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怀业时语讲记(二)教诫断除舍法、修持有缘本尊法、净观一切佛教宗派

  

怀业时语讲记(二)

   (二)教诫断除舍法、修持有缘本尊法、净观一切佛教宗派

  

于各宗法莫作偏颇执,毁灭自他之业即舍法,

  

有缘本尊法门当执持,他宗普现清净我心语。

  这一颂的教诫有应禁和应行两个方面。应禁止的方面是由偏执宗派而造舍弃佛法的罪业,应行的方面是净观一切佛教宗派,修有缘的本尊法。

  大家要知道,舍弃佛法是极严重的罪,会让自己深陷在漫无边际的苦海中,所以务必要断除舍弃佛法的心理和行为。怎么来断除呢?这又要了解是由什么原因引起舍法的行为,这种行为错在哪里,会导致怎样的严重过患。我们调整的时候首先从观念上下手,观念上一旦融通了,知道圣教都是佛顺应众生的根机从大智慧大慈悲中流出来的成佛方便,就会发起皈依一切法、普赞一切法的心,从此会远离狭隘的宗派之见,息灭一切舍弃佛法的罪行。所以首先要从认识上下手。

  无量无边的众生都陷在生死迷梦里,在这迷梦界之外还有觉悟的诸佛。他们的悲心、事业是唤醒迷梦中的一切众生,引导他们回归到本有的觉性。在这个过程中,佛完全是相应众生的情况,比如众生生在哪一道里、是什么身体、语言、意乐、根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佛是无分别、无造作、恰如其分地顺应众生的心,显现同类的身体,宣说同类的语言,施设相应的教法。佛的智慧毫无错过、毫无偏差,所显现的身像、所说出的教法、所示现的方便完全跟所化相应。

  以观音菩萨为例来说明就会很明白。观音菩萨随众生各自的心显现最适合他的相,现佛相、菩萨相、比丘相、居士相、妇女相、童子相等等,所谓“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恰如其分的,对于汉人就现汉观音,对于藏人就现藏观音,对于西方人还现西方观音;而且在显现的时候,对于汉人就只说汉语,不去说英语;对于英国人就只说英语,不去说藏语;而且所说的法也有种种名词、种种组织,都是最适合众生的方式,一点不会错位;然后,根据众生的根性是处在萌芽阶段还是成熟阶段,根性是敏锐还是迟钝,前世修集是深厚还是浅薄等,相应众生的情况,最恰如其分地应机施教。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会顶戴佛的一切法藏,会觉得这是佛大智慧大慈悲所流现的普度众生的妙法。会真正领会到《四十二章经》所说“佛法如蜜,中边皆甜”的涵义。这都是法身智慧妙力任运度生的展现,法说得极其圆满、极其巧妙、恰如其分。

  这样才知道众生界的情况无量无边,应机施教不可能是单一的情况,一定会出现无量无边的教海。而且是针对众生各阶段的情况,以最适合他的方式来施设教法。所以赞叹佛是人天大导师,佛为众生宣说大、小、权、实、偏、圆、顿、渐等的一切法,调御一切众生趣向无上菩提。

  对于众生界有各式各类的情况,只要看一看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的状况,就会对这一点非常清楚。地球上一百多个国家,人们有种种身体的相貌、语言、服饰、行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这都是由于众生的习气、业力而现出千差万别的相。佛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遍入众生界。佛没有执著,佛唯一是随顺众生而化现。所以要在这么广大的众生界里普度众生,就要现无数种身,说无数种语言,以意神通遍知每个众生无量劫来每一世的因缘、业力、习气等等,在这样彻照无余的同时,顺应根机任运流现的一切方便都妙到了极点。

  就像对全世界的人做教育工作,要开设很多学校,而且要按各地区的语言、学员的素质编写相应的教材,要按照学习的次第开办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等等,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对这样能顺应无量学生的情况,设立恰如其分的教育、顺利引导人学会知识技艺,我们会赞叹这个教育很善巧、很广大、很圆满,哪里会有取一舍一的心呢!

  正是由于利他的功能已经圆满,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样是不可能偏在一端的,不可能固定地执著只是此、不是彼,也不可能说这合理那不合理、这个要那个不要。所以,心量要尽量拓广,见识要尽量打开,要能看到众生界有无量无数的状况。这才知道顺应这无数状况所显现的无数方便,合集起来,就叫“诸佛法藏”。

  而且引导众生到达无上菩提的果地,有各种各样的路线。好比条条大路通北京,有种种水陆空的途径和交通工具来让人到达目的地,引导无量众生到达佛果确实要有无数方便,因此针对的是无数种情况。像地球上有千万条路,有公路、水路、铁路、航空路线,而且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有汽车、火车、飞机、宇宙飞船,你说哪一样不需要呢?地球上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有各自不同的条件、状况,有各种喜好、目的,因此这各种各样的存在都是合理的。

  佛出世的本怀是引导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这是《法华经》里说出的真相。要达成这一目的,就须要顺应众生的情况,丝毫不加勉强地来作引导。众生的情况就像大地中的种子,有些已经成熟,一浇水就会开花;有些还没成熟,要通过逐步地滋润、护持、长养,才能成熟。佛就像这样,完全知道怎么来引导众生明见实相。所以佛说法的中心要点就是这一个。那么要引导众生达到这一点,确实是不拘一格,确实是契机说法。所以佛法大体上分为两类,就是权法和实法(也就是方便法和真实法的意思)。如果众生的机缘还不成熟,有很多迷惑障碍,那就首先施设权巧方便法,一步步地引导他趋入。

  比如三士道中首先修下士道,先使众生的心从世间邪道里转过来,不以求现世享乐为主,而以求来世得善趣为主。心一旦转过来了,行为上就跟着转,那修什么样的法能得来世善趣呢?修十善业道能得来世善趣。进一步再往上接引,就是要帮他把求来世的心拿掉,这样又要开示整个轮回纯一是苦,等认识到轮回是纯一苦海、没有针尖许的乐之后,乐著生死的心就拿掉了,就会发起求解脱的心。再开示人无我的见解、戒定慧的修行来趋向解脱,这又更成熟一步了。

  再往上就告诉他利他和自利的差别,要让他舍掉只为自己求解脱的发心,进一步设法启发出无上殊胜的菩提心。这时就是推己及人地想到无量无边的众生都还沉溺在苦海里,这都是自己多生的父母,对自己有大恩德,所以毅然发起报恩的心,发起大慈悲心,誓愿给一切父母拔苦予乐,再增强到增上意乐——我独自承担起为法界一切众生拔苦与乐的重担!怎么才能实现这个大愿呢?只有成佛!因此就发起“为利有情誓愿成佛”的心,这就是发出了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从此就进入了大乘之门。

  再进一步要让他认识到造成两种生死、两种障碍的原因就是没有见到实相,而起种种虚妄分别。也就是把没有的法看成有,把有的法看成没有,就会串习成烦恼障和所知障,导致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所以断障碍、出生死的关键就是认识实相。最关键的一个地方就是抉择一切现相都是空性。这样又要首先从认识人无我开始,认识到人我本不存在,这里只有色、受、想、行、识五类法,里面没有人我。前前后后只是以因缘集聚就现这样的果,在显现果时又造因、又现果,只是从一个法生另一个法,整个缘起的运转里没有人我。

  进一步要抉择到一切由因缘所生的法、以观待而成立的法都是空性,来消除执著。已经认识到一切相都是梦幻泡影、都是虚妄之后,再抉择:虚妄的法是本无的,但还有本有的。所以要开示众生本具如来藏。这样信受之后,再开示直接证取的方便。

  像这样就知道,佛所说的一切教法就是一个众生成佛道路上的正体和支分。如果能认识到这都是佛以大慈悲心、以善巧度人的智慧、随应众生的根机而宣说的法门,就会意识到所有的佛法都是引导众生趋向成佛的妙法,没有任何不好、不合理的。这里面的情况不是一个好、一个不好,一个合理、一个不合理,一个应学、一个不应学。

  过去之所以会起舍法的心,就是在根源上不了解佛出世说法的本怀,不了解佛法是怎么出来的,为什么有林林总总的差别,上上下下的教法为什么不矛盾?因为对这些大的方面非常无知,就会在进入佛教之后跟自己的偏执、跟片面的认识结合在一起,造成很多问题。

  如果入了佛教一个宗派,学习了某些法类,但没有宽广的视野,不了解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不矛盾,就会偏执我的宗派、我的法、我的行为、我的语言等等,这就是和偏执混合在一起。佛教是个超级商场,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教法、法门,如果执著自己所学的这一方,特别有一种贪著自方的心,那凡是跟自方不一样的内容、形式、语言等就会立为他方、立为异类,然后会产生很多不如理的想法。会认为我好他坏、我合理他不合理、我只取这样的佛法不取那样的佛法,这就是没有知道整个教法的来源是佛的大智慧大慈悲。因为没有宽广的视野,只守住自己一块领域,把此外的佛法都判为他方,认为是不合理的、我不要的,这样的话,以狭隘的心理就会造严重的舍法罪。

  现在的时代是网络时代、是信息的时代,造恶业的技术、方法、手段也是层出不穷,这是个真正的五浊恶世。所以,佛教界里的事也很乱,造业很可怕。由于众生的心很片面、很偏执,就会执小乘谤大乘、执大乘谤小乘、执汉传谤藏传、执藏传谤汉传等等,有各种各样的纷诤、毁谤。很多人都不发觉自己已经落入对法的贪嗔中、落在党类的偏执中。

  刚刚已经说了,为了顺应众生的状况来做接引和教导,佛教里的设施是千差万别的,服饰、行为、语言、佛像、体系也会有各式各样的建立。如果真正懂得其中的内涵,就会欣赏佛教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就看得来这些了,不会对佛的圣法评论说一者合理一者不合理、一者应取一者应舍,不会这样的。自己知道这都是佛度众生的妙法。而且成佛的誓愿包括“众生无边誓愿度,…

《怀业时语讲记(二)教诫断除舍法、修持有缘本尊法、净观一切佛教宗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