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千万分之一;而我们修行中的舍弃亲情、寒热饥渴疲困等苦受,与每日刺三百矛的痛苦相较,也是望尘莫及的。以这样小小的苦受,能免去地狱中的大苦,如同那些待死之人以断手而免死一样,我们理应为此而高兴,以欢喜心去承受。业网中的众生,都是在等待地狱阎罗王处以死刑的囚犯,如果以断除亲情贪执的“手”,能免除地狱阎罗王所判的“死刑”,远离狱火的焚烧,那样的便宜事,我们为何不乐而受之呢?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医方中所说,以毒能攻毒,如是以小苦,除大苦何妨。”“作现苦后利,何况为自他,引广大利乐,此法是常规。”以小苦除大苦,以现在的小苦为自他有情引生将来的成佛大利乐,这是三世诸佛的常行道,我们去循之修行,是极为合理的,也是每一个智者会必然行之的大道。
于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
何不除嗔恚,地狱众苦因?
如果自己对现在的些微小苦都不能忍受,那么为什么不灭除嗔恨烦恼,这种使人堕入地狱受众多剧苦的业因呢?
痛苦没有哪种是好受的,在人间受到别人的损害时,一般人心里肯定是很难受,也不愿意接受。大家也许都有过体会,有时候别人对自己稍有不恭敬的言词,或者指出了自己的过失,自己心里就像被刀剑砍割一样,痛得难以忍受,立刻就想发怒还击别人。其实这种痛苦很轻微,只要稍微有点忍耐力,稍作坚持就会平息苦受。如果对这么些微的苦害,我们都不愿意去忍受,都无法安忍,这时候自己应思维:如果自己现在不想安忍这些小苦,逃避这些,到时堕入三恶趣,怎么能逃避痛苦呢?现在面对这些小苦都如此痛苦难忍,如果堕入了地狱,那些痛苦该有多难忍受呢?龙树菩萨说:“于众苦内谁为极,无间泥犁苦极成。”三界内最大痛苦是无间地狱的苦受,人间最惨毒的种种痛苦相加起来,也无法与地狱痛苦相比较的。而且堕入地狱的众生,受苦时间长得不可思议,依据《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的教证计算,受苦时间最短的复活地狱中,众生也要历受相当于人间一万六千二百亿年的痛苦。在此不可思议的漫长过程中,地狱众生因罪业辗转增加,其时间往往又成倍的拖长。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吧:在安乐的心态中过几个小时,会觉得这只是很短暂的时间,如果在痛苦的情绪中,每一秒中都会觉得很长,很难熬。
有些人可能很难通过这些去了知地狱里的苦受,这也不要紧,有些高僧大德在观想这些时,也需要借助一些方便法。例如台湾的日常法师在纽约时,为了观想寒地狱中众生的苦受,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中,用冷水冲洗身体,这种感受使他无法忘怀,对寒地狱中的寒冷痛苦也有了一点切身的感受。我想有些人如果能借助这些方法,到雪地里去冻一冻,或用一点开水烫一烫等等,有了这些体验后,对地狱痛苦的恐惧之心一定会生起来。如果对这些只是地狱痛苦亿万分之一的小苦都感到难受,那么我们在现在就应为了避免堕地狱受苦而努力,去彻底断除地狱的苦因——嗔恨恶业,如果嗔恨烦恼不忏除,地狱恶果是不会自动消失的。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论遇到任何生嗔境,都要修习安忍,嗔恨如同巨毒一样,只要吃下去一点点,它的痛苦结果必然会随之来临,虽然凡夫在当时看不到,然而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并不会因你见不到而不会招来堕地狱的恶果。
如果不能了知堕地狱的痛苦,也就不会对嗔恨生起强烈的畏惧,那么在日常中,很可能为了亲友名利等而造罪。因此为了对治嗔恚,需要时刻保持正知正念,对嗔恨的过患、地狱的痛苦保持清醒的认识,如此则会如同《贤愚经》中所说:“身口意行,不得不慎也”。这句话出自《贤愚经·迦毗梨百头品》,这个公案记载着佛陀在摩揭国时,带着众比丘去毗舍梨,途经梨越河时,河边有五百人在牧牛,河中间有五百个渔夫在捕鱼,佛陀便率众比丘在河边不远的地方坐下休息。不一会儿,渔夫们用网捉住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鱼,五百个渔夫同心协力,也没能将大鱼拖出水面,于是渔夫们叫来了五百个牧牛人,千人合力才把大鱼拖上岸。这条大鱼非常奇怪,硕大的身躯上,长着驴、马、猪、狗、骆驼、老虎、豹子、狼、狐狸等一百个不同旁生的头。人们非常惊奇,都拥过去看,而且对此议论纷纷,一时非常热闹。这时佛陀让阿难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阿难尊者过去看了看,马上回来告诉佛陀,于是佛陀带着众比丘一起到了大鱼的旁边。在期待揭开这个迷团的众人中,佛陀问鱼说:“你是不是迦毗梨?”大鱼开口回答说:“就是。”佛陀又问:“你现在在何处?”大鱼回答说:“现在堕在阿鼻地狱中。”阿难和大众对此充满了疑问,便向佛请问,佛告诉阿难:过去迦叶佛在世时,一位婆罗门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迦毗梨。这个男孩长大后,聪明伶俐,知识渊博,在当时的婆罗门中,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才学与雄辩。他父亲在临死时,再三叮嘱他:“你千万不要与迦叶佛的弟子辩论,他们出世者的智慧深奥,你是比不上的。”父亲死后,迦毗梨的母亲让他假作沙门去偷学知识,以便能在辩论中胜过沙门,虽然迦毗梨不想这样做,但是他抗不过母亲,只好去照办,以他的聪明好学,在短时间内便背下了很多经典,并理解了义理。他的母亲问:“你现在能辩赢那些佛弟子吧。”迦毗梨回答自己还是无法胜过那些有禅定的比丘,于是他母亲很不高兴,教他在辩不过时,出恶言辱骂,这样比丘们肯定会默然不语,而旁观者也就会认为迦毗梨胜了。在母亲的唆使下,他每当与迦叶佛的弟子辩论快要输时,便破口大骂:“你们这些笨人,没有识见智慧,比某某还不如,懂得什么。”这样百兽的头都用来骂过了,以此果报,他变成了今天这样的百头怪物。阿难又问佛陀:“迦毗梨什么时候才能消除这个罪报呢?”“他在贤劫之中,千佛示现入灭后,仍无法解脱。”佛陀的话使众人听后都非常伤感,不由自主地同声说:“身口意行,不可不慎也!”
迦毗梨为了他母亲而造罪,这个果报并没有人去为他分担,如果他当时对自己恶口嗔骂佛弟子的恶果能清楚知道,相信他绝不会去制造这个苦因。这类以嗔心恶业而招恶果的公案,在《百业经》中可见到不少。有些人不要以为这只是古代的传说而已,一个多月前,我在马来西亚就听过类似的多头鱼事件。当时马来西亚的渔民,在海中捕到一条有四种不同旁生头的大鱼,一时人们对此议论纷纷,科研机构对此也多方研究,然而无法解开这个谜团。我想,如果佛陀在世,肯定能揭示这个很能教育人的因果公案。如果大家能经常引以为诫,自心对恶业苦因就一定会生起畏惧,不管遇到什么生嗔境,自己能忆念这些,权衡当时的安忍小苦与生嗔的巨大苦果,那一定会坚忍下来。大家回忆自己的一生,为了许多毫无意义的事情,自己曾经忍受过无数的痛苦折磨,那么现在为了无比的大事业,忍受一点修忍的小苦,又有什么不可呢?
为欲曾千返,堕狱受烧烤,
然于自他利,今犹未成办。
因为贪欲受阻而嗔害他人,以此我经历过千百次堕地狱受烧烤的痛苦,但是,尽管受过如此多的苦难,对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却毫无所成。
三界轮回中的众生,为无明愚昧覆心,不知取舍,为欲望所驱使而造作种种嗔害恶业,这些嗔恚恶业成熟后,自己便于长劫之中堕入地狱受苦。《法华经》说:“以诸欲因缘,遂堕之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在无始轮回中,这样的经历一次次重复着:于热地狱中和铁水一起烧煮,于寒地狱中与坚冰一起冻裂,于刀剑林中切为千片,于众合山的对击中粉碎如尘……。这一切,每一个众生都无有例外的经历过,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说,每个众生以贪心的缘故,在无始轮回中,断过的头和肢体不计其数,“仅仅曾生于地狱时,所喝过的铜汁铁水比四大海洋的水还多”。虽然受了这么多的苦难,然而受这些苦为自己和他人带来过什么利益呢?什么利益也没有,所受的这一切苦害,没有丝毫价值。地狱中的痛苦煎熬,是否能为自己或他人成办解脱义利呢?如果能的话,我们早应该解脱了。无论怎么去看,这种艰辛毫无义利,人们在世间最大的遗憾和痛苦就是自己的努力付之流水,得不到有益的结果。我们在平时总是为自己付出的艰辛得不到结果而遗憾,但自己在轮回中毫无义利受地狱之苦,难道不是更让人感到锥心刺骨的遗憾吗!
在轮回中,每个人都曾无数次地堕入地狱,受过无数的痛楚,却没有成办丝毫的义利,有的人一想到这些,也许会闷绝过去吧。同样,在无始的轮回受生过程中,自己也曾无数次地堕入饿鬼、旁生趣,华智仁波切说:“如果把曾经生为蚂蚁等小含生的肢体堆集一处,将比须弥山王还高。”这些过程中所受的痛苦又有多少呢?就是转生在人道,修罗道,感受过的饥渴寒热病痛,杀害恐怖等痛苦,同样也是无法思议。这一切痛苦我们都忍受过来了,然而这些艰辛为自他却没有成办丝毫的利益,那么现在为了自他究竟的成佛大事业,去忍受修行中的一点点小苦,那又有什么不能呢?
有些人或许会想:轮回痛苦只不过是佛经中的一种虚构,地狱恶趣不会有那么吓人吧?有这种想法的人,他真正堕入邪见网了。《涅槃经》中说:“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恰美仁波切说过:“听了善法的功德,恶业的过患,地狱的痛苦与寿命等,但自己不承认,这种人的邪见罪业,比无间罪还重。”大家仔细观察自相续,如果有这类疑问,那就要倍加注意了。轮回本来就这么残酷,只不过是凡夫的心智为业障烦恼所蔽,无法回忆自己往昔所受的痛苦,也不能像出世圣者一样现量见到轮回为纯苦之蕴聚处。我们的记忆力,隔天的事就会忘记;视力对几百米外的物品就无法看清;我们的智慧,连自己身体的结构都弄不清……;自己就像井底之蛙,怎么有能力去否定佛陀那大海般无有边际的智慧境界呢?
…
《入菩萨行广释(中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