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教言讲记(四)

  【邪见:尽管听闻了如此殊胜的法门,可是那些往昔未曾积累资粮的人们,非但不对此信服,反而对所说的教义生起邪见,这就像外道一样。】

  虽然听到了净土教法(比如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大誓愿海,西方净土的依正庄严,三辈往生的正因等等),但是前世没积资粮的人不会引起胜解,还对这些稀有奇特的事颠倒理解,就像外道一样。

  这是讲听闻甚深的净土教法,如果前世已经积过资粮,会特别相信;没有积过资粮的人,听到这些超越常识的事(比如没有断惑却能横超三界;只要往生净土就能不起烦恼,永远远离众苦、受用安乐;或者以佛本愿神力的加被,自然具足相好、神通等等;或者水、鸟、莲花、行树、香风等都能做无边佛事),在听到这些时不会特别相信,反而颠倒认为这是寓言、是神话、是安慰剂、是虚构、是宗教迷信等等!这样说的人就像外道一样。

  阿底峡尊者说:内外道以“是否归依”来区分。内教徒就是真心归依三宝的人,立誓以佛作为指导修行的导师,以法作为修行的道路,以僧作为修行的助伴。如果是真正生起归依的人,一定信奉佛的言教真实不虚,特别地对于佛所说的净土教法,各种超越常情不可思议的事,也都能仰信。因为这些都是世尊的金口诚言,决定没有虚假之处。如果听后不能相信,而且颠倒理解,那就是不信奉佛为导师,不信奉净土的教法是真实的解脱道,也就等同外道了。

  接下来:如果人心里有邪见,怎么引导他趣入真实教义呢?

  【在不承认圣教为正量的这些人面前,为了使他们通达真正的教义,要依靠方便加以调伏;或者通过说理的途径进行教化。】

  趣入佛法真实义有教、理两条途径。所谓的教是指圣教——从照见万法实相的智慧中流露的言说,是千真万确的圣言。所谓的理是指正理,没有任何不成立、不决定和相违之处的正确道理。

  上面这一类等同外道的人,在他心里圣教还不成立为量。如果在自己心里圣教已经成立为量,认为佛的语言完全真实,那么单单以这个信心就能随顺佛的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极乐世界。但上面这些等同外道的人还不能信受佛语的真实性,对于他们仅仅以佛语这一点不成为判定真理的标准。为了把这一类人引入真实教义当中,需要使用另外的方法。这又分两种:一、需要通过方便来调伏;二、需要以正理的途径来调化。

  下面具体解释:

  【依靠方便加以调伏就是靠大显神变使他们皈入佛门;凭借说理的途径进行教化就是通过正理的渠道证明佛陀是量士夫,正确建立佛教是解脱的津梁,由此使他们对佛陀不可思议的誓愿力和智慧生起定解,结果必然对以三观察证明清净的《极乐世界庄严经》等经教也就是能推知、衡量最极隐蔽所量的无欺圣教生起诚信。】

  第一类、以显示神变等使对方产生信心,从而趣入圣教。神变等就是要显示超常能力,使对方生起信心、崇敬心理,然后就愿意跟着你信佛。比如能化现几个身体,能知道别人心中的想法,能见到远方的情景,而且都是可以现场验证的,他就产生崇拜心理,心被折服。

  除了神变之外,就看他崇拜什么,意乐在哪里,就示现那方面的超常能力。比如他是科学家,对于他的领域发表高见,表现出的智慧超过他很多,他就崇拜你了!或者他热衷于哪方面的学问、技艺,在这方面表现出突出的能力,使他产生敬佩心理,也容易把他引入佛教。

  第二种人是信服道理的。如果能以道理说服他,说的完全合理,他就肯相信。对于这一类人,首先由正理的途径建立导师佛是量士夫,佛的正法是解脱道。而这又以佛所说的四谛法来衡量是不是解脱正道。

  这样就要以理抉择世间的果是不是苦谛,因是不是集谛,最终认定因上集业的方式如何,所感的果相状如何,就能把轮回抉择清楚。是怎么由我执起惑、造业,又是怎么以惑业的力量,造成苦性的五蕴果报。之后再抉择由因缘生的五蕴是无常、多体的体性,本来没有常、一、自在的“我”。而且“我执”是不符合实相,以无明引起的妄执,一旦见到了“无我”的真相,就可以寂灭妄执。这样能寂灭我执的缘故,就能止息烦恼和业,也就有寂灭苦和苦因的涅槃。因此了达无我的智慧是我执的正对治,修持无我就是解脱的正道。

  像这样,每一步都可以由正理决定下来,这样他就信服了,四谛法决定是解脱的正道!释迦佛是真正的量士夫!

  总的建立了佛是量士夫、教法是正道之后,接下来要做的是,特别对于佛的本愿和智慧不可思议之相产生定解。意思是,极乐净土的功德庄严和弥陀的真实愿海,都是佛果地的境界。为了对这些极隐密的境界生起信心,前提需要从总体上对于佛的本愿和智慧不可思议的性相产生定解,然后对于由弥陀本愿和智慧所现的净土庄严、度生神力、名号方便等,就自然会生起信心。接下来,就对宣说净土极秘密境界的圣教生起坚信。也就能随顺世尊的教导,决志求生净土。

  所以,要由“总”到“别”,“总”是指三转*轮宣说如来藏的种种了义经,其含义归摄在《宝性论》等论典中。“别”是指宣说阿弥陀佛愿海和极乐净土功德的经教,其含义归摄在《往生论》等论典中。

  这里把握一个要点,就是对于佛的本愿和智慧不可思议的性相产生定解!稍微展开来说,落在虚妄心识中的迷乱境界叫做世俗,超出它的无迷乱境界叫做“胜义”。修证到极点、客尘消尽、唯一真如,就是佛的境界。由于凡夫妄识只能了知妄识中的境界,超越了它就一无所知,所以讲“唯证方知”。而有学道的圣者只是证得一分法身,没有全分证得,所以也只知道本地的境界,不知道上上的境界,这叫做“下地不知上地举足下足之处”(意思是,上上地的境界不是自己心的行境,因此无法现量了知)。所以经上说:十地菩萨对于如来藏的认识就像夜晚看色法一样。只有佛地消尽了最细的客尘障垢,全分显露如来藏,完全显发自性本具的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才知道佛的本愿和智慧根本不是思量分别所能了知,不是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以自力所能了知。由此会对佛本愿和智慧不可思议的性相生起信解。不论是对佛身、语、意的妙力,色身(报、化二身)具足无量相好功德,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功德,以及事业无分别、无功用、任运周遍的特征等等,就开始内心信受了。

  之后,再特别放在净土经教上,包括《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经》这三部主讲西方净土的经,以及其他带讲西方净土的经,其中讲到佛的法身智慧和本愿和合而显现极乐世界,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实际就是佛果地功德、事业的成就。所有的一切都是佛的法身智慧所现,通通不可思议。所谓众生得到往生净土、入不退地、成就一切道果功德,也都是以众生的善业跟佛的本愿和智慧神力和合,自然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

  这样特别结合在净土教法上,需要对宣说净土秘密境界的圣教生起坚信。前面“对于佛的本愿、智慧不可思议的性相产生定解”这是总的前提。具有这个定解,就取得了打开净土圣教宝藏的钥匙!再看《无量寿经》等的佛经,讲到弥陀愿海的成就,极乐世界的无量功德庄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不可思议境界,就会生起信心。由于深信净土极其不可思议,就会从内心里真真切切地求生净土,就能至诚一心地和阿弥陀佛相应!对于净土法门是易行道,是通途法门以外的特殊法门,对这个法门的圆顿等,都会生起坚固的信解!

  这些本来是极其隐密的所量。因为所量有很多种,像根识的所量、比量的所量都属于庸常境界,很普通的!一般人活在常识当中,误以为实相就是如此!超越它就认为是神话。所以一听到净土经讲一饭食顷遍游十方佛国、对于极乐世界地、水、空、花等殊胜奇特的境界,就认为是神话。其实这正暴露了自己的愚痴!

  刚才讲了,这是极隐密的所量,不是凡夫妄识能测量的,也不是有漏天眼、天耳等能了知的,也不是阿罗汉能了知的,也不是一到十地菩萨能了知的,虽然境界的深广度越来越拓展了,但都无法衡量佛的境界,因此叫做“极隐密的所量”,“唯佛与佛,乃能了知”。

  极乐净土的一切依正庄严,“一一事相,全体理性”。不论是白鹤、孔雀、鹦鹉、舍利、各种莲花行树、宫殿楼阁,一切都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都是无上果觉和众生善缘和合而流现的妙相,具有无量不可思议的妙用。《弥陀要解》里说:“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极乐净土依报正报的一切庄严,都是由阿弥陀佛发愿、修行所成就的,都是成佛时由一切种智所显现的。也都是我们净业所感、唯识所变的。)”

  以前一再讲过,极乐世界的一朵莲花,放三十六百千亿光明;一一光中化现三十六百千亿诸佛;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遍为十方世界的众生演说妙法,这样无数的诸佛各各把无量众生安立在佛道当中。这就是华严玄门的重重无尽。单单一朵莲花都是如此。其它水池中的水,能在一时之间随众生各自的所欲,流现出相应的无量无数的法音,彼此毫无障碍。又比如在极小的空间里能显现无数刹土各种各样的境界。诸如此类,都是极秘密的境界。像这样对于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生起信解,就能引发求生极乐世界的心。

  归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上说,《弥陀要解》赞叹:“一声阿弥陀佛,乃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这一声阿弥陀佛,就是释迦本师在五浊恶世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现在以此无上果觉,全体交给浊恶众生。这是诸佛所行境界,只有佛才透彻它的奥义,不是六道凡夫和声闻、缘觉、菩萨单凭自力能够信解的。)”既然这一声名号是佛的果觉,我们因地的心直接持佛名号,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以如来的果觉做我因地修行的因)”…

《净土教言讲记(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