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以现代知识解读佛经中的各种世界

  

以现代知识解读佛经中的各种世界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前言

  二、华严经中的世界成就品

  三、《华严经》中所说的「华藏世界」

  四、《无量寿经》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五、长阿含经中的娑婆世界

  六、科学家所知的宇宙

  七、比较科学家的宇宙与佛经的娑婆世界

  八、佛教如何看这些世界

  九、结语

  

  一、前言

  

  在寂静的夜晚,我们抬头可看到无尽夜空中,闪烁着无数的星星,有时还有灰白色带状的「天河」。这些现象使我们很容易会想到「宇宙」到底有多大?其中有些什么东西?经过古今中外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成就了今日高度发展的天文学;科学家已发明了很多工具,可以直接或间接观测这些星星的状况,对宇宙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在另一方面,宗教或哲学家自古以来也有很多对宇宙的描述;此中,佛教在这方面着墨较多。在佛经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很生动的描述各种世界;例如,大家最常听到的「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很多佛教信仰者想往生的世界。又例如,「娑婆世界」这是人类自己所居住的世界,此世界在《长阿含经》与世亲所著的《俱舍论》中,都有详细的描述。在《楞伽经》中,也提到世界有很多种相状。《华严经》对世界的描述更为彻底,在「世界成就品」中,就有详细描述世界的成因、相状、体性及依住等问题;其在「华藏世界品」中,有详细描述「华藏世界」的状况。但由于佛经中所说这些世界,在科学上至今大多尚不能证实,因此,只能是「信仰」的层次。例如,对西方极乐世界是否存在,就是个人信仰的问题,科学上无法提供任何资料。至于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方,佛经中有提到「南赡部洲」,其也对我们居住的南赡部洲有相当清楚的描述。佛经中也说我们的世界属于娑婆世界,或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部份,因此,我们可以由目前人类所知的宇宙及地球的各种资料,与佛经中的描述做比较,看看佛经所说是否合乎科学;但直接比较似乎有困难,因此,很多人对佛经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结构就很不认同。在本文中,笔者以自己的观点,对佛教所说的世界,做一些探讨,请有缘的读者多多指教。

  

  另外一件事要在此说明,我们一般人所说的宇宙或世界,不是只指空间,它尚包含时间。佛经上有说「世」是时间(三世之义);「界」是界限,空间之义。也说「宇」是古今,是时间;「宙」是指空间。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是说明世界的「空间」部份,故若以「国土」说明,似乎比较恰当,例如说「西方极乐国土」。国土又有分净土与秽土,故说「西方极乐净土」更为适当。但一般人常以「世界」称某一国土,故本文亦以世界称之。实际上,若以近代科学的「相对论」观点,时间与空间二者是不可分,彼此有关;由此而言,以世界说国土也没有什么不对。

  

  二、华严经中的世界成就品

  

  《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世界成就品第四中,普贤菩萨承佛威神力,以神通观察一切世界,说出与世界相关的十种事,包括(一)世界起具因缘。(二)世界所安住。(三)世界的各种形状。(四)世界的体性。(五)世界以何庄严。(六)世界以何法得清净。(七)世界中有何佛出世。(八)世界存在的时间。(九)世界为何会有改变,例如由好转坏或由坏转好等原因。(十)各世界中有那些共同之处。

  

  关于世界生起的因缘,经中说有无数的原因,大略可有十种:(一)如来神力之故。(二)法应如是故。(三)一切众生行业所感故。(四)菩萨所成就。(五)众生与菩萨共同善根所集。(六)菩萨的愿力所成。(七)菩萨不退行愿所成。(八)菩萨清净胜解自在力所成。(九)诸佛成道时,自在势力之故。(十)普贤菩萨自在愿力之故。由此十种因缘中,大致可归纳成三类,(一)佛菩萨之愿力与神力,(二)众生之业力,(三)诸法本来如此。这三类使世界生起的原因中,「诸法本来如此」这一项,是我们最感兴趣者。我们观察到的物质世界,其成就的因缘很多就是「法本如是」;例如,物质间有互相吸引之力(如今日科学家所说的万有引力、电力、磁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等),这就是世界的一种「本有之法」(本有的现象)。此种「吸引力」就会使物质粒子不断聚集,久之,就成为大的物质,甚而形成各种星球之类。这就是《世界成就品》中所说的「法应如是」的一种。其他原因,例如物质分子间的热作用力,使物质膨胀,使星球产生爆炸消灭;又例如万有引力的作用与物质爆炸时物体所具有的速度,会使小物体绕行于大物体的周围,如此形成星球的运行,这些都是「法应如是」之例。

  

  关于「世界依何而安住」,经中例举了十种,事实上有无数多种安住之法。例如依虚空安住、依宝光明安住、依佛光明安住、依佛音声安住、依一切世主身安住、依菩萨身安住、依普贤菩萨愿力所生、依如幻业生、及依一切差别庄严海安住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世界之存在是有很多种安住之法,例如娑婆世界即是安住在虚空之中。本经告诉我们有些世界是安住在光明中,也有安住在音声中或安住在佛、菩萨或神的身上,这是很难想象的事。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些「寄生类」生命,例如寄生在人体中的寄生虫,它们的世界就是依人身而安住;寄生在某些植物的生物,它的世界就是依植物身而安住。而树身又安住在地球上,地球又安住在虚空中。我们可以说「世界」是每个众生自己觉知所现、所感的范围,例如,蚂蚁所认知的「世界」与人类就不会相同。鱼类所认知的世界可能只是水,而水安住在地球中,鱼类可能并不知道。蚂蚁也许不知道它所住的世界是安住虚空之中。故佛经说有的世界安住在佛菩萨或神的身中,这也不无可能。

  

  关于各种世界的形状,华严经说有无数种,经上说:「或圆或方或非圆方、无量差别,或如水漩形,或如山焰形,或如树形,或如花形,或如宫殿形,或如众生型,或如佛形,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以今日天文学的观测,宇宙中很多星系或星云,其形状就有圆形、扁平形或螺旋状等。又例如寄生于树上的寄生虫,其世界就是树形;寄生于人体的寄生虫,其世界即人形。因此,《华严经》所说相当合乎科学所说。

  

  关于构成各种世界的体性,也就是世界由什么所构成,在华严经中有说:「以宝庄严为体、以宝光明为体、以种种色光明为体、以不可坏金刚为体、以佛力持为体、以妙宝相为体、以极细宝为体、以香为体、以宝焰为体,以一念心普现境界为体、以佛音声为体等」。由这段文字可知,世界可由光、音、宝、金刚、火焰、香,甚至心力为构成之体。例如经中的偈说:「或有诸剎海,妙宝所合成,坚固不可坏」、「或是净光明一切光庄严,依止虚空住」、「或有诸剎海、从于愿力生。犹如影像住,取说不可得」。在今日科学上所观测到的星云中,就有见不到实体的X光或无线电波星云,这些很类似经中所说的以「光明为体」的世界。又例如天文学上所观到的极高密度星球,如中子星之类,就类似「金刚所成,坚固不可坏」。而像地球等,就是「诸微细宝所成」。像高温的太阳等恒星,就类似以「火焰」、「光明」等所成。因此《华严经》对世界组成的开示,与科学所知也大致吻合。

  

  至于世界转变(也就是变好或变坏、由存在转变而消失等)有无数多的原因,其中包括:「法如是故,世界海无量成坏劫转变」,这一项就包括我们物质世界转变的原因,这是「法如是之故」,可以说物质间作用法则使然。此外,本经中还强调居住其中众生的精神力量会改变其世界,例如经中所说:「染污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污劫转变」,这是说众生心染污而住在此世界,则此世界就转变成染污。又说「修广大福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净劫转变」、「信解菩萨住故,世界海成染净劫转变」、「诸菩萨云集故,世界海无量庄严劫转变」等。佛教常说世间的好坏、社会的和或乱都是其中所住众生的「共业」,《华严经》在此即说明这种道理。

  

  三、《华严经》中所说的「华藏世界」

  

  《华严经》在卷八第五品中,就叙述华藏世界的状况。经中说此华藏世界是世尊毗卢遮那如来,在无数劫长时间行菩萨道,亲近无数佛修清净业所成就者,如经中偈说:「世尊往昔于诸有,微尘佛所修净业,故获种种宝光明,华藏庄严世界海」。此华藏世界是风力所持,于虚空中安住,且是清净无垢的世界,世界中之一切皆是毗卢遮那如来之神力而现出庄严、清净及光明之相。故可说是「华藏净土」。经上说此世界,是由风轮在虚空中支持一个「普光摩尼香水海」,海中有一朵大莲花,华藏世界海就安住在此大莲花之中。华藏世界海周围有「金刚轮山」围绕。轮围山内所有大地皆金刚所成、清净平坦、众宝分布其中,此大地中有无数的「香水海」与「香水河」,皆妙宝所成,香水流于其中,香花遍开其畔,处处有佛演妙音,宝树宝林各种光明庄严处处普现,皆是佛力所显现。在这些数量众多的「香水海」中,有很多「世界种」安住其中,每一世界种之中,有无数「世界」安住其上。依笔者所了解,「世界种」是指由某些因缘而集合…

《以现代知识解读佛经中的各种世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