来的时候,你一个人能面对这些所谓的窝囊,这是修行最好的一个入处,因为佛法本身就是了苦的,当苦生起的时候,佛法最管用。
我们这个生命,就是什么呢,这就是第六意识在起作用,这第六意识,分别啊,分别分别,我喜欢把它比喻成什么呢,像一个游泳的人一样,在水里游,始…
《谛观缘起法性空无烦恼》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