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日、爱好、发型、服饰、宠物、成长经历等等。这些记得很多、很牢,对历代圣贤的名字、传记、古圣先贤的大经大法,却显得非常无知。所以人如果一直在五欲里放逸,这时六识就只缘着现世的色声香味触法,以迷乱认为这些是好的、有实义的,就一直沉迷在里面,其它什么也看不到。这是经文“但观”二字的意思。
“不见深坑”,这就是成了严重的“近视眼”,看不到眼前有深深的坑井,一旦放纵就会掉落进去。这是比喻两种障碍:一、生处障;二、修一切行时困苦不能成就障。这里有非常深刻的密意。
生处的障碍,就是指将来会生在很不好的地方。这要反观自心,如果心的迷乱程度一直在加深,心已经变得狂乱不调服,那未来的命运比旁生还糟糕!本来作为人心识非常活跃,不像恶趣众生被苦所逼、被愚痴所蔽,心识非常暗钝,没有能力了解很多。比如旁生连加法也作不来,3+4等于几?在百千万亿水、陆、空的旁生里去找,没有一个数得来3+4=7!更何况进行发明、创造,做各种高级智力活动,绝非旁生所能,更非饿鬼、地狱众生所能。
所以人有殊胜的智力,这是极宝贵的品质。如果能好好加以利用,世间和出世间的事理都能搞透彻,能很快成贤成圣。但是搞不好,造起业来比旁生要强百千万倍!刚才讲了,生为一个人,能有好的教育,首先好好地熏习仁义礼智信,以进入人天善道作为起点,不断地修整好自心,净除掉虚妄的迷执,显发本有的品德,按照这样走,就有能力极快速地成就菩提,极快速地上进;但如果没有这样纳入正道,反而纳入了邪道,那也是“下恶趣如箭射”了!这里为什么讲生处障碍呢?这密意是人的心识活动特别快,这股力量如果被无明所驱使,被邪见所推动,心识就会像野马一样在邪道上狂奔!因此造起业来非常厉害,不知道比旁生强多少倍,很快就出现生处的障碍了。
旁生的心好比牛车,人的心好比飞机。飞机一旦失事,不是粉身碎骨嘛!又像车辆在悬崖上飞奔是什么命运?人的心没有理智驾驭,受邪见的蒙蔽,就只认五欲是第一好的事、只认纵情享乐是人生最快乐的事,这样放纵贪欲,造下染污业的数量和程度极其惊人!
这就知道“造成生处障碍”的意思。由因上业的状况,就知道果很不妙。现在内心是什么状况,就可以推断临死是什么状况、中阴是什么状况、最后生在什么地方。
所以错用了人身,以活跃的心识念念不断地妄动,最后变得狂乱不堪,这就造成了生处障碍。狂乱的业造多了,就只会感得恶趣!这不是外在强加给人的,也没有任何偶然,心已经乱到这步田地,就一定会下堕的。
第二“修一切行时困苦不能成就障碍”,如果心思昼夜在五欲里不停地动转,一个小时就已经动了数以亿计的妄念!耽染世间欲尘的力量串习得太大,怎么修得成呢?按这样串习下去,就出现修任何行都困苦不能成就的障碍。
现代人从小就开始训练用分别心,所以脑筋转得快,但身心普遍不健康,缺少福德。所以讲起来非常高调,修行连量低的都修不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心已经经过百千万次串习,不断放逸在染污境界里。当妄动的力量已经极度加深时就难以扭转。修行需要心调柔,能有力量安住在法中,现在负面妄动的力量已经很强,心就很难相应法,很难安住在法上,也就使得修一切行都困苦不能成就!
一个人几十年在五欲里放逸,现在才开始修行。怎么让这股妄动的惯性力量止息下来,这是相当严峻的问题。需要下很大功夫才能调整过来。古人三天能做到的事,现在人也许三年都做不到!就是因为习气太深了。连几年安下心来修行的定力都没有,几个月安于寂寞都做不到,怎么能成就呢?法成了口头上的,迷乱的习气是在念念不断地“实修”,怎么会成就呢?
现在的困难在哪里?以前人心纯朴,没有很多妄想,没有妄动成性,这样一修就能直接相应,很容易成就。比如从早到晚二十个小时,心能够很好地安住在法上,这样效果就很大。而心里不断地妄动,不符合修法的要求,那就很难见效。同样修殊胜的法,一天修十小时六百分钟,有人能五百分钟安住在法上,一百分钟是妄念,有人只有一百分钟安住在法上,五百分钟是妄念,这样就相差很远!何况从早到晚,心几乎都在妄动,根本定不下来,那就使成就变得非常困难,就是因为内心的障碍很严重。现在很粗的障碍都没有拿掉,修甚深法当然难以相应,修基础法也难以相应!
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
这是讲制心要及时、要果断,不要让它发展。狂象没有钩子钩住,一旦它得势了,野劲发出来了,要制住这股势力就很困难。如果在刚一发起时就用铁钩钩住,那就控制了它、使它发不出狂劲,就会乖乖地听话。这是讲对治贪欲要在刚萌生时就及时管住,不然发展深了就难以控制。
再讲“猿猴得树”,“猿猴”是散乱妄动的象征,“树”表示六尘,心是由攀缘六尘而生起各种习染、恶行。所谓的孤因不成,光有猿猴,没有树作所缘,也活动不了;光有树,没有猿猴,也没有活动者,猿猴攀到了树,就上下跳跃,动个不停。这是指我们的心一旦遇到了欲尘,就不断地动转。如果没遇到境缘,心还很安静的,但今天电视一开,里面什么爱情片、暴力片、又是新闻、体育、娱乐、这个综艺、那个访谈……心就在五花八门的境界里不断地生起贪染。没有看之前,心里很单纯、很安定。一缘上去,真的是猿猴得树,攀缘不停。几个小时里,缘着各种生贪嗔的境界引发无数邪思妄念。看下来心里已经装得满满的,而且心已经乱了,明显地躁动不安。打坐根本坐不定,更不必说深入禅定,连基本的平静都没有了。
认识了这狂心是猿猴,遇到境就会兴风作浪,所以在它刚发作时就用铁棒打它,不让它放逸。心又像狂象,不用铁钩钩住,就什么都做得出来。所以要及时对治,不能放任。它的势力强大了就会难以控制,人到了难以自控时是很可怕的!那时明知不好,但已经控制不住了!
这不是一天来的,最开始只是很微小的一点,因为不明了发展趋势,没有及时对治,任它逐渐增长势力,最后会造成大的灾难,会成为毁灭因素。什么事都是从轻微发展来的。所以在刚一萌动时就要调伏。
这样观察就会明白:罪魁祸首原来是心中的贪欲。没有管制好贪欲,放纵它,就会造成无量生死过患,会彻底毁掉一个人。所以最可怕的就是自己的心。为什么修行要时时照顾自心呢?因为一切问题都是源于自己的心发生的,心是主因。所以要时时制服自心,不让它在五欲中攀缘、妄动。这样来使心入在调柔不动三昧中。
所谓的“当急挫之,无令放逸”。“急”,就是缓慢不得。“挫之”,就是纵容不得。一定要把它的势力打下去。如果已经有很重的贪心,也一定要咬紧牙关克服!就像抽鸦片上了瘾,要下狠心戒除。要把自己绑起来,即使瘾强烈发作,也一定要咬紧牙关克服过去。这时不能纵容自己,不然就会遭到毁灭之灾。
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再从正反面观察:毁坏我们一切好事的、毁坏一切功德成就的是这个心;自己的心调伏好了,能制之一处,成就一切事也是这个心。所以,万法的根本就是心!一切祸害是由它生出来的,一切功德也是由它造出来的。所以第一紧要是制服自己的心。
“制之一处”是指得了无二念三昧。“无事不办”,就是能成就很多功德。“制之一处”是因,“无事不办”是果。能够制之一处,后面的好事就来了!如果放纵自己,使得心乱了、不调顺了,以躁动的心就什么法都修不成,而且种种烦恼、业力都会造出来,所以叫“丧人善事”。它会使一切好事都丧失。这是指失诸功德的障碍。
我们修行还没有到不退转地,就处在自身难保的状况。今天好好的、明天什么样子根本不知道。前面是一个好修行人,一放纵贪欲就垮掉了,以往的持戒、修定、闻思修功德、正念、慈悲、道心全部会垮掉。但是,如果能制心一处(就是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能逐渐把自己的心调整过来,从过去内心不断起贪嗔痴生各式各样的烦恼,逐渐调伏好了,就会入无二念三昧),做什么事都能定住,那就“无事不办”了。
首先一定要得到这样一种相,有了这个无二念三昧(就是能够制心一处),这就表明你的心调柔了、堪能了、有心力了。怎么说呢?就是做什么事心都能定在上面,没别的念头。比如我看书,就能定定地看书,从头看到尾,不打什么妄想,这样看书一定能看得好!听闻,也是安安静静地听,每一句法都从耳入心,闻法也会成办的。思维,就一心专注在主题上,思维苦,会得到苦的定解;思维无我,得到无我的定解等等。修什么法心都能一缘专注,无事不成。
所以,野马调伏成了良马,它会带着我们趋向无量功德的宝洲!心调伏好了,就能发挥极大力量。然后能一心投入在修清净的法上,就会起无量妙用!世上一切好事都是由心做出来的,一切坏事也是由心做出来的,心能入无二念三昧、能制心一处,就一切好事都可以成办。从现在一直做到成佛,无量无边的利他事业、无量无边的功德都会显现!
这样知道了功过利害就明白修行的重点是折伏自己的狂心!心是万善万祸的根子,没折伏,就成了万祸之根;折伏了,也成为万善之根。所以一切时都要制伏放逸的狂心。放逸是不理智的、是狂乱的,放逸就像脱缰的野马到处狂奔。所以时时要制止。
法和魔是一消一长的,修法的力量越来越强、正念的力量越来越大,烦恼的魔力就越来越弱。所谓好好修心,“修”也就是时时观住自己的心,心一妄动就要折伏它,不支持它。支持它,它就更加狂乱,惯性的力量会越来越强,最后就不好弄了;不支持它,顶多也就折腾几下,慢慢就会没有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比如人抽烟,第一根烟抽上去不控制,再抽第二根、第三根……抽了几十根上了瘾,就会不断地抽。只要不断地支持这种行为,错乱的习气就越来越重、妄动的力量也越来越大。而努力克服,也会逐渐降下来。第一次戒烟,到烟瘾发作时,很难克服!非常难受!但要知道,这是妄动力量的反弹,如果不去支持它,它本身无主做主。所以这时一定要咬紧牙关克服过去!这样到第二次还会发作,但是会弱化。越是不理睬它,就越来越弱。经过多次地克服,它就逐渐弱下来,正念的力量占了上峰,自然就能戒除。
人的心都是如此!所有的妄动习性都是很多次串习来的。要想除掉习气,就只有严加管制自己。像看惯了电视,那是妄动得不得了!从小就开始看电视,看了几十年,看过上万次!想一想习气有多重?
要克服是有很大难度!以前贪惯了,东西一出来就想要。但是你能克制,不去助长它,它也会慢慢止息。本来这只是一种妄动,止息掉了,心病就治好了!自己心里的各种贪欲,能一样一样克服,最后心里的颠倒妄动都停息了,心就完全与法相应,这就是随顺解脱、随顺成佛,是清净的因缘。我们的如来藏是随因缘而变现的:随着迷染的缘,就会变现生死,随着悟净的缘,也会证得涅槃。
心已经调柔了,入在三昧中(三昧叫正受),然后就只领受清净的法,非常顺利地往解脱的道上走。不这样做,哪里有解脱可得呢?不必要幻想了!修行就是要把自己身上狂乱的习气对治掉,不对治自己的习气,心和法就始终是两个,永远没办法实证到佛法。任你如何谈玄说妙,心里的状况一直在随贪欲奔驰,那就只是奔驰生死,丝毫也靠近不了涅槃!
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好不容易修集了一点功德,要护持住,不让它失坏。这以坚守禁戒、制伏自心最为关键,能制伏不放纵,才能保存功德、才能进步;没有持戒,放任这个心,马上就损坏功德。这在现前就能看出,修功德很不容易,失坏功德非常简单。
譬如三个月很好地修集了一些功德,然后去城市,没有防护自心,就想要好好享受,吃什么?玩什么?现在有什么大片,就放纵去看。一天看多少,大片里污七八糟。在这里生多少淫念、贪念、嗔念、散乱的邪念。功德马上就失坏了!一个月下来,那点修道的气氛早就没有了。所以一定要折伏自心。
折伏自己的心首先从反省下手,反思自己过去是什么状况、是什么趋向、怎样起惑造业、流入生死,是怎么在迷乱感苦的路上走的。看清楚之后,又要考虑我怎么来改正?如果心散乱在五欲里,不加管束,在里面起多少非理作意、引起多少烦恼和业,这会怎样失坏功德,感召无量的苦。现在转过来,努力消除心性差别障,努力让心入在无二念三昧中。无二念就是心住在一个所缘上,没有杂念。
经上讲的“制之一处”,就是一心系在一个所缘上,等到心调整到常常心无杂念,就入了无二念三昧。有这个三昧的成就,做任何法行都会生起很多功德。
所以,首先要调伏自己的心,调伏自心又首先要把放逸在五欲中的心收起来。如果心能定得住(有调柔不动三昧),那修任何佛法都会有成就,做任何事都会生起很多功德(这就是起多功德三昧)。
《佛遗教经讲记(五)》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