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广释(上册)▪P35

  ..续本文上一页盲龟的头颈要恰好穿进木轭孔中,我们要得暇满人身,亦与此相同。我每次见到大海时,总想起这则比喻,在波涛汹涌茫茫海面上,盲龟要将头颈穿入轭孔,看来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你们看见大海时,也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分别念,不可能作为正量。佛陀的一切智智观察下,我们要得人身,与盲龟要入木轭孔一样,有是有机会,但非常非常难。在《阿难入胎经》中还有另外的比喻:如以芥子撒向一根针,能穿过针眼的芥子基本上没有,但得人身之难过于此。无垢光尊者亦说:“得人身犹如优昙花生长在世间一样,尤其是能听闻修持正法的暇满人身更为稀有难得。”在经论中类似比喻有许多,从不同方面告诉我们:要得到人身,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而且得到人身后要具足修行正法的机缘,更是特别稀少。以此让我们深刻地认识现在自己的暇满人身十分珍贵,得到者应利用这难得之机遇精进修持正法。

  壬二、(思恶趣中难脱而谨慎):

  刹那造重罪,历劫住无间,

  何况无始罪,积重失善趣。

  仅仅是在刹那之间造下的重罪,就要感受堕入无间地狱历劫受苦;何况无始轮回以来所积的众多罪业,使我们失去善趣,更不用说了。

  在《入行论大疏》中,此处的“刹那”可理解为成事刹那(指做一件事从开始至结尾的时间),也可以理解为造罪圆满时最后的微细刹那。在此极短的时间内,如果去造恶业,比如说造五无间罪、谤法、谤大乘善知识等这些重罪,虽然时间极短,但其果报,却是堕入无间地狱经受长久痛苦。尤其在金刚乘中,最严重的罪业在极短时间内也会造下,但其果报却是十亿大劫中住于金刚地狱,感受无量痛苦。一刹那造罪,即有如此严重恶果,更况我们在无始劫来,所积的无边罪业,如果不去励力修法摧毁,怎有生于善趣的因缘呢?不要说无始世来造的罪业,我们每个人回想自己今生造的十不善业,也是无法计算!

  上师如意宝在讲这段时说:“今年在闻思《入行论》的过程中,有些有智慧的人变成了愚者,笨拙的人变成了智者。”这是什么意思呢?本来有些人智慧不错,但是他对《入行论》起了慢心,没有去背诵,也未深入思维其意义,依教对治习气,这样也就没有获益,与愚笨者无异;如果一个笨拙者,他老老实实地按上师的吩咐,将全论背诵得很熟练,仔细地听闻思考论中每一句偈语,使自相续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变成了智者。大家必须反复推敲《入行论》中每一句的深邃意义,如果只从表面上去理解,以为自己已经通达了,这样就不能将论中所阐述的大乘佛法精义融入自心。不论你们智慧、地位如何,切不可以为《入行论》好懂,如果你以为自己已经通达了此论,就不会深入思维、修习,而渐渐入了邪道。若欲真正通达此论者,必须按上师教导,自己仔细听闻、思维论义、背诵全论,这样也就能做到通晓论义,并能真实地对治恶业习气。

  就像这个偈子,文字很简单,但我们如果能真正理解其内外含义,每于自己生起烦恼想放逸身心时,即便反复吟诵,念及罪业将招致无边恶报,自相续一定能得到转变。我想你们大多数人发愿要背诵全论,若能真正圆满背诵,那是对诸佛菩萨、上师的最上供养!而且以此论的加持,生生世世都不会堕恶趣,也不会入邪见!

  然仅受彼报,苦犹不得脱,

  因受恶报时,复生余多罪。

  然而,仅仅受完了上述恶业的报应,造罪者并非就能解脱恶趣痛苦,因为在他受恶报时,又会因烦恼造作新的罪业。

  我们因种种罪业而堕入恶趣感受恶果,这些恶果受完后,并非可以顺利地生善趣,恶趣没有那么容易解脱。比如某人因嗔恨心造罪而堕入地狱一个大劫,一个大劫圆满后,他能不能立即“刑满释放”呢?很难,因为他在受恶报期间,还要因猛烈烦恼造作新的恶业。我们从佛经中叙述地狱情况的篇章中可以看到,地狱众生因业感生猛厉嗔恨心而互相伤害,饿鬼和旁生也是同样。对于旁生来说,我小时经常观察牦牛,它们造恶业确实很多,如踩死草丛里的虫、蛙,生贪心、嗔心,特别是公牛斗架时,嗔心炽烈,一边还粗声粗气吼叫,可能是“恶口相骂”,造恶口罪业……。它们造这么多的恶业,要想很快解脱,可能很困难。所以要千方百计防止自己堕入三恶趣中,如果堕落,在受苦的同时,又为烦恼催动造更多罪业,罪上加罪,几乎是无有出头之日了!

  在此有些人可能会有与译者(如石法师)同样的疑问。如石法师认为此颂是作者“诚恳劝善的权巧之谈罢了”,是一种不了义观点。他的根据是:众生堕入三恶道后,没有机会、空闲造恶业,即使有可能,想必造的恶业也是微不足道,否则,宿业未消,新积之罪复起,如此则三恶道众生势必愈陷愈深,永无解脱之望,那么佛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也就成了问题。所以,作者这种说法乃不了义之谈等等。在其他论师的一些讲义中,也有类似疑问。

  我觉得此处不能以了义不了义来解释因果问题,而且根据经教和因明推理,此问题也不难解释。三恶趣众生,根据佛经的叙述,它们确确实实是在继续造作恶业,造了恶业就会有恶报,这也是肯定的,但以此是否它们会永远困于恶趣不得解脱呢?这并不一定,因为根据《俱舍论》等经论的观点,众生受业报有两种,即顺现受业、顺后受业。顺现受业就是即生造业即生受报;顺后受业即今生造业来世成熟,有可能过几百万劫后才成熟。恶趣众生在恶道中造的恶业,不一定都会顺现受业,如果都是顺现受业,那它们肯定是永无“刑满释放”之日。但恶趣众生也有顺后受业的机会,即它们以前造的业会成熟感果,如果是感受善果,即会从恶趣中上生善道。比如一个有情造一杀生恶业,因此而堕入地狱一个中劫,此报受圆满后,它感受自己在堕地狱以前造的某种善业,即顺后受业,而生于善趣。众生从无始轮回以来,积累着种种业,不同时间成熟不同的业,以何业为主则显现何种果报,因此,说恶趣众生在恶趣中造恶业,一直陷入恶趣永远不得解脱,这并不能成立。但众生大趋势的确如同此颂所说,只是偶然有“赦免”的机会,往生善道,如果他未修持善法忏悔,整个趋势肯定是无限地堕于恶趣深渊!众生业力不可思议,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只有佛才能彻底了知,在《百业经》中,记载着大阿罗汉无法了知某些因果,而去求问佛陀的公案。我们遇到这类问题时,只有依圣教量来解释,不宜用了义不了义来概括。

  我们常见到许多人有疑惑:不少从事恶业的众生,比如说职业屠夫,他们造恶业非常严重,但日子过得很不错,在即生中并无悲惨遭遇。面对这些情况,如果知道顺现受业与顺后受业的道理,也就能很自然地明白:这是他们在以前的善业现在成熟了,而即生的恶业尚未成熟,所以如此。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也说过:“有者所造诸罪业,纵未即时如刀砍,然死降临头上时,罪业之果必现前。”现在有不少人有这种怀疑;为什么昨天造的业,今天还不见任何效果呢?如昨天我念了“黄财神”,到现在已经过了二十四小时还没有发财……。我们如果不懂得顺现受业、顺后受业的道理,很难破除他们的怀疑。所以关于这些问题,大家要以教理为据,认真辩论、探讨,使自己对不可思议的因果生起坚固正见。

  壬三、(说得暇满时应修善法而谨慎):

  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

  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既然获得了如此难得之闲暇人身,如果我依然放逸不修善法,那么再没有比这更厉害的自欺,也没有超过这样的愚蠢了。

  暇满人身如此难得,而且非常容易失去。如果我现在获得后,不去断除放逸懒惰,精勤地修持善法,再也无有比此更厉害的诳惑自欺了,也找不出比这更愚蠢之举!千百万劫中努力积聚资粮,今生才得到闲暇人身,在三界中能得此条件的如同白日星星一般。有些人明明知道这些道理,仍然不去修持善法,放逸造恶,似乎是忘了轮回之苦,忘了此闲暇难得一般。他们欺骗、迷惑自己,不让自己思考轮回人生之“苦谛”,以为这样能麻醉自己不感受痛苦,“掩耳盗铃”,世上哪里还有比这更大的自欺之举呢?还有一些人,自以为他们不修学善法是英雄之举,他们的邪见英明、正确,这些人将今生、来世出卖给地狱狱卒,将自己扔进臭水沟,而他们本人毫无觉察,得意洋洋,这些愚笨之极的人,确实可怜可悲!我接触过一些老年人,他们说:“我以前信奉物质至上主义,认为人是物质的一种组合,精神也只是物质组合的偶然产物,所以不相信佛法,不承认三世因果,一生中以此而造了许多恶业。现在我老了,心中总不自觉地浮现后世的恶报……,我年轻时怎么那样愚痴呢?”诸位好好想想,自己现在具足暇满,但是否在与这类自欺欺人的愚蠢者一样,不去断除放逸恶行,勤修善法呢?

  我们人从外表上看上去都差不了多少,但以佛法衡量,有人身心谨慎,精进修行善法,“质量”精纯;有人懈怠懒惰,身心放逸,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还有的虽然得到人身,但是没有学佛修善,真是可惜!可惜!

  若我已解此,因痴复怠惰,

  则于临终时,定生大忧苦。

  如果我已经知道了应当精勤止恶的道理,但因无明愚痴而懒惰懈怠于善法,那么到临终死相现前时,一定会生起极大的忧愁苦恼。

  上面从放逸舍戒的过患、暇满难得、恶趣中难脱等多方面宣说应精勤止恶修善的道理,我们大都了解得很清楚。但是无始轮回中,无明烦恼的串习十分深厚,我们为这些烦恼所牵制,并不一定会时刻不忘地去精进修行。有些人反而让烦恼占了上风,懒散放逸,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忘了自己必须努力修行,让宝贵时光毫无意义地流逝了。这样到了临终之时,回想一生作为,知道自己没有利用此身忏罪积资、修持菩提心,以罪业必堕恶趣无疑,因此生起极大忧虑、苦恼。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念住经》中说:“一到临死际,心生极大苦。”一个在…

《入菩萨行广释(上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