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闻思修
益西彭措法师讲述
今天在法界讲堂,给山上山下的道友们,针对现在大家的学修状况,我再次做一个重要的开示,就是关于闻思修行做一些补充说明。
值得随喜的进步
今年已经过去半年多了,经过半年多的学习正法,大家的烦恼和我执又减少了一点,闻思修和弘扬佛法的福慧资粮又积累了不少,这是真正让人值得随喜的事情。比如在这次山下道次第班级“共下士道”的考试中,可以看出很多居士从刚开始连基本的法相都不知道,到现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运用了佛法,这个过程中的进步非常大,我听了他们的讲考后心里由衷地欢喜。同样,山上学院里出家僧人们每天聚集在一起学习正法,产生的共修力量也是不可思议的,单单大家每天念诵的《普贤行愿品》,所汇聚起来的功德也都是很殊胜的。出家僧人和居士在修学佛法上的这些进步,不但对于自己的今生来世会产生很多的利益,而且对于自己家人、寺院,以及对于社会的和谐、护持正法等,也都会产生很正面的积极作用。
算算闻思修行的时间有多少
从暇满难得的角度来看,半年过去了,说明大家又都老了半岁了。大家不知道想过没有,接下来的人生还能剩下多少个这样的半年可以度过呢?
务必要知道并且一定要记在心里的是——时间花在闻思修行上是最有意义的,但是大家能够用来闻思修行的时间并不一定很多。像山下很多在家的道友,每周能够抽出一到两天的时间学习,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其他时间,都要忙于工作和照顾家庭。山上的道友们在一年的六大法会期间是不上课的,这样加起来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年底放假又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这样合起来四个月就去掉了,再加上每个月的四个星期天,和夏天耍坝子的时间,这样全部加起来,不上课的时间就占了将近半年。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珍惜暇满,节约时间,并且专学专修,才能学出成绩来。否则有可能在三五年之后,新的人都已经变成老人了,但是在闻思修上却不一定能获得多大的进步。
为什么要来听法学佛
要能利用好时间,取得更大的进步,首先请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今天大家早早起床,来到经堂或道场,是做什么来了?大家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一下。
这个大家都会回答说,当然是听法学佛来了。那么,你为什么要来听法学佛?
大家现在要好好地思考一下。因为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和大家的学佛是否有进步是密切相关的。
我知道很多人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学佛是为了自己和众生获得解脱,或者是为了成佛,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说,是为了救度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等等。
这些答案都很标准,非常符合佛菩萨经论里的含义。但是我们要进一步再认真地问自己一下:那为什么要解脱,为什么要成佛,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呢?又为什么要救度众生,怎样才能对众生提供真正的帮助?对这些问题同样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这样才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学佛。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对你的一生一世有一个观察,你想想看,你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否满意?如果你是出家僧人,现在阿弥陀佛说会赐给你一个活佛或者堪布的名号,观世音菩萨会让你做一个寺院的大方丈;如果你是在家的居士,地藏王菩萨说会加持给你一幢别墅,药师佛赐给你健康长寿的身体,这样你会有什么反应?如果对这些世间的名利等没有希求,那么前面给出的这些答案就有可能是真实的,这表明你的学佛已经走上了正轨。如果心里暗暗欢喜,那么前面的发心就还不是真实的。
前面这些如果想要去追求的话,那么都属于有漏五欲的享受,即使都能得到,然而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及五取蕴这八个苦,还是一个都逃不掉的,都要经历的,你看看你自己的生活,看看周围亲人、同事、道友的生活,是不是就是这样的。
从大乘般若空性的角度来说,一切的显现都是没有实质内容,都空无自性,和晚上睡觉时做的梦没有任何的差别,因此根本不值得追求,即使要追求也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是追求不到什么的。从共中士道的法义来说,众生所执著出来的这些生活,用众生粗大的分别心品尝起来,又无非是苦苦、坏苦和行苦。
那么本来空无自性的万法,在凡夫面前,为什么又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自性,而且产生出了让众生痛苦不堪的各种破坏作用呢?原因不在于这些万法本身,因为它们本来就没有出现过,本来就没有存在过,只是因为众生自己的我执和法执这两种执著,无中生有地增益出了这样的迷乱轮回世界,然后就在自己幻变出来的轮回中,再以我执和法执不断地起烦恼、造业、投生,再起烦恼、造业、投生……
这样看来,凡夫的最大怨敌,就是我执和法执。如果不对治掉我执,轮回就不会停止,如果不对治掉法执,自性涅槃的成佛境界就不可能呈现出来。同样,要真正帮助到众生,也只有帮助他消灭掉他的我执和法执,才能对他起到真正的利益,否则解决生死大事都不会起很大的作用。
我执让众生沉溺于生死轮回苦海中,所以危害性更大,要先进行对治。我执比较粗大的表现是自私自利,以及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佛弟子无论做什么事,不管是闻思修,还是帮助别人,都要从对治我执出发,要检查自己有没有自私自利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等,这样就能真正产生出佛法的殊胜出世功德。
具体来说,不同根机条件的人,修学的侧重有所不同。所以下面从老年人、小孩和年轻人的角度分别来谈谈。
老年人应主修净土法门
老年人所剩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因为身体状况、精力的限制,很多的妄想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相对年轻人来说,产生烦恼和业障的外缘要少很多了。因此应该理所当然地以净土法门为主,每天不断地修持印光大师制定的《净土朝暮功课》,在信愿的前提下多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力争能自在、有把握地往生到极乐世界。说起往生极乐世界,有些教理不明,对现实执著又很深重的人总是会觉得这是让人早点去死,因此内心里有点排斥。这样的道友,希望能多学学净土的经论,多听听往生的圣贤的传记。凡夫的死是注定了的,但如果死后能往生到极乐世界,那你就大赚特赚了,因为你这辈子所没有实现的世间愿望,都可以在极乐世界得到实现,极乐世界的宫殿和交通工具比现在的别墅、汽车,要更加高级和奢侈,而且你还不需要工作。这还是从最小的利益上来说的。从大一点来说,在极乐世界里提供了最完美的学法环境,不会像娑婆世界那样有增长我执和法执的恶劣之境,而且周围有很多善知识在讲解佛法,这辈子在娑婆世界里碰到的学不懂、修不起来等各种困难,在极乐世界都不会遇到,你将日夜沉浸在法喜之中,我执和法执会处处得到直接的对治,学佛将获得稳定持续的进步,永远不会退转,在一生中必然会证得无生法忍而成佛。
在学习净土法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增上信心和往生的愿望。信愿难生的最大根源还是因为我执,因为每个人受心里的自我中心等影响,而特别执著现世、没有看破、放下,产生了很多与经论相违背的邪见和执著,导致信愿不容易增上。但是有一个很好的对治方法,那就是将阿弥陀佛作为自己的慈父,对慈父的一切教诲,都完全遵从,说一不二地执行,老年的道友们如果能这样做的话,我保证在你这辈子剩下的不长时间里,信愿行三者每天都能得到提高,并且临终时绝对能够有把握往生。
小孩应多背经论
对于小孩来说,兴趣广泛,记忆力强,正是背诵的好时机。最好将从古至今高僧大德所作的文章多多地背诵下来。像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法王上师的金刚道歌等的论著,不但意义深刻,发人深省,而且文字优美,背诵下来后,对提高文化修养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而且一个小孩如果背诵了很多这样的殊胜论著,等他长大之后,心相续自然会受到这些论著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道德观念和佛法正见的树立,以及烦恼、我执的对治等,都会打下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
年轻人要着重对治我执和烦恼
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一点。年轻人自身有着不同于老年人和小孩的特点。年轻人的我执和烦恼虽然不会比老年人多出来很多,但是年轻人身体好,有活动的能力,很多没有经历过的事情,都想去尝试一下,因此无论是贪欲心,还是傲慢心等,就比老年人更难以控制,有更多的发作的机会。这是年轻人的缺点。但是年轻人也有理解、抉择能力强的优点。
要能控制住我执和烦恼,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佛法里提供了最有系统、最有效、能彻底拔根的对治方便,因此年轻人非常有必要深入法藏。
深入法藏,最好的办法就是闻思修行。关于闻思修的次第和意义,在之前的《谈谈闻思修》、《如何学修佛法》、《般若品释随堂开示》、《关于闻思修般若法门的开示》等等讲解中都作过系统的阐述。今天则侧重于大家学习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再来作一些补充说明。
第一、要认识到如法听闻正法的重要性
现在有的人对听闻佛法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认为修行更重要,所以希望直接进入修行。这样在教理上似懂非懂,就想修高深的法,这是违背了闻思修前因后果的规律,这样的好高骛远,是不可能有功德产生的。
关于听闻佛法的重要性,《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有明确的说明:
“譬如暗室中,虽有种种物,无灯暗所隐,有目不能见。
如是虽有智,不从他闻法,是人终不能,分别善恶义。
譬如有目者,因灯见众色,有智依多闻,能别善恶义。
多闻能知法,多闻离不善,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就是说,没有听闻佛法,再聪明的人,也终归不能凭自力来分别什么是应遵从的善,什么是应舍弃的恶,这样道理不明,就根本无法展开如理的修行。而听闻很多佛法之后,就能够知道很多法义,远离不善业,舍弃无义…
《再谈闻思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