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广释(上册)▪P25

  ..续本文上一页除众生刀兵劫难之含义。刀兵劫时人寿只有十岁,人们贫穷困苦,以头发为衣,稗子为食,嗔心业感使大地上一切草木等物皆化为兵器,随手拾取,相互砍杀,此情此景如同复活地狱无异。刀兵之难在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多,人们为争夺生存资源在本世纪已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在我们讲课的此刻,北约飞机仍在轰炸南斯拉夫,印度与巴基斯坦为争夺克什米尔土地也在血战……,为了苦难的父母众生,让我们祈求诸佛菩萨加持,同时也以福德愿力回向:愿诸资生物品自然地化现于诸有情前,人类生活无任何忧虑,以此而嗔心息灭,停止任何刀兵之难!

  回向是修行佛法中非常有力、重要的法门。大成就者枳贡觉巴仁波切说过:“福慧二资如同摩尼宝,回向即为阿噶如之布,二者相合乃能生资具,如是行者应当重回施。”意思是说:摩尼宝要用阿噶如布擦拭才可满愿出生资具;如是福慧资粮必须要回向,才能利益众生。大乘法门之根本在于利益众生,凡想步入菩提正道者,对此望切记!

  辛二、(近取因之修心)分四:壬一、真实修心;壬二、彼之应理;壬三、分说施身;壬四、修心之果回向于利他。

  壬一、(真实修心):

  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

  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毫不吝惜地施舍身体、财物等诸受用,以及三世所修的一切善根。

  此偈颂与本论其余颂词一般,词句极易懂,然其意义非常深奥,而且自己要去真正行持,那就更为困难。希望大家以强烈信心去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通达此中含义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真实行持。

  此偈所阐述的可以说是大乘行门之总持,作者于《学集论》中说:“将自己的身体、财物和三时所生一切善根功德完全布施给一切有情,并且要加以守护、净化和增长,这就是菩萨学处的修学要领”(藏文译本中“集布施学品”)。众生沉溺在轮回中,根本原因便是我执,如果没有我执,我们早就证得圆满菩提了。所以,断除二种我执——人我执、法我执,是一切修行之核心。以此为中心,先以直接简易的道理和方法入手,再逐步深入甚深理论和修法。

  我们每个人可以去观察:与生俱来强烈我执,使我们从生下来就会执着身体;稍长大一点,便开始贪执财产受用;懂一点修善积德的道理后,又强烈贪执福德善根……,正因为这一连串执着,自己才轮转于三界之中。我们要断除轮回,首先得从根本上着手,将这些贪执最厉害的全部施舍给众生,一点也不保留,以强力手段直接对治自我执着。如此经长时修习,自然入“理”,便能毫无困难,毫无吝惜地施舍一切。

  堪布根霍仁波切说过:“我们遇到任何病魔或其它违缘时,应修习此偈内容来调伏自相续。此偈之加持力非常大,如经常念诵能得到极大利益。”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人与非人造违缘,此时应该励力发起悲心,将身体、受用一切善根,回施给这些众生,真诚地发愿利益满足他们。这样,自他双方都能得到巨大利益,此是大乘菩萨行中极其殊胜窍诀修法。在密宗中,“古萨里”修法(即“断法”),其实际上就是这种修心法之方便。

  修学菩提道之初业行人,在遇到各种违缘时,切不可去希求一些降魔猛咒。因为自己尚未生起无二正见与大慈大悲,去修降魔猛咒,不仅对这些造违缘的众生有巨大伤害,而且自己的菩萨戒和密乘戒会受到很大破损。没有智慧大悲之摄持,而去修降伏咒,时间久了修法者就会变成恶魔,这样的公案有不少,诸位当切记!末法时代有些人学密宗,目的就是想去学一些猛咒,愚昧地去以猛烈嗔心降伏怨敌与邪魔,这种人的结果,将会是什么,诸位应该是很清楚。

  以前有许多高僧大德在生病或遇其他违缘时,总是将此偈子反复地念诵,将一切回施给造违缘的众生,这样,违缘便会自然消除,我们每一个修学大乘菩萨行的修行人,也应真实学习这个胜妙窍诀!

  壬二、(彼之应理):

  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

  死时既须舍,何若生尽施。

  如果能舍尽一切,则能脱离所有痛苦,内心证悟究竟涅槃。于死之时,自己不得不舍弃一切,既然如此,不如在生前将一切布施,这样方能得到殊胜利益!

  前颂阐述了为利益众生,施舍自己的身体、受用及三世一切善根,那么这种做法有什么理由呢?此处以两条理由来说明:第一、舍尽一切,则能脱苦,证悟涅槃。《宝云经》中如是说:“能圆满施舍一切,就能证得菩提。”我们如果能将自己的一切——由无明习气熏习而起的一切虚妄有相法,毫无遗留地次第舍掉,先是外境色法,渐渐至自身等内心诸执着,则显现如同虚空一般的空寂光明,安住于这种无有执着之大安乐境界,即名涅槃、证悟菩提。第二、无论是谁,都会为无常吞噬,此时必定舍弃身体、财物受用。身财受用迟早都是要舍弃,而且不主动地施舍,自己会去为身体、财富受用造作无量罪业,给自己生生世世带来无边痛苦;相反,自己主动施舍这一切,一方面使他人得到利益,另一方面自己积累起大福德资粮,能成办自他暂时、究竟之大安乐。龙树菩萨亦说过:“菩萨舍一切,福德等虚空,无边亦无尽。”

  这些道理似乎很简单,我在一两分钟内便说完了,你们也似乎听懂了。而且我们都发过菩提心,于诸佛圣尊前发誓要修习、实践大乘菩萨行,将一切交付上师三宝与三界轮回中所有众生,可是看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态与行为,是不是按誓言去作了呢?很惭愧,希望诸位一起共同奋进,在不久的将来,能不再像现在一样愧疚。

  壬三、(分说施身):

  吾既将此身,随顺施有情,

  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

  既然我已经将自身布施给一切有情了,那么只要众生欢喜,就让他们恒常打杀、责骂我吧!

  在利益众生求证菩提的修行道上,施身是很重要的修法。在本师释迦牟尼佛及其他菩萨、高僧大德传记中,经常可以看到催人泪下的这类公案。在《般若摄颂》、《修心八颂》、《佛子行三十七颂》等众多经论中,都特别提及施身能强有力地对治自我贪执,是取证无我智慧之捷径。有一位观音菩萨化现的大德,一九九一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爱敌如友》的演讲时,他引用了《圣经》中一句话:“如果有人打我左脸,我把右脸也给他”,来说明一切劝人修善断恶的宗教,都教诫我们应恒时随顺众生,将自身施舍给他们,藉此我们能迅速断除烦恼,证悟圆满智慧,真实获得利益自他的能力。

  每个人于日常生活中都能遇到这样的修心机会,但是自己能否做到“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这很难说。有些人不要说恒常,别人骂他一句都不能忍受,甚至反唇相讥,有些甚至还要生起嗔心:“哼!你敢骂我、打我,我要……”一个求解脱的人若有这种反应,那证明他离道还很远很远!

  我们在座道友中,有的在学院住了十几年,不论别人对他如何,他连一句不好听的话也没有说过,充分体现了一个大乘佛子应有的行为。想真正修行者,何不对照他们反省一番自己的修心程度呢!

  纵人戏我身,侵侮并讥讽,

  吾身既已施,云何复珍惜?

  即使众生戏弄或侵侮讥讽我,既然已将自身布施给他们,那又凭什么护惜此身与他人相争呢?

  修大乘佛法者,在日常修行中,如果遇到其它有情侵害,侮辱讥讽、戏弄等,该如何调驯自心呢?论中提出了最直接而有力的方法,即是时刻牢记自己的誓言:自己在发菩提心时已立誓将身体布施给一切众生了,已送出去的东西不能再据为己有,所以对此身体不能再有主宰之心,他人种种侵侮伤害是他人拥有的权利,自己不应该也无权去护惜他人之物,而与他人相争。有位高僧大德说过:自己布施出去的东西如同已呕吐的秽物,正常人怎么能再去收回食用呢?我们不但不能去护惜已布施出去的身财等,而且应该去感谢侮辱讥讽自己的众生,如同《修心八颂》中所言:应将他们视之如同摩尼宝、善知识,生起难得遭遇之想,感谢他们的助道。

  这个道理很简单,可是“三岁孩童亦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在佛的教法中,小乘有沙门四法:他人打我不还手,他人骂我不还口,他人嗔怒于我不恶彼,他人说我过失自己不能论他过失(沙门在此有两种解释:一说为出家二众,另一种说为一切入佛门受别解脱戒者,即出家、在家四众弟子);在大乘教法中有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其中“报怨行”也强调大乘修行人应慈悲对待怨敌违缘。“沙门四法”、“四行”都不谈任何玄理,看上去极平淡,而且是每一个入佛门求解脱者应修持的行径。然而各自反省一番自己身心言行,是否做到了呢?我们听习《入行论》不能只是在理论上讲辩,本论旨意在于让诸人反观自身心,疏导自心障碍,真实地趋入大乘菩萨行。我们学习此偈时,当以此来检验自己,将缺点、毛病挑出来,痛加忏悔,然后努力向这个标准看齐。

  一些人或有疑惑:在《学集论》与有些经论中说为了修证菩提应保护身体,此处言应布施身躯,二者是否矛盾呢?关于这点是没有矛盾的,如果伤害身体没有任何意义,那么为了修持正法成就,应该去保护正法之躯;如果于众生和自己有真实利益,就不能以贪心执着保护身体。保护身体与布施身体都应以利益众生为目的。于本论的后面也云“未尽大悲心,不轻舍自身”,当自己未生起清净大悲心时,不能轻率地在形象上舍掉生命,因这样对自他皆无真实利益。我们首先在自心中锻炼,逐渐舍掉自我贪执,执着减轻到一定程度时,布施肉身也就毫无困难,这个次第大家务必要清楚。不然你们有些人会认为:一点我执也没有断的凡夫,首先就得将身躯完全布施给众生。因此,一些人胆怯而退发心,一些人去草莽行事,这些都不是理智之举。

  修行是为断尽自心一切贪执,若内心有一点贪执未尽,修行根本无法成就,反而会带来无量痛苦。印度大成就者萨 哈如是说过:“贪执纵如芝麻许,竟引痛苦无…

《入菩萨行广释(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