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圣贤的传记(十)▪P3

  ..续本文上一页道士控告官府,诬陷大师侵占道院。后来检查情况不属实,也就作罢。

  时太后屡遣中使分颁藏经于诸名山,修诸塔寺。神宗惜其费,颇怒中使。权贵与中使有隙者,因藉端令东厂番役伪为道士,击登闻鼓以侵占事闻,遂逮师至京,付镇抚司究问,

  当时太后屡次派中使,到各名山颁发藏经、修立塔寺。神宗吝惜花费太大,对中使颇为嗔怒。权贵和中使素有矛盾,就借此让东厂番役伪装成道士,击登闻鼓,以侵占道院事上告。由此就把大师押到京城,交付给镇抚司审问。

  并按太后前所施帑金数十万。考掠时,师从容对曰:“公欲僧诬服易耳!狱成,臵圣母何地?公所按数十万,在县官锱铢耳,柰何以锱铢故伤圣母心?”问者惮,乃具狱上,所列唯赈饥三千金,有内库籍可考,然犹坐私造寺院,戍雷州。

  按太后前后所施的金子几十万。拷打时,大师从容回答:“你想我屈打成招也容易,但案件一旦定下,你们把圣母放到哪里去了?你所审的几十万在县官来说只是一点,奈何以这一点特意要伤圣母的心?”问者当时害怕,就写报告汇报,所列只有赈灾三千金,而且有账目可查,但仍以“私造寺院罪”发配雷州。

  既至,壁垒闲构禅堂,冠巾说法。岁大疫,死者相藉,师率众掩埋。作广荐法会七日,大雨三尺,疫即止。师自五台发明心地,回视诸经了无疑义,遂发弘经之愿,及是《楞伽笔记》成。旋着《楞严通议》、《法华通议》,皆直指心原,脱略章句,一时推宗说俱通者必归焉。

  这样大师就到了广东,在壁垒间建立禅堂,冠巾说法(就是穿在家衣服,戴帽子、结头巾,为大众说法)。

  万历十年发生大瘟疫,死尸堆积。大师领众掩埋尸骨,作广荐法会七天。结果大雨连降,雨水积三尺高,瘟疫当即制止。

  大师自从五台发明心地以来,再看各种经典了然无疑,就发起了弘经的大愿。先是写成《楞伽笔记》,不久又著述《楞严通义》、《法华通义》,都是直指心原,脱略章句(就是不拘束在文字章句上,而是直接指示自心本源)。一时推崇禅宗、教下二俱透彻的大德必定推归于大师。

  二十八年,南韶道祝君请师住曹溪祖庭,乃反侵田,斥僦舍,修祖殿,辟僧寮,百废具举,缁白坌集。会紫柏可公以妖书连坐,京院饬行有司檄师还戍所。

  万历二十八年,南韶道祝君请大师住锡曹溪祖庭。这样收回侵占的田地,修建祖殿,开辟僧寮,百废具举。当时僧俗云集。遇上紫柏大师,因为牵连妖书之事而坐牢。京城命令有司把大师押回戍所。

  四十二年,李太后崩,奉恩诏反僧服。又二年,还过庐山,结庵五乳峰下。东游吴越,反庐山,以所居庵接十方来者,名曰法云寺。

  四十二年,太后崩,奉皇帝诏令,恢复出家衣服。又过二年,回来经过庐山,在五乳峰下建庙,东游吴越,返回庐山。以所居的寺院接待十方来者,取名为“法云寺”。

  师初以念佛入,至是效远公六时刻漏,专修净业,示人偈曰:“但观一句弥陀佛,念念心中常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日用头头无缺欠,佛土全收一句中,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不可更起差别见。”

  大师最初以念佛入道,到此效法慧远大师制定六时的时节,专修净业。(以偈开示他人:“但观一句弥陀佛,念念心中常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日用头头无缺欠,佛土全收一句中,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不可更起差别见。”)

  复以次讲大乘诸经论,居四年,应粤人请,重住曹溪。

  而且次第讲解种种大乘经论。又过了四年,应广东人迎请,重新住锡曹溪寺。

  天启三年十月,示微寂,诏阳知府张君来问疾。师坐语如平时,既别,沐浴焚香,集众告别,危坐而逝。年七十,僧腊五十九。

  天启三年十月,生了小病。韶阳知府张君来看望,大师端坐谈话,犹如平日。等告别后,沐浴烧香,集众告别,端坐着就圆寂了。70岁,僧腊59。

  时溪水忽涸,百鸟哀鸣,夜有光烛天。三日入龛,面如生。师所著,自诸经外,其唯识、起信诸论,及大学、中庸、春秋左氏、老庄书,各有论着刻行于世。(《一行居集》)

  当时溪水忽然干涸,百鸟悲哀鸣叫。夜晚有光明照烛天空。三日后入龛,面貌如生。

  大师的著述,除各种经典注疏外,还有《唯识》、《起信》等论的注释,以及《大学》、《中庸》、《春秋》、《左氏》、《老庄》等书,各有论著,刻行于世。(《一行居集》)

  明传灯,姓叶,衢州人。少从进贤映庵禅师剃发。随谒百松法师,闻讲法华,恍有神会。次问楞严大定之旨,百松瞪目周视,灯即契入。百松以金云紫袈裟授之。一生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忏,无虚日。

  明朝传灯(幽溪大师),姓叶,衢州人。少年时依进贤映庵禅师剃发。接着拜见百松法师,听讲《法华经》,恍然心领神会。随后又问法师楞严大定的妙旨,当时百松瞪着眼睛往周围看,传灯当下契入。百松以金云紫袈裟授予他。大师一生修持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各种忏法,日无虚度。

  卜居幽溪高明寺。先有土人叶祺,葬亲寺后。梦神云,此圣道场地,将有肉身菩萨,大作佛事,可速迁。祺不信,俄举家病困,惧而徙焉。翌日,灯至,即其地立天台祖庭,学侣辐凑。

  后来占卜选择住在幽溪“高明寺”。之前,当地人叶祺把父母葬在寺院后,梦到神说:“这是圣道场地,将有肉身菩萨大作佛事,你快搬走。”叶祺不信。很快全家都生病了,这时才害怕而搬迁。第二天,传灯大师来了,就在此地建立天台祖庭,学者云集。

  尝于新昌大佛前登座竖义,众闻石室中天乐铿锵,讲毕乃寂。尝著生无生论,融会三观,阐扬净土法门。又有法语一篇,最为切要。

  大师曾经在新昌大佛前登座说法,大众听到石屋里天乐铿锵。讲法完毕,天乐声才止息。曾撰写《净土生无生论》,融会空、假、中三观,阐扬净土。又有一篇净土法语,最为切要。

  灯每岁修四三昧,身先率众,精进勇猛。注楞严,维摩等经,凡染翰,必被戒衲。前后应讲席七十余期。年七十五,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复高唱经题者再,泊然而寂。(法华持验,净土法语。)

  传灯大师每年修四种三昧(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以身作责,率领大众勇猛精修。注解《楞严经》、《维摩经》等各种经典。每当注解时,一定穿着戒衲。前后应讲席七十多期。75岁预知时至,手写“妙法莲华经”五字,再高声唱经题数遍,就安然圆寂了。

  

《净土圣贤的传记(十)》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