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此了知一切教授的首要是不舍离善知识),所以如理依止善知识极为紧要。
博朵瓦是一位大格西,是仲敦巴三大弟子之一,仲敦巴尊者是继承阿底峡尊者衣钵的人。仲敦巴尊者虽然显现在家人的形象,但是他真实的身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他继承了阿底峡尊者的衣钵弘扬佛法,他的弟子里面又出现了三位特别优秀的弟子,其中博朵瓦格西就是三大弟子之一,是噶当派教法里非常主要的一位传承者。噶当派的代表是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是印度那烂陀大学的校长,那烂陀寺代表了当时印度佛教的中心,所以说噶当派代表了当时印度佛法的最顶峰。你们那天看过《玄奘大师》的电影了,知道那烂陀寺是什么了。当时,那烂陀大学是我们这个地球上佛教的中心,阿底峡尊者当时是得到菩萨的授记的,告诉他应当把佛法弘扬到雪域高原去,因为印度要有大灾难,佛法要受到极大的摧残,圣者预知未来么。所以他亲自前往西藏,把全部教法传承保存在了西藏。这之前我西藏去了很多次了,看到西藏的佛教,西藏的佛像等,就以为那些起源就是藏传佛教。前二年我去印度到了那烂陀大学,看到那边挖掘出来的很多圣物佛像,跟西藏看到的所有本尊像一模一样,我这才知道,藏传佛教完全传承于印度佛教的。
阿底峡尊者不仅是那烂陀大学的校长,同时也是印度几大寺院的方丈,而且所有教派的法他都有传承都是法主。他到西藏之后,听到印度某位大师圆寂了,阿底峡尊者很哀伤,他说:这个教法世界上只有我和他二个人得到,现在我到西藏来了,他圆寂了,印度这个教法就没有人传承啦。教法的传承很重要,在座的你们谁能发如此大愿,比如说继承并弘扬天台宗,然后专门研究天台宗,博证旁引,由通达天台而通达佛教,那你就不得了了。或者发愿专门研究法相宗,发愿我来做玄奘大师的追随者,发誓把玄奘大师带回中国的法相唯识继承下来,那你马上得到弥勒菩萨、玄奘大师放光加持,你以法相深入博通一切教法,而通达佛教,那你不得了了。或者发愿把阿底峡尊者印度最正统的佛法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你发愿好了,只要你真心发愿那就不得了啊。能够发誓把不同法脉的法流延续下去的,我们在座的有没有?如果你暗自下决心也不得了,那就有可能成为这个法的继承者传承者。释迦牟尼佛一次次地转世化现,圆寂之后又转世成莲花生大士再来,其实阿底峡尊者也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化身,也被尊为莲花生大士的一个化身。佛菩萨无数次的转世化现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把这个法脉传承下来,否则的话你想想,我们这还是百万分之一选来的,结果大家都是懵懵懂懂、恍恍惚惚的,那这佛法怎么振兴啊?怎么兴盛啊?佛法越来越没落,结果是什么?众生的指路明灯没有了,汪洋大海当中的救生船没有了,圣教衰落,众生没在苦海之中。
我讲博朵瓦大格西的时候,略略也鞭策我们大家一下,希望大家也能发起一个大心。我出家之后倒是曾经想过,从我崇拜的对象上来说,我想做大迦叶尊者这样的行者,结果,现在不但苦行没有修起来,倒天天在修乐行,吃得好睡得好。但我内心还是以他那样为鞭策的,佛陀所讲的:大迦叶尊者的头陀行在则正法在,一直是我心里所敬仰的,所以去年特意去鸡足山朝拜大迦叶尊者。佛陀又说:毗尼住世则正法住世。那我就想,佛学院我倒没有什么想法,我想戒律学院应当去学学,所以一受戒,那边有招生的我就报名了,结果没消息,因缘也就错过了。
之后我又想,我师父是天台宗的大法师,我就跟师父说:师父啊,您教我天台宗吧。师父这时候已经七八十岁了,师父说:我现在只说诸法大意,已经不按照那些条条框框讲经说法了,条条框框讲得大家听着很累,也听不懂,就直截了当把核心大意告诉你们。这个倒也好,师父这样讲法反而是把诸佛密意的加持传给我了,所以我现在讲经都是讲诸佛大意,法的大意。我现在会怎么讲呢?比如说我来讲《楞严经》,《楞严经》很长很长,我会把它讲到很短很短。以前祖师的注解也都是很长很长的,一本书一百页,注解出来至少两百页。以后我要把它压一下,一百页的我把它讲成二十页,因为现在众生的业障重啊,他看不了那么久,而且他在那里面也拣不出关键要点来。我们把里面的宝贝多拣点出来,然后让大家听了很清楚,所以讲诸法的大意很好,不过我到现在还没开始讲。现在我们先把这个《如何依止善知识》学好。
下面有对博朵瓦格西的介绍,我们也读一下:
博朵瓦:仲敦巴尊者三大弟子之一,生于一零三一年。尊者初出家时就非常重视因果,曾管理札觉寺一年,但期间从未比其他僧众多喝过一杯奶酪,行为如此严谨。尊者智慧广大,对经典通达无碍,本想隐姓埋名到康区觅一静处专修,但二十八岁至惹珍寺拜见仲敦巴尊者时,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便留住惹珍寺学法。尊者从仲敦巴圆寂后至五十岁之间专重于自修,五十一岁后才弘法摄受徒众,日常有一千余人随他学法,居无定处。所讲之法以《菩提道炬论》为主,也常宣说《大乘庄严经论》《菩萨地》《集学论》《入行论》《本生论》《集法句论》,世称噶当六论。尊者所讲的经论,所有文义都结合修行,一字不漏,噶当之名从此大振。晚年创建博朵寺,驻锡于此弘法,一一零五年圆寂,住世七十五年。
整理:妙恩、妙生 校对:慧照 编辑:德藏
《《如何依止善知识》讲记(六)》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