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土法门的殊胜利益,所以佛就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知。就是你一字不识,没有什么智慧,如果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心归命,也照样佛菩萨以同体的悲心,以无缘的大慈摄受你。所以印光大师赞美说,九法界众生舍此,上不能圆成佛道,诸佛菩萨舍此,不能度尽众生。
这指的什么?我们讲净土,很多人都是狭义的观念,要了解到更究竟的什么叫净土。所以昨天说了,持戒是不是净土?持戒是净土。甚至昨天也讲,我犯错了,我跪在佛面前忏悔业障,回向往生净土,可不可以?也可以。更不要说我还修善。我们听经闻法回向往生净土,这是不是可以?放生功德回向西方可不可以?可以的。这样子的净土,就是“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什么不是净土啊,对不对,法王法如是啊。
见僧忆佛 恭敬三宝
我们如果不了解,你没有开智慧,至少要有惭愧心,惭愧心也算是净土。无惭无愧就不是,无惭无愧要下三恶道的,我们出家人里就有这样的。在《地藏菩萨十轮经》里面,佛就有讲到,出家人第一等的,属于贤圣僧。贤圣僧已经开悟了,宗教皆通,已经开悟了,已经现证了,已经了生脱死了,已经于自己自在、度众生得自在了,这就是贤圣僧。
第二,属于近道僧,他正在精进地修行,虽然圣果没有现前,但是他已经向道了,他已经近道了,就快要成熟了,就像现在的小麦一样,已经穗子都快黄了,快成熟了,近道僧。近道僧呢,他是戒律精严,精进勇猛。
第三种是什么?俗话讲的叫粥饭僧,出家养命的,解脱不解脱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叫解脱,什么叫三界,什么叫出离,没有意乐,产生不了欢喜,反正就这样吧。这样也很好,这样他不犯戒,他也持戒,也一样跟着大家一起过日子,但是呢他不知道勇猛精进。
还有一种呢,叫哑羊僧。哑羊僧是怎么样来的呢?比如说,有的小孩子,从小残废了或是什么,他不要养了,丢到庙门口,出家人把他收下来。从小他就长在寺院里面,他也不知道这个寺院是干嘛的,你问他佛法他什么也不知道,所以称为叫哑羊僧。他不懂佛法的,一问三个不知道,那个羊一叫起来就一个声音嘛!
最后一种就叫无惭无愧僧。前面的几种僧,贤圣僧是真正的世间的良福田;近道僧也属于福田,也是属于良福田。粥饭僧呢,他有惭愧心,他还是有惭愧心的;哑羊僧也是有惭愧心的,虽然他也不知道修行,也不知道教理,都不知道,他还是有惭愧心。粥饭僧他还是守戒的;哑羊僧,他也是不犯,他守规矩的,在庙里。最后一种叫无惭无愧,就是属于什么都没有,戒定慧三学一个都没有,这说明知惭知愧是我们学佛的最底线。
在《地藏菩萨十轮经》里面讲道,不管是怎样的僧,我们还是要生恭敬,对我们三宝弟子来说都要恭敬。为什么?因为那个形象是什么形象?僧人的形象就是佛的形象。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以声闻形而成佛道,所有佛到世间来都要示现出家的,都会穿上袈裟,所有诸佛都是这样。所以出家人的形象就是佛的形象。在世间来说,出家人的形象就是解脱幢相,所有三宝弟子都应当恭敬供养出家人,出家的形象。不管是哪一种僧都入福田数,都可以受人间的供养,我们都是要维护他的基本生活,饮食、医药、衣服、卧具,这很重要噢。
我们很多三宝弟子,不要说在念佛上有时会有误差,在恭敬三宝上有时侯也不到,这个包括什么呢?就是马路上你看到一个假的,现在外面假的多不多?假的很多,请问你看到假的你当时怎么想?看到假的,你要这样想,因为你有智慧嘛,你一看就知道那是假的,你应当怎么想?内心要以恭敬心来观想。但是他明明是假的,你能不能靠近他?不能靠近,心里要产生敬,但是我们行为上要远离,这叫敬而远之。因为他竟敢冒充出家人,这是必然要堕地狱的,你要跟他结缘,你可能要受染污的,晦气,很多业里面,特别这种晦气是很难除的。但是看到这个形象,你是不是批评他呢?不是批评他。你应该怎么样?要忏悔自己。
我们是不是生在五浊恶世啊?有没有人写请帖请你来?这五浊恶世哪来的?是不是自己造的?自己造的。自己修因感果,五浊恶世是我们自己造的。我们生在不见佛的时代,是不是自己的业力?生在能看到假的这个时代,是不是自己的业力?所以看到外面如果有不如法的要忏悔自己,缘何生此娑婆世界,缘何生在五浊恶世,缘何生在末法时期,是不是自己的业障?对他的形象我们要产生恭敬心,要念佛、念法、念僧。
我们还不错,跟以后比起来我们还不错,因为我们出家人有社会价值,我们是名牌,所以才有人来冒仿,对不对,那说明我们还有点价值啊!那到哪一天,出家人别人一点也看不上眼,我们出家人已经不是名牌了,有没有人冒充啊?没人冒充了!再过若干年,你想看假的都看不到了,对不对。
所以佛陀又在一本经里说到,当世间佛法已经不存在了,三宝已经不存在了,有一个人五逆十恶,他是以开玩笑的心,剃个光头,做了个出家衣服穿在身上,到街上去走了一圈,佛说是人功德无量!那你想想看为什么?这个时候众生再也看不到出家人形象了,再也想不到佛的形象了!请问,我们一个出家人走在街上,大家看到会不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不是。小孩子看到我们都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唉!和尚和尚,阿弥陀佛!”不管他有没有学佛,是会这样的。
出家人上受皇帝礼拜,下与乞丐平行,我有个师兄他跟我吐苦水啊,他说,我有一次坐公交车啊,有人还说呢,和尚怎么还坐车?和尚就不能坐公交车了!有时候我们也想啊,佛说五逆十恶的人,开玩笑穿个出家衣服,路上走一圈还功德无量呢!那我们发心还有一点正的呢,动机还是满光明的,那我们如果到大街上走一圈,这就是出家人跟在家人的区别,在家人在外面别人不知道你是佛教徒,对不对,不知道的。出家人走出去,大家就知道。
所以我们佛教徒,你就看到一个假的,你对他要生恭敬,你心里要忆念佛,对自己要生惭愧忏悔之心。佛在《地藏十轮经》里说“是人有十大功德”,如果你看到假的,你能够这样去想的话,你有十大功德。哪十大功德,你们回去看《地藏十轮经》,《地藏十轮经》上有。
恭敬三宝,其中恭敬僧宝要恭敬到什么程度啊?连僧宝出家人的这个衣服啊,一个破碎片看到都应当顶戴恭敬。我们南方有很多人,我问他们,我说你看到这些假的你怎么办?他们说,我恭敬他身上那件衣服。我想这也对,也对,那件衣服也要恭敬的,他的那个形象也要恭敬的。但是《地藏十轮经》里佛陀又说,如果是无惭无愧,显现这些形象来破坏佛教的,这种人啊,如螺蛳啊,里面已经腐败,虽然外面还是螺蛳的样子,里面已经肉都臭掉了,都烂掉了,这种你也是不能靠近的。靠近了之后你会染到臭味,他是必然要堕地狱的,你要靠近他,你也会堕地狱的。要有敬,要有惭愧、忏悔,要忆念诸佛的功德,但是却不能靠近。
我们佛教里还有一句话,看到一切出家人的形象都应当忆念佛。我们俗话讲的叫不看僧面看佛面,对不对。但是这个不看僧面看佛面呢,好象还有一点贬义,应该说,看到僧面就应当忆佛面,因为所有出家人的形象都是佛的形象,都是世间的解脱幢相。
但是,我也跟我刚剃度的那些弟子们说啊,你刚出家,你现在穿上这个衣服了,你就代表三宝了,没有开智慧之前要少说话。我刚出家的时候,我师父也是这样讲,他说出家人不开口,不知道你有没有。你穿着出家衣服,你代表三宝,大家恭敬你,就得福,因为你的形象就是众生的福田。以身说法,头剃得光光的,袈裟穿得整整齐齐的,四威仪具足,这就可以给众生做良福田,大家看到你,就可以忆念佛。如果不谨慎,让众生生烦恼了,生邪见,生什么的话,不如法的行,那样子的话过患也很大。
深思因果律 学佛消业障
你手里带了个念佛珠,大家一看,基本上都是佛教徒,我们口中念着阿弥陀佛,我们的行为要与这一句佛号相应。昨天,我们念的仪轨里就说,“切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对不对?不要染污这个尊贵的种姓,我们都是佛陀的弟子,要给这个社会做好榜样。如果社会人看到我们佛教徒,都觉得不能令他们生信心,他们就不愿意靠近佛教。
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没有信心啊?(众:有)。对因果要有信心。但是有的人他又这样想,既然种瓜就得瓜,种豆就得豆,那你还怎么超度呢?如果超度,如果我们来听了法,就改变命运了,业障消除了,有的人他脑子转不过来。请问,我们这里,我们念佛闻法,业障有没有消除?命运有没有转变?(众:有)。有人说,那既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过去做了坏事,我今天就被灭掉了,那是不是就没有了呢?那是不是因果律就不存在了呢?他这样想。
有没有人这样想的?有吧,社会上有。但是他忘掉了,你做不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果报。那我们这里念佛听法,我们是不是在做好的,好的有没有因果?也有的。也就是说,你那个水呀很咸很咸,我们从大海里舀来一碗水,是不是很咸?但是现在我们给它里面又加了凉水,矿泉水“咕嘟咕嘟”加了一瓶、加了两瓶、加了三瓶,请问,那一碗水的咸度有没有改变?咸度改变了。这不矛盾吧?不矛盾。经过我们念经念佛念咒,众生业障消除,本来在三恶道的,命运转变了,升天去了,这跟因果律有没有矛盾?没有矛盾。本来水很咸,因为我们给它加了很多淡水啊,很多矿泉水,所以改变了,三恶道改变了,变成天堂了,变成极乐世界了,以后你们就可以负责解释啦啊。有很多人会问,他说,那既然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你们念念经就好啦?他就转变啦?那当然是,我们念经不是业力啊!我们念经是不是业力?也是业力呀,这是善业力,大善业力。
我们念佛能改变命运,你看有一句叫清珠落于浊水啊,浊水不得不清啊!对不对。念佛如滴滴干净的水啊,那一碗脏水,干净水往里一滴一滴,滴下去,久而久之,是不是这碗水就变干净了?命运就转变了嘛。有的人他就是平面思维,他不是立体思维,他就对这个搞不清楚。一方面,他对因果了知得不清晰,另一方面,他又对这个互为因果,善业恶业他也分不清楚。甚至有的人他否定说,念念经如果能够那个的话,那我们过去造的业不就没啦?不是。所以地藏菩萨有《灭定业真言》,观音菩萨有《灭业障神咒》,学佛就是为了要改变命运。那既然以前造的恶以后要成熟苦果,那我们现在赶快往里面造善业,改变它这个成分,这个咸水就变淡了,命运就转变了,我们要有这样立体的因果观。
对于这个世间上来说,他们能够信因果都已经不得了了,所以我们在座的佛教徒,也要负责去宣传因果。我前面讲的这个,就是让你们在面对社会上人的时候,怎么跟他讲解,让他们能够开窍。
我们人哪要有感恩之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且呢,一个人你做好事,总是会有人知道的,你做坏事也是有人会知道的,所以最终做好人还是好自己,做坏人还是害自己。
请问这个感官,我们这个人的感官是狭隘的还是广博的?狭隘的,太狭隘了,眼睛只能看到红外线和紫外线以内的,对不对,频谱就那一点点。声音呢,只能听到五十赫兹到两万赫兹之内的,眼根是有极大的局限性。我们的眼睛,眼根,不仅看不到真理,恰恰是障碍真理的,我们说我执我执,我执是分别在哪里?分布在眼耳鼻舌身意里面。我执障道,其实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障道,所以《心经》才要说无眼耳鼻舌身意,要超越眼耳鼻舌身意的狭隘。所以这个世间的人还是要多劝哪!我师父常跟我说,他说法要说啊,法不说不明啊,钟啊不敲不响啊。那个鼓不敲不响,鼓放在那,你不敲它会不会自己响?不会的。
因果道理就象一盏明镜,你不去推广啊、教化啊,大家不知道的。就我们汉传佛教吃素好啦,吃素推广推广都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要吃素,很重要。由这个你就可以知道,世间的人不学佛是怎么样的。佛是智慧啊!不学佛就在愚昧当中啊!请问愚昧害不害人哪?愚昧很害人的,你不要等闯祸了。所以我们要有理智啊,学佛是智慧嘛,要向愚昧挑战。
戒恶就是戒掉恶性的循环,恶性循环恐怖不恐怖啊?很恐怖的,给你说。我们要进入生命的良性循环。为什么我要讲这个呢?“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这“如是”不容易啊,一真法界啊、阿弥陀佛啊、大开圆解啊、证悟空性啊,这都不容易的。无形无象,无色无味,看不到摸不到,不容易。
这个做不到,佛不怪我们。教你不杀生,这个很简单吧?不抽烟,这个很简单吧?这都很简单的,看得见摸得到,能够可以依教的你都不做,简单的不做,怎么样?所有佛的三无漏学里面,戒定慧这三无漏学,慧学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定也不是说让你入定,你马上能够四禅八定;戒好不好修?戒很好修的,这是可以做到的,完全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的。因为我爱我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不伤害其它的生命,这叫将心比心啊!我师父讲最简单的佛法,他就说,什么是佛心?将心比心,便是佛心。我们老祖先的文化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怕生病短命,那你不要摧残众生的生命,要爱惜众生的生命。
好!阿弥陀佛!
整理:妙然 校对:慧修 编辑:德藏
《同聚莲座下 悟佛第一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